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李貞企圖奪回大唐江山,但他起兵謀反還未滿一月便以失敗告終。這場叛亂對整個李唐王朝宗室而言無疑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武則天則藉助越王李貞的謀反之舉,趁機大規模屠殺李唐宗室的親王。

此時,張明轉世投胎成為皇子李隆基已年滿八歲。他親眼目睹了這一切,親身經歷了一代女皇武則天的殘忍手段。對於張明來說,這與拍攝電視劇完全不同,真實的宮廷爭鬥遠比所演的電視劇更為殘酷無情。李唐宗室成員幾乎被屠殺殆盡,這讓皇帝李旦驚恐萬分。他萬萬沒有料到自已的母親竟然如此狠心,將整個李唐宗室趕盡殺絕。

而轉世為皇子李隆基的張明此刻內心充滿了憤怒,恨不得立刻出手教訓那些人。可惡的老天爺啊!為何讓我轉生到大唐帝國?如今這樣的生活簡直苦不堪言,每日都提心吊膽、惶恐不安。自越王李貞謀反以來,祖母武則天命令武三思增派大量重兵圍困住了李旦一家所居住的宮殿。

皇帝李旦就是一個傀儡皇帝,對於李旦來說,現在母親武則天所做的一切,他也沒有能力去阻止。面對著重兵包圍的宮殿,皇帝李旦選擇了什麼都不做,默默地接受這一切,他知道憑自已的力量很難對抗自已的母親。

張明轉世的皇子李隆基年僅八歲,但他卻對唐朝歷史瞭然於心。聰明伶俐的他深知當前局勢險峻,於是決定尋找父親李旦商討對策。

一天,李隆基來到李旦的寢宮,向父親詳細陳述其中的利害關係:“父皇,如今祖母武則天已剷除眾多李唐宗室的叔伯長輩,以咱們目前單薄的勢力實難與之抗衡啊!依兒臣所見,依照命運的軌跡發展,祖母極有可能篡位稱帝。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苦苦掙扎呢?倒不如順其自然,主動將這皇位讓與祖母,這樣也能確保咱們一家人的平安無事。”

聽完幼子李隆基這番言辭,李旦陷入了沉思。的確,在生死攸關之際,保住全家性命才是當務之急。儘管心有不甘,但面對現實的壓力,他不得不承認李隆基所言不無道理。經過一番權衡利弊後,李旦終於下定決心接受這個提議。

李旦坐在龍椅之上,眉頭緊皺地思考著皇子李隆基提出的建議。他暗自琢磨:如今這傀儡皇帝當著還有何意義?每日被權臣操縱於股掌之間,毫無實權可言。與其如此苟延殘喘,倒不如將皇位主動讓與母親武則天。

回想起近來武則天對李唐宗室展開的一場場血腥屠殺,李旦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深深的恐懼之情。儘管她貴為自已的生母,但面對權力的爭奪時,親情似乎變得微不足道起來。說不定哪天,武則天也會毫不猶豫地下手鏟除自已這個親生兒子。

李旦越想越是心驚膽戰,他深知宮廷鬥爭的殘酷性和無情性。在這樣風起雲湧、變幻莫測的局勢下,只有明哲保身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於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李旦決定放下個人榮辱與得失,以確保全家老小的平安無事為重。畢竟,生命比虛無縹緲的皇位更為珍貴。而將皇位交予武則天手中,或許也是目前唯一能夠避免更多流血衝突的方法吧……

“皇娘,兒臣李旦深知自身才疏學淺、力有不逮,唯恐難以擔當重任,故願將這至尊之位拱手相讓於您。還望皇娘恩准,成全兒臣一片赤誠之心!”太后武則天凝視著眼前這個乖巧懂事的兒子,臉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皇兒啊,休得胡言亂語!你身為一國之君,當得好好的,又何必輕言禪讓?”李旦恭恭敬敬地垂首而立,眼神堅定而執著:“皇娘,您的智謀韜略、雄才大略舉世皆知。若由您執掌天下,必能使大唐社稷安定、百姓安居樂業。兒臣此舉絕非輕率之舉,而是出於對國家和子民的責任與擔當。”

武則天心頭一震,眼中閃過一絲感動,但隨即恢復了鎮定,搖頭笑道:“皇兒,你這般孝順體貼,為娘甚感寬慰。然而,這皇位乃是祖宗所傳,豈能輕易更改?”

