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海第三中心基地,聯排別墅區。

暗能專家端木雲柯、副手司空臺旻從金星軌道回來,已經休息了2個多月時間。

在此期間,兩位專家並未賦閒放鬆,而是張馳有度地繼續研究“正暗物質容斥定律”。

對發現的8個“正暗能量疆界”點線可能性,進行了深入分析、模擬測算與推理論證,正好對應太陽系的八個方向,以太陽為核心分佈,角度非常地均勻。

兩人看到了進一步的曙光。

地星曆,2112年1月8日。

經過一系列的準備,兩人乘坐深紫色穿梭戰碟,又一次踏上了新的征程。

他們這一次,要到海王星以外的遠距離星空進行探索。

目標就是柯伊伯帶,實地獲取第一手資料庫。

穿梭戰碟以10000KM/S的安全巡航速度,大約需要7晝夜才能到達冥王星以外的星空區域。

目前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p>另外包括至少173顆已知的衛星、5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

太陽系的內領域包括太陽,四顆像地星的固態行星,由許多小岩石組成的小行星帶。

外領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4顆充滿氣體的類木行星,充滿冰凍小岩石的柯伊伯帶天體、彗星和星際塵埃。

在柯伊伯帶之外,因為太過寒冷,目前不僅地星本土探測遠未達成,就連駐守艦隊的普通飛碟,也不敢深入探索,最遠距離也僅是在 天文單位的海王星採集能源。

穿梭戰碟以其強大的效能,卓越的抗低溫防護,可以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情況下,保持行動能力而不至於被凍僵粉碎。

此次任務重大,座標程式設計師子書問香繼續充當“誘餌”,帶著護衛機甲“箱子”陪同前往。

她端著一個托盤,裡面擱置了兩杯熱氣騰騰的養神銀葉茶、一碟保鮮良好的紅布果、兩碗八寶粥進入2人房間時,照例只有端木雲柯客氣幾句,示意她放下即可。

副手司空臺旻則一如既往地不發一言,低頭專心地計算什麼。

子書問香保持職業微笑,詢問沒什麼需求後,非常識趣地退了出去。

數次的相處,讓她對這兩個書呆子徹底失去了談話的興趣。

三句話不離本行,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寫照。

據她的觀察,自診斷這兩人根本不是當間諜的料,根本用不著費這麼大功夫試探。

1月12日,穿梭戰碟大幅降低速度,依據計算好的時間段,正好與公轉的天王星交錯而過,拍攝下了大量珍貴的影片影象。

穿梭戰碟開啟“光子通訊”裝置,與正在天王星外層採掘能源的專用飛碟建立了雙向短暫聯絡,接收採掘飛碟發來的天王星探測資料。

地星科學家依據探測器發回的訊號,認為海王星和天王星覆蓋著鑽石海洋,其中的一些巨大鑽石塊像冰山一樣漂浮在海面,透過強橫的導電引磁能力,長時間造成磁場的扭曲,促使磁極偏離地理兩極60度。

同時因奇特鑽石海洋的固化與液態轉換,過程中催化碳的形成,藉此解釋出兩顆氣體行星10%的碳成分構成。

然而,實地採掘能源的技術專家,已經給出明確答案。

這些所謂的鑽石海洋,並非是鑽石而是金屬氫。

金屬氫是一種亞穩態物質,可以用它來做成約束等離子體的“磁籠”,把熾熱的電離氣體“盛裝”起來,達到控制的目的。

這樣,受控氫核聚變反應使原子H能轉變成了電能。

而這種電能將是廉價、乾淨的新式能源。

在兀布林星球,以及其他高等文明星球,早已經方便地建造起一座座“類太陽工廠”,最終解決了能源問題。

相同質量的金屬氫的體積只是液態氫的1/7,儲藏著巨大的能量,比普通NT炸藥大30─40倍。

如果用金屬氫製造發電機,其重量不到普通發電機重量的10%,而輸出功率可以提高几十倍乃至上百倍。

應用於航空、太空技術,就可以極大地提高時速,甚至可以超過音速‎‎‏‎‏‎‏‎​‏​‏‎‏‏許多倍。

用更加高強度的真空擠壓裝置,可將金屬氫壓縮100倍,成為初級能源晶體,廣泛用於萬級光射手槍、十萬級光射槍、子母燃燒彈、能爆彈等外星新能源武器。

天王星作為氣態行星,從直徑來看,是太陽系中第三大行星,有著取之不盡的能源供應。

天王星的大氣層含有大約83%的氫,15%的氦和2%的甲烷。

其外殼是巨大的液態金屬氫,能源龐大得令人難以置信。

根據駐守艦隊技術專家的分析結論,認為是天王星內部發生暴動,部分金屬氫被擠出來,透過液態氫氣層,部分塊狀物逐漸飄浮到星體表層,大大降低了採掘難度,成為了低成本的星空能源供給基地。

