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妙之門向來孤傲,平時也一直沉寂。

在三星洞,唯有祖師講道的時候,才會顯現。

出了三星洞之後,也就顯露過一次,但卻就是那一次提示,卻讓秦雲得到了混沌鍾。

讓秦雲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在這面石壁之前,眾妙之門竟然再次有了動靜。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面石壁有什麼特殊之處嗎?

秦雲當即認真的打量起這幅真龍浮雕,不留心還不覺得,一留心秦雲頓時嚇了一跳。

“好畫!”

秦雲也是擅長丹青的人,對於自己的一手畫技,也想當自信。

但他的繪畫水平和眼前這面畫壁相比,簡直就是不入流。

浮雕所展現的,就是一頭閉著眼睛,騰雲駕霧的神龍。

也不知是不是害怕“畫龍點睛”之後,神龍就破壁飛走,所以神龍就乾脆閉眼。

更讓秦雲比較在意的是,一般人畫龍都講究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很多地方都靠人去腦補。

但這個神龍的浮雕,卻並沒有這般取巧。

相反,還採取了相當寫實的手法,將神龍各方各面的細節都展現的淋漓盡致。

但就算是這般“寫實”的寫法,秦雲卻在上面看到了漫天風雨和無邊寰宇。

也不知是不是錯覺,秦雲恍若在這幅神龍浮雕之上,看到了自己不知道多少代的先祖。

先祖篳路藍縷,披荊斬棘,不懼一切艱難險阻,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這才有了今日的人族!

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聯絡,有著“薪火相傳,砥礪前行,生生不息”的意境!

這一刻,秦雲不由想起了前世流傳極廣的一個說法——龍的傳人!

秦雲不由大奇。

明明是一幅藏於龍族宮殿的畫壁,但為什麼他為什麼會在上面看到了人族先輩前賢砥礪前行的奮鬥史?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人族和龍族真的有什麼內在聯絡不成?

在華夏,龍自古以來就是瑞獸,是圖騰。

人間的天子,更是時常以“真龍天子”為代稱。

亦或者,人族和“龍”之間的聯絡,並不是指龍族,而是指“龍紋”?

在秦雲的認知中,龍紋本就是天地開闢時就存在的道紋,而並不是單純指代龍族!

秦雲若有所思,鴻飛冥冥。

一個分心,剛剛那種意境已然消失。

待秦雲再看的時候,卻又陷入了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意境。

在這一刻,秦雲在這幅畫壁中感受到的不再是先賢,而是他自己!

在這面畫壁之上,秦雲恍若看到了自己的前世今生。

從最初羽翼未豐之時的蟄伏,“潛龍,勿用”;

到羽翼初豐之時的奮起,“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再到現在小有成就之時的,“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秦雲恍若看到了自己化身這頭神龍,從幼龍階段成長,以至於遨遊天地。

“好畫,好畫!”

觀看這幅畫壁,秦雲不由對繪製這幅畫的大家佩服的五體投地。

神態、氣質、風貌,都能引得人共鳴。

在這裡,龍不僅僅是一種動物,而是一種大自在大逍遙大無畏人人如龍的精神意境!

看了之後,就能自發的煥發龍心龍性!

“這才是真龍,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司掌行雲,主宰風雨無拘無束,得大自由、大自在!”

見到秦雲怔怔的望著畫壁,老龍王不由感覺意外。

這面畫壁在龍宮傳承悠久,但其實也算不得什麼寶物。

秦雲:“龍神,敢問這面畫壁是出自哪位大家手筆,竟然將神龍描繪的如此栩栩如生,似欲隨時飛離畫壁,翱翔九天!”

聞聽到秦雲的話語,老龍王捋了捋龍鬚,頓時頗為自豪的說道,“這幅畫壁乃是當年龍祖應龍留下的!”

聽到“應龍”二字,秦雲頓時一驚。

“可是當年助黃帝爭帝,於南極殺蚩尤;助大禹治水,而以龍尾畫地成江、開闢龍門、擒無支祁的應龍大人?”

“正是。”

看到秦雲這般驚訝,敖廣的虛榮心頓時得到極大的滿足,大為自豪。

龍族的祖上那也是闊過的!

秦雲忙追問道,“那龍神可知,應龍大人為何會留下這樣一幅壁畫?”

敖廣:“這說來可就話長了!”

秦雲拱手行禮,道,“願洗耳恭聽。”

敖廣邊捋龍鬚邊組織語言,半晌後,敖廣這才說道,“上仙可曾聽過‘釜山合符’?”

釜山合符?

這麼重要的歷史事件,秦雲又怎麼可能沒有聽說過?

史載:

黃帝戰蚩尤與炎帝之後,四方征戰,以消除戰爭隱患。爾後“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

《軒轅黃帝傳》也做了描述

黃帝與榆罔爭天下,榆罔恃神農之後,故爭之。黃帝以雕、鶡、鷹、鳶為旗幟,以熊、羆、貔、貅、虎為前軀,戰於阪泉之野,三戰而克之。帝又北逐葷粥,諸侯有不從者,帝皆率而徵之,凡五十二戰,天下大定。

大勝後,黃帝將所有氏族、部落、部落聯盟的首領召集於涿鹿縣的釜山,舉行了政治大會盟,即“合符釜山“。

至此,黃帝與諸侯在釜山合符契,“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天下一統。

最重要的是,此次合符契,取各氏族、部落、部落聯盟各自的圖騰的某一突出點,組合共創了集萬物於一身的、統一共識的圖騰的——龍,作為各大部落共尊的符契。

在原本的歷史中,這個釜山合符是華夏龍圖騰的來源。

但在西遊這個神話世界呢?

聞聽到秦雲的話語,老龍王不由點頭,讚道,“上仙不愧師出名門,果然學究天人,但上仙有一點說錯了!”

“哦?”

秦雲:“請龍神教我!”

“豈敢,豈敢,上仙這可折煞小龍了!”

敖廣極為謙遜,但還是不由笑道,“釜山合符,不僅僅是人族合契符,其實也是人龍合契符,或者說,將人族契符定為‘龍’,本就是黃帝與龍祖的交換。”

敖廣這麼一說,秦雲哪兒還不明白。

應龍幫助黃帝征戰,本就是政治聯盟,有所需求那也是必然的。

對此,秦雲並沒有貶謫的意思。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自古以來就是鬥爭的大智慧。

問題是,這次合契符,人族得到了統一,那龍族又得到了什麼?

人族信仰?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苟道修仙,開局與妖女結紅塵仙緣

清山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