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懿公是衛惠公的兒子,他呢是在周惠王九年的時候繼位的,在位的時間也是九年。這個國君有個毛病,非常喜歡一種叫仙鶴的鳥兒。

仙鶴呢我們知道是一種很名貴的鳥兒,有個詞語叫松鶴延年,仙鶴也代表了長壽的寓意在裡面。而且這個仙鶴每七年就有一個小變化,變得更美,每十六年又有一次大變化,經過一百六十年的變化,變成美麗的樣子,到了一千六百年就長定型了。

話說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大臣們都熱衷向國君進獻仙鶴,只要有獻仙鶴的衛懿公都會給他們賞賜,這下好了,從宮殿延展到民間,到處都是養鶴的。

衛懿公愛好仙鶴到了什麼地步呢,只要他一出巡,仙鶴就排成兩隊,還用大車把仙鶴載著一起出巡,衛懿公還給仙鶴安了個官職,叫“鶴將軍。”凡是養仙鶴的人,國家都給俸祿,有公務員的待遇。對於民間的疾苦,咱們的衛懿公可管不了那麼多了。

大夫石祁子是石臘的後人,他和寧速共同執掌朝政,兩個人從國家大局出發,多次向衛懿公納諫,衛懿公哪裡聽得進去,我愛我的仙鶴,你們這些當臣子的多什麼話。

公子毀是衛惠公的哥哥,算是衛懿公的叔叔,他看到衛懿公這個樣子,覺得衛國前途渺茫,就跑到齊國去了,齊桓公把他留在了齊國,還嫁了個女兒給他。公子毀走了後,衛國人想起當年太子急子死得冤枉,衛惠公繼位後,老百姓一直以來都有怨氣。公子急子、公子壽都沒有兒子,公子碩死得又早,黔牟也絕了後,只有公子毀還在,而且公子毀一直名聲很好,人心漸漸偏向了公子毀。加上衛懿公又亂搞一通,老百姓的怨氣越來越重了。

北方民族對中原民族的威脅一直都是存在的,這個時候北方的狄主叫做瞍瞞,他呢擁有兵士數萬,有這麼多軍隊,時常就有掃蕩中原的意思。聽到齊國討伐山戎這件事情後,他很憤怒說:“齊國跑那麼遠的地方去打山戎,太不把我放在眼睛裡面了,我要去攻打中原。”他呢說到做到,糾集了二萬戎兵去攻打邢國,把邢國整得烏煙瘴氣。齊國派兵來救邢國,戎兵就把軍隊轉移到了衛國。這個時候衛懿公還在玩他的仙鶴呢,聽到訊息大吃了一驚,急忙召集人馬,準備堅守。

老百姓都不聽衛懿公的話,全跑到野外去了,不願意守城。衛懿公就派人去抓這些人回來,好不容易,抓回了百十來個人,問他們為什麼躲避呢?老百姓說:“主上用一物就可以抵抗敵人了,哪裡還需要我們啊。”衛懿公很驚訝問:“什麼東西啊?”老百姓說:“仙鶴呢?這可是個神物。”衛懿公說:“仙鶴哪裡可以抵禦敵人呢。”老百姓說:“如果仙鶴不能打仗,那養它有什麼用處呢。君上養這些沒有用的東西,我們老百姓心裡面不服氣啊。”衛懿公也覺得自己理虧,就說:“寡人不養仙鶴了。”

他呢就命人把仙鶴放了,也許養久了,仙鶴對衛懿公也挺有感情的,在空中盤旋,久久不願離開。老百姓知道衛懿公果然不再貪戀仙鶴,大家暫時也就沒有說什麼了。

這個時候,狄兵已經殺到了滎澤這個地方,軍情很緊急了,石祁子啟奏說:“狄兵很厲害,不能輕敵,臣請君上快向齊國求救。”衛懿公說:“以前齊國來打過我們,雖然之後退兵了,但是我們也沒有對他們表達謝意,可能不會來救我們。現在只有決一死戰。”寧速說:“既然齊國不來救,俗話說兵來將擋,臣請命抵擋狄兵。君上把城池守好就行了。”衛懿公呢還是有膽量,他說:“這是國家的危難時刻,我再不親自出面,大家肯定不會努力抵抗的。”他就把玉玦給了石祁子,要他代理國政。命寧速守城。他還傳令下去說:“國中的大事,全部委託給你們兩位了,寡人不打敗戎兵,絕不班師。”

看來,衛懿公還是個很有血性的君主。石祁子和寧速知道戎兵厲害,主上這一去凶多吉少,但是沒有辦法,總得抵抗啊,兩個人流著眼淚水接受了命令。

衛懿公一切安排好後,就組織軍隊,以大夫渠孔為大將