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整個大戰場範圍固定,誰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在這個區域內,雙方為了遏制對方的無線通訊,定時發射強磁干擾彈,造成全部區域通訊混亂,根本接收不到準確的內容。

在此情況下,連無人機都唯有按預設程式飛行拍攝照片,回返基地後才能查閱影片資料。

一旦過程中出現故障,就沒法透過指令收回。

號稱最大強大、無懼遮蔽侵擾的量子通訊衛星,在正負兩極強磁彈干擾下,同樣被磁波對沖,衰減到很難接收的程度。

唯有地星總署的地星空網,採用了光子通訊技術,可以光速傳輸,受到的影響不大,勉強可以實時監視地面行動。

為了公平起見,地星總署在戰爭初始,就遮蔽了劃定範圍的訊號覆蓋,使得雙方都成了半個聾子。

相互制約的結果,雙方戰爭通訊回到了有線電話年代,連無線發報都成為了奢望。

沙赫爾團長在電文中寫道:

此次分界線北部第12區戰鬥,我部在****村莊阻擊戰、倉庫群清剿戰中,殲滅全部15‏​​‎​‏‎‏‏‎‎​‏‏‎‎00名入侵敵人,達成反戰略滲透第一階段任務。

隨後配合T—0481防化部隊,利用自身優勢突襲成功,佔據分界線通道,迅速推進佔領FA聯盟北部賽克馬小鎮地下坑道部分割槽域。

在我方近遠端炮火支援下,我部巧妙利用“D—彈克甲蟲”、防化服、CO高壓噴射槍等資源進行針對設計,於2月3日下午1點38分,炸燬聯盟當地駐軍地下軍火庫,令其喪失彈藥供應與戰鬥信心。

下午2點左右順利拿下賽克馬小鎮,隨即控制住小鎮南部小山戰略高地,完成了第二階段戰略滲透任務。

下午3點,遭受聯盟一方首輪空襲,傷亡150多人。

目前圍繞賽克馬小鎮,以小山為核心要害,正緊急實施各項防禦計劃,尚未遭遇地面部隊大規模反擊。

截止電文發稿時,我部取得階段性勝利,共殲滅敵軍約4000名,俘虜40餘人(炮襲中傷亡過半),繳獲武器若干,正在統計中。

我部參戰人員共計1700餘人,陣亡約900餘人,輕重傷員約200餘人,最大限度地削弱了聯盟有生力量,為達成戰爭目標前進了一步。

為了徹底穩固佔領區,以此為戰略跳板,逐步滲透推進聯盟軍事控制區,我部急需下列物資,請給予解決。

分界線北部第12區戰鬥人員嚴重不足,無法抵擋聯盟大規模空襲與地面反擊包圍,請求及時增援。

……

下午6點。大雨停歇之後,陰雲像被剔除了汙漬,難得地露出了一絲夕陽餘暉。

本應降臨的夜晚,也在留戀的殘陽裡,不忍心快速到來。

沙赫爾發出電文不久,利比拉少校派人傳來了幾個訊息。

1、小鎮南部小山東向、南向、北向暗窗坑道除了山體下挫部分塌陷外,因靠近山體表面,受損情況不大, 2日內就能全面聯通,實施聯合防禦。

估計地下軍火庫爆炸動靜太大,防守的聯盟士兵嚇破了膽,倉惶逃遁之時連炸燬通道都不顧了,才相對完好地儲存了下來。

西面未設定火力點,目前正加緊開鑿臨時火力點,暗窗坑道修築與連線至少需要10天時間。

2、搜尋部隊在東向、南向、北向暗窗坑道清理過程中,發現了兩處通往山腹的堵塞坑道,有暫時倖存的聯盟士兵試圖挖掘逃生,已經被及時清除掉了。

駐守士兵一邊監視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一邊動用工具,夯實鬆土阻滯敵人的反抗企圖。

3、東向暗窗坑道有一處隱蔽點,暗藏著尚未破壞的鐳射炮與鐳射炮各3臺,除1臺鐳射炮被壓壞,其餘5臺無損。

屆時可以重新拆卸,組裝到西邊防禦陣地,充分發揮範圍殺傷力。

4、賽克馬小鎮西邊,發現蘇黎素餘部試圖進行地面反擊。

先鋒部隊在試探我方實力時,遭到外圈遙控地雷與鐵絲網阻擋,在山炮與火力網的密集攻擊下,付出近百人傷亡後,迅速撤退了回去。

5、封鎖用地雷、遙控炸彈、鐵絲網、刺樁等物資快要告罄,請求儘快補充到位,否則將會影響防禦計劃推進。

沙赫爾對這些情況基本掌握,對於敵人不甘心失守、捲土重來早有預料,並不感到奇怪。

‏​​‎​‏‎‏‏‎‎​‏‏‎‎唯獨意外的是,居然收穫了5臺昂貴的鐳射炮與鐳射炮。

這種好東西不需要儲備大量炮彈,拆裝方便適合居高防禦,只要不受打擊,就能間歇性發射死亡光圈,實現範圍殺傷。

唯一雞肋之處,就是蓄能時間長了點,但在持久防守戰中,還是能夠發揮巨大作用。

至於物資匱乏問題,沙赫爾也是無米之炊。

暗堡儲存的類似物資本來不多,已經全部搬運了過來,斷供是遲早的事。

他已經向後方提出了申請,憑藉此次立下的赫赫功勞,創造的巨大戰機,哪些後臺大佬們一定會高度重視,將此當成實現治政目標的一大契機,想必會第一時間急派人手、輸送資源,保住這難得的跳板。