李旦卻毫不退縮,繼續懇切地道:“皇娘,您的才能遠勝兒臣百倍千倍。昔日,您輔佐父皇治理朝政,使得大唐威震四海、國泰民安。如今,兒臣相信唯有您才能引領大唐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他深吸一口氣,接著說道:“此乃兒臣發自肺腑之言,絕無半點虛假奉承之意。還請皇娘莫要再推辭了!”

看著李旦如此誠摯堅決,武則天終於不再執意拒絕。她緩緩站起身來,走到李旦身前,輕撫著他的肩膀,感慨萬千地道:“好孩子,既然你有此心意,為娘便不再推脫了。從今往後,朕定當傾盡全力,不負你的期望,守護好大唐的江山社稷!”說罷,母子二人相視一笑,彼此間的默契與信任盡在不言中。

張明投胎轉世成為李隆基之後,深深地理解了父皇李旦內心深處的無奈和苦澀。在那個風起雲湧、權力紛爭的時代裡,擁有一個如此強勢的母親——武則天,使得李旦在面對錯綜複雜的局勢時別無他法,唯有選擇妥協才能夠確保一家老小的安全無恙。

而武則天之所以要採取如此手段,則是出於對自身形象的維護以及鞏固統治地位的考慮。她深知篡奪大唐江山將會引來無數罵名,但又渴望向世人證明自已具備足夠的能力去掌管這片廣袤的土地。於是乎,她巧妙地策劃了一場戲碼:讓皇帝李旦率領滿朝文武大臣前來勸說自已登基稱帝。透過這種方式,她成功地將皇位“合法”地轉讓到了自已手中,並對外宣稱這一切都是源自於兒子的自願禪讓,從而使其稱帝變得名正言順起來。

這樣一來,武則天不僅擺脫了篡位者的惡名,還展現出一種強大而自信的姿態,表示自已比任何人都更適合執掌天下大權。在這場政治遊戲中,每一步棋都充滿了心機與策略,而李旦則成為其中一顆無法自主的棋子,被迫配合著母親完成這場華麗的表演。然而,在這背後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和無奈呢?或許只有當事人才能夠真正體會吧……

武則天為了達成自已的雄心壯志,登上皇位之後便心急如焚地更改了國號。至此,世間已不再有昔日輝煌壯麗的大唐帝國,取而代之的是嶄新崛起的大周帝國。武則天向全天下鄭重宣告:從此刻起,她便是大周這個新興王朝的開國皇帝!

年方八歲的李隆基對祖母武則天擅自改動大唐帝國的國號感到怒不可遏。尤其對於身為張明轉世的李隆基而言,武則天此舉無異於奇恥大辱。怒火中燒的李隆基揚言定要當面向祖母武則天討個說法。李旦望著幼子李隆基那滿臉憤恨不平的神情,心中不禁泛起一陣酸楚。他深知李隆基的無奈與委屈,但為了確保一家老小的平安無事,李旦只能苦口婆心地勸誡道:“孩子啊,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唯有留住這條小命,將來才有望重振我李唐江山吶!”

張明轉世成為皇子李隆基後,深深感受到了真正的宮廷鬥爭遠比他所看過的電視劇更為殘酷和真實。這裡的權謀算計、勾心鬥角讓人瞠目結舌,每一步都充滿著生死抉擇。

原本以為轉生至大唐帝國會是一段奇妙之旅,但現實卻如此艱難。面對這爾虞我詐的環境,張明意識到只有學會適應並掌握規則才能生存下去。坑爹的神靈啊!為何要這般戲弄於我?

回想起曾經學習過的大唐歷史知識,張明明白此時此刻唯有忍耐才是上策。畢竟自已年紀尚輕且手中無權無勢,想要與權傾朝野的祖母武則天相抗衡簡直難如登天。於是,他決定暫時收起鋒芒默默等待時機。

在這段時間裡,張明努力觀察周圍眾人的言行舉止,並從中學到許多為人處世之道以及政治手段。同時利用各種機會結交志同道合之人培養自已勢力為將來做準備。

為了消除母親對自已的疑慮,李旦毅然決定向母親武則天請求改姓武。對武則天而言,無論李旦姓武還是姓李,他始終都是她的親生骨肉。為了撫慰兒子的情緒,武則天明確表示將全力保護他。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唐帝國已悄然演變為大周帝國,但對普通百姓而言,生活並未因此而改變。他們並不在意由誰來執掌皇位,唯一關心的是能否過上安寧、舒適的日子。

\"武皇頒佈詔令啦!全天下免收三年租金,好讓百姓們休養生息。\"人們聚集在城門口,凝視著那張公告,心中充滿了對大周帝國皇帝武則天的敬仰與支援。於百姓而言,飽腹無憂才是最為關鍵之事。這條德政無疑給他們帶來了希望和喜悅,也使得武則天在民眾中的威望愈發高漲。

