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九轉金丹,讓猴子道行突飛猛進,修為直逼近金仙。

後秦雲又和猴子論道,交流了一些關於勝相方面的領悟,以及蚩尤傳承中的一些大道。

這讓猴子的戰鬥力,更是進步空前。

應秦雲的要求,猴子並沒有將這一切顯露出來,而是深藏著作為自己的底牌。

依猴子的玲瓏心思,他哪兒還不知道,他可能有一場劫難要面對?

連雲哥都不便明說的劫難猴子愈發的警惕!

對於秦雲的慷慨,猴子心頭感激無限。

祭拜了祖師又簡單敘舊了一番後,猴子就一個筋斗迴歸天庭。

送走猴子之後,劍閣就又變得清淨了下來。

洗淨凡塵鉛華夢,世間永珍本為空。

平淡才是生活的本質!

清晨。

萬道光芒灑落,無盡的神輝被大陣吞納,轉化為了最精純的太陽精華。

夜晚。

星光如水,灑落而下,整個劍閣都被星輝籠罩,朦朦朧朧,猶如仙境。

在月朗星稀之際,月華又取代星力,滋潤著整個金頂。

隨著時間的流逝,整個劍閣的環境,愈發的飄渺,到處都籠罩在如銀沙一般的神聖光芒之中,變得愈發的適合修煉。

待劍閣徹底步入正軌之後,秦雲就把父母接了過來。

而和父母一起過來的,還有四妹季秦,以及數個秦氏子弟。

其中就包含四妹的兒子秦子安,十多年過去,子安已然從曾經的幼兒,成長為了一個唇紅齒白的小少年。

讓秦雲意外的是,子安竟然還是一個修行天才。

這十餘年,這小傢伙就憑藉著秦雲留在秦家的秘典,一躍成為了煉氣化神境界的修士。

檢查了子安的根骨和修煉進境後,秦雲大為滿意,當場答應正式收子安為徒。

和子安相比,其他幾個秦氏子弟,資質可就差了太多。

但畢竟是家族的後生,還有父母引薦,秦雲當然也得給面子。

不過,有了覺正和覺義的例子,秦雲在收徒方面就變得格外謹慎。

於是。

劍閣又多了數位外門弟子!

這些外門弟子,輩分有大有小。

甚至還有一個二十多歲小夥子叫一個八歲娃娃為叔叔的情況!

為了避免這種混亂,秦雲正式將劍閣三代弟子的輩分定為“子”。

劍閣繼子安之後,又多了子樂、子磐、子易、子竹、子瀾。

子竹、子瀾是女子,因此暫且歸龍女調教。

至於子樂、子磐、子易,則暫時交給蛟魔王教導。

而秦雲則不時出來講道、授法!

至於覺正、覺義,畢竟是秦雲一手調教出來的。

雖資質不夠,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秦雲破例將兩位提為親傳弟子!

對於秦雲這個安排,父母都表示滿意。

年齡大了,最大的樂趣莫過於子孫滿堂承歡膝下了。

能看到這些個後輩,都有一個好前程,二老老懷甚慰。

時間就這樣一點一滴流逝,在入住劍閣還不到一年,父母都有些受不了,多次強烈要求回家。

二老年紀大了,難免有些念舊。

另外就是,周圍的人都是修行者,他們二老住在這裡難免有些格格不入。

秦雲多次勸說無果後,也只能親自護送父母回薊城。

不過,作為折中方案,父母還是答應,每年來劍閣小住幾日。

時間,就在這樣不知不覺間流逝。

除了偶爾出來講講道,秦雲經常一閉關就是數年。

因為劍閣安排有人輪值的原因,千里方圓的各種情況,也總能第一時間匯總到劍閣這裡。

因此,劍閣的勢力範圍,這些年基本上都風調雨順。

外加上人間正好處於強漢的黃金時期,也就是被後世津津樂道的“文景之治”階段,整個人間界都欣欣向榮。

另外就是,始皇帝逆天斬勾陳,給了天下所有神靈一個警告。

外加上天庭三帝下界的反噬,讓天庭對凡間的影響力降低到了史上最低,這些都導致了四方神靈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怠慢。

人間界就在這種“休養生息”的氛圍內走向了大繁榮!