最遲明天,或許今天晚上,蘇黎素就會在聯盟北部戰區指揮部的逼迫下,配合炮擊進行反擊搶佔,企圖重新奪回失去的陣地。

自己一方駐守小鎮的部隊,能夠戰鬥計程車兵全部加起來不足800人,實際投入地面戰鬥的人員會更少。

可以抽調的,最多也就600餘人。

地底坑道清理、加固、挖掘,還有後勤救護等人員,至少也得保留200人工作。

從戰場形勢分析,賽克馬小鎮以西不到5公里,就是一小片山嶺。

暗堡成群守衛森嚴,隸屬聯盟控制的前線部隊不會小於5000人。

算上撤回的蘇黎素餘部戰鬥人員1900餘人,戰鬥人數是小鎮駐守部隊的11倍,是自己指揮部隊的近8倍。

山炮等近距離武器應該不少,最低也有100門以上。

遠端炮車可能沒有,這是唯一值得慶幸的地方。

相比之下,雙方力量懸殊,一旦出動對抗,後果勝少輸多難以樂觀。

按照預計,Y國北部第12區最近的增援部隊,離小鎮也有10公里。

白天大規模調動,很容易被無人偵察機發現,最快要到晚上10點以後才能抵達這裡。

這段時間,將是對手最佳的反擊時機,1小時前的試探,預計就是接下來全力反擊的前奏。

想到這裡,沙赫爾決定對按部就班的防禦計劃進行調整,以應對馬上可能發動的總攻勢。

此刻,賽克馬小鎮以東。

那片山嶺暗堡中,同樣在召開緊急會議。

蘇黎素垂頭喪氣地耷拉著腦袋,在會議桌邊聽從原本與他同級的指揮官訓話,神情無比的沮喪。

因為戰事失利,按照軍法條例,他已經連降兩級貶為副旅長。

身旁的火爆旅長被貶為團長,其他參戰軍官命運大同小異。

好在還有點人馬,這只是初步懲罰。

如果接下來的反擊失敗,他們一干軍官將直接貶為士兵,效命前線作戰直到戰爭結束。

這就是聯盟制定的戰爭法則,權責獎罰分明,勝敗榮辱與共。

之所以不會等到戰爭結束再審判,因為到那時核心政權是否更替都無法預料,戰後處置就可能成為笑話。

毫無疑問,蘇黎素餘部戰鬥人員1900餘人,作為了此次反擊的衝鋒主力軍,負責奪取小山控制權,拿下制高點。

針對Y國在第12區的兵力大致分佈,為了趕在最近的增援部隊之前,‏​​‎​‏‎‏‏‎‎​‏‏‎‎奪回賽克馬小鎮地面控制權,反擊時間定在了晚上8點。

為了分界線的這處要害,雙方即將再次展開殊死搏鬥。

雙方力量懸殊,對於沙赫爾來說,又是一次嚴峻考驗。

2月3日,晚上7點。

按照沙赫爾的命令,離此最近的後方暗堡方向。

從未露面的20輛主戰坦克、5輛彈藥裝甲車,先是向西南快速移動,緊靠著山林經過村莊,緩慢繞過倉庫群廢墟,抵達最靠近鐵絲網與雷區的分界線東側。

2500~3500米射程大約可以覆蓋小鎮東部區域,算是半個援手吧。

這種現代普通坦克炮,在遠端為主的區域作戰中,一直屬於雞肋性產品。

目標太大,且沒有多少距離優勢,頂多在攻防戰中發揮不錯的效果。

經過數代改裝,摒棄了小而短的規格型別,充分利用高初速、長身管的加農炮優勢,演化成穿甲彈、全裝藥殺傷爆破榴彈和減裝藥殺傷爆破榴彈的專用工具,成為敵方運輸裝甲車的剋星。

沙赫爾用它的目的很簡單,在小鎮地面失守後,用來殲滅和壓制敵人的坦克裝甲車,或者摧毀敵人的火器與防禦工事。

與之同時,近200名士兵,趁著剛剛染黑的夜色,攜帶暗堡所有的30門山炮,以及無數彈藥,悄悄運抵防禦堅固的村莊。

留下60名炮兵之後繼續透過倉庫群落,增援小鎮駐守部隊。

帶隊而來的參謀,同時帶來了前線指揮部的嘉獎令與一紙軍令。

嘉獎令當然是好事,全體參戰人員榮立集體特等功,戰後頒發榮譽勳章。

沙赫爾指揮若定,功勳突出,破格提升為少將,等於從中校跨越上校、准將,連升三級。

利比拉少校、伊斯坦少校英勇善戰,殲滅大量敵人,立下驕人戰功,破格提升為上校。

其他層級的軍官,全部提升一級軍銜,稍後根據詳細報告再做增補。

這個集體特等功實屬正常,但個人獎勵有些出乎了沙赫爾的預料。

原本以為最多升兩級,沒想到後方如此重視鼓勵,估計是自己中了躍出分界線的頭獎。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讓你做兼職但是沒指這個兼職啊

雨中的風聲

我一個高中生開蘭博基尼合理吧

走了也不說

絕世大丈夫

小小那個蕭

成妖記

好多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