第一!”

“先說人口.”

“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陸游出生的前一年.”

“北宋人口2340萬戶、1億2600萬人,佔全世界人口的30%以上!”

“不強盛嗎!?”

“再說經濟.”

“宋熙寧10年(1077年),還沒到巔峰時期的北宋,全國稅賦總收入就有7070萬貫!”

“其中農業的兩稅2162萬貫,佔30%,工商稅4911萬貫,佔70%!”

“這麼多稅收什麼概念?”

“直到清末,擁有了4億人口,擁有了5倍多的國土面積,擁有了龐大的遠洋貿易,不算通貨膨脹的情況下,這一稅額才被超越!”

“宋朝經濟當時世界第一不說,他還是歷朝歷代,徭役稅負最輕的時代!因為它70都是工商稅!百姓們的負擔很輕!”

“如此經濟.”

“不強盛嗎?”

“還有文化.”

“近代之前,宋朝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學校!世界上最多的讀書人!”

“善用活字印刷術,價格為歷朝歷代最低,商業發達,筆墨紙硯也十分便宜.”

“極度寬鬆的政治,和整個國家對於讀書的追捧.”

“這一切的一切,造就了一場文化盛宴!”

“儒學復興,科技發展迅速.”

“科技、文化發展到什麼地步?”

“發展到了不服氣不行的地步!”

“你是不是要問為什麼?”

“為什麼?就因為,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詢一種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焦點在宋代,不管在應用科學方面或純粹科學方面都是如此!”

“因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科技、文化當時世界第一!”

“不強盛嗎?”

“當時世界第一的還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很多!”

“如此宋朝誰能說它不強盛?!誰敢說他不強盛!?”

這一句句不強盛一出,不僅驚呆了普通人,更是讓歷史學者們陷入了呆滯狀態。

為什麼會呆滯?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英美]不是美強慘,是Batson

鶴鶴鶴鶴子

你是否也會想起我

王點點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