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頒獎大會(求追讀!)

方言下班回到大雜院,就見楊霞推著一輛嶄新的鳳凰牌腳踏車,停放在家門口。

“媽,這腳踏車是姐的吧?”

方言把車停在邊上,鎖上鎖。

“廢話。”

楊霞笑眯眯地摸著車座。

“可算是買了,我還以為姐不肯呢。”

方言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你姐哪裡不肯,你也不想想,你姐平時那麼忙,哪裡有時間去買腳踏車啊?”

“請個假嘛。”

“請什麼假!”

當然是電視劇,不是小說,原著就是一部典型的傷痕文學,胡編亂造,三流水平。

“嘿嘿。”

“別想了,巖子那二手車都騎這麼久,你也該放下來了,抽個空,去派出所把牌上了。”

“洗洗手,等你姐和燕子回來了,就開飯。”楊霞走向了小廚房。

要不是編劇、演員的神級發揮,電視劇不可能拍的這麼成功,饒是如此,放在現在,也是妥妥的“抗日神劇”,發表出來,絕對挨批。

背靠著牆,悄悄地探出腦袋。

有時候手裡全是牌也未必是好事,不知道出什麼,比如《霸王別姬》,涉及敏感的同性話題,在這個時候發表無異於滔天巨浪。

楊霞數落道:“伱以為你姐跟你似的,能提前下班?你姐為了你,請兩次假已經是破例了知道嗎,除了生病,從來不請假,每天早起晚歸,積極工作,要不然能評上勞模和先進,能得到這唯一一張鳳凰牌的腳踏車票嘛。”

“可是……”

方言連連稱是,不敢反駁。

而且這部電影,改編自李碧樺的小說。

方言走回自己的房間,從抽屜裡拿出《牧馬人的》的劇本,腦子裡開始胡思亂想。

第一時間,從腦海裡湧現的就是《亮劍》。

思來想去,從煙盒裡抽出一根大前門,走到院子裡,透透氣,耳邊聽到牆角有人聲。

出版時間萬一撞一塊,可就尷尬了。

到底是給上影廠拍呢,還是給北影廠呢?

慢慢地,從劇本又想到了下一部小說。

就見楊霞和方紅背對著他,竊竊私語。

這年頭,最適合的題材其實是軍事抗戰。

“媽,不是說讓我再想想嘛。”

楊霞嘆了口氣,“你也不要怪媽偏心,這手心手背都是肉,不是你委屈,就是他委屈,一想到你弟弟吃的苦,我就忍不住,偏偏他什麼都不要,越這麼懂事,我就越覺得虧欠他。”

“沒有什麼可是,我知道你一直想彌補巖子,媽不也一樣嘛,所以那次呂嬸上門來說親,還有這次的腳踏車票,我才偏向巖子。”

“媽,我也是。”

方紅搖了搖頭。

“媽知道你其實心裡也苦,當初你根本就不想頂你爸的班,你想考大學。”

楊霞無奈道:“可當時的情況,你爸是家裡唯一掙工資的人,他死了,必須有人頂上去撐住這個家,只有你這個大姐的年齡合適。”

“媽,這都是老黃曆,就不要翻了,那種形勢我就是想上大學,也上不了,沒有下去插隊就已經很好了,這苦全讓巖子替我受了。”

方紅搖了搖頭。

“巖子受苦,你受的苦也不少。”

楊霞道:“那輛鳳凰讓你騎,你就騎,本來就該你騎,票是你拿的,錢也是你掙的,別想那麼多,以後踏踏實實地騎著上班吧。”

隱約間,傳來一陣陣抽泣聲。

方言叼著煙,輕手輕腳地離開。

類似的一幕,上輩子只在姐姐離婚回孃家的時候看到過,現在看到這一出,恍如隔世。

……………

3月16日,“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的當選名單出爐了,一共有25篇入選。

根據群眾推薦票數和評委意見,《牧馬人》在25篇裡排名第二,僅次於蔣紫龍的《喬廠長上任記》,這個名次,合情合理。

畢竟,《牧馬人》掀起了反思文學浪潮,可《喬廠長上任記》也是改革文學的代表作。

雖然不能位列榜首有點可惜,但這可是《燕京文藝》從復刊以來,第一次獲獎。

而且這屆評獎活動的評委,可是囊括沈雁氷、李堯堂、丁鈴等24名全國文學界的大拿。

這個含金量,比24k黃金還純!

