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滿城盡是《牧馬人》

《燕京文藝》發行第三天,方言好像才想起來要去編輯部。

哪怕是楊霞、方紅催他去打探小說的反響,全都拋在腦後,一門心思地出去溜達,因為他對《牧馬人》有信心。

小說肯定能火!

只是能火到什麼程度,不得而知。

一大清早,方言來到西長安大街的那棟熟悉的小樓,出人意料的是,前幾天空空如也的辦公室,此時全員在位,一個個捧著報紙。

“早!”

“嘿呦,小方,天天盼著你來,你可總算來了!”李悅第一個站起來。

方言被他們突如其來的熱情嚇了一跳。

感覺自己誤入了狼群,眾人就像餓了好幾天的狼一樣撲了上來,把他團團圍住。

周雁茹招了招手。

“少見,真的少見。”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這麼熱鬧,是小方來了吧。”

“呶,你自己看吧,我就不念了。”

方言恍然大悟,這就相當於剛做生意就當了萬元戶,剛當演員就拿了影帝、成了頂流。

“在邊遠的黃土高原上,文壇一樣花枝招展,這裡的花,我不敢妄說就是天姿國色,然而,它耐寒,悲涼而又熱烈……”

出道第一篇小說,就能被這麼多報刊轉載,拿下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幾乎是板上釘釘!

“是這樣啊。”

方言恭敬道:“周老師。”

至於《文藝報》,就更了不得了。

李悅仔細端詳,“不說普通人,換成我聽到自己的作品能有幸被他們點評,肯定不如你現在這麼沉得住氣的。”

手上,舉著不一樣的報紙。

王潔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

“還有《新華月報》。”黃忠國道。

編輯的評論文章,對他和小說給了高度評價,第一句就是,“陝北出了個方言!”

“小方初入文壇,可能對這些報刊的地位,還有被登報評論的意義不太瞭解。”

李悅笑說:“《小說月報》甚至在頭版位置率轉載了《牧馬人》,這可不多見。”

季秀英解釋說,《小說月報》享有“華夏文學選刊第一家”的美譽,而《新華月報》,也被稱作“華夏綜合選刊第一家”。

“我雖然無緣與方言相會,卻好象看見他的一顆心,他的心,向著同自己一樣微賤而善良的父老,向著這養育大恩的苦寒之地,包括那裡的稚童和馬群,正像《牧馬人》中的許靈均那樣,正像他引用艾清的詩歌一樣。”

方言倍感意外,李堯堂、艾清、汪曾其,這可是如今華夏文壇為數不多的大能,能得到他們的認可,不禁生出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跟我來一下,我有話要跟你單獨說。”

方言半開玩笑道。

說實話,這個評論,我給五星好評!

“還有呢,你不知道,巴公、艾老、曾老他們對你和《牧馬人》的評價也很高。”

方言表面謙虛,心裡膨脹。

季秀英投去讚許的目光。

“《文藝報》這種評論和措辭用在一個新人作家身上,真是少見。”

“恭喜你啊,伱的小說被《文藝報》轉載、評論了!”王潔臉上掛滿了笑容。

周雁茹站在門口。

在眾人的注視下,走進了小房間。

方言立馬會意,八成是合同工有眉目了。

王潔把報紙遞了過去。

畢竟這可是她親手挖掘出來的作家!

“是嘛?!”

就在他跟眾人分享自己“巖子”的小名的時候,小房間的門突然打了開來。

“過譽了,過譽了。”

“我沒改名之前叫’方巖‘,岩石的巖,我爸希望我的性子能像石頭一樣,穩如磐石。”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就見《文藝報》上赫然出現醒目的標題:

《〈牧馬人〉和方言》。

建國前夕由文聯創刊,目前歸作協主辦,是文藝界最重要也最有份量的主流報紙之一。

周雁茹倒上一杯水,“剛才小王他們應該跟你說了,你的《牧馬人》被參加文代會的代表團追捧,被各大報刊轉載、評論了吧?”

啊?方言一臉茫然。

方言道了聲謝,定睛一瞧。

“嗯。”

方言接過水杯。

“我可以再給你透露一點。”

周雁茹坐了下來,“這只是個開始,等文代會結束了,這些代表團回到了地方才是高潮,各地都會興起《牧馬人》的轉載潮,當然,《燕京文藝》也為你設立了評論專欄。”

“嘶。”

方言挑了挑眉,這不就是相當於上了微博這些平臺的熱搜榜嗎?而且還是熱搜第一!

“另外,還有你提到的‘反思文學’。”

周雁茹說:“在《牧馬人》打響第一槍之後,會隨著小說的傳播,也在全國傳開來。”

“您的意思,《牧馬人》算是反思文學的開山之作?”方言不禁詫異。

“比起‘開山之作’,‘發端之作’更貼切。”

周雁茹糾正道。

“沒錯,發端之作。”

方言又驚又喜。

盧信華因為《傷痕》,成了傷痕文學第一人,那麼,自己豈不是反思文學第一人?

將來的教科書上,也有他的大名!

