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在海面上駕駛快艇釣魚的情形,在遙遠的地星赤道附近瑪加島國,地星總署的衛星監控大螢幕上,清晰無比地呈現出來。

好在2人講的混合語,負責口唇翻譯的地星專家與外星專家,都看不懂是什麼意思。

梅蘭因早已知道,憑著地星總署的權力與能耐,就算自己母子倆再躲躲閃閃,遲早會發現自己的蹤跡。

對於地星總署的手段,對於外星技術的超強,梅蘭因深信不疑。

正因為不瞭解對方的底細,所以凡事都以最壞的結果評判,以最謹慎的方式來處理,避免因一時失誤,引來無窮的後患。

她抬頭向天,頭頂淡藍的天際開始變暗,無數原本淡白的雲朵,在逐漸改換顏色,似要由晴轉陰的趨勢。

喊住正玩得盡興的兒子,2人飛快地靠攏貨輪,同時打電話給切諾基亞,讓貨輪轉向由東向西全速開進。

半個小時後。

快艇與貨輪並行,繼續前進了半小時,再由西向東南方向行駛。

7月14日,14點。

北冰洋這一片海域的上空,終於聚集了大片的陰雲,遮擋住了雲層外的一切窺探。

在切諾基亞的安排下,原先裝著鋼索圓盤與深潛裝置的合金櫃,從貨輪吊裝到快艇上。

貨輪向東南方向繼續慢速前行,快艇則轉向東北方向全速飛馳。

梅蘭因將座標點早已輸入衛星手機,由兒子駕駛朝座標點衝去。

自己掀開快艇中段預先改裝的防水罩,快速安裝鋼索圓盤,前端掛扣插入圓筒穿出底艙,合緊卡槽僅保留小孔收放鋼絲繩。

然後,接上快艇電源線,透過電機控制,緊急情況下還可以進行手動操作。

做完這些,梅蘭因手腳麻利地穿戴好深潛裝置套裝,用衛星手機附帶功能簡單檢測了裝置,沒發現追蹤訊號器什麼的多餘玩意。

試用了一下這套全星頂級潛水裝置,各項效能一切正常無故障。

按照功能提示說明,最深極限深度是2千米,可以持續30天以上時間不破損。

超過2千米深度,不保證裝置安全,水壓超過規定限值,可能會引發爆炸危險。

裝置出現故障或損壞,會引起嚴重後果。

20分鐘後,後面已經看不到貨船的蹤影。

天空陰雲密佈,遮掩了這一整塊區域,不似要下雨的徵兆。

此時,地星總署的衛星監控大螢幕上,本來清晰的畫面,由於雲層的隔離,已經看不到監控海面上的景色。

影片終端,最終定格在了梅蘭因母子2人駕駛快艇回返貨輪的一幕,之後的動向再無法追蹤。

梅蘭因準備停當一切就緒,讓兒子停下,叮囑了一番下了海里。

她游到快艇底艙下,拔下鋼絲環扣,鎖緊在自己背後的潛水套裝上,開始一路下潛。

快艇停留在海面上,隨波逐流,慢慢晃盪。

文文操控電源均速放線,注意潛水深度與下潛速度,留意四周環境,防範意外情況發生。

在他的身旁,放著2把消音手槍,已經裝滿子彈。

同時,文文散開精神磁場,想要試探水下感應深度。

10米距離時,還能微弱感覺到媽媽的氣息,隨後便失去資訊反饋,這應該就是他目前在海水下的極限探測深度了。

只是,不知在淡水區域,是否會有所增長,想必不會超出多少。

他憑藉自己的見解,認為精神磁場雖然無形,肉眼看不見,但畢竟是生物電粒子,在微觀層面是有形的。

磁力經過水層阻隔與雜質干擾,會大幅度削弱,探測距離非常有限,也就不足為奇了。

梅蘭因借用氧氣罐的重量,快速下潛。

由於海水的浮力高於淡水,所以必須透過親身檢驗,才能確定具體的速度與所需時間。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探險的熱情升溫,海洋已經成為探險家的樂園。

