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糧種上,地裡閒了之後,二哥就張羅著開始翻蓋新房。

有了吳遠中這五千塊錢的支援,二哥就不用擔心資金的問題了。

幾個月後,一坐有著三間堂屋、兩間西廂房、一間東廂房和一間灶屋,還有一個大門樓的磚瓦三合院落地而成。

房屋很顯眼,這成了周邊村裡的新聞。

這也是二哥的驕傲。

當時雖然已經改革開放,但剛起步不久,農村普遍還沒有致富,農民腰包大多還是癟的。

能蓋這樣一個院子,不是一般人家能負擔的起的。

所以二哥的這個院子,惹來了不少村人羨慕的眼光。

前院蓋好之後,錢還沒有用完,二哥就又在後院的院子西面,蓋了兩間簡易房,專門用來養長毛兔。

二哥他們搬回前院那天,吳遠中、張曉娟帶著母親和小文一起回來了。

那天村裡的人也全都來賀喜。

二哥安排了宴席,招待規格很高,菜品很豐盛。

二哥很高興,吳遠中很高興,母親很高興,全家人都很高興。籌光交錯,把酒言歡。

宴席散了後,吳遠中又去各處看了看。

從吳遠中接手村裡的多種經營以來,村裡的多種經營又煥發了新機。

不光是村裡,現在整個公社裡的其他村莊,都跟風吳張莊的經營專案。

因為吳遠中的貿易公司,能把這些農產品源源不斷的運出去,運到大城市去銷售。

他們不愁銷量。

張亮現在也很忙,不時的有其他村莊的人,來找張亮,詢問加入他們經營專案的事。

每當有新的村莊加入,張亮就會彙報給胖子,胖子就會派專業的技術人員下來。

指導他們自己收購需要的品相,大小。

囑咐他們按要求種植、養殖、生產。

張亮告訴他們:“只有符合我們要求的商品拿來,我們才收。”

吳遠中轉了一圈,最後來到村委會,他讓張亮去通知各負責人來開個會。

村裡的幹部也都來了。

吳遠中建議他們把一些產糧低的土地或不適合種糧食的土地都種上經濟作物。

吳遠中說:“紅花和菸葉都可以,現在這兩種東西市面上需要很大。

“供不應求,所以利潤很可觀。”

張村長做好了記錄,對吳遠中說:“村裡沒有會種這個的,還需要專業技術人員。”

吳遠中點點頭:“你們綜合考慮,具體怎麼種?種多少?

“有什麼困難和需要,直接跟張亮說就行了。他會替你們安排好的。”

吳遠中他們開完了會,又回到二哥家。

賓客們已經都走完了,三姐和大姐她們都還沒走。

一大家人坐在新房裡聊天。

吳遠中詢問了幾個孩子的學習情況。

大姐家的,初中畢業後,都不上了,都在家裡務農。

二哥家的,老大初中畢業,在村裡的醬油廠工作。

老二在讀高中,明年畢業,有希望考大學。

老三和老四都在上初中。

三姐家的,上小學。

吳遠中說:“明年我想把小文也送學校去,讓他早點上學。”

二哥笑著說:“不讓他多玩幾年,一上學可就沒時間玩了。”

張曉娟道:“早上學早安生,省得在家裡鬧媽。”

小文聽到他媽挖苦他,走過來說:“誰鬧人了?我才不鬧人勒。”

母親摟住小文道:“就是,俺小文才不會鬧人。”

大家一起笑。

他們直坐到傍晚,吳遠中站起來要走了,大姐過來拉住他說:

“遠中,大姐想跟你商量個事。”

“啥事?”

“我想讓俺家老大跟你去城裡,你幫她找個事幹。”大姐還有點不好意思。

吳遠中想了想說:“我正要跟你講呢,我馬上要組建新公司了,讓她到我的新公司上班吧!”

“這現在不是做的好好的嗎?咋又弄新公司?”大姐不解的問道。

吳遠中道:“這個也是貿易公司,不過是專門做家用電器的。

“總部在縣裡,不過省裡、南方都有分公司。”

大姐心疼的說:“你現在吃穿不愁了,還給自己找那麼多事幹啥!”

吳遠中笑笑說:“我還這麼年青,又趕上了這個好時候,真幹不動了就不幹了。”

“行吧”,大姐說:“讓俺家老大什麼時候找你?”

“快了,先別急,我到時通知你。”

他們相互道了別,各自回家了。

生活依舊忙碌,吳遠中在努力擴大自己的事業版圖。

各部門,各公司都在有條不紊的運轉著。

這天,吳遠中剛來到辦公室,辦公室裡的電話就“叮鈴鈴”的響了起來。

吳遠中好像睡落了枕,本來早上起來就不得勁,聽到電話鈴聲,感覺分外的刺耳。

他皺了皺眉,拿起了電話。

“喂!”

“遠中呀!”電話那頭是二哥焦急的聲音。

“二哥呀!這麼早,有事嗎?”

“你回來一趟吧,五爺快不行了,就想見你一面。”二哥著急的說。

“啊!好,我這就回去。”吳遠中一下子愣住了。趕緊通知司機備車,送自己回村。

一路上,吳遠中思緒萬千。五爺的事,雖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吳遠中回想:五爺有多大了?好像有八九十了吧?

跟五爺一輩的老人,現在都不在了。

到了這個年齡,也算是“喜喪”吧!

不過五爺想見自己,這是吳遠中沒想到的。

自己與他非兒非孫,充其量也就是他的堂孫,他下面還有親兒子,親孫子,還有親重孫。

按理說,無論無何,五爺在臨走前,也輪不到見自己。

但二哥既然打電話說了,肯定是有這麼一回事。

汽車駛到村裡,吳遠中下車,還沒走到五爺家,就聽到院子傳來悲痛的哭聲。

吳遠中知道:自己回來晚了。

他快步走到五爺家院門,五爺的二兒子正跪在院門口,給來賓叩頭。

吳遠中知道,只要來人,不管長輩、平輩、晚輩,五爺兒子都要叩頭。

這就是一種風俗:

一是謝罪,表示自己不孝,沒能照顧好長輩;

二是請求鄉鄰們幫忙,操辦後事;

三是人死為大,無論平日裡親疏恩怨,兒子一個頭磕下去,過往恩怨一笑勾銷。

反正大概就這幾個意思。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重生了,誰還不能做個渣男

牙醫與姜戈

帶個系統重生的別樣人生

就會一點

道長快跑,那紅衣又來索命啦

一三一一

你一素人,讓頂流生娃上門合適嗎

李元芳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