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巴老評《暗算》

講習所把課表安排得滿滿當當,一週六天,上午下午都有課,古典、西方、現代、當代、基礎類、理論類、實踐類,應有盡有。

李清泉、徐鋼等人不下一次地提醒不能錯過聽講,不要只惦記著寫作,日子還長著呢!

話雖然如此,但奈何方言帶來的焦慮和壓力,讓其他學員一個接一個地加入內卷當中。

一到了晚上,食堂、宿舍、圖書館、會議室,到處都能看到埋頭苦作的人影。

方言為了躲避過於熱情的同學,跟著鐵甯、王安逸等人藏在她們的秘密據點,一間偏僻狹小的平房,只能容納七八個人。

中間是一張拼起的長桌,周圍圍著一圈椅子,方言緊挨著鐵甯、蔣紫龍坐著。

大家各寫各地,互不干擾。

除非遇到不會寫的字,王安逸看向正對面的方言:“‘兔崽子’的‘崽’字,該怎麼寫?”

“安逸也要用這樣粗魯的字嗎?”

隔著兩個人的莫伸忍不住插嘴。

講的是建國以後,負責情報機構的701部隊,意外發現潛伏的敵臺竟然全部消失。

“我也沒辦法,欠了別人稿子,現在債主開始討債了。”方言苦笑地甩了甩手。

但也不可避免地撞上王潔這個大債主。

鐵甯卻若有所思,斜眼盯著方言看,忽然注意到他面前疊著一沓手稿,不禁好奇道:

“你又在寫什麼?”

面對敵人無線電靜默行動,耳力超群的盲人阿炳被招入701部隊,大顯神通,破獲所有敵臺,妥妥的反特題材裡少有的爽文。

“高!實在是高!”

莫伸、蔣紫龍等人相視一笑。

“沒問題。”方言點頭。

此話一出,立刻引起眾人的注意。

不過,內容是改寫自梁朝韋、周訊主演的電影版,而不是王保強的電視劇版,主要是電視劇版的結局,簡直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

離譜到家!

欠她的小說,打算把《暗算》裡的“聽風者篇”抽出來抵債,題目就叫《聽風》。

莫伸等人對諜戰小說很感興趣。

“《暗算》的姊妹篇。”

相比之下,還是電影版靠譜點。

方言唯一棘手的就是需要用到摩斯電碼,這個必須找教材,或者對照表,參考著寫。

為了確保小說不犯忌諱,不僅給李清泉、徐鋼等所裡領導看,還特意回了趟燕京文藝,給編輯部所有人審閱,沒找出錯,這才放心。

“寫好了給我們看看。”

王安逸張了張嘴,臉紅地不知道怎麼開口,就見方言一邊在紙上給自己寫“崽”,一邊說:“文化人用詞,怎麼能叫粗魯呢,這叫‘用最簡單的文字,表達最準確的情感’。”

“我……”

莫伸無奈道:“不是吧,巖子,你也太勤快了,才完成一部中篇,這麼快又寫上了?”

蔣紫龍問道:“巖子,你那篇《暗算》已經寄去《收穫》編輯部?”

“在路上了,過幾天應該就能寄到。”

方言轉頭,望向窗外的夜空。

…………

6天后,滬市。

午後的一縷陽光照入小洋樓的窗戶裡,李堯堂坐在桌前,苦思冥想,寫著《隨想錄》。

突然,一陣腳步聲打破了屋裡的安靜。

“爸爸,您看好的那些青年作家的稿子,陸陸續續地都寄到編輯部了。”

李小琳拿著一個包,走了過來。

“伱和你肖叔叔他們都看過了嗎?”

李堯堂說的是《收穫》的現任主編肖岱。

“都看過了,肖叔叔他們從裡面挑了幾篇滿意的,託我務必讓您看看,特別是這篇。”

李小琳從包裡拿出厚厚一沓的紙稿。

李堯堂掃了眼放在最前頭的小說,一下子被這個獨特的開頭驚豔到了,仔細捧讀起來。

李小琳也不打擾,靜靜地候著一旁。

李堯堂看了許久,重新翻回到第一頁,當看到“方言”的署名,眼睛笑得眯成一條線:

“你覺得這篇《暗算》寫得怎麼樣?”

“好!非常地好!”