“雖然《牧馬人》帶起了這股反思文學的浪潮,但要浪潮不中斷,必須要有一系列的反思小說來維持,你這個寫出‘發端之作’的作者,更要起到帶頭作用。”

周雁茹言外之意,趕緊寫小說吧!

“您放心,我已經答應了王潔。”

方言信誓旦旦地保證。

“小王也和我說過,她跟你約了3篇稿子。”周雁茹勸道,“不用急著完成,小說在精不在多,100篇普通的作品也比不上1篇《牧馬人》,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吧?”

“嗯。”方言點頭。

“我是這麼想的。”

周雁茹說《黃土高坡》作為傷痕小說,不需要任何改動,但《燕京文藝》正在全力推動反思文學浪潮,索性就改成反思小說。

畢竟,《黃土高坡》有“反思”的影子。

“我沒問題。“

方言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自己打響反思文學的第一槍,總不能開歷史倒車,跟傷痕文學攪在一塊,得劃清界限。

周雁茹露出滿意的微笑,從抽屜裡拿出《黃土高坡》的手稿,兩人商量著如何修改。

雖然這篇是方言的原創,但上輩子看了那麼多鄉土小說和電影,就像熟讀唐詩宋詞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靈感源源不斷地湧現。

“好,就這麼改!”

周雁茹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眼裡的驚喜之色越來越濃,“就跟之前一樣,接下來你就在老位子上改稿。”

方言張張嘴,“周老師,我想問問……”

“是不是想問合同工的事?”

周雁茹意會地打斷他的開口。

方言點頭道:“您跟李老、王老師他們商量得怎麼樣?”

“你真的想好了要來《燕京文藝》?”

“想好了!”

“其實相比於我們編輯部,你可以有更好的去處。”周雁茹說,“就憑《牧馬人》,完全能進文化館,而且是固定工,如果文化館不想去,就再寫出幾篇像《牧馬人》這樣質量的作品,未必就不能被招進作協當專業作家。”

“可是,我就是對文學編輯感興趣。”

方言假如不知道合同工能轉正,或許會動搖一下,然而現在,一點兒也不帶猶豫。

畢竟,進文化館、當專業作家再好,但鬼知道是什麼時候,他現在的目標是招工回城。

《燕京文藝》的合同工,就能讓他回來!

“不改了?”

“絕對不改!”

“那好。”

周雁茹看到他的表態,臉色突然變得嚴肅,“現在,方言同志,我正式通知你,經我們集體討論之後一致同意,招收你為《燕京文藝》編輯部的合同工,為期一年,一年一續……”

“謝謝周老師!”

方言興奮地站了起來,編制,到手!

“不要謝我,組織栽培,個人表現。”

周雁茹把手壓了壓,示意坐下。

方言強壓下心裡的激動,就聽到她說合同工的各種細節,比如工資福利待遇的標準。

就像如今的國企,一種是熟練工,一種是學徒工,上班第一年,就是“學徒工”。

月工資一般在18元到22元左右,等到三年學了技術轉正後,起級工資才會到36元。

然後就是熬工齡,好多年漲一次工資。

每漲一次,多幾塊錢。

當然這是工人,編輯轉正不用這麼久。

“我相信以你的能力,能夠勝任這份工作,到時候,等社裡申請的指標下來之後,就可以給你辦理轉正,成為我們的正式一員。”

周雁茹拿出了準備好的招工表。

方言沒有急著填,而是問什麼時候入職?

“要等到該走的程式都走完。”

周雁茹說年前辦好,讓他年後來上班。

“我明白了,謝謝周老師。”

方言提筆,認真填寫。

“你慢慢填吧。”

周雁茹笑道,“哪裡不懂的,可以問我。”

然後喝了口水,“這兩天你要準備一下,《文藝報》要對你,還有我們編輯部做一個採訪,主題是‘反思文學’。”

配合,你要我怎麼配合,就怎麼配合!

方言咧著嘴,笑得要多燦爛有多燦爛。

之後的兩天,《牧馬人》宣傳一波接著一波,各大文學選刊密切關注、積極轉載評論。

《文藝報》一連三天,就連編輯部主任也上陣,用“沐陽”的筆名發表評論文章,《在嚴峻的生活面前——讀方言的小說之後》。

文壇老將們,也開始提攜晚輩。

《愛國主義的讚歌——丁鈴等評〈牧馬人〉》、《質樸的美的開掘——漫評方言的小說〈牧馬人〉》、《談〈牧馬人〉與反思文學》……

在各大報刊推波助瀾下,方言火了,“反思文學”的概念也火了,都隨著《牧馬人》從燕京火到大江南北,在全國火了一把。

還有《燕京文藝》,銷量暴漲,特別是在四九城。

人們爭先搶購、傳閱,一本難求。

一時之間,燕京紙貴。

感謝每日潛水吃瓜的500起點幣。

求讀者大大們的收藏、追讀、投資三連。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城市沒有愛情

張執事

雲霄仙子,這截教由我重建

白小洛喲

教室外的梧桐樹

胖勳橙

NPC幻想日記

AERUGO

撩人情話語錄

緣之旅

因為太牛逼了所以很厲害

傷心的馬卡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