縱觀整個人間界,尤其是九州,更是烈火烹油繁花似錦。

這讓天下神聖,無不眼饞不已。

和九州之地的繁盛相比,西牛賀洲、北俱蘆洲完全就像是化外之地。

另外就是,因為金蟬子的關係,佛門成功進入九州之地。

白馬寺甚至還得到了大漢官方的承認,一時勢頭無兩。

不過,佛門和道門的影響力相比,卻是相當於一根豆芽菜較之參天大樹了。

對於佛門的東傳,道門大多都不以為意。

縱觀整個九州,一片繁華和熱鬧。

當然。

熱鬧之中也有著隱患!

因為天庭干涉力度的下降,九州一些修為有成的妖怪,卻是頻繁霍亂人間。

一些心術不正的修士也肆意妄為,甚至還有大罪孽者,頻繁抓捕凡人的生魂煉寶。

在這種大環境下,一些門派也應運而生。

茅山、龍虎山、鶴鳴山、齊雲山

當然,大門派之中自然也少不了劍閣。

而劍閣的浮空島傳說,更是越傳越離譜,隱隱已經有了人間“第一洞天”的說法。

這些年,劍閣二代弟子、三代弟子相繼出山斬妖除魔匡扶正義。

這也讓劍閣的名頭,響徹整個九州。

而劍仙秦雲,更是德高望重,成為了無數凡人修士眼中的“老祖”“老神仙”“閣主”。

至於劍閣的劍術傳承,更是影響深遠。

尤其是劍閣開府之際,秦雲曾以劍道“宴”賓客,這也導致新生的各大門派,或多或少都有些劍閣劍道傳承的影子。

永遠不要小瞧人民的智慧!

得到劍閣劍術的一些啟迪之後,各大門派紛紛在劍閣飛劍之法的基礎上推陳出新。

相較於純正的金丹大道,劍仙之道更善攻伐,飛劍煉製起來也更加容易,且能夠和各種修行法門相配合,這些都進一步造成劍仙之道的流傳。

這也導致這些年,九州的修行者,選擇劍器作為護道之器的修士越來越多。

而劍閣作為劍道的濫觴之地,自然也獲得了極高的讚譽。

很多劍修甚至將劍閣視為劍道聖地,想盡千方百計前來劍閣尋道。

對此,劍閣也表示歡迎!

尤其是頻繁和周圍門派進行交流,更是讓劍閣的劍道不斷於人間開花結果。

更讓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是,相較於很多門派,劍仙之道卻是在蜀中極盡絢爛。

蜀中的劍仙層出不窮,甚至一度和劍閣齊名,甚至有了“東劍閣,西蜀山”的說法。

時間,就在這種氛圍中點點流逝。

轉眼,就是百年過去。

百年的時間,對於神仙來說,或許很短暫。

但對於凡間百姓來說,卻是三四代人。

關於劍閣的傳說,也越來越多。

或真或假!

但有一點卻是共識——九州多劍仙,自古劍仙出劍閣!

尤其是數年前,漢武帝大張旗鼓也來劍閣尋仙之後,更是將劍閣的聲望推到了極致。

只可惜,一代雄主的漢武帝,終究也不可能擁抱長生。

若問原因,就是因為他乃天下之主。

聞聽到劍仙的話語,漢武帝長久沉默。

臨別之際,漢武帝卻是說了一句——論治國,寡人遠勝始皇;論雄威,寡人遠不如矣!

漢武帝身為人間帝王,對於秦末那段歷史,瞭解的自然遠超常人。

但也正是因為了解的多,他這才知曉當年始皇帝做下了何等壯舉。

不過,身為人間帝王,尤其還是一代雄主,漢武帝也有著自己的驕傲。

數年後,漢武帝承認了大秦的中華正朔地位。

在漢武帝的主持下,漢朝改水德為土德。

又數年後,漢武帝於五柞宮中與世長辭,享年70歲。

到了秦雲這個地步,還有什麼是看不開的?

但是。

漢武帝的死去,還是讓秦雲的心頭難免泛起漣漪。

同年,秦雲離開劍閣,開始行走天下。

這一走,就是數年。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武:夫人請留步

聽雨勾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