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著名哲學家大衛·休謨曾說過,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如此的獨特,以至於無論外界如何評價他,只要他自已覺得並未擁有某種品質,那麼即使全世界的人都來稱讚他,他也無法因此感到真正的快樂。這種觀點揭示了人性的一個重要方面,那就是自我認知和內心滿足對於一個人的幸福至關重要。

肖一兵在大學期間學習的是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他的專業技能學得非常出色,因此,他的父親生前一直希望他能夠走專業技術道路,力求在專業領域內取得更高的成就。然而,肖一兵內心卻懷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成為像父親一樣的人。在他心中,父親是最優秀的男人,是他一生學習的榜樣和力量的源泉。

在許多人看來,肖一兵已經具備了實現父親期望的條件,他的專業能力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然而,在肖一兵自已看來,他認為自已尚未達到父親那般的境界,這種自我認知使他不斷地努力提升自已,以實現內心的抱負。

休謨的觀點在這裡得到了體現。儘管外界對肖一兵的專業能力給予了高度評價,但他並未因此而感到快樂,因為他深知自已內心的追求並非僅僅侷限於專業技術。他渴望成為父親那樣全面發展的人,這種內心的渴望使他不斷地努力,勇往直前。

在這個過程中,肖一兵面臨著人生的抉擇。他需要在追求專業技術道路和實現內心抱負之間找到平衡。而這個過程,也正是他不斷自我認知、成長和歷練的過程。只有當他真正覺得自已成為了父親那樣的人,他才能在外界的讚譽聲中找到內心的滿足和快樂。因此,大學期間的肖一兵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選擇了第二專業漢語言文學,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寫作的學習,加之從小的文學功底比較紮實,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成績也非常優秀。隨著畢業臨近,肖一兵將自已的人生目標明確定位,那就是進入公務員隊伍,他要將父親未盡遺志實現,因為父親的文學作品裡表述了這種情感,父親把自已的聰明才智投入了他篤定的事業,但最後卻落得身陷囹圄,晚年的父親把理想寫進了自已的作品,選擇從政這條路害了父親,但父親卻把它當成一生理想傾情付出了一生心血。

在肖一兵大學畢業後,參加了公務員考試,順利考取了了國家紀委的崗位。

十年後,肖一兵經過不斷努力和卓越的能力已晉升為中央巡視組專職紀檢幹部,他有更多機會去面對官場上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近期巡視組到H省巡視,發現了一起鄉鎮書記因阻止農民春耕生產被免職處分的事件,村民在得知巡視組到了後,向巡視組反映仝曉龍書記是好書記,要求恢復原職。為了弄清事情原委,肖一兵決定帶著秘書小劉決定去走訪一下出現輿情的萬利村瞭解一下情況。

萬利村是一個有500多戶村民的村子,來到村裡看到村小賣部門口蹲了很多村民,秘書小劉走過去和一個蹲在小賣部門口抽旱菸的老漢攀談。

“您好,我們是紀委的,想和您打聽一下仝曉龍書記阻止農民春耕的情況,您清楚嗎?”

“我不清楚。”老漢一聽問阻止春耕的情況,立馬起身躲避離去。

小劉接連問了幾個村民,都是躲躲閃閃不願說話。

“看來村民不願說,這裡面肯定有貓膩。”肖一兵說。

“我看我們的設法透過一個熟人瞭解一下,和我們工作組對接的省裡同事有和當地有關係的,我去對接一下。”小劉說。

省裡來的同志很快幫肖一兵他們聯絡到了村委會剛退休的會計老陳,兩人當天就去拜訪了老陳。

當問起這件事時老陳說:“村民們不願說,是因為你們去打聽情況的就是承包人韓五柱開的小賣店,翰五柱、韓六柱兩兄弟不是本地人,這幾年承包村裡土地掙了不少錢,財大氣粗,村民們不敢得罪。”

“老陳我聽說他們承包的土地不是屬於村裡的荒地嗎?據說當年承包時沒人要的地。”肖一兵問道。

“肖組長,當年承包的時候是沒人要,所以他們以每畝每年3元的價格簽訂了合同,總共6000畝,簽了30年。”老陳邊說邊從櫃子裡取出了一份合同的影印件。

“您看,這是當年的合同。合同明確約定該地塊用於興建養殖場和用於飼草料種植,按合同約定是不能改變土地性質的。”

肖一兵和小劉一起翻看起了合同。

“哦,那當年韓氏兄弟土地租賃費用付出了五十多萬元。”

“那點付出和他們現在獲得利益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韓氏兩兄弟把承包地中的4000畝地開墾改造成耕地,之後又將其中大部分地塊轉租給別人經營,每畝每年租金700元以上,您算算的掙多少錢?”老陳會計出聲,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問題。

“每年有近300萬元租金收入,天吶,韓氏兄弟林地轉耕地本身不合法,不合法的情況下怎麼能夠轉租牟利?”小劉心直口快。

“是啊,村委會有沒有干涉或採取必要措施?”肖一兵問道。

“前面的書記簽了合同沒兩年換了,仝曉龍書記上來以後就著手糾正這個問題,根據‘國土三調’對新增加且未確權的耕地,縣裡採取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管理,鎮裡召開會議議定公開收取200元每畝來作為新增耕地高效利用的試點,即‘完善合同、收取有償使用費’。”