在武則天登上皇位、大赦天下並免除三年租金等一系列有利政策的推動下,百姓們對大周帝國的認同感與日俱增。彷彿曾經輝煌一時的大唐帝國已逐漸被人們淡忘,對於普通民眾而言,他們並不在意天下究竟是姓李還是姓武。

然而,就在武則天努力籠絡民心之際,她對皇子李顯和李旦的監控卻絲毫未減。她深知仍有許多忠心於李唐王室之人可能會以李顯或李旦之名起兵反叛。為確保江山穩固,武則天毅然決然地決定將親生兒子李顯流放至房州。唯有如此,她才能稍感心安。

相比之下,李旦則讓武則天較為放心。因此,她暫且將李旦留在身旁。或許在內心深處,武則天對這個兒子還懷有一絲期許吧……

留在京都的李旦,自從失去了那至高無上、萬人敬仰的皇位之後,便過上了如墜地獄般痛苦不堪的生活。曾經尊貴無比的他如今卻淪為眾矢之的,備受冷落與欺凌。

武家人對待這位武皇的親生兒子更是毫不留情,完全不將其放在眼裡。那些昔日侍奉左右的侍女和太監們也紛紛變了臉,對李旦一家冷若冰霜,愛搭不理。正所謂“虎落平陽被犬欺”,此時此刻的李旦一家正是這句話最真實的寫照。

而張明轉世成為皇子李隆基後,在這龐大的大唐帝國中親身經歷了世間冷暖、人情淡薄。這一切都讓他對轉世投胎所帶來的磨練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儘管自身乃神靈轉世,但在這紛繁複雜的大唐帝國之中,依舊要承受如此艱難困苦的生活折磨。

尤其令張明轉世後的李隆基憤恨不已的是,武家之人常常會毫無緣由地找上門來尋釁滋事,肆意欺壓他們一家老小。面對這般窘境,李隆基心中暗暗發誓:倘若有朝一日能夠手握大權,定要將武家滿門斬盡殺絕,以洩心頭之恨!

“你這不知天高地厚的雜種!也敢口出狂言?我們武家乃是天命所歸、天下之主!待本少爺歸去,定當將此事稟報給姑奶奶知曉,屆時便是爾等喪命之時!” 皇帝武則天的侄兒武三思之子趾高氣揚地叫囂著,其目中無人之態溢於言表。

此人素來張狂無禮,時常尋釁滋事,專挑張明轉世投胎而來的李隆基麻煩。在他眼中,武氏一族方具純正高貴之血統,而李氏已然衰敗不堪,任人欺凌亦屬理所當然。

面對如此囂張跋扈之人,李隆基怒不可遏,但礙於其父李旦臨行前的叮囑,只得強壓怒火,否則此刻那小子恐怕早已被打得屁滾尿流、狼狽逃竄。畢竟對李隆基而言,這天底下本就是其祖唐太宗李世民浴血奮戰所開創,豈容他人染指玷汙?又怎能容忍這等跳樑小醜肆意妄為呢?

武家人那副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的模樣深深地烙印在李隆基幼小的心靈之中,並如同一顆毒瘤般不斷滋長蔓延著。然而此時此刻的他卻無力反抗,畢竟自已尚處年幼之時,無論是身體還是心智都尚未成熟起來。面對如此強大且蠻橫無理的敵人,除了默默忍受之外似乎別無他法。於是乎,這份屈辱與憤恨被李隆基深埋於心底最深處,等待著有朝一日能夠厚積薄發,一雪前恥!

張明轉世投胎成為李隆基後,他深知一個事實:武家眾人一心想要繼承其祖母武則天的皇位,必定會不擇手段地設法剷除李旦和李顯。因為只有當大唐帝國陷入無嗣可繼的困境時,武皇才有可能將皇位傳給他們。

在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裡,權力鬥爭異常激烈。而作為擁有前世記憶的李隆基,他對這一切心知肚明。他明白,要想保住自已及家族的性命與地位,就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並採取果斷行動來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

面對如此複雜險惡的局勢,李隆基決定暗中積蓄力量、培養親信,並密切關注武家的一舉一動。同時,他也努力提升自身實力與智慧,以便能夠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並取得最終勝利。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情不從己

聽媱

黑光

petrel09

王牌飛行員申請出戰

愛吃中式烤肉的慕柳

七十年代之周慫慫的撿漏人生

ls99

遇到你們是我一生的幸運

小三洲的洛克

魔霄叢道

繪雪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