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在劉姥姥的身邊,一邊走,一邊四處張望。這王家的大屋地處在大王莊通往京城大道的道路邊緣,這王祥雖說目前過得很艱難,但說到底王樸之當年做官之後對這故居是大建擴建過的。

當年王樸之在世時,他在大王莊本地還是屬於有比較顯赫官職的有錢人,只不過現在他的庶子王祥過得很落魄而已。

這一大套房屋既彰顯當年王樸之改建時的氣魄,也顯現出了現在他的兒子目前生活過得如此窘迫。

主要原因還是王祥只從事農活,也沒有其他營生收入,像他這種情況,只有擺脫單一的靠天吃飯的農活,才有可能把日子過得好一點。但目前居住的祖屋還只能彰顯當年的富貴榮華。

走了不久我也開始犯困,當然這是我的藉口。因為我聽說王樸之當年就是在這裡苦讀詩書,所以我就想到這裡可能有書房之類的,我向劉姥姥提議,我想去書房休息。

劉姥姥一聽立馬就同意了。劉姥姥一個人帶兩孩子本來早就辛苦了,當我提出要休息,她是正中下懷的,因為她自己更想休息,只是在貴客面前不好開口硬撐著而已。

所以她一聽說我想在書房休息,她就立刻領著我和板兒到了後面的一間房門前面,又從身上摸出一大串的鑰匙,從中選了一把,劉姥姥就上前去開鎖。

但是可能是經歷了很久的時間也未開過,劉姥姥弄了好久才開啟了門上的鑰匙,當開啟了大門時,就從屋裡面散出一股發黴的氣味。

劉姥姥先不讓我和板兒進去,她自己進去,到屋內拿了一把大蒲扇,在房屋內扇了好久,再點上一柱香,驅趕了黴味,這才叫我進去。

我進到書房一看,也是眼皮跳了一跳,只見房內三面牆壁全是書櫃,每層書櫃框裡面都擺放了一批書籍,也並不是太多,每一個櫃框中只有一半,但是卻井井有條,分門別類。

看來王樸之是個精細人,而王祥自己沒有能力讀書進學,就把這書房原樣保留了下來,也把這科舉的希望都放在自己兒子板兒的身上。

另一面靠牆是一張普通的大床。床上現在蒙著床布,看來很久沒有人在這間書房休息過,床板上也只有席子,並沒有被褥,大床面前擺了一條大床榻凳。

屋中央只有一張書桌和一張八仙椅子,書桌面上除了油燈架別無他物,油燈架上有碗,碗中也沒有一滴油,碗裡顯得很乾淨,看起來書房保護挺好,平常是沒有人進出的。

書桌前的那把八仙椅子上還挺乾淨,劉姥姥把我引進來之前可能臨時擦了一下桌面和椅子面,所以我進來後第一時間就坐到了八仙椅子上,劉姥姥還是慌忙道歉,說照顧不周到,說沒有在大床上預先鋪好被褥,因為王祥一家人根本沒想到我會提議到書房休息,而我可沒有隻想去書房休息,而是去想在這裡翻書看書呢。

我告訢劉姥姥,我只在這八仙椅子上坐著休息就行了:“姥姥,您忙了一上午也累了,就和板兒回房休息吧!我想一個人待一會兒,等他們回來後,我們今天晚些時候還要回到京城裡去的”。

劉姥姥趕忙道“好,好,小哥您在這先歇著,等到了時間我來請您。”劉姥姥領著板兒離開書房,也趁勢關上了書房門。

我一看屋裡沒有其他人了,就立馬起身,我先把三面牆的書櫃中的書籍大致翻看了一遍,先了解了個大概書名和放置規律。

這王樸之可是個愛書之人,每本書封面都有書的名稱。分門別類,方便尋找,替我節省下了大量找書的時間,當然這樣做更利於保護書籍。

我想時間大短,先看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相關書籍,尤其關鍵是看“四書註釋”,我找到之後,就確立先看它,然後又去翻了一下其他的兩個書櫃,我終於在最裡面書櫃的一個頂層框上發現了王樸之先生的大量親筆文稿,這個可比書籍更重要。

我就又作出改變策略,我決定先把這些王樸之老先生親筆文稿先拿下來進行觀看。

我就把王樸之先生的親筆書稿拿到八仙桌上翻閱起來,這裡面既有王樸之老先生的親筆註釋個人見解和體會,還有就是他臨考前,臨時做的許多練筆範文,我一看,心裡是樂開了花,真是想要學什麼就有什麼。真是太幸運了!

我是充分發揮我的神技“一目十行”和“過目不忘”的本領掃描開了,我的打算就是先把這批文稿在短時間先背下來,回到家之後就可以默寫出來,我再利用開了心竅的神識把這些王樸之老先生的親手文稿進行消化、吸收,成為我個人的思想體會,成為將來我去考秀才的依靠。

我在閱讀的同時,從王樸之的親手文稿中體會到當時臨考的思想,更是體會了一位老人對自家兒孫的那股濃濃的愛意、和滿滿的期冀,他把自己的一生所學都傾注在這些親手文稿註釋之中。

而我是全盤接受了書稿傳承的文化知識。大概花費了兩個時辰我就利用神識掃完了所有手稿的內容,並記憶下來。

直到有人來敲門,我趕忙又把這些親手文稿放歸原位。然後再假裝起身開了房門一看,原來是板兒氣喘吁吁地搶先跑來報信,他的父親帶著賈瑞他們回來了,大夥兒現在都還在廳堂休息,相互說話呢。