“這個基層按照縣裡面的試點要求進行款項的徵收,合理立法呀。”肖一兵說道。

“就是嘛,但是您想吃到肚裡的東西,韓氏兄弟能輕易吐出來嗎?村集體決議出臺後,多次與韓氏兄弟溝通,但他們始終不願意繳納。4月15日韓六柱實施翻耙,正趕上仝書記和村副主任阻攔韓六柱等人春耕作業,工作人員強力要求扣車,於是就出現‘不交錢不讓種地’的說法。再者,媒體也是斷章取義,把仝書記的講話掐頭去尾放到平臺炒作,引起了網民不滿,縣裡怕事態更加嚴重就將仝書記免職了。”老陳忿忿地說。

“仝書記這個人平常怎樣?”肖一兵問。

“好人吶,肖組長,您不瞭解我們農村人,因為都是鄉里鄉親的,平常講話都不太注意方式方法,仝書記也是這樣的,心直口快,心地善良就是喊罵的多一些,但老仝可是個大好人,全鎮誰家有困難只要老仝知道,一定去幫助,並且親力親為,你可以問問村裡的貧困戶,哪個沒受過老仝的幫助,仝書記是一個好當家的。”老陳感慨地說。

離開陳會計家,肖一兵和小劉說:“乾脆咱倆去一趟老仝家吧,來一趟村裡也不易。”

於是兩人就一路問過來,找到了仝曉龍家。

仝曉龍家在村子的西部,從家的外觀來看和其他村民家的房子差不多,一排紅磚瓦房,有個小院,走進院子看到一個男人正挽著褲腿在澆地。

“請問這是仝書記家嗎?”小劉大聲的問。

“是,您是?”澆地的男人抬起頭來,疑惑地看著兩位陌生人。

“我們是紀委的同志,這是肖組長,過來了解一下情況。”小劉搶先說道。

“您好,我是肖一兵。”肖一兵看著這個魁梧壯實的東北漢子,伸出了右手。

“您好,肖組長,很高興認識您。”老仝操著一口典型的東北方言,說話聲如洪鐘。

“仝書記,我聽說您被免職了,是不是有點兒鬧情緒呀?”肖一兵面帶笑容說。

“哪裡有,正好我有點空幫我媳婦整理一下院裡的菜。老王,家裡來客人了。”仝曉龍大聲向屋裡喊著,邊放下鐵鍬讓兩位客人進屋。

屋裡共有兩間房,進屋後從廚房出來一箇中年女人,邊在圍裙上擦手邊說:“來了,兩個同志。”

“您好,大嫂。”肖一兵和小劉齊聲說道。

落座後,女人從廚房端出茶給兩人斟上。屋裡面擺設很簡單,布藝沙發已經磨損多處,對面一臺液晶電視可能是家裡比較值錢的電器了。

“老仝,我們想了解一下你對縣裡對你的處理意見的看法。”

“我沒啥意見,我是一個粗人,平常講話也是鄉里鄉親的不講究,那幫龜孫子掐頭去尾給我整的成一個惡人了,看來以後的講話注意一下。但鎮裡出臺的意見必須執行,否則老百姓意見大了去了,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兒在身邊上演,再者,如果任由更改土地性質的行為發生,我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就成了空話了嗎?”仝曉龍大聲說著。

“您說的沒錯,但我還得給老大哥提個醒,現在是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記者,咱們以後說話還得注意一些。”肖一兵微笑著說。

“北京的同志說的在理,老仝就要改改你的喊罵人的臭毛病,不然別人就把這當成打倒你的武器了。”老仝的妻子附和著肖一兵的話。

“我就這性格,改了性要了命,哎,以後我注意就是了。”老仝還有點兒害羞的說道。

“那我們走了,以後再見吧。”肖一兵說。

“都快到飯點兒了,我做的酸菜粉條,留下北京的同志吃點兒吧。”老仝妻子用眼示意老仝挽留客人。

“就是,肖組長、小劉留下吃個飯吧。”老仝說道。

“不了,我們下午一上班還要開個會,謝謝你們了。”

從仝曉龍家裡出來,肖一兵對小劉說:“明天上午給縣裡的領導開一個反饋會,你今天加一下班,出一個問題處理建議。”

第二天上午肖一兵給縣裡領導開了意見反饋會,縣裡四大班子主要領導都參加了。在宣讀完巡視組巡視意見後,肖一兵說:“大家要吸取此次事件教訓,作為上級部門,我們任用幹部要與幹部一條心,才能激發幹事創業的激情,仝曉龍書記雖然講話有點兒粗魯,但是辦事在理,是敢於擔責的好乾部,我們不能怕輿情發酵就處理幹部,在輿情出現後要積極應對好、引導好,網上一面倒的批判他,甚至懷疑他公務員的合理性,學歷的合法性,甚至更有甚者,開始無中生有地杜撰,導致整個社會比較對立,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大打折扣,這一點真的值得關注。”

離開萬利鎮,肖一兵感慨萬千,現在的幹部確實難當了,既要有擔責的勇氣、幹成事的能力,又要有應對複雜多變資訊時代的本領,學會現代資訊手段保護好自已。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心一意都是你

單沫

劇情維護指南

曲阿南

夢境之考

喜歡斷紋的穆如

夜小姐她今天又掉馬了

宴耽渡

星鐵:開局讓花火當神使

雨在空中續寫

重生之她在修仙界成了萬人迷

陳思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