李小琳認真道:“我和肖叔叔他們都認為,《暗算》的質量,可以說是這些寄來的作品裡最高的,甚至高出了一個水平。”

“何以見得啊?”李堯堂考校道。

“這個開頭,就見真章。”

“是啊,這開篇的第一句就從三個時間點切入,站在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敘述方式,讓人似乎看到了難忘的過去、不確定的現在,以及一種遙遠的未來。”

“您的看法跟肖叔叔一樣,肖叔叔看了以後,連說了3次‘別出心裁’。”

李小琳同樣感慨這個開頭的別出心裁。

開篇寫了錢之江父子擦肩而過,讀者就可以站在上帝視角,跟作者一起,去了解錢之江,兒子安在天在隱蔽戰線工作這麼多年,他這個做爸爸的,到底會是個什麼身份?

什麼事讓他急到連孩子都不認?

為什麼安在天說這是父子倆的最後一面?

僅僅一句話,就蘊藏了無數的懸念,如果開頭不是這一句,變成“很久以前,錢之江路過四馬路時,和兒子安在天擦肩而過…”

完全就是一個俗套的故事開頭。

“你能想到這些,說明你又進步了。”

李堯堂笑呵呵道:“他這個開頭,倒跟魔幻現實主義的小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魔幻現實主義?”

李小琳愣住了,第一次聽到這詞。

畢竟現在,《百年孤獨》還沒在國內傳開,魔幻現實主義也不是文壇現在的主流。

“書架上有本出版自1955年的《佩德羅·巴拉莫》,你可以拿去看看。”

李堯堂指向身後的書架,這本書裡就運用時序的顛倒,多角度的敘述,幻覺和現實空間的穿插等手法,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

“我待會兒拿來讀。”

李小琳問道:“您覺得《暗算》怎麼樣?”

“也是這四個字,‘別出心裁’!”

李堯堂連聲表揚,不僅別出心裁在開頭,更是在題材,以地下工作者為主角的正邪鬥爭,在如今的文壇,那也是獨苗般的存在。

“這個題材,方言也在隨信的附件裡說了,叫作‘諜戰’。”李小琳把附件遞給他看。

“怪不得清泉兄、王朦他們這麼器重這個小方,確實值得栽培,而且是重點栽培。”

李堯堂看後,露出滿意的笑容。

“爸爸,肖叔叔也是這個意思,他打算把《暗算》放在《收穫》下一期頭版的位置,而且請《文匯報》等報刊配合宣傳一下。”

李小琳如實相告。

“就這麼辦,不過名字最好要改一改。”

“名字?”

“既然不是教人暗算,也不是講暗算這種陰謀詭計的勾當,取個《暗算》容易混淆,給地下工作者寫的文章,就該有個該有的題目。”

“您說該改成什麼?”

“不如叫《暗戰》吧。”

李堯堂道:“與反動力量進行光明和黑暗、人道和反人道的殊死搏鬥,戰鬥在戰場的是英雄,隱姓埋名戰鬥在黑暗裡的,何嘗不是。”

“下午回編輯部,我就轉達您的意思。”

李小琳點點頭。

“這小說拍成電影,應該會很精彩。”

李堯堂轉頭問道:“琳琳你覺得呢?”

“何止是電影,也非常適合改成話劇!”

李小琳一下子情緒激動起來。

李堯堂拍了下稿子:“我差點忘了,你是上戲戲文系畢業的,當年差點拜萬兄門下。”

“還不是您給攔著。”

“不說這個,不說這個,聊這小說。”

“爸爸,《暗戰》改成話劇,絕對能火爆。”

李小琳打算推薦給滬市話劇院改編成話劇,正好全國話劇院飢渴難耐,都缺好劇本。

“琳琳,能不能把這個借我用一用?”

李堯堂語氣和善道。

“爸爸,您要拿去做什麼?”

李小琳疑惑道。

“我準備把這個交給你萬叔叔看看。”

“給萬叔叔?”

“對,自從《雷雨》、《日出》之後,78年到現在,他只出了個《王昭君》,為勢位所誤,心不在戲裡,需要有東西激一激他。”

李堯堂措辭罕見地嚴厲。

李小琳一個激靈。

以萬佳寶今時今日的地位,文壇很少有人敢這麼說,偏偏父親有這個資格,當年就是他在擔任《文學季刊》的編輯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無人問津的《雷雨》,提攜了一把。

“我給他去封信。”

李堯堂道:“琳琳你去燕京找小方改稿的時候,順便替我去拜訪萬兄,把信交給他。”

“我明白了,爸爸。”

李小琳點頭:“過些天我就啟程去燕京。”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呆呆小的新書

呆呆小

初葉

墨潯南

鬥羅之活到大結局

紅燒甜甜圈

平民身價

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作者n5etfa的新書

佰家長

女村長的貼身小村醫

越女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