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準備南征

轉眼到了建興三年正月十五日,這天是元宵節,劉單在宮裡準備了宴會款待重臣。由於諸葛亮後日即將率軍南征,所以在宴會後,諸葛亮單獨和劉單來到勤政殿談話。

二人坐下後,張正送上了茶,然後退出殿外。

諸葛亮說:“陛下,臣後日就要南征了,臣計劃先到平夷縣和李恢匯合,然後臣計劃……”

諸葛亮還沒說完,劉單打斷說:“相父南征如何用兵您自行決定就是了,以相父的才能平定南中是易如反掌之事,所以不需要朕操心。唯有一事,朕想提醒相父一句。”

諸葛亮說:“陛下請講。”

劉單說:“南中地區盛產大象和馬屁,大象我們暫時用不上,馬屁對於我大漢來說很重要。在益州因為多山川戰馬用處不是很大,但如果將來北伐進軍至關中平原地帶,戰馬就很重要了。現今三國中曹魏騎兵最強,東吳水軍最強,所以朕覺得我們現在急需準備訓練一支有規模的騎兵。這支騎兵的統帥朕以為子龍叔父最合適,但現在最缺的是戰馬。”

諸葛亮點頭道:“臣明白陛下的意思了,臣此去儘量多的徵集戰馬和馬種,然後帶回來。臣以為成都的西部有草原,可以在那裡培養戰馬。另外,邊境的羌族和我大漢也交好,可以用糧食、金銀和他們換些戰馬。”

劉單笑道:“相父的主意好極了。另外,朕有一事和相父商量。相父南征後,朕打算離開成都去東面巡視一番。”

諸葛亮說:“陛下是想巡視李嚴、陳到的防務,還是另有深意?”

劉單說:“以相父的智慧定然猜得出朕的意思。一是視察防務,但最重要的是去看看李嚴這個人。朕並不是懷疑他的忠心,朕想看看這個人的氣度是否可委以重任。”

諸葛亮說:“臣也擔心李嚴會因為陛下對臣過於厚待而心生怨氣,畢竟他和臣一樣也是先帝的託孤之臣。”

劉單說:“所以朕此次前去若他有不平衡的想法朕儘量調解,朕還是希望他是我大漢的棟樑之才,可以襄助相父和朕。”

諸葛亮點頭道:“陛下目光遠大,臣不是欽服。只是陛下一定要巡視的話,安全工作十分重要,一定要做到萬無一失。”

劉單想了想說:“這樣吧,朕請子龍叔父率領兩千禁衛軍陪朕一同前往,有子龍叔父在,相父放心了吧。”

諸葛亮笑道:“有子龍在,臣自然放心。那麼,成都還是讓鎮西將軍吳懿留守吧。”

劉單說:“朕以為朕不在京師這段日子,讓御弟魯王劉永監國,他也17歲了,該鍛鍊鍛鍊了。”

諸葛亮說:“魯王聰明好學,今後定然能成為陛下的好幫手。”

劉單沉思著說:“希望如此。”

翌日,大政殿。

劉單身著黑色金龍袍、頭戴十二旒天子冠冕、腳穿九龍踏、腰佩寶劍清龍劍(神龍劍太長了,不適合佩戴)走向皇帝寶座,臨朝聽政。

眾臣行禮畢,劉單說:“眾位愛卿,南中反叛已經有段時日了,我大漢透過這兩年執行的養民政策,國力大為提高,現在到了平定南中叛亂的時候了。”轉頭對張正說:“宣旨。”

張正拿起聖旨:“丞相諸葛亮聽宣。”

諸葛亮上前聽旨。

“聖旨,大漢皇帝令:命丞相、武鄉侯領益州牧諸葛亮為平南大都督統率大軍平定南中叛亂,賜大都督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以壯行色。我大漢各部均聽從大都督調遣,毋得有誤,欽此。建興三年元月十六日。”

諸葛亮領旨:“臣諸葛亮領旨謝恩。”

劉單招呼諸葛亮起身後說:“朕明日當親自為相父送行。”

諸葛亮謝道:“老臣多謝陛下。”

劉單說:“另外,朕決定後日出發前往永安郡視察,命衛將軍子龍將軍、益州治中從事楊洪等隨行。”

趙雲、楊洪出班領旨:“臣等遵旨。”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頹廢少女穿書了

有空看書唄

方便和我結個婚嗎

光陰如玉

快穿:她比夜色撩人

寒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