海底深水資源勘探的需求,潛水愛好者的需求與日俱增,深水漁業養殖的探索,促進具備能力的強國,都想在高階領域研發市場產品。

於是,利用航空航天材料,製造出來的尖端潛水產品應運而生。

十幾年間,人類個體自由深潛的深度,一次又一次被重新整理,目前最深的個人下潛深度,已經接近1000米。

裝置深潛更是沒有了海底禁區,全星對海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梅蘭因使用的這套裝置,是當今地星面向市場銷售的最新產品,價格高達上千萬華夏幣,一般人根本承擔不起。

考慮到人類的極限承受能力,製造商們仿照航天太空服的功能,設計出了類似抗壓、應急、防震、游泳的深潛服,幫助潛水員彌補先天不足,實現征服自然界的夙願。

先前在諾加爾湖打撈黃金,梅蘭因原本沒打算購買最昂貴的深潛服,由於事情的變故出乎了她的意料,迫使她不得不盡快做出選擇,將半年後才會實施的計劃提前啟動。

鋼索圓盤的顯示器上,距離長度已經達到了500米,時間5分鐘。

轉盤還在不停旋轉,鋼絲繩因重量下拉飛速下滑,發出“嗞嗞”聲響,隨著不斷地延伸,長度數字的跳動頻率開始下降。

1千米,12分鐘。

梅蘭因憑藉超強的體魄,在挑戰自己的下潛速度極限。

此時,即便有深潛服輔助,也感覺有些壓力了,體內器官因速度過快,適應調節時間過短,隱約出現了不適徵兆。

她划動短而寬的腳鰭,減緩了下衝的趨勢。

檢查了一下密封頭盔的資料檢測,深潛服與後背氧氣罐的效能正常,離極限警示區不到三分之一,符合功能說明書數值。

透過180度玻璃罩,肉眼已經看不清周圍的環境情況。

聲納接收裝置,在耳邊發輕微的正常提示音,預示周邊6公里範圍內,沒有出現超出警戒線的危險級生物。

3分鐘後,緩慢下降的身體恢復正常。

她停止划動繼續以垂直姿勢快速下降,此後每300米緩衝1分鐘,一直到後背鋼絲繩到達終點停止下拉。

她感覺到自己在這個深度有一種壓抑,彷彿進入了一頭巨獸的腹腔,隨時會被腐蝕消化。

高壓下的海水,梅蘭因透過潛水服,都能感受到冷意。

密封頭盔的檢測資料,全部指向警示區的盡頭,紅色指示燈亮起,耳邊傳來輕微的嘟嘟聲音,警告裝置已經達到極限,必須停止超限使用。

梅蘭因沒有計時裝置,不知道速度有多快,事實已經接近自己的最快速度了,比起沒穿全封閉潛水服,起碼縮短了一半時間。

吊在2千米的深水區,梅蘭因第1次下潛到如此深度,靜靜地適應著超強的水壓帶來的無形壓力,觀察裝置的檢測顯示,等待時間過去。

海面上,文文看到鋼索圓盤一直保持勻速下降態勢,直到線圈全部走完為止,都沒有出現急帶竄行跡象,心中石頭放下一半。

天空烏雲仍然在積蓄力量,閃電不斷,雷聲不停。

冷熱對流,狂風忽起,波濤洶湧。

文文趕緊將快艇防雨裝置起升,兩邊合攏密封,形成了個圓筒形的漂浮物。

不到10分鐘,暴風驟雨大作,天地之間一片迷濛。

快艇在驚濤駭浪裡起伏翻滾,沉浮淹沒,不過因為鋼絲繩的牽扯,不至於漂泊太遠,就在100米範圍內來回打轉。

處在深水區的梅蘭因,聽不到海面的任何風雨雷電,只感覺自己身體被鋼絲繩拉扯著,上下左右前後不停動盪。