王祥因為家裡比較窮,並沒有一日三餐的習慣,平常家裡都是上午早餐和下午晚餐的兩餐習慣。所以這會兒正好是下午晚餐的時間。

我和嫂子王熙鳳以及僕婦是客隨主便,被請上桌等著準備吃晚飯。然後就趁著天色還能看見路速回京城。

賈瑞他們在中午就吃了很久,吃得很飽,都是賣地家主王建安的付出花費,因為他是同時還要招待官府相關人員和賈瑞他們一起吃喝,這時候就是賈瑞和四個精壯漢子共五人都待在廳堂面前等候。

王祥陪著我和嫂子王熙鳳邊說話閒聊,因為劉氏母女都還在廚房準備晚餐,菜食還未上全呢。

我心中一動,就立刻問道:“王大哥,你今年這次買的八畝田地準備種些什麼農作物?”王祥也是一愣,這十歲的男孩怎麼會問到這樣的專業問題,但出於禮貌王祥還是答道:“我今年上半年只能先種紅薯,到八月成熟就會有收穫了,然後爭取接著種芝麻,到了十一月份開始是一定要種過冬小麥的。”

“我們這大王莊大夥兒都是這麼做的,此刻是天寒地凍的,這會兒大家利用炕火的餘溫都在育秧呢!”

我一聽全大王莊的農戶都在利用去年的紅薯根去營養栽培育秧根,那今年就算是大豐收,但是紅薯就是越多農民就越賣不出去,價錢還會被壓得更低,農民還是要虧本的,這王祥又會陷入老套路,這可不行啊!

我必須要救他們一次,試探去道:“今年難道非要種紅薯嗎?難道不可以試著現在改種像花生這樣的經濟農作物?”

王祥一聽,面露難色,苦笑著說道:“小哥有所不知,那花生種植是點種花生種子,現在是荒年,種子價格很貴,而紅薯育秧不用再多花錢去買種子,農戶可以省下一大筆錢。”

“另外,花生種子一旦種下去,後面就有人去地裡刨出來吃掉了,現在大家都餓得肚裡發荒,見什麼吃什麼,誰都嚇得不敢種花生,本地平常年份都很少有人種花生的,我們當地很少產出花生,到中秋節時候都是商人從外地購進花生,做花生生意的商家都發財了”。

我一聽原來是這麼一種情況,那這事好辦多了。

我連忙說道:“這種情況我們是可以做到圓滿解決!”

“什麼方法能解決?”王祥也來了興致,畢竟年年種紅薯還少嗎?虧本的年成還少嗎?他是非常想擺脫目前為止的囧境啊!

我開㛎忽悠,“我們賈家在很久之前有個老祖宗叫賈思勰,他老人家著了一本書叫《齊民要術》,專門講各種農業方面的好方子,按照種花生的方子你現在的任務就是:

在你居住的大王莊去到各家各戶收集人尿,每天早上去把人家尿桶中昨夜裡的排出尿液去收集來備用,你還要再去弄大量黃土碾成了黃泥土粉末,然後再將尿液加到黃土粉末混和在一起做成黃尿土沫,每天干了的黃尿土沫,就再加尿水,再做成黃尿土沫備用,你能不能做得到?一定要加到五六次尿液的黃泥尿沫!”

王祥一聽有點面露難色,劉姥姥剛好從廚房端了一盤菜出來,待在一旁聽說了,就自告奮勇答應下來。

“到了點種花生的時候,你當著全村人的面把花生種子倒入黃土尿沫中去浸泡,去攪拌,我相信這樣浸過黃土尿沫的花生種子,那上面已經有尿液土的花生種子誰還會去偷了來吃嗎?”

“這不就解決了花生種子被人偷吃的難題嗎?據老祖宗說這樣浸泡過的花生種子發芽率高,生長整齊,結實率高,肯定會大豐收!”

王祥一聽很激動,他恰好是一個“聽風就認雨”的性格,就和上次一樣,一聽劉姥姥的話,就相信就行動,才有了劉姥姥去了一趟賈府,才有了錢財,才有今天買地的壯舉。

說不定今後種花生就能擺脫目前的困境,我又趁勢告訴王祥,繼續打聽誰家還想賣田地的情況。

然後我就對璉二嫂子王熙鳳說道:“嫂嫂回去可以先找我娘去借錢,我娘應該手中有很多現錢銀子,現在我娘手中的銀兩是毫無收益的,那可不行!必須動起來,花出去買土地,只有流轉才能錢掙錢!”

嫂嫂王熙鳳一聽我這個十歲孩童的話都呆住了,她怎麼也想不到我能說出這樣的話來,一時都忘了介面說話,只剩下點頭了。

事實上王熙風比我想的更多,她考慮得更周全,她只是見我居然有這些見識,內心感到很奇怪。

王熙鳳心想這孩子大了可就了不起了,賈寶玉年齡這麼小,就有這麼遠的見識,這麼高的見識,實在難得,這難道是孃胎裡帶來的嗎?

我當然沒有想那麼多其他的事,只想著和嫂子王熙鳳,還有王祥結合成聯盟,但我知道,只有當利益結合的時候,這種聯盟才是最牢固的!

.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去大宋查漏補缺

桃花離

洋流與冰山

隋亦

【快穿】小樣,還不迷死你

存在於擺爛與內卷之間

末世我的超市越幹越大

愛吃手撕甘藍的金鑑

快穿之休想壞我錢程

十八歲的老女人

猿娃大帝

河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