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走後,劉單對百官們道:“前些日子有大臣建議朕冊立皇太子,朕以為如今皇子們都還年幼,當以師學為主。因此朕決定暫不立皇太子,讓他們好好學習,待將來長大後成才了朕再擇賢而立。再說了,朕今年不過三十歲,估計不會很快就駕崩吧,所以各位大人不要著急。”

百官們連忙跪下道:“臣等不敢。”

劉單笑道:“朕只是和你們開個玩笑,平身請起。”

百官們這才鬆了口氣起身坐回自己的座位。

劉單道:“後將軍龍陽侯姜維聽旨。”

姜維上前聽旨。

劉單笑著說:“伯約,此次征伐高句麗和夫餘,你都建立了大功,但你從不在朕面前請功以至於朕都忘記你的功勞了。”

姜維笑道:“臣隨從陛下征戰,臣自覺並無什麼功勞,如陛下覺得臣有功自然會明察秋毫。”

劉單大笑道:“好狡猾的伯約,你是將責任都推給朕了。姜維,朕升任你為輔漢大將軍,賜食邑一千二百戶並前共四千二百戶。”

姜維匍匐於地謝道:“多謝陛下大恩。”

劉單宣旨平身,然後對姜維道:“目下李嚴大人督軍於益州並交州,子君督軍于徐州並且訓練水師。豫州等地軍隊訓練之事朕都交付伯約你處理,待時機成熟後我大軍當兵分三路直取東吳,因此你要做好準備。”

姜維道:“既如此,臣請旨前往許昌督軍並訓練士卒、鼓勵軍屯等事。”

劉單點頭道:“朕正有此意,朕封你為豫州都督駐節於許昌。”

姜維領命道:“臣稍作準備即前往赴任。”

劉單又對夏侯忠道:“思德,朕命你兼任司隸校尉,長安與洛陽軍隊均歸你節制並訓練,你不可鬆懈一定要訓練好這些士卒。”

夏侯忠道:“臣必不負陛下所託。”

劉單又問馬謖道:“幼常大人,眼下我大漢疆域遼闊,將來平定東吳後又將得到許多州郡縣,人才方面是急需考慮的問題。朕的意思是,我朝除了定期舉行科舉考試選拔官員外當再重興太學。”

馬謖答道:“太學之制雖古已有之,但太學生過於拘泥於舊制,只嫻熟於六經與議論卻不熟於切實的政務。臣以為陛下如果要恢復太學當對太學之所學以及其制度有所改革。”

劉單笑道:“幼常大人所想與朕相同,我漢家雖然獨尊儒術,但為政者當審時度勢不可拘泥。朕以為如今學風當以儒學為主,其餘如墨家、法家、道家等思想都可以參考。再者,所入太學之士不可只讀書而不切實際。書是要讀的,但是不能死讀書,所以朕以為入太學讀書讀一兩年後讓他們外出去參與政務,比如治理大小縣務,然後再量才適用。

朕之所以要重興太學,一是擴大人才的儲備,二是防止因科舉考試失利而散落於民間的良才。朕從不以為科舉考試不合格者就不是人才,例如朕,你們讓朕去參加科舉朕未必能合格,那麼朕就不是人才了嗎?所以,科舉只是發現人才的一種方法,當今非常之世朕更看重的是唯才是舉。只要有才能的人朕一概可以任用,只會讀書而無切實辦法的人朕要了有什麼用?

現在乃用人之際,所以此議當今早執行,眾愛卿是否有異議?”

文武百官聽了劉單的話後,紛紛相互議論,最後表示聖意英明。

劉單笑道:“既然眾位愛卿無異議,朕決定重設太學,設立太學學士一職授正二品官階主管太學事務,設立太學博士一職授正三品官階統管太學日常事務,設太學祭酒一職授正四品官階協助學士、博士管理太學事務,祭酒人數編訂為兩人。諸葛均大人。”

諸葛均聞名上前跪下聽旨。

劉單道:“你原先是材官將軍、神機營總管,神機營事務大體完備,朕命夏侯忠將軍兼任此職。朕授你為太學學士,希望你不負朕望為我大漢多儲備些人才。”

諸葛均謝恩道:“臣必不負陛下所託。”

劉單又宣業已回京聽用的原興古太守譙周上前。

劉單道:“譙周先生乃是大學問家,朕命你為太學博士,你要好好培養這些人才。”

譙周領旨謝恩後,劉單對馬謖道:“幼常大人草擬聖旨詔告天下,號召天下學子入太學學習,各州郡縣也可推薦人才進入太學。”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綠茶女配覺醒後成了億萬大佬

豬肉青椒

文明競速賽

心太大

凹凸世界之焚炎眾生

天然呆的檸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