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仙風道骨?

眼前的菩提祖師就是!

周身自成靈韻,一眼萬年,見之忘俗。

猴子一見,倒身下拜,磕頭不計其數,口中直道,“師父,師父,我弟子志心朝禮,志心朝禮!”

猴子磕頭不計其數,秦雲也不願因此被猴子給比下去,因細節而錯失仙緣。

猴子拼數量,那他就只能靠質量了。

至於磕頭

天地君親師,拜一拜也是應當。

秦雲當即鄭而又鄭,無比誠懇的給菩提行大禮朝拜。

一拜、兩拜、三拜,每一拜都禮數週全,誠心誠意。

菩提祖師見秦雲和猴子兩人以不同的方式磕頭拜師,也不住打量這一人一猴。

猴子倒還好,命中註定和他有師徒之緣。

倒是秦雲好深厚的功德!

不看不知道,細看之下讓祖師都意外。

觀秦雲面相、骨齡,也不過雙十年華,怎積下如此功德?

秦雲體外,隱隱都能看到功德之光了!

奇哉!

怪哉!

不過,有此功德,倒也算是福緣深厚,收入門下倒也無妨。

菩提祖師看向秦雲,“你是哪方人士?且說個鄉貫姓名明白,再拜。”

秦雲忙答道,“弟子姓秦名雲,乃是南贍部洲大燕國人士,出身魯國秦氏弟子誠心修行,萬望祖師收留。”

菩提祖師:“秦雲,既然你能入得我山門,即是和我有緣,收你為徒自無不可。”

聽到祖師的話語,秦雲哪兒還不知道他這已經是拜師成功?

“弟子,拜見師父。”

秦雲大喜過望,連忙再次向菩提祖師行大禮拜謝。

菩提祖師點頭,道,“善。且先起來,尋個座位坐下吧!”

秦雲:“師父,這是弟子準備的束脩,望師父笑納。”

“哦?”

菩提祖師百家皆通,對於束脩自然不會陌生。

但他向來超然物外,收徒講究的就是一個“緣分”。

對於束脩,還真沒有什麼要求。

有,可以;沒有,亦可。

聽到秦雲還有束脩奉上,祖師還是難免對秦雲多了一些好感。

經不可輕傳就是這個道理!

不過,菩提祖師什麼身份?

只要他想要,天下什麼寶貝他得不到?

對於秦雲的束脩,祖師也就看個樂呵,並沒有太放在心上。

只見秦雲開啟包袱,拿出了一幅畫。

“師父,這幅畫乃弟子所作,所用材料就是弟子所造,弟子將其命名為:紙。”

見成功引起了菩提祖師的興趣,秦雲忙很有眼色的將畫呈上。

“紙?倒是有趣!”

菩提祖師只是一眼,就看出紙的巨大價值。

有此一張紙,對於文明的傳承,意義極其重大。

至於在紙上寫字畫畫,那更是風雅之事。

至此,祖師也明白為何小小年紀,就身懷如此大功德了。

“咦?這字和時下流行的文字有大不同,但規矩方圓,自成妙筆,好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妙妙妙!”

菩提祖師儒道釋三教皆通,但對佛家三乘教更是造詣極深。

猴子在菩提祖師門下修行十年,取經的時候甚至還能夠指點唐僧經義。

唐僧官拜“左僧綱右僧綱天下大闡都僧綱”,於經義一道造詣冠絕大唐,而悟空卻能指點唐僧。

徒弟都這麼厲害,可想而知菩提這個師傅於佛學一道造詣有多深。

在看到這個佛偈的瞬間,菩提就體悟到了其中所闡明的禪意,越是體悟越是能感覺到其中的精妙。

一時對這這幅畫頗有些愛不釋手!

祖師滿意笑道,“你有心了,這首詩是你所做?”

秦雲:“弟子不敢欺瞞,這首詩是弟子幼時聽一個異人所唱,感覺意境高遠,就記了下來。”

祖師點頭,對秦雲的“老實”很滿意。

想想也是,這首詩甚妙,沒有高深的佛學修養,還真作不出。

秦雲趁熱打鐵,道,“祖師,這是筆墨紙硯,弟子將其稱為‘文房四寶’;這是‘綠茶’,乃是弟子親手摘自春雨後的茶樹,親手炒制”

“善。”

菩提祖師很滿意,讓童子將束脩收下。

秦雲則很識相的站到了一旁!

祖師點頭,看向了早就等的急不可耐的猴子,問道,“你姓甚名誰,又是何方人氏?”

見到祖師終於問道了自己,猴子忙學著秦雲的模樣,又是磕頭又是送上束脩。

看到猴子送上一些親手製作的果乾、塗鴉,還有秦雲幫忙準備的一些禮物,菩提祖師也好,眾多小仙侍也好,紛紛哈哈大笑。

很快,眾人也看出來了,猴子不似秦雲這般精明,但勝在“赤子之心”,且拜師心誠,也獲得祖師的認可。

後面就是秦雲非常熟悉的橋段,祖師很耐心的給猴子取了個“孫悟空”的名字。

正是:

鴻蒙初闢原無姓,打破頑空需悟空。

看到祖師給猴子取名,秦雲心中忽而生出一種隱憂——祖師沒有給他賜名!

不要覺得賜名不好,古人和現代人觀念差別很大,極重規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唯有賜名之後,才能真正算是拜師成功。

就拿猴子來說,拜師菩提,菩提祖師給他取名“孫悟空”。

被壓在五行山,觀音菩薩收服悟空,就打算給悟空賜名。

這個時候悟空就不同意,直說自己有法名,就叫“孫悟空”,觀音菩薩聽聞“悟空”兩個字,剛好合適,這才沒有再取。

從這件事也能看出,猴子在這個時候,根本就不認可菩薩給他取名。

他心中的師父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菩提祖師!

後面猴子和觀音起了矛盾,直罵菩薩“該她一世無夫”。

猴子拜師唐僧,唐僧第一件事就是給悟空取名,悟空這時還不懂事,直說了他有名字,並對這個名字非常滿意。

從這裡也能看出,猴子這個時候對唐僧其實是有些不認可的。

唐僧對“悟空”兩個字也很滿意,感覺這兩個字和佛門很相合,但還是很執著的給悟空取了“行者”兩個字。

後面豬悟能、沙悟淨也是一樣,觀音菩薩取了,兩人接受了。

於是,兩人面對觀音菩薩就執弟子禮。

唐僧收服悟能悟淨之後,執著給豬悟能取了個“八戒”的法名,給沙悟淨取了個“沙和尚”的名字。

正所謂,“入我門來,按我規矩”,師父取名,才算是真正拜入師門。

祖師收他入門,卻沒有給他取名這是代表著祖師沒有傳他真傳的意思嗎?

祖師本事通天,但除了悟空這些普通的弟子,幾乎就沒有大能者。

不能得到真傳,只能學些普通本事

想到此處,秦雲心中不由生出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南宮風雲錄

玉龍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