地星總署將金屬礦產開放給地星本土公民開採,自己卻利用先進的技術,控制了清潔能源的採擷區域,不斷地創造更為暴利的財富效應。

暗能專家端木雲柯、副手司空臺旻沒去關注能源的開採問題,而是尋找關於天王星特殊性的合理解釋,以便探究其中可能隱藏的宇宙秘密。

總結起來,天王星有著不同於其它氣態行星的特殊之處。

1、大多數的行星總是圍繞著幾乎與黃道面垂直的軸線自轉,可天王星的軸線卻幾乎平行於黃道面。

2、天王星的南極幾乎是接受太陽直射的。

這一奇特的事實表明,天王星兩極地區所得到來自太陽的能量,比其赤道地區所得到的要高。

然而天王星的赤道地區,仍比兩極地區熱,這其中的原因還不為人知。

3、天王星不是以大於90度的轉軸角進行正向轉動,而是以傾角小於90度進行。

與其相比,可以從某種角度論證金星是否是真的逆向轉動,找出它們之間自轉的某些規律,分析出太陽系的某些運轉定律。

穿梭戰碟轉換角度,以恰當的速度,迎向海王星公轉而來的軌道。

暗能專家出發的第五天,穿梭戰碟很快就與海王星交錯經過,同樣拍攝了大量影象資料。

透過“光子通訊”裝置,穿梭戰碟建立短暫聯絡,同樣接收了專用飛碟採掘飛碟發來的海王星探測資料。

經過分析,兩顆氣態行星的表現相差無幾。

金屬氫、磁極變化情況相似,很像是兩顆更加年輕的行星,就連軌道都彷彿一致,可能是太陽系發展不久的新行星。

穿梭戰碟繼續向太陽系外圍前行。

端木雲柯、司空臺旻開始針對性研究這兩顆氣態行星的特殊之處,探索太陽系低溫行星的暗能變化。

第七天,飛越了天文單位距離的穿梭戰碟,終於抵達柯伊伯帶。

這裡的溫度非常低,測定的溫度值在-203℃左右。

除了冥王星、穀神星和鬩神星等部分矮行星受恆星引力影響能夠運轉外,很多的小天體以及隕石塊要不速度很慢,要不凍在了虛空中,似乎連虛無都要被凍結住了。

為防止意外,穿梭戰碟降低了速度,開啟了磁場保護層與粒子發動機熱能迴圈。

如果溫度接近絕對零度,還需要最後釋放少量暗能以啟用‎‎‏‎‏‎‏‎​‏​‏‎‏‏周圍凍結暗能,提升虛空溫度便於航行。

兩位暗能專家運用星際玄奧的“正暗物質容斥定律”,在公式計算過程中,發現了許多奇特的現象。

得出的結果也讓人非常振奮,讓他們再次找到了突破的方向。

接下來,只要驗證發現的8個 “正暗能量疆界”點線確定存在,就真有機會破解宇宙母石的謎題,揭開這個原物質的神秘面紗。

第九天,穿梭戰碟以較慢的速度,花費了2天時間,終於衝出了柯伊伯帶的密集碎星體區域,來到了更為寒冷的太陽系外圍星空。

在這裡,透過穿梭戰碟高精度掃描器,可以隱約捕捉600AU天文單位外恆定公轉的“行星九”,證實了地星近百年來一直研究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確實存在。

根據這一真實的發現,兩位暗能專家首次確定其屬於一個巨大的固態行星,並非地星科學家觀測認為的氣態行星。

同時掃描資料證實,其質量為地星的13倍,與地星科學家推算約為地星10倍的結果也有較大出入,從而從本質上推翻了先前的認定結論。

按照星際間的約定俗成,對首次證明本質真實的新星體,科學家有權對其進行命名。

端木雲柯徵求司空臺旻意見後,將其正式命名為“柯旻星”,歸屬到太陽系行星行列,正式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影象分析資料顯示,這顆巨大的行星,因為靠近太陽系的邊緣光圈罩,稀薄的大氣層反射出多色光,顯得分外的美麗妖嬈。

-243℃的外層低溫,讓它看起來活像一個 “冰山美人”。

它所經過的公轉軌道,附近已經不見大小星體的蹤跡,想必早就被它俘獲變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圍繞它旋轉的2顆衛星,也特別的大,足有地星差不多大。

全部由堅硬的岩石經組成,表面覆蓋著冰冷的亮光層,檢測結果屬於乾冰結構。

因為距離太陽太過遙遠,經過測算,它繞太陽轉一週要花上萬年。

而它的自轉時間,相當於8個地星日。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煉丹爆神丹,我竟爆成苟大帝

連廊

劍公子

夜開花

枷鎖之王

三伏天

練習2垓年我終成至強神帝歸來

西紅柿愛南瓜

喪屍入侵,我卻貸款充遊戲!

粉筆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