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的背陽一面,天空一成不變地顏色,讓人感覺壓抑,呆久了倍感枯燥。

沒有晝夜的輪替,只能按照地星時間來計算天數。

人員輪流休整,工作沒有停歇。

智慧機器人一點不受影響,操縱5米高的鑽井裝置,連續工作2個地星日。

圍繞麥克斯韋火山打洞,共計完成了20處不同深度的地底鑽探任務,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護衛機器人忠於職守,在離戰碟更遠的地方,手持百萬級光射槍來回巡邏,不停探查情況反饋資訊,沒有出現意外狀況。

探測機甲蟲從地底進進出出,忙個不停,有序地展開探測分析,拍照留影、攫取樣本等工作。

地質技術人員、工程人員在護衛士兵的幫助下,匯總資訊傳輸,收集樣本分類存放,協助2位暗能專家開展地質情況分析,變成了最忙最累的人。

經過2次休息後,端木雲柯、副手司空臺旻終於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探測任務,開始為下一步赤道峽谷之行做準備。

沒過多久,地面護衛士兵報告,與探礦分隊正式取得了聯絡。

對方正在金星另一端陽光下,進行鑽探作業,聽說2位暗能專家,需要他們開展勘探的資訊,知道這是子書扶銘次帥最為看重的人物,當下不敢怠慢,立即傳來了1份地質勘察資料。

上面有金屬礦產的種類、含量、等級等大致分佈圖示,有煤炭石油的埋藏深度、探測儲量的分佈區域,以及其他如火山、地形等全息影像。

端木雲柯與司空臺旻隔著一張固定寫字檯,各自點開面前的終端螢幕,查閱接收到資訊資料。

2人都不約而同地先選擇了閱讀分析報告,而沒有去一一點開那些配合說明的圖片。

他們已經養成了習慣,看完結論再去了解證據,如果不感興趣,則忽略影象資料,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看完長達百頁的詳細報告,2人對金星地下礦產資源有了總體的印象。

正當略過後面的公式化結尾時,突然發現了註解的醒目文字:

在深達2000米的一處活動火山地底,探測機甲蟲傳回資訊,發現直徑1米左右的地下通道,彎曲通往火山腳底。

在控制指令下,探測機甲蟲沿著通道繼續追查,結果前行到盡頭時失去音訊,再也沒有返回地面。

等到派出第2隊探測機甲蟲,地下通道已經灌注岩漿,無法實施追蹤。

根據最初的影象顯示,地下通道不似天然形成,猜測可能會是該星球低等智慧生物棲居地。

經分隊全體討論,假設這種生物存在,暫時命名為“金星火巖獸”。

因為此事與礦產鑽探作業無關,未再深入探索追蹤,留待有興趣的生物學家,前來考古研究,期望能夠獵獲“金星火巖獸”,成為新的異獸食品,那就值錢了。

哈哈。

特此記錄。

2位暗能專家,閱讀完這段帶有調侃性質的簡單說明,相視一眼,都露出了欣喜若狂的神色。

對於不懂內行的探礦人員來說,只有金屬、能源,黃金、鑽石、能源晶體,才會讓他們著迷,其他的都無足輕重。

端木雲柯無奈苦笑道:“這幫傢伙,只知道美食與金錢,掉進錢眼裡了。”

司空臺旻無所謂道:“無知者無罪。他們當成笑料的附件說明,卻為我們提供了新的突破方向,也算是立下了功勞。”

端木雲柯:“這種功勞,恐怕他們自己都不會認可。”

司空臺旻:“看來,我們得改變行程了。”

端木雲柯向他豎起了大拇指,誇獎道:

“小旻啊,果然被你猜中了。

這說明你的分析是正確的,我相信只要順著這條線摸索下去,說不定真能找出這個星球變遷的真相,為我們的最終目標提供索引。”

“端木老師這幾個月來的言傳身教,讓我有了很大的啟發,這才會聯想到新的思路。”

“好了,我們就別相互吹捧了,收拾一下,趕緊出發吧。”

“好,我去通知他們,順便讓探礦隊,將所有鑽探裝置,全部調到目標地點附近。”

“嗯,好的。如果他們不配合,回去後我會向次帥大人告狀,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半個小時後,整理好除通訊基站外的一切裝置,戰碟發出低沉的嗡鳴,垂直上升到一定高度後,直接飛往探礦隊所在區域。

收到2位暗能專家的工作要求,探礦隊長低聲暗罵,卻不敢發作,只能答應下來。

1名手下大著膽子,不服氣地哼哼:

“這2個吃乾飯的老白臉與小白臉,什麼都不懂。

成天瞎轉悠,沒創造任何財富不說,還要我們陪他們一起玩捉‘金星火巖獸’遊戲,純粹是吃了閒飯沒事找事幹。”

隊長沒好氣,笑罵道:

“你什麼都懂,還跑來跟大夥一起賣苦力。

你說人家不行,連次帥大人都將自己的座碟,讓給他們出任務。

你小子什麼時候有能耐了,也坐坐次帥大人的座碟,我這個分隊長讓你當了,我來給你打下手好不好。”

另1名手下繼續埋怨,“隊長,他們這麼一攪和,我們的進度就會拖慢,這個月的雙份獎金,恐怕就要泡湯囉。”

“別吵了,都不要囉嗦了,給我放老實點。”

