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介面說:“現在想想,真不知道那個時候都是咋熬過來的。

“吃,吃的沒有,穿,穿的沒有,關鍵是還看不到一點希望......”

母親看父親越說越有點傷感,就打斷父親道:“還說那幹啥,讓孩子跟著難受。”

“好...好,不說了,今天應該高興,吃飯...吃飯!”

吳遠中看著父親,突然覺得父親也變得可愛起來。

有時候母親說話,或是我們有不同意見,父親也願意聽了,不像前些年那麼固執。

吃飯前,母親上屋裡,拿出準備好的紅包,封給新姑爺——李寅飛。

李寅飛看了看三姐,三姐說:“這是你應該掙的,就前三年有,收了吧。”

李寅飛才笑著裝進兜裡,嘴裡說:“謝謝媽!”

今天一家人算到齊了,父親很高興,不自覺的就多喝了兩杯。

吃飯的氛圍很好,很融洽。

李寅飛雖然跟三姐結婚了,但大姐夫還是把他當幹部看,說話必叫“李幹部”,對李寅飛很尊敬。

三姐看不慣了,對大姐夫說:“他是你妹夫,你跟他這麼客氣幹啥?”

李寅飛也說:“就是,你喊我寅飛就行了,要不喊我小李也行。”

大姐夫訕訕的還沒說話,大姐說話了:“是妹夫也是李幹部,你大姐夫也沒叫錯。

“再說,這是你大姐夫的心情,咋不行了?”

三姐無話可說了,只得無奈的說:“行...行,隨你吧!”

吃完了飯,父親酒有點上頭,就去屋裡睡了。

孩子們去自己屋裡玩了。

吳遠中和李寅飛、大姐夫反正也沒事,就閒逛著來到醬油廠。

母親還是不讓三姐幹活,說是剛嫁出去的閨女,頭幾年回孃家,不興幹活。

大姐和二嫂幫母親收拾好後,都來到堂屋,圍在一起說話。

母親說了要給吳遠中定親的事。

大姐問:“誰家的姑娘?”

三姐插嘴道:“是張曉娟。”

“噢!”大姐點點頭問:“她不是剛去上高中嗎?”

母親說:“他們天天膩歪在一塊,也不知道避人。整天拉著手,村裡都是嚼舌根的。

“你不跟他們定了,閒話越說越多,越說越不像話。”

大姐嘆口氣說:“都是這樣,芝麻的事,都能傳成西瓜。

“那張曉娟願意嗎?”

“張曉娟肯定同意,他倆年前天天在我那玩,好的像一個人一樣”,三姐說:

“就是不知道張曉娟父母能不能同意。”

母親說:“同意,那天吳遠中去問張曉娟,正好張曉娟也要來問吳遠中,肯定是張曉娟爸讓他來問的。”

“那就好,我看張曉娟也不錯,人漂亮,也溫柔。”

大姐問:“對遠中咋樣?”

三姐回答說:“喜歡吳遠中喜歡的不得了。

“哎,你說這遠中,咱們也沒覺得他有什麼好,就是討女孩子喜歡...”

大姐打斷三姐問:“還有誰喜歡遠中?”

我聽衛蘭說:“那個叫李靜萍的女知青也對遠中有意思,不過那是一開始。

“現在遠中和張曉娟談物件了,估計那李靜萍也斷了念想了。”

大姐驚訝的說:“噢!就遠中那樣,還有女知青喜歡他?”

母親聽大姐說這個,不高興了,她說:“咋,你兄弟哪一點不好,我就覺得遠中挺好的。”

“是...是,是你兒子,當然好了。”

幾個人又說了一會話,吳遠中他們也轉了一圈回來了。

“咱先回去吧?”大姐夫說。

“行”,大姐說:“我們路遠,還待走著,就先回去了。”

母親說:“走吧,別摸黑嘍。”

“不跟俺爸說了!”

“不說了,你爸還沒醒呢!你們回吧。”

大姐一家就先走了。

送走了大姐,三姐說:“那我們也回去了。”

“回吧,回吧,你們走了俺也安生歇一會。”

三姐說:“吆,聽這意思是不想讓俺們來了?”

母親說:“就你會猜,咋不上好地方猜?”

三姐笑著說:“你說的都不好,咋叫俺朝好地方猜?”

“好...好,那別走了,吃了晚飯再走。”

三姐故意一撇頭說:“不吃,走,寅飛。”

李寅飛跟母親打招呼說:“走了,媽!”

母親笑著點點頭說:“走吧,走吧!”

三姐就和李寅飛一起回去了。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走親戚了,姑呀、姨呀、舅呀,各種親戚都要走一遍。

這些親戚,有時候吳遠中一個人去,有時候和二哥一起去。

母親備好禮物,往往一圈親戚走下來,禮物一點都沒少,反而還多了各個親戚家炸的年貨。

這都是前些年傳下來的習俗,其實也是一種無奈。

前些年一窮二白的時候,人們走親戚都會把家裡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做為禮物。

而收到禮物的人,是不會要別人家東西的,因為那個時候大家都沒有,太窮了。

可以自己要餓兩天肚子,才能湊出要走親戚的禮物。

所以禮物都會原封不動的返回去。

不光返回去,如果先收到禮物的人家稍微有些多餘的,還會給回一些禮。

慢慢的,就成了一種習俗。

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比那時好多了,好歹也都有吃有喝了,但流傳下來的習俗一直都沒有變。

這變成了一種禮節,也變成了一種美德。

除了子女孝敬父母之外,走親戚拿禮物,也變成了一種儀式。

接受禮物的人不收禮,還會給回一些禮,所以吳遠中和二哥走親戚,東西越走越多。

來來往往,你來我去,從大年初三開始,吳遠中和二哥就一直在走親戚。

初十之後,親戚才走完。

再後來的日子就什麼事都沒有,天天就是玩。

一直到正月十五之後,年就算是走遠了。

下了正月十五,母親就去找了媒人,要去張曉娟家提親。

因為再停幾天,張曉娟就要開學了。

本來,媒人去提親,張曉娟在不在家都行,但張曉娟說:

“她還沒見過媒人是怎麼提親的,別人的沒見過就算了,這是自己的,想見見。”

“行”,吳遠中說:“那就在你開學之前,把親提好。”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真是一名作家

葉公與龍

逆時迴圈蝴蝶漣漪

夢筆雜談

作為系統好難啊

晴雲一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