她知道上面肯定是風雨交加,好在快艇經過改裝後可以防水滲透,相信兒子一般情況下應該能夠就會過來,最不濟身穿救生衣也能堅持半小時以上,到時自己就可以上去了。

靜待了15分鐘,梅蘭因判斷裝置已經穩定下來,開始進行礦藏探測。

她取下腰間的一個小圓筒,擰開兩頭的金屬蓋,用力向兩邊一拉。

圓筒拉長的一節,伸出4根金屬探頭,在海底發出微弱的光芒。

梅蘭因將探頭對準海底,仔細觀察圓筒壁上的微型顯示屏。

5,6,11,23……

紅色數字先快後慢,不停地跳動攀升,最終停在了“66”的位置。

這個儀器,正是黃金專用探測儀。

它能夠探測海底陸地的黃金儲量,為海底開採提供可行性證據。

梅蘭因身處的座標位置,離海底大陸不足百米,符合儀器探測的最大高度。

因為是離地探測,最後結果還要遞增10%,數值應該是“72”左右,說明這是一處含金量比較豐富的礦藏。

可惜,這處礦藏處於北極圈內,又在海底深水區,開採成本非常之高,資源價值大打折扣。

這處地方,是梅蘭因父親生前遊歷地星時,無意中探測到的海底黃金礦脈。

像這樣的地方,還有十幾處,全是她父親留給家族的資訊資源之一。

她此次行動,選擇這裡,目的有三:

其一,瞭解情況,試探虛實,驗證父親的資源價值,是否與留下的資訊一致,為今後評估其它礦藏資源,提供偏離值。

利用這個幌子,佈下迷魂陣,讓有心人無法推定她的真實目的。

其二,查探自己此行,是否已經被全程追蹤,以便調整策略妥善應對。

根據地星總署的處理方式與工作效率,推斷他們對此事的反應態度與重視程度。

分析自己行為可能引發的危險級別,判斷此事的涉及面與參與範圍,定下最壞情況的後手準備。

她已經吩咐M國分會長布朗,透過內線人員密切關注地星總署,會做出何種反應。

其三,利用這次機會,檢驗一下深潛套裝的效能,測試一下自己的身體抗壓極限,為下一步實際行動提供參考。

海面上,快艇防雨防滲透效果良好,除了有少量雨水流進船艙,基本不影響正常使用。

為了防止電源短路,文文急忙用乾布拭去水漬,保持一定的乾燥。

快艇上下翻滾,對於文文來說,不會出現不適嘔吐症狀。

20分鐘後,趁著海浪稍微平緩的當口,按照媽媽下去前的叮囑,趕緊接上電源按下回線開關,調節至最大速率。

15分鐘不到,收線到位,梅蘭因頭頂離艙底不足3米。

快艇外面,大雨還在繼續,防護罩一旦開啟,整個艙室肯定會被淋溼。

文文聽到媽媽在艙底的敲擊聲,明白了意思,將鋼絲繩下放10米,按照剛才輸入衛星手機的新座標指引,向著貨輪行駛的前方趕去。

快艇在雨點中賓士,拖出一長串白浪,由於風急浪大不時被海水淹沒,速度根本快不起來。

梅蘭因吊在水下幾米深的地方,隨著快艇前行,反倒最是無礙。

半個小時後,快艇終於衝出大雨區域,全速趕往指定位置。

20分鐘後,已經可以看見正停在海面上的貨輪,很快便到了旁邊。

此時雨水未停,不便起升,只能與貨船同行。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宇宙印記與萬物歸道

易圖歸道先生

異界卜卦師

殤醉仙

末世,我的食物是喪屍

柔軟的曼

異界的道長

青玉狐

不拘一格

國宇

虛浮幻夢

落葉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