隊長嚴肅地警告這幫手下,同時下達了工作要求。

“次帥大人有令在先,所有太空探險人員,必須無條件配合暗能專家的工作,懈怠者嚴懲,有功者重獎。”

“大家老老實實幹好工作,按對方要求做到位。”

“哪個敢耍奸偷懶,給人家臉色看,我就取消獎金給你看。”

“所有分隊成員趕緊行動,暫時取消一切作業,將能抽出的裝置全部帶到指定地點,1天后集中,根據暗能專家要求作業。”

幾名小隊長不情願地應道,“是,隊長大人,這就去辦。”

幾人趕緊穿戴好專用太空服,離開了臨時搭建的製冷帳篷,各自忙活去了。

等到戰碟到達,分隊長親自登碟說明情況,表示願意全力配合工作。

2位暗能專家沒客氣,雙方站在全息地圖前,經過仔細地商討,最終確定了鑽探方案。

1天后,這個探礦隊12臺20米高的大型鑽井裝置全部集中,按要求分散到附近指定位置。

隨著控制人員指令下達,每臺裝置的作業機器人、輔助機器人根據程式設計,開始了鑽探作業。

轟隆隆的聲音透過頭盔傳入耳朵,如雨的熔化物從後座噴發,整個場地變成了真正的熱火朝天。

忙碌了半天時間,先後打通了數條井洞,全部延伸到地底2000米深處。

技術人員放出幾十只探測機甲蟲,分散快速鑽進深洞,四處尋找疑似“金星火巖獸”蹤跡。可能是巨大的聲響,嚇住了地下生物,這一次沒有出現探測機甲蟲損失情況。

幾名地質勘探技術人員,根據從不同方位傳回的影象與座標資訊,按照各自分工,開始繪製地底多維立體圖示。

2位暗能專家登上鑽探隊的大型運輸飛碟,在一間資訊監視中心,緊盯著不斷合成的完整通道圖,未發現任何有關疑似“金星火巖獸”影象,心裡不免開始擔心起來。

不過,旁邊的地質專家,透過拍攝影象分析,斷定這絕非地殼運動自然形成,肯定是有意識挖掘出來的通道,且帶有一定的功能性。

1個小時後,12條井洞大部分探測機甲蟲返回地面。

2個小時後,地底多維立體完整通道圖繪製完成,依然未見疑似“金星火巖獸”影象。

地質專家指著投影出來的全息影象,對2位暗能專家,做出詳細解釋。

“你們看,這是一個直徑2公里的2層結構地下通道圖,天然幾乎不可能形成這麼巧合的佈置。”

“我們先看下層,這是一個相互沒有完全連通的佈置,共有2個高約米、寬約5米的半圓主通道。”

“其外圈邊緣有1個深坑,與內圈通道不直接連通,有1條岩層夾縫小通道連線火山岩漿,填滿了高溫岩漿。”

“再看上層,與下層相隔高度約20米,有2個半圓主通道,外圈有1個光滑的斜道通往下面岩漿坑,估計是地底生物排洩物通道。”

“上下2層主通道又與無數小通道相連,曲折彎繞,寬窄不一,多處都向外擴大,有形成第3個外圈主通道的趨勢。”

喝了口水,地質專家潤了潤嗓子,點選一處圖示,微笑著接續:

“2位專家請看,上次5只探測機甲蟲,從外圈進入迷宮通道後,因通道彎曲磁場干擾,資訊無法傳輸,可能被未知生物先後拍成了碎片,扔進了漿坑,僅發現部分殘骸。”

司空臺旻疑惑道,“請問專家,未知生物挖掘了這麼多通道,這些土壤到哪裡去了,難道說被它們吃掉了?”

地質專家向他翹起拇指:“後生可畏,讓你說中。

大家看,所有通道牆壁凹凸不平,明顯有過啃噬的痕跡。

說明未知生物,就是以地底土壤為食,維持生存需要。

唯有這個原因,才能解釋為何未見堆積的土壤。”

地質專家點開另1份分析資料,笑著道:

“這個區域的地底雖然與岩漿相鄰,但外圍三面是堅硬的岩石,發揮了隔熱保溼作用。

裡面的土壤含有少量的水分,以及遠古深埋變質植被、少量稀有金屬、微量活性元素,為未知生物提供了最低生存所需。”

地質專家話音未落,旁邊的監控大螢幕上,有一小塊畫面紅光閃爍,伴隨提示音響起。

眾人扭頭一看,個個眼睛瞪圓,面露驚喜若狂神色。

監控人員趕緊放大小畫面,讓其佔據整個螢幕。

這是來自10號井洞,蹲守在地底極限傳輸點的探測機甲蟲,發回的即時影象。

只見鏡頭影片畫面裡,1只全身覆蓋暗紅色鱗片、四足著地的鱷魚樣生物,正在與探測機甲蟲對視。

5秒後,未知生物翻動覆蓋厚厚膜片的紅豆眼,伸出閃耀金屬光澤的寬厚鱗爪向下拍擊。

“哐當”聲響中,畫面戛然而止。

PS:圓月應景多幸事,求一票。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諸天美色異界行

諾時

開局加點系統,長生萬古無敵

chatgpt5

萬年冰封長夜:帶領人族追逐太陽

表情管理

穿越仙界的我開小貨鋪

爆炸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