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座位上,諸位貢士的心都懸著,一邊思考考題,還要一邊回憶參拜皇上的禮數。

一會兒,皇上會親自出來監考,前幾日,已經有人教過他們參拜的禮儀了。

諸位貢士都要行行五拜三叩禮。先揖禮,然後下拜五次,然後磕三個頭。

先前在奉天殿門口,他們已經在皇極殿前的廣場上參拜了諸位卷官執事。

林伯英在腦子裡不停的回放叩拜的流程,深呼了幾口氣。

辰時二刻,皇上帶著諸位諸位官員進入大殿,立於上方接受眾人的參拜。

看著滿殿的貢士跪下來的模樣,皇上不由得生出一種天下英雄盡入我彀中的快意。

行禮完畢,皇上微微點頭。

便有一個身著一品官服的大人出列宣讀聖旨,主要是宣讀考試規則,以及感念皇恩浩蕩,皇帝臨軒親策。

林伯英感覺這一系列流程走的極快,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已經坐下來開始構思答卷了。

奉先殿內靜地出奇,連皇上都不出聲說話,銳利的眼神從考生身上一個個的掃射過去。

‘這個人表情很輕鬆,想必答得不錯。’皇上在上面很容易看清每一個人的小動作和表情是放鬆還是凝重,都逃不出這位皇帝的法眼。

‘這是會元吧,聽說是胡卿的兒子。不錯。’

‘這個人面中怎麼有這麼大一個痦子,可惜了。’

‘這個看起來有五十了吧,唉’

底下的貢士似乎有得能感受到皇帝的眼神從他們身上略過,手控制不住的顫抖起來。

林伯英倒是完全沒有注意到。

也有可能是他離皇上太遠了。

奉天殿極大,貢士們的座次是按排名坐的,分為兩列,單數一列,雙數一列,兩個人之間的距離也很大。

因此林伯英離皇上的距離有二十多步遠,感受不到也是正常的。

林伯英正在仔細思考殿試的題目。

和前幾次考策論不同,殿試的題目往往更注重實務,膽大的人往往能出奇制勝。

但是這也看情況,如果遇上一個小氣的皇帝就慘了。

林伯英正在思考,到底要不要寫得婉轉些。

今次殿試的題目是:行道久可見功效,朕有心行道已久,為何未見功效?“變則通、通則久”,今天可以不斷變更政策嗎?

林伯英沉吟良久,終於下筆了。

人在專心的時候,時間是過得很快的,等林伯英寫完草稿的時候,已經快中午了。

皇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下了臺階,在考生中游走,有的時候還會湊到某個正在奮筆疾書的考生旁邊看人家寫。

等皇上慢慢踱步走到林伯英身邊的時候,他已經檢查了一遍錯字,正在謄抄。

殿試的時候是沒有專人謄錄的,只有一道糊名的工序。所以考生的字跡就極為重要了。

一筆好字就可以給人留下好的印象。

皇上的身子靠過來,遮擋住了正午直射進來的陽光。

林伯英緊了緊手中的筆,繼續謄抄,不敢抬頭。

等光祿寺的太監進來發放午餐的時候,林伯英才抬起頭看了一下殿中,皇上已經不在了。

殿試的午餐十分簡單,每人饅頭兩個,湯一碗。

午餐也可以不吃,如果答得快的話午時之後就可以交卷離開了。

如果沒有答完,可以吃完午餐繼續,直到酉時才會強制收卷。

林伯英想了想,拒絕了午飯。

自已還不是太餓。

林伯英還不到申時就答完了,跟著一旁的執事到東角門納卷。

------

次日晚上,文華殿。

一共三十三張卷子,也不需要謄錄。考官們很快閱完,分成了一二三等,現在是到文華殿給皇上讀卷。

每個讀卷官依次跪至御前向皇帝朗讀所持試卷,然後交給皇上御筆硃批,選出一二三甲。

也就是這時候,主考官陶老終於現身了。

這段時間他一直埋頭修史,昨天才抽出時間來閱卷。

這回,他也帶來了自已推薦的一甲人選。

此人洋洋灑灑寫了近萬字,且並未打草稿,在試卷上一氣呵成。

他歷數了歷代皇帝治國之教訓。還直言批評當今,連科舉制度也被他批“細書為工,累牘為富。”這樣一來讀書人只知道功利的讀書,做不到以天下為已任。

這人的文章太過激進,幾個同考官都敬謝不敏,只有陶老頗為推崇,因此特意來文華殿為皇上讀卷。

“是卷古誼若龜鑑、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他這樣評價此人。

皇帝聽過此人的文章,不由得擊節讚歎,曰:大善。

在場的幾位主考官也就都明白皇帝的意思了,此子就是一甲第一名。

讀完幾位同考官推薦的文章,皇帝尤嫌不足。又讓人把二甲的文章拿出來讀給他聽。

最後皇帝留下了最心儀的三張答卷,陶老才領著眾人把剩下的文章拿出去了。

本朝慣例,二三甲人選由考官確定,在傳臚大典之前已經寫在了黃榜之。

而一甲的三人由皇帝親自於傳臚大典當天頒佈,再寫在黃榜上,張貼於長安左門外以示天下。

一甲進士三名,賜進士及第,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本次殿試有十名閱卷官,每個試卷都會由十人判卷,並在試卷上做出標記,以圓圈最佳,三角形其次,方塊形再次,打叉就是否定。

因此排名次的時候還是很順利的。只要按標記的數量排列即可。

“陶老,這二人的分數相同。”同考官捧著兩張答卷交給陶老,一般這種情況就需要主考官來定奪了。

陶老把兩張答卷接過來細細地看過一遍,在最上邊的那張答卷上畫了一個圈。

下首的同考官看見這一目,微微勾起一抹笑:他就猜到了陶老會這麼選,越是激進越得陶老的心。

陶老咳嗽了兩聲,聲音也有點啞,“諸位,既然已經查驗完畢,就照此順序開始寫黃榜吧。”

眾官員拱手稱是,立馬有小吏過來一張張拆去彌封。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團寵崽崽,星際爆紅

瑜七七

雙面紈絝玻璃師尊

燕新歸

鬥羅之我在唐門混日子

綿鹿

凹凸世界:凹凸之旅

暗影使者R707

好像是你先說的77次

販泥5557

蝕陽

LU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