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劉進忠把城門口的事情仔細的描述了一遍。

皇上淡定地點點頭,“你去回太子吧。”

“是。”劉進忠磕了一個頭,無聲地退下了。

太子很早就開始參政了,現在一般的摺子他都可以批閱,批完之後交皇上檢查一遍即可。

除了批摺子,六部的事情他也得過問。

作為一個二把手,還是備受父皇重視的二把手,他的工作比他的父皇要繁忙很多。

皇上負責最高的領導,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朝臣無法做主的,都要先來找他。

現在,太子就在刑部辦事。

太子一人獨坐在上首。

下面跪著刑部上下的一干官員。

“眾位愛卿請起吧。”太子淡淡道。

下面的一干刑部官員也有些疑惑,以往來自來刑部,一向是禮賢下士,姿態擺得十分好。

怎麼這回來了刑部,踏踏實實地讓大家跪在下首,好一會兒才讓起身呢?

奇怪!太奇怪了!

太子也有些煩這些官員了,先前自已總在父皇面前給他們說好話,父皇要罰也多是攔著。

自已總是不相信這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官員能做出那種毫無人性的事情來。

可這回的貪汙案一發,算是揭開了這些人的面具。

太子發現,自已無法向以前那樣溫和的對待這些官員了,相反,無論他們在說什麼,自已總是忍不住在想,這些人面具後面的表情是什麼樣的,他們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要權力?要名聲?還是要錢?

這回,太子也是下了狠手,不僅在代州、幽州、宣化府殺了不少人,那些送回京城的貪汙犯也是太子授意的,皇上下令的時候太子也沒有求情,相當於也送了他們一程。

以往在戰場上的時候,自已殺的都是敵人,現在,難道自已漸漸地把官員也當成敵人了嗎?太子在內心問自已。

刑部尚書韓百川的聲音拉回了太子的心神。

“太子殿下,微臣幾人已經擬定了一些章程,只是對犯人的刑罰還不敢下定論,還請太子殿下示下。”韓百川把一摞紙遞給了太子。

太子接過來,一目十行的看過去。

要說以往,他對刑律這方面還不夠了解。

但是,最近修訂《大齊律》的事情要緊,他就從翰林院叫了兩個善於刑律的庶吉士過來給他講解。

按理來說,身為太子,他是需要每日由侍讀官陪著讀《四書》、史籍之類的書籍。

但是一來他的年紀已經大了,早就陪著父皇打江山了,父皇也想要他多接觸政務,就取消了這一項。

侍讀官每日陪著兩個皇孫讀書也就是了。

這兩個庶吉士對刑律的瞭解還是不錯的,太子聽了半個月,對這方面也有了一些瞭解。

尤其是有一個姓林的庶吉士,好像對這方面十分擅長。

在講解的時候還暗暗給自已說一下《大齊律》的不足之處。

雖然他說的很隱晦,但是太子聽出來了。

其實也是這幾年朝廷上下都太忙了,皇上剛登基的時候,南境戰亂不斷,朝廷正忙著平定戰亂,還要休養生息。

要不《大齊律》早該修訂了。

《大齊律》頒佈的時候,就相當於把前朝的律法改了個名字重新印了一遍。

但是,要是前朝的律法好的話,前朝也不至於滅亡啊!

太子搖搖頭。

“太寬泛了,要更細一點,就從刑部的卷宗中找,把能想到的方法都寫進去。”

“就貪汙兩個字,太過寬泛!”

太子暗暗想道,就像林卿說的那樣,律法不細,人為能插手的地方就越多。只有把條文寫得足夠細,才能讓那些犯罪的人無所遁形!

“太子殿下,劉總管過來了。”東宮的大太監雙喜過來回稟。

太子站了起來,“叫他到外面回話吧。”正好對外面鬆口氣。

聽了劉進忠的回稟,太子嘆了一口氣。

王先生走得這樣淒涼。

看來,他是被徹底放棄了。

“你去回稟父皇,莊閣老的事,我心裡有數。”

“是。”

------

林家。

林伯英把厚厚地一摞書放到桌上。

“爹,這是什麼?”

“姐夫,這是什麼?”

這是本朝的全部律令。

不只是刑律,林伯英把《大齊律》《大齊令》《禮制》《諸司職掌》都買了一份回家。

厚厚地堆滿了書案。

“這麼多,那得多少錢啊?”林賀震驚,這是他這輩子頭一次一次性看見這麼多書。

實在是這個時代,書太貴了。

一本普通的書就要幾兩銀子。更別說老爹這回買的都是精裝本了,還這麼多!

這莫不是要上百兩銀子?

林伯英有些尷尬,這些書是挺貴的,不過自已還買的起。

相比於在大陵縣,在京城買書有兩個優勢,一是書的種類比較多,像一些書在大陵縣根本找不到,而在京城,讀書人都聚在一起,找一些稀缺的書也比較方便。

二是,京城的印刷作坊多,同行之間有了競爭,所以價錢相應的就下降了。

比如這麼多書,自已也就花了七十兩!

“七十兩?”

“多少?七十兩?銀子嗎?”

林賀和鄭谷齊齊抽了一口氣。

什麼家庭呀?買這麼多書???

林伯英:......

這些書的錢他還沒有付,和店家說好了明天給,還好他穿的是官服,那店家才允他賒賬。

“買這些書都是有用的,你們兩個也要看。”而且,這些書可以作為自家的藏書,一代一代傳下去。

自家的書還是太少了,多是自已這些年讀書攢下的,大都是為了科舉所收集的,並不稀奇。

像歷代的世家,千卷藏書,萬卷藏書亦是不足為奇。

自已家還是所差甚遠啊!

聽完林伯英的言論,林賀和鄭谷有些無奈。

“不是說要修訂《大齊律》嗎?現在買了之後是不是還得再買一份啊?”突然想到這一環,鄭谷立馬著急地問道。

林伯英默默搖頭,“最近太子時常問我刑律之事,我多看看也好有些準備。”

聽了這話,林賀和鄭谷立馬覺得不貴了。

自從賑災之事後,鄭谷和林賀都覺得太子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狠人,與其父相似。

因此生怕林伯英表現不好,得罪太子殿下。

林伯英一開始也有些納悶。

善於刑律之人,都在刑部。

太子殿下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呢?仔細想來,太子殿下可能也是怕偏聽偏信吧。

刑部尚書韓百川林伯英也聽說過一點。

這人是刑律大家,家中也是世代為官,在浙江一帶極有名聲。

家中藏書萬卷,多的是歷代的名家孤本,不過此人為人極為吝嗇。

聽說他在家中的藏書閣題字“清俸買來手自校,子孫讀之知聖道,鬻及借人為不孝”,一些重要的書上,更是親手在每本書的最後一頁寫道“借書不孝”。

因為這一件事,他在讀書人中的名聲就有些不好,都說他過於慳吝。

可是閣老莊文堅持要用他,因此他刑部尚書的位置坐的極為牢固。

現在看來,太子不僅是不信刑部,連內閣與皇上太子也有隔閡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邪王輕點愛:獨寵醫妃

已紫砂勿擾

快穿:殘魂的迷惘之界

被狙擊的街道

向你而去

選C就選C

我們約定了下輩子

筱歟

開局反派聖子!弟弟是女主舔狗?

廣東靚仔落淚

賀少的颯爽甜妻

陌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