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厲公寫的書信裡面這樣說的:“我呢聽說過當臣下的侵犯君上,叫做不忠。當弟弟的不聽從哥哥的話,叫做不順。不忠不順的人,連老天爺都不保佑。公子你呢誤聽了奸臣的話,趕走了君主。如果你能夠及時地醒悟過來,把天子迎接回來,天子一定不會怪罪你,到時候你以前的富貴還可以保留。這樣還不行的話,可以退居到另外的一個小地方,天下人或者不會計較你。公子要怎麼做還希望早點打算。”

公子頹得到了厲公的書信,就有點猶豫了,這可怎麼辦啊?

五大夫說:“哪裡有騎到老虎背上,想下來就下來的道理啊。再說了,退居到別的地方怎麼可能啊,會饒得了你嗎?這個完全是鄭伯騙人的話,聽不得的。”

公子頹聽了,就把鄭國使者趕了出去。

這邊鄭厲公就到櫟去見了周惠王,派人到成周取到了傳國玉器,把天子好好地安頓在櫟城。

周惠王三年的冬天,天空中飄著雪花,鄭厲公派人約會西虢公,準備一同起兵勤王。得到了虢公的響應。第二年春天的時候,鄭國和虢國的君主在弭,約定四月夏天的時候兩國一同出兵。

很快,出兵的時間到了,鄭厲公親自率領大軍攻打南門,虢公率兵攻打北門。兩國軍隊士氣昂揚。

大夫蒍國急忙進宮來報信,宮人說子頹還在餵牛呢,一下子也不知道他在哪裡餵牛,後來朝代的宋有畫家皇帝,明有木工皇帝,在藝術上造詣真是不小,這個子頹真可以說是藝術皇帝的鼻祖了,當然他這個得算農夫皇帝。

話說馬上敵人都要打進來了,你說事情得多緊急啊,蒍國也不管了,他假傳子頹的命令,要邊伯、子禽、祝跪、詹父守城。

這個時候,城裡的老百姓聽說周惠王回來了,大家都歡聲雷動,爭著來開城門迎接周惠王。

大夫蒍國呢正在寫國書準備派人去衛國求救呢,信還沒有寫完,就有人報告說周惠王已經進城了。蒍國呢對子頹還算忠心,也沒有其他辦法,就自個兒把自己解決了,自殺死了。

另外祝跪、子禽這兩個大夫死在了亂軍之中。邊伯和詹父被老百姓綁了,交給了周惠王。子頹這個時候呢逃跑了,他逃跑呢還忘不了他的牛,他和石速一起把他的寶貝牛兒帶上。那些牛一條條地長得肥肥胖胖地,子頹呢跟著牛跑,哪裡跑得快啊,很快就被追兵全給抓住了。沒有說的,周惠王把他們全給斬首了。

周惠王復位,就把虎牢關以東的地方賞賜給了鄭國。把酒泉這個地方賞賜給了虢公。當然了,還給了這兩個國家很多酒具玉器等好東西。兩國的君主高高興興地謝恩,各人就回各人的國家去了。

可惜的是,一路上,鄭厲公得了病,沒有辦法醫治,好不容易撐到了鄭國,一口氣接不上來,死了。他的兒子公子捷繼位,這個就是鄭文公。

周惠王五年的時候,陳宣公懷疑公子禦寇謀反,找了個理由把他給殺了。公子完,字敬仲,他呢是陳厲公的兒子,一直以來與禦寇很要好,見宣公莫名其妙地就殺了禦寇,擔心自己也不安全,就逃到了齊國。齊桓公給了禦寇一個叫工正的官職。這個禦寇呢,挺知書達理的,齊桓公認為他是個賢人,就把田這個地方給他作為供養,後來這個禦寇就是齊國田氏的始祖,今後復齊的田單,就是禦寇的後人,這個呢是後話了,以後再給大家講。

