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大秦之裂變》

去北戴河之前,方言回了趟家。

此時的衚衕,熱鬧非凡,人來人往。

小孩們到處撒歡瘋跑,老人們也提著馬紮,搖著蒲扇,圍在一起下象棋。

還有的,把家裡的木板、竹床、席子拿出來,以天為被,以地為床,露天乘涼睡覺。

但自家的大雜院,卻靜悄悄得可怕。

進屋一問,楊霞邊給他倒水,邊說:

“不是馬上要高考了嘛,小雅、建軍,整個衚衕的孩子都在家複習呢,這個叫、叫……”

“這個叫‘衝刺’,媽。”

方紅放下手中的課本。

“她們高考衝刺,姐,你衝刺得怎麼樣了?”方言把挎包放下,“決定考哪所夜大?”

姐姐上輩子開服裝店,開檔口,這輩子選了時裝設計,又跟服裝扯上關係,不過有一說一,內地服裝市場未來的需求,確實很大。

楊霞沒好氣道:“說什麼傷風敗俗,什麼糖衣炮彈,女孩家穿成這樣,簡直不像話!”

“媽,這是種解放!往小了說,是服裝的解放,往大了說,是美的解放,思想的解放!”

“怎麼不記得,報紙上都登了。”

楊霞一本正經道。

方言要做的,就是隻談“改革精神”。

如今的改革文學有一套公式化的基本框架,就是大刀闊斧的開拓者,跟頑固的保守勢力的尖銳衝突,最後排除萬難,取得勝利。

但這麼寫,很容易觸線。

“你們倆孩子,真的是……”

而且不寫現在,沈雁氷教過他一手——

“丫丫,你學這個專業,不會以後就想設計這種衣服吧?”楊霞急了,“巖子,別在那裡光喝水不說話,趕緊也說兩句,勸勸伱姐。”

方言嘴角上揚,可真的是緣分啊。

方紅笑道:“媽,等我學成了,一定親手給您設計一身,然後給您用縫紉機做出來。”

楊霞不支援,但也不反對。

“媽,這您就不懂了吧,我覺得以後服裝肯定有大前途。”方紅認真說,“您還記不記得,去年大街上來了一個叫什麼卡丹的,領著一群外國女人,她們身上那穿的,多鮮亮,多好看,聽說還在文化宮舉辦了服裝觀摩會。”

看著方紅和楊霞新老思想的對撞,方言馬上想到了“改革”,拿上包,回房間。

方紅語氣透著肯定。

“媽,我覺得姐的選擇,沒毛病!”

“別給我設計,我可不穿!”

方紅回答得乾脆:“我準備考工藝美術學院的夜大,學服裝設計。”

“服裝設計是什麼專業?丫丫,我覺得你還是讀點別的,像會計啊……”

議古論今,以史鑑今。

比如《甲申三百年祭》,不能學做李自成。

方言也打算從華夏漫長的歷史中,找出符合“改革精神”的古代變法改革的例子。

拿起筆,唰唰地在紙上寫著:

管仲變法、李悝變法、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雍正改革……

這裡面,他首先劃掉了“管仲變法”、“李悝變法”、“王安石變法”等等,這些變法不是沒有可以參考的作品,就是沒有改革成功。

既然要歌頌改革精神,當然是要成功的。

“雍正改革,那就要寫《雍正王朝》。”

方言思考了一會兒,暫時擱在一旁。

不管是小說還是電視劇,雖然都很精彩,而且第一次出現“九子奪嫡”、“九王議政”的故事,但就是因為前面的權謀政鬥太精彩,掩蓋了雍正的改革,越看,反而越覺得憋屈。

把後期的雍正塑造得有點弱勢,過於孤獨,有一種一個人跟整個世界對抗的感覺。

不過也可以理解,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難度一個比一個大。

下一個,就是張居正變法。

寫張居正,光一個《萬曆首輔張居正》顯然不夠,必須把嘉靖朝留下來的爛攤子寫清楚,不然,不足以突顯張居正如何力挽狂瀾,為明朝續命。

在自己的構思裡,必須要有《大明王朝1566》,道出了封建王朝政zhi架構、權力執行邏輯,以及興亡的規律。

但也不能只寫《大明王朝1566》,畢竟《大明王朝1566》裡的改革,可是改稻為桑。

而且這個篇幅,絕對要超百萬字。

現在沒有電腦,也沒有打字機,況且寫完了還要再謄抄一遍,寫不完,根本寫不完……

把“張居正”擱在一邊,方言最後把目光投在商鞅變法,符合改革文學的基本框架。

商鞅變法,地動山搖,以秦孝公、商鞅為首的變法派,跟甘龍為首的守舊派的抗爭。

就是要立新法,拔除秦國老舊的傳統,來一場清洗和換血,這勢必會動搖很多貴族和老世族的核心利益,“改革精神”就暗含在其中。

而且,這也符合現在全球的大局勢。

整個天下,也是爭霸格局,而華夏這個時候的處境,跟當時秦國面臨的,何其相似。

邊上也有個像魏國一樣的毛熊,四處出擊,好戰鬥狠,對華夏虎視眈眈,動不動就想欺負人。

好巧不巧,也有一個重商的齊國,聯合了人心不齊的楚國,不斷地給魏國使絆子。

看上去,怎麼跟歐美有點像呢?

而韓國、趙國、燕國、宋國,甚至還有自詡中立的衛國,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大爭之世,列國伐交頻頻,強則強,弱則亡!

秦國圖強,華夏也圖強!

秦國渴望東出,華夏也渴望東出!

想得越久,方言越堅定要寫,在“商鞅變法”上畫了一個又一個圈,關鍵自己下鄉插隊的就是陝北,陝北又被稱為“三秦大地”。

這不巧了嘛!

腦海裡,一下子出現了《裂變》、《縱橫》、《崛起》,《大秦帝國》三部曲電視劇。

單論改革精神,肯定就是寫第一部。

“這就有點難辦了。”

方言咂摸著嘴。

不管是小說,還是電視劇,有不少虛構杜撰、不符合史實、過度美化的地方。

比如,商鞅不可能跑到稷下學宮跟孟子打辯論賽。

不過正因為不完美,才更好。

自己才多大年紀,年輕人犯點歷史知識上的錯,不是很正常嘛。

再說,還有沈雁氷這個老師指導呢!

“嗒嗒嗒。”

筆在桌上,敲了一下又一下。

“巖子,時間不早了,趕緊洗臉洗腳,關燈睡覺,你不是說明天就要回講習所嗎?”

屋外,傳來了楊霞催促的聲音。

“媽,我還要收拾點東西,所裡組織去北戴河游泳,我的泳褲呢,您給放哪兒啦?”

方言一個激靈,從椅子上跳了起來,跟著楊霞翻箱倒櫃,把泳褲等旅行用品整理出來。

才端著臉盆,走到院子裡,就見左右廂房的門口,已經擺上了木板,上面鋪著涼蓆。

蘇雅邊拿蒲扇扇風,邊拍打蚊子:

“巖子,你什麼時候去北戴河?”

“27號,大後天。”

(ps:《雍正王朝》、《大秦帝國之裂變》這種都算是歷史文學,不能算是史學。)

感謝啪打星的100起點幣。

今天第二更,要遲一點。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可是思念無聲

哇哇耶

【無續】

聽蕭認

在暴雪時分的我們

朱家二少

真亦假故事集

駿勉

原神:什麼是真正的神明?

最想擺爛的狐狸

慢慢的向前走

俗氣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