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賀此次全程圍觀了古代拜師禮的全程,可謂是隆重、繁瑣,足見古人對拜師的重視和尊重。

俗諺中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父”、“投師如投胎”,古訓中也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傳統的師徒關係僅次於父子關係。

為了拜師禮,林伯英還特意一早就穿了新衣服。

學子們一到,就由林伯英依次幫學生們整理好衣冠。然後,“衣冠整齊”地排著隊到學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後,才能在先生的帶領下進入學堂。

第二項就是行盥洗禮,學子們將手放到水盆中洗淨,以示淨手淨心,去雜存精,在日後的學習中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第三項是跪拜至聖先師孔子先生,雙膝跪地,九叩首。其次是拜先生,雙膝跪地,三叩首,獻上投師帖子,祈求祖師爺“保佑”,使自已學業有成。

行完叩首禮之後,學生就需要贈送六禮束脩,以表心意。六禮分別是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蓮子(蓮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紅豆(寓意紅運高照)、紅棗(寓意早早高中)、桂圓(寓意功德圓滿)、乾瘦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

至於學費,林伯英則沒有定額。他少時求學的時候,方夫子很關照他,沒有怎麼要學費,林伯英多是在秋收之後拿一些糧食代替的。所以,林伯英也沒有規定學費的定額,只要有心學習,林伯英不會在這方面為難學生,根據家庭條件適當奉送即可。

之後林伯英就對學生訓話,教育徒弟尊祖守規,勉勵徒弟做人要清白,學習要刻苦。

在在收下束脩後,林伯英回贈給學生們《論語》、蔥(聰慧)、芹菜(勤奮)等禮物。同時帶領學子齊頌《大學首章》,象徵擔下“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

這一系列的步驟做完,學子們算是真正的完成拜師禮了。

翌日一早,林伯英還在吃飯,就見已經有幾個師兄弟在西廂的學堂背書了。

林家正房的五間,一間堂屋,一間書房,剩下三間臥房剛好夠住,林伯英只能把西廂房收拾出來,打了幾把座椅給學生做。

林賀看著幾個師兄認真背書的樣子,深刻地感覺到了什麼叫內卷。

幾個蒙童小師弟都是按林伯英規定的時間來的,但是幾個開過蒙的師兄每天都是天一亮就過來了,林伯英看學生們這麼認真刻苦,只有鼓勵,根本不會拒絕呢。

於是,沒幾天,鄭谷和林賀就感覺到二人的起床時間不知不覺間已經提前了,從一開始的辰時起身,到現在被捲到了卯時起身。

林賀覺得現在的學習狀態有上輩子高三那味兒了。

上輩子林賀在重點高中的文科班,一個個學生卷的要死。

如今林賀又看到了一些沒有睡眠的神人,其中以方浩尤甚,方家就在林家前面一條街,這傢伙專門買了一隻雞,每天雞叫頭一遍就起床,等到林家的時候也剛剛正卯(早上六點)。

身在其中,林賀和鄭谷也不知不覺地被影響了。更別說還有個刻苦大師方浩不停地催林賀和鄭谷加快進度。

方浩自家二叔家的弟弟還小,加上方林兩家是通家之好,就愈發的把林賀當成弟弟,更把督促林賀讀書視為自已的責任。

不過人多也有人多的好處,林賀再也不感覺無聊了,幾人一起比著勁兒學才更有動力。林賀每天辰時起身,吃過早飯就開始讀書,一般是自已先看,再等著林伯英一個人或者是兩人叫過去單獨講授。

林伯英講授完一篇文章一般會要求背會,還要講清楚文章的含義。有時也會留一些課業。但現階段,林賀還是背誦的壓力比較大。

等吃完午飯就是自學的時間,林伯英授課只在上午。

有的學子下午就不來林家了。

不過林賀還是請方浩還有幾位師兄弟下午想來也可以來,雖然下午林伯英要自已看書沒空管他們,但是他們幾個也可以互相討論交流。

幾人還會互相抽查背誦。

這是林賀發起的遊戲。林賀看幾人都彬彬有禮的樣子,互相不怎麼親近,就提出了這個遊戲,果然,眾人都躍躍欲試,彼此之間親近了不少。

這個遊戲其實就是成語接龍。

最近林伯英在給大家講論語,“咱們剛好就用論語接龍怎麼樣,論語裡有很多成語,比如我說一個關鍵字,下一個人就要背誦一句帶這個字的論語句子,以此類推,一個字只要有人答不出來就結束,這樣玩怎麼樣?”

林賀這樣一說,幾個人都同意。

最先響應的是師兄文葆光,“那得有什麼彩頭吧?”這位最為跳脫。

文葆光今年十歲,他家前朝世代為官,是本地有名的書香世家,他爹現在就在潼川府做官,只不過他是家中的獨苗,家裡的老太君不放心他跟著爹孃在外面,就把他留在老家親自照顧。

林賀第一次見文葆光的時候,就見這傢伙靛藍色的長袍領口袖口都鑲繡著銀絲邊流雲紋的滾邊,腰間還墜著一塊玉佩,活像個公孔雀!

“能有什麼彩頭啊?要是賭錢的話咱們一定會捱打的。”林賀對這一點十分確信。眾人也心有餘悸地點點頭,林夫子看著挺溫和地,沒想到真的打人。

文葆光臉刷的一下紅了,上次就是他無故來遲了,被罰了兩戒尺。

“那不如咱們賭字帖怎麼樣?輸一次罰一張大字!”這個建議是方浩提出的,眾人也沒有更好的想法,就可有可無地同意了。

林賀看了一眼方浩,這位仁兄提出這樣的彩頭林賀絲毫不意外。

“好,我先來,就“好”字怎麼樣?,咱們從左到右一個一個來”,林賀先給大家打了個樣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型之惑

叢林漫步

重生!簫大小姐要當反派!

鍋包肉包子

末世重生,極品女神求收留

虛胖大象

朝秋辭

缸裡的閒魚

六時光青春

梧桐樹上開了朵桃花

銀河大陸

夜雨奶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