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聽金蟬子一提,秦雲頓時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薊城,是秦雲的鄉梓地,劍仙之名更是廣為流傳,深受民眾信賴。

尤其是這次求雨事,讓劍仙在薊城百姓的心中根深蒂固。

與其信奉從未聽說過的“佛”,眾人自然更願意信奉秦雲這個多次顯聖的劍仙金蟬子處處碰壁實屬正常!

秦雲:“大師打算換個地方傳教嗎?”

金蟬子搖頭,臉上反而表現的更為虔誠,“傳教又豈能懼怕困難?若今日面對困難低頭,那日後就只會次次低頭!”

聽此,秦雲沒有評價。

因為,金蟬子的做法,很難用“對錯”兩個字去評估,終究還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

秦雲:“那大師為何選擇自封法力?”

有法力和沒有法力,傳起教來效果肯定會截然不同。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和空洞高遠的“佛”相比,凡人自然是更加願意相信“神蹟”的。

這一點在緊那羅菩薩傳道的時候,就體現的很明顯。

讓小偷世家的後人阿溜不再偷盜;讓混混阿刀不再打架;讓J女阿羞不再當J女

別看緊那羅菩薩身體力行傳道成功,但本質上還是因為有佛法傍身。

給阿溜接續斷手也好,給阿刀託夢也罷,本質上都是顯聖!

金蟬子有這麼迂腐的嗎?

在秦雲的認知中,金蟬子並不是這種迂腐的和尚啊?!

金蟬子擦了擦嘴角的油漬道,“阿彌陀佛,封印法力只是貧僧和道門、神靈做出的一個約定罷了!”

看到金蟬子輕描淡寫說出這句話,秦雲心頭難免有些震動。

一個約定,短短的四個字,卻讓秦雲看到了金蟬子此次傳教背後的波折。

秦雲:“沒有法力,在薊城又沒有信眾基礎,大師可有良策?”

金蟬子:“有。”

秦雲:“什麼良策?”

金蟬子一臉正經,無比認真,“一顆佛心。”

秦雲:“”

看著這樣的金蟬子,秦雲愈發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了。

秦雲想了想,取出一袋金銀。

“大師,這些盤纏就算是我的一些心意吧,祝大師早日傳教成功!”

看到秦雲遞過來的盤纏,金蟬子雙手合十,表達了感謝。

“劍仙的心意,貧僧愧受了。不過,這些錢財卻是太多了,若劍仙有心,就贈我一刀幣吧!”

聽到金蟬子的話語,秦雲不由心頭一震。

“大師難道是打算從每個信眾身上取一刀幣,然後憑藉此錢修寺廟、鑄金身?”

想要修建一座寺廟,所需要的錢財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金蟬子想要從每個人身上化到一刀幣,那可真是一個大工程!

金蟬子雙手合十,臉頰含笑,充滿了光輝。

“然也。”

秦雲雙手合十,以佛門的方式回禮。

“大師毅力驚人,秦雲佩服!”

金蟬子:“阿彌陀佛,不敢當劍仙大禮。小僧沒有師父的大智慧,不能讓佛光普照,也就只有一步一個腳印了!”

金蟬子的話語,不由讓秦雲想起了如來的佈局。

拋開成見,如來的確是有大智慧。

從弘揚佛法的結果來看,如來的謀劃高妙了太多太多,於無聲處落子,讓佛法一躍成為了和道門並駕齊驅的大教。

但金蟬子的小智慧,卻也讓秦雲佩服不已。

這或許才是真正的佛吧!

它不是被供奉在寺廟的泥塑,而是一種人生,一種信仰,一步一個腳印!

秦雲:“大師的小智慧,在我看來也是真正的大智慧祝願大師早日功成!”

金蟬子雙手合十,態度虔誠。

兩人又談了一會兒,金蟬子提出告辭。

就和來時瀟灑一般,走的也瀟灑無比。

身上明明穿著一身破爛的僧衣,但秦雲卻像是看到了真佛!

老實說,金蟬子這種覺悟,秦雲是絕對沒有的。

和金蟬子這種大智慧大毅力相比,秦雲遇事更喜歡用後世的思維來解決問題。

若論結果,秦雲這種辦事方法肯定更高效。

但若是將金蟬子的所作所為看做是一種人生,金蟬子的覺悟境界,卻是要比秦雲高很多。

怎麼說呢?

秦雲人生處世態度更世俗化,而金蟬子在本質上卻更像是一個修行者!

二者還真無法論個高下!

就在金蟬子離去不久,秦雲卻是忽然感覺靈魂一陣躍動。

不僅如此,耳畔還響起一陣有些嘈雜的聲響。

這些聲音似從遙遠的天邊傳來,但又似乎在靈魂深處響起。

仔細感知之後,秦雲這才聽到一些稀稀落落的聲響。

“劍仙秦雲祭“

後面的聲音,秦雲有些聽不清楚,但眼前卻看到了一片人山人海。

而秦雲自己,卻像是來到了一處廟宇。

各種感應零零星星,七拼八湊,秦雲總算是弄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身形隱逸之後,一道劍光一閃,秦雲卻是來到了城郊一處依山傍水的地方。

放眼望去,人頭攢動,到處都是自發而來的信眾。

領頭者,是幾位老人,威望很高,應該是附近幾個村落的里正、宗族的族長。

而眾人所站立的位置,卻是一座新落成沒多久的廟宇。

廟宇大門的上方,赫然懸掛著一個牌匾,上面以燕國文字書寫著三個大字“劍仙廟”。

此時,秦雲哪兒還不明白,這是劍仙廟落成,大家在這裡進行“請神儀式”?

說是劍仙廟,但其實內裡還挺大,倒有些像依山傍水修建的道觀、禪院。

看到這處廟宇,秦雲心頭不由有些安心之感。

祭天過後,則是請神祭文

一道又一道繁瑣的程式過後,為首的頭髮有些花白的老者大喊道,“禮畢,請劍仙歸位!”

老者喊完,幾個焚香沐浴過後的大漢就抬著一尊雕像出來了,打算合力將神像抬到神臺之上。

秦雲循聲望去,這才看到神像的真容。

神像也不知出自哪位雕塑大師的手,雕刻的竟然出乎意料的傳神。

目光中透著慈祥,但因腰懸長劍,慈祥之中又不失肅穆。

只是看著這尊神像,秦雲就能感受到信眾們的虔誠之心。

還是那句話,“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既然已經來到了這裡,自然還是要顯露一些“神蹟”的!

秦雲心念一動,施展了一個搬運法門。

需要數個大漢合力才能抬得動的神像,當著所有信眾的面,直接就穩穩當當的落在神臺之上。

這道神蹟一出,在場的所有信眾,盡皆各個興奮無比。

齊齊跪地磕頭,高呼“劍仙顯靈”。

秦雲想了想,一揮袖子,劍仙廟周圍就盡皆籠罩在一片神光之中。

所有沐浴在神光之中的百姓,盡皆受益,每個人都身心舒暢。

一些信眾身上的沉珂,都因為這道仙光,獲得極大的改善。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無敵修仙

紫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