周惠王七年,魯莊公當國君已經二十四年了,年齡三十七歲了。他呢很喜歡齊國的公主,想起自己的父親魯桓公死在齊國,現在想娶齊國的女子為妻,心裡面還是覺得不是那麼回事,他呢就重新把魯桓公的宮殿修葺了一下,意思是要安慰下死去的父親。

這一年的夏天,魯莊公親自到齊國迎親。秋天的時候,齊國的公主就跟隨魯莊公回來了,魯莊公立這個公主為夫人,就是哀姜。齊國和魯國這樣又成了親戚國家,兩個國家的關係越來越好。

齊國要稱霸的,就得展現下自己的武力,齊桓公呢就通魯莊公一起,準備合兵討伐徐和戎。兩個地方哪裡惹得起齊國和魯國啊,沒有辦法只有臣服這兩個國家。鄭文公見齊國的勢力越來越大,他很擔心齊國的侵略,於是派使者到齊國請求盟約。另外宋國、魯國、陳國也一同派人向齊國請求盟約。於是幾個國家在幽地合盟。天下諸侯都對齊國推崇備至。

合盟成了,齊桓公高高興興地回到了齊國,他呢舉辦了個宴席請大家喝酒,喝到一半的時候,鮑叔牙就來給齊桓公敬酒,齊桓公說:“今天寡人可真是高興啊,來來來,乾了這杯酒。”

鮑叔牙說:“我呢聽說過開明的君主和賢良的臣子,就算是在得意的時候也不要忘記有憂慮的時候。我呢希望君上不要忘記以前流亡的日子,管仲呢不要忘了曾經還當過囚犯,甯戚呢不要忘了清苦的時候。”

齊桓公聽了,就站了起來,一下就給鮑叔牙鞠了個躬,他說:“先生真是個賢人啊,我們一定要樂不忘憂。寡人憂諸位大夫真是我們齊國的幸福啊。”大家就在那裡相互吹捧,你的賢君,我是良臣的。也是,高興嘛,還是值得互相吹吹,這樣吹吹更健康。當晚,大家都喝了很多酒,高高興興地吃飽喝足,盡興而歸。

話說這一天,周惠王派使者召伯廖到齊國說周天子賜齊桓公為方伯,賦予齊侯有專門替周天子討伐的職責。他說:“衛候子朔以前支援公子頹,周天子心裡面不安逸都有十年了,直到今天還沒有懲罰衛國。今天呢想請齊國國舅替討伐衛國。”

齊桓公聽了,這個侄兒天子都說了,那我還有什麼說的,於是他親自率領大軍討伐衛國。

衛國這個時候衛惠公朔已經死了,他的兒子當上衛侯已經三年了,就是衛懿公。他們不知道齊國來的原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派兵迎戰。衛國哪裡是齊國的對手啊,就打了敗仗,齊桓公的人馬直接攻到了城下,向衛懿公宣讀了周天子的詔書,數落衛國的罪狀。

衛懿公說:“唉,天子討伐得很有道理。只是這些都是先君一時的過錯,與寡人有什麼關係呢。”他就派長子開方,拿了很多金銀珠寶到齊軍營帳講和。齊桓公呢也挺大度地,他說:“先君的過錯,確實不能怪到子孫身上,我這次來呢只是遵照了周天子的王命,既然懲罰的效果達到了,我也沒有必要要求衛國太多。”他就同意了講和。

衛國公子開方看齊國軍容嚴整,國力強盛,那個羨慕啊,就想留在齊國。齊桓公說:“你呢是衛國的長公子,以後應該是繼承大統的資格。為什麼捨棄一國的主人的位置,反而來我們齊國效力呢?”開方說:“明公在天下的賢名哪個不知道啊,如果能夠伺候明公左右,對於我來說是多麼大的榮耀啊。那比當什麼君主可是要有意義得多。”

幾句話說得齊桓公心花怒放地,他就拜開方為大夫,贈送了他很多貂皮象牙等貴重物品。

畢竟不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諜戰迷霧

南宮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