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蟬一直盯著地圖,問道:“請問師兄,七鳥界除了三清老祖外,還有別的教主、仙帝、仙王和仙君嗎?”

陰仲輕蔑的笑道:“原本七鳥界有許多雜七雜八的仙君和仙王,後來被三清老祖打殺一部分,還有一部分自知不敵逃走了。所以七鳥界完全被三清門下的仙修佔據。”

“師兄,我有個問題,一直感到很迷惑,為何是‘三清’,不是兩清,四清,或者五清呢?”

“三,天地人之道也。上為天,下為地,中間挺立的是人。我們的教主元始天尊代表的是天道;太上老君修的是人道;靈寶天的是地道。所謂‘天道’,是指神道;所謂‘人道’,是指凡人透過煉氣,一步步修長仙人的大道;所謂地道,是適合山精、水怪、草木之精修煉的大道。”

“喔,原來如此!”陸蟬聽了陰仲的解釋,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接著道:“請問師兄,三教之間是何關係?是和平共處呢?還是廝殺不停?”

陰仲答道:“平日裡和平相處;每隔一段時間,來一場‘仙劫’,彼此之間,殺紅了眼,六親不認。”

“師兄,你知道下一場大劫何時到來?”

“大約500年後。”

“咦?我聽下界之人說,只剩下兩百多年了。”

陰仲笑道:“下界之人說得不準。我聽師尊廣成子親口說,先有十日橫空,後有百鳥朝鳳,百鳥界執行的速度太快,需要將速度降下來,才能相互融合,變成一顆巨大的星辰。200年多後,十顆太陽先融合;360年後,太陽穩定下來,百鳥接踵而至;500年後,百鳥界開始融合,屆時會有天崩地裂,洪水氾濫;若想完全融合,穩定下來,至少要有千年光陰。因此真正的大劫,將會在500年後發生,歷時很久才會結束。”

陸蟬很驚訝:“一場大劫,持續那麼久?”

陰仲輕哼道:“歷時數千年,已經算是很短的了!上古時期,自從盤古開天之後,有名的仙劫發生過六次,先有‘龍漢初劫’,然後有“赤明、開皇、上皇、延康”四次大劫,接著又有“封神大劫”。除了“封神大劫”比較短暫外,其餘五次大劫歷時最短的數萬年,最長的千萬年!”

“師兄,你能否講講這五次大劫?”

“我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大禹治水,這些神話故事,都發生在歷次大劫中。”

陸蟬見對方不肯多說,於是改變話題,道:“請問師兄,我若想開闢洞府,是否容易找到有仙靈脈的山嶺?”

陰仲道:“師弟,你初來乍到,有些事不明白。”

“師兄請說,小弟洗耳恭聽。”

“三清道祖,各有所長。太上老君精於煉丹,靈寶天尊精於煉器和佈陣,而本門祖師元始天尊精於制符。”

“師兄,我沒聽懂,天尊精於制符,跟仙靈脈有何關係?”

“仙靈脈的核心,就是‘元始神符’!”

“啊?”陸蟬大吃一驚,“仙靈脈不是天生的嗎?”

“既有天生的,起自於天演神符;也有人造的,得之於元始神符。

師弟你可曉得,本派祖師為何在三教之中居於首位?因為他老人家能在仙玉上刻畫元始神符,製作仙靈脈的種子,有了仙靈脈的種子之後,便能一點點衍生出仙靈脈。

正因為如此,玉清境的仙靈脈最豐富,居於上清境和太清境之上。崑崙大陸的靈氣也超過了首陽山和金鰲島!”

聽了這番話,陸蟬感到震驚不已,他費盡心機花了多年的心血,好不容易弄到300條仙靈脈,湊出三條上清靈脈,沒想到忽然得知仙靈脈不單是天生的,竟然可以人為的製造出來!

他心想:“按理說,陸家也找到了36枚元始神符,怎麼就沒聯想到,用那36枚元始神符來繪製仙靈脈的種子呢?”

旋即他又想到:“所謂的‘元始神符’,乃是陸家後人自己命名的,未必跟元始天尊掌握的神符一致。而且,元始天尊掌握的‘元始神符’,未必只有36枚,他作為高高在上的天尊,盤古分神的一部分,不知道掌控了多少大道。”

這時候,陰仲忽然摸出兩個紅色的仙玉球,道:“這是掌教賜給每個新入門弟子的禮物,一枚仙玉球,埋在土中,能衍生出一條仙靈脈。拿著仙玉球,前往西北方向,在太華山周邊尋找仙山,開闢洞府去吧。”

陸蟬收了仙玉球,心中的震撼難以平靜,道:“請教師兄,像這樣的仙玉球,我若想多弄到幾枚,該怎樣做?”

陰仲道:“一則為本派效力,等待教主的賞賜;二則在崑崙山下有一處仙墟,每年的三月初三,會有一批金仙和大羅金仙聚集,你可以在那裡買到仙玉球。除此之外,九鳥界周圍還有一些星辰,有不少野生的仙靈脈。”

“請問師兄,今天是什麼日子?如何確定三月初三?”

“你看看身份令牌,來到本界之後,衍生出更多的功能。”

“多謝師兄告知。”陸蟬和青梅走出宮殿,御風行空,向西北方向飛去。

他們一邊飛行,一邊檢視身份令牌。

陸蟬發現,陰仲說得沒錯,自從來到七鳥界之後,身份令牌多了一些功能,既有衛星導航的效果,顯示每座仙山的位置;也能顯示每一天的日曆和時間,此刻乃是“封神歷15587年1月10日未時”;甚至還能像手機一樣,傳遞文字和語音資訊,聯絡別的仙人。

他找到九華山,在三萬裡外挑了一座仙氣氤氳的山峰,摸出一件“未央宮”,擱在山腰風景秀美之處。

然後,他和青梅進入未央宮休息,仔細研究仙玉球和身份令牌。

他從身份令牌中,找到不少有用的資訊。

七鳥界地廣人稀,這顆星辰比木星還要大,木星的表面積是地球的122倍,而七鳥界的表面積約等於1000個地球。

這麼大的地方,住著數十位混沌大羅金仙,數百位大羅金仙,數千位金仙,以及他們的家人和弟子,所有人口加起來,不超過百萬人。

三位教主在七鳥界各自留下一具分身,他們的本體居住在更高位面的八鳥界,甚至登上九鳥界侍奉鴻鈞老祖;就連元始天尊的親傳弟子,包括太乙真人、黃龍真人、玉鼎真人、靈寶大法師、赤精子這些人,雖然在七鳥界開闢了洞府,但平日裡也很少住在這兒,因為他們的功力較高,超越了大羅金仙,到了混沌大羅金仙的層次,甚至可能是混沌無極大羅金仙,他們主要居住在八鳥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Mzlin蒙芷玲

蒙芷玲

陰魂師

靜靜鳶

這裡是封神,勵精圖治有什麼用

盡付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