更關鍵的是,也被燕京文藝編輯部推上去的張婕,因為《愛,是不能忘記的》描繪的愛情題材,在這個年代的尺度,還是顯得“露骨”,遺憾落選,所以《牧馬人》成了獨苗。

獨苗,自然有獨苗的優待。

在3月26日頒獎大會當天,王朦親自陪著方言到現場,好好炫耀炫耀自己的“崽兒”!

院子裡全是腳踏車,人來人往,胸前掛著牌子,拿照相機的記者也不少,走入大門。

一進會場,正前方有個臺子,橫幅就掛在領導和嘉賓的席位背後的那堵牆上,寫著:

“全國優秀短篇小說頒獎大會。”

底下是一排排桌椅,每座都貼著名籤。

王朦沒有急著入座,帶著方言到處轉悠。

“巖子,來來來,我介紹一下,這是津門的蔣紫龍、馮驥材。”

“你好你好,我叫方言。”

方言跟人家挨個握手,手掌寬厚粗糙,尤其是蔣紫龍,自己一報名,瞬間緊了緊。

“呃……”

“叫我巖子就好了。”

“久仰久仰啊!我在文代會就拜讀過你的《牧馬人》,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和你見上一面,今日終於見上,真沒想到你這麼年輕。”

蔣紫龍、馮驥材有喜有悲。

喜的是見到了去年異軍突起的方言,悲的是自己的年齡,一個38歲,一個37歲,按理說都是文壇新一代的翹楚,可人家這年紀!

這特麼上哪兒說理去啊!

大會召開之前,現場自然是交際往來。

王朦有意推介,拉著方言到處串門,從燕京一路晃悠,身上頂著一堆標籤:

《牧馬人》、《黃土高坡》、反思文學第一人、《燕京文藝》助理編輯、帥……

一圈下來,贏得驚歎無數。

轉到陝北的時候,裡面沒有一個之前代表團的熟人,突然一個眉毛濃黑的人走過來:

“你好,我叫陳忠史,胡老師、陸遙、平窪他們從文代會回來,一直有跟我提起你。”

陳忠史?《白鹿原》!

方言和他握了握手,互相寒暄。

陳忠史道:“來的時候,陸遙,還有《延河》的其他編輯,都託我務必見你一面。”

“是有關《驚心動魄的一幕》吧?”

方言心領神會。

“嗯,不只是陸遙,整個《延河》編輯部都很重視,說能不能發表?”

陳忠史投去問詢的目光。

方言搖頭道:“雖然不能在《燕京文藝》發表,但我們主編已經替《驚心動魄的一幕》找到了門路,推薦給《當代》的秦主編。”

“是秦兆陽主編嗎?!”

陳忠史一驚。

“沒錯,就是他。”

方言道:“麻煩替我向陸遙轉告聲對……”

“不用說對不起,陸遙如果知道他的小說能被你推薦給秦主編,一定會好好謝謝你。”

陳忠史頓時肅然起敬。

就在此時,會場裡鬧哄哄起來。

“周老來了!”

“巴公來了!”

“丁玲先生來了!”

“……”

在議論聲中,嘉賓和領導們走上臺。

一瞬間,各歸其位,現場安靜。

照相機架好,噼裡啪啦地拍照,無形中就透著一股壓力,到了14點整,大會開始。

在頒獎之前,李堯堂攤開稿子,開口道:

“同志們:

我代表本屆評選委員會,向這次會議表示熱烈的祝賀,並預祝會議取得圓滿的成功……”

“這是第2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頒獎大會,我還不曾忘記去年首屆召開的盛況。”

“不少有才華、有見識、有朝氣的年輕人帶著理想和希望來到會場,過去了一年,這樣的年輕人變多了,青年作家的隊伍變大了。”

“我相信這次出席頒獎大會的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也許有人困惑不解,為什麼有這麼多的青年對文學創作感到興趣?”

有人認為這可能只是一時的熱鬧,只是曇花一現,擔心後繼無人。我看這擔心都是多餘的,我始終相信那句老話:生活培養作家!”

“………”

全場除了演講聲,一片安靜。

方言一掃主席臺,除了李堯棠,周楊、丁鈴、馮木,其他人也是當今文壇的大人物。

哪怕王朦,都只配坐主席臺的邊緣位置。

兩章一起發。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海島姑娘

明光大道

HP之弗立維教授請我當主唱

眠龍勿擾

涼風微夏

小島楸樹lucky

我手握早死劇本【快穿】

卿楨

伽小:這次換來救你

珞汐愛伽小

被人刺死後,我居然穿越了?!

墨川凌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