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龍回到家時,他發現大伯、二伯及堂哥們都在自已家中談事情。大伯一見到王龍就問道:“小龍,你去哪裡了?一整天都沒見到人影。”

王龍笑了笑,回答說:“去看望高中班主任了。”

大伯聽後便不再追問王龍,而二伯則介面說道:“小龍,過來聽聽,商量一下明天去掃墓的事。”

王龍說道:“我爸做主就行了。”但他還是上前找了個位置坐下,聽他們商量。

按照常規,掃墓祭拜通常在清明節進行,但王龍的家鄉傳統與其他地方不同,他們一般在春節期間掃墓,而且是男丁參與。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女丁也可以參與。

大家都在商量明天出發時各家提供的物品及參與掃墓人員的安排等細節。王龍作為小輩,只是靜靜聽著,並沒有插嘴。

最後,經過商量,大家決定明天早上8點出發,全族年輕人都參加掃墓活動。物品方面,大伯家提供一隻掃墓用的雞,二伯家提供肉和水酒,王龍家則提供香燭、毛紙、爆竹等。

第二天一大早,大伯就忙著準備殺雞,而王龍家則準備好了裁剪的毛紙,這些毛紙將被淋上雞血,製成王龍家鄉特有的“紙錢”。

掃墓用的雞是公雞,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中等大小,外觀必須完好,出鍋後嘴裡還要夾一塊紅色的炸豆腐。二伯提供的肉比較簡單,選一塊上好的五花肉煮熟即可,一塊到兩塊豆腐大小。

一切準備就緒後,大伯挎著竹籃,裡面裝著一隻雞、一塊肉、一盤蘋果及半壺水酒,還有三個小杯子。二伯手提著一個塑膠袋,裡面裝著香燭、紙錢、掛炮、爆竹等祭祀物品。王龍的父親扛著鏟子,而王龍及堂哥們則拿著鋤頭或柴刀,小妹和堂妹則兩手空空。

王龍家族的墓都在一片山上,這片山是王龍爺爺傳下來的,現在是大伯家、二伯家及王龍家共有。小時候,王龍上山砍柴就是在這片山上。這片山離王龍家不算遠,半個小時就能走到山腳下,只是路不好走,都是小路,不通車。尤其是這幾年,政府禁止砍樹,小路也逐漸消失了。大家一路用柴刀開路,終於來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

墓地周邊長滿了雜草和小樹苗。不用長輩提醒,大家便開始清理周圍的雜草。長輩們訴說著爺爺奶奶的故事,說到動情之處,聲音都有點哽咽。王龍也想起了爺爺奶奶的慈愛,他們總是把好吃的留給他。

大家都沉浸在緬懷爺爺奶奶的情緒中。情緒平復後,周邊的野草也除得差不多了。二伯叫大家拿紙錢,在墓地周邊掛起一圈紙錢。大伯從籃子裡拿出祭品,擺了出來,還倒了三杯水酒,對著墓地說:“爸媽,我們來看你們了。”然後上香拜了拜,王龍等小輩跪下磕了幾個頭。

隨後,大家放掛炮,打爆竹,一套流程下來,掃墓才算完成。接著,他們繼續前行,祭拜其他祖宗,最遠的還翻了兩個山頭。大伯說那是王龍他們的太太太叔公的墓地,並講述了他的光輝事蹟。據說在清朝時,太太太叔公差點考上了武舉,真假王龍就不知道了,但每次掃這個墓時,大伯都會重複這個故事。

當王龍他們把全部墓掃完時,已經11點了。隨後,大家便下山,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沾上了泥,甚至小堂妹還摔了一跤。大家回到家裡,又馬上動身去祠堂拜祖宗,然後各自回到家,燒了香拜了神。中午,大家將各自出的東西集在一起,吃了頓飯,今天的掃墓才算完成。

這個傳統的掃墓活動,不僅讓王龍家族的成員團聚在一起,也讓他們共同回憶起先輩的故事,增強了家族的凝聚力。儘管有些疲憊,但王龍感到非常滿足和幸福。他知道,這些傳統和儀式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他身份和根源的重要標誌。

王龍期待著,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夠和家人一起,繼續維護這些傳統,傳承家族的文化,同時也創造屬於自已的新傳統和故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話遠方

淺夏末桑

逍遙於塵

晗釋空

我生如夏花般絢爛

陳槿芸hh

無限掠奪異能,我橫推末世

愛吃小鬼頭

諸仙夢傳

道仙iuo

掠夏越冬

絕對很奇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