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奇文一篇

今日殿試正式開始,一大早劉單便起了床,看到身旁的星彩仍在酣睡,劉單輕手輕腳的穿上衣服,沒有將星彩吵醒,然後開啟房門走出椒房殿回勤政殿更換衣服。

由於是本朝的第一次殿試,所以劉單格外上心,為示莊重,劉單穿上了黑色金龍袍、戴上了十二旒天子冠冕、腳上穿了九龍踏,和上大朝時的裝扮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今日未佩戴寶劍。殿試嘛,沒必要帶著兵器。

八點整,劉單的鑾駕到達崇政殿,殿前董允等一干考官及十名進士已經在等候。張正喊道:“陛下駕到。”

眾人連忙跪下行禮。

劉單走進殿內,然後招呼平身請起,走向了御座坐下。

眾人接著走進殿內,劉單說道:“今日是我大漢的第一次殿試,朕希望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績。成績最優異的前三名朕將破格重用。現在各位請坐開始考試吧。”

於是十位考生坐在特設的席位上開始作文。劉單坐在御座上仔細觀察這些進士,發現其中有一人長的與眾不同。這人身穿麻布做的衣服,說明他出身一般,但是舉手投足間給劉單一種不一樣的感覺。這人身高約一米八,鷹鉤鼻,大眼睛,標準的四方臉。特別是他的眼睛,在作文時顯得非常明亮。劉備招呼董允近前指著那人問道:“這個考生叫什麼名字?”

董允看了看回答道:“陛下,這個考生叫張劍。”

劉單點頭道:“待會朕要看他的文章。”

董允答應後退在一邊。

劉單又看了一圈,然後捧起御案上的書開始讀了起來。

認真讀書的時間過的是很快的,大約半個時辰後,已有考生交卷。劉單抬頭一看,是張劍。

張劍交完考卷後,向劉單跪下行禮,然後退出崇政殿出宮等待明日的結果。

又過了一個多時辰,剩餘九名考生也先後交了卷,考卷先由閱卷官閱覽,然後選出他們覺得寫的最好的三篇文章,做上記號供皇帝參考,最後將十篇文章全部交給劉單親自審閱選出前三名。

傍晚時分,考試總管董允將十份考卷呈給劉單。劉單笑著說:“你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朕批閱完後再找你商量。”

董允告退。

劉單先拆開了考官推薦的前三份考卷,並沒有張劍的名字,認真讀了一遍,覺得雖然文藻華麗,但沒有切中要害。劉單之所以出考題為時政之要,其實就是想看到一份對將來治國有用的建議書。

接著他又看了其他幾份卷子,有一兩份挺有遠見,是關於調整內部結構和南中政策的規劃,劉單注意了下他們的名字分別是益州廣漢人胡慶,字永明及綿竹人朱志,字騰遠。劉單將二人的名字抄了下來,然後讀最後一份考卷,是張劍寫的。其文曰:

“臣張劍今奉陛下詔命試答殿試考題時政之要如左。維我皇漢,自高祖斬蛇起義綿延帝祚至今已四百餘年,威名赫赫,萬國來朝。雖間有王莽篡逆,但光武皇帝倏爾中興。此則上天佑護我漢家,非碌碌奸賊所能傾覆。故今雖有曹魏在北荼毒中原,建立偽朝。然漢祚未絕,昭烈皇帝中興於益州,正統正覺,不可侵犯。先帝早棄臣民,此我朝之大不幸;幸有陛下,尚在儲貳之時,率精兵而平黃元,此初展鋒芒之舉也。繼位臨朝,倚仗重臣,推行新政,東和孫權,南定南中,開設科舉。如此種種,皆聖聰所體現,臣不限欽佩之至。

現我大漢已無後顧之憂,理當積蓄力量圖謀中原,復興漢室,以慰先皇。然北伐之舉非短時所能成功,固當循序漸進。以我大漢現今實力遠不及曹賊,欲速勝則難,理應蠶食其土,徙其黎庶,壯大實力。待實力強大,挺進中原,先復長安,再攻洛陽,天下平定。

再則,我益州之內雖賴陛下及丞相悉心治理,但本土士人怨憤之心尚存。對外征戰,消弭矛盾亦是良方,誠所謂以攻為守正是此意。

又吳主孫權,最是狡桀,若漢弱而魏強則其聯合之心不變,若漢強而魏弱則其心難保。於孫權之聯合當重之,故永安防務尤為關鍵。

以上所言,臣不揣冒昧將所思所想記錄於文,草率之處望陛下恕罪。”

劉單讀完全文,心中十分暢快,這個張劍果然是個人才,所思所想竟和劉單暗合。劉單連忙傳命召張劍入宮見駕。又詢問丞相諸葛亮是否仍在尚書,得到肯定答案忙命人請諸葛亮到勤政殿。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霍先生別虐了,夫人白月光不是你

晚清幽

穿越為最強道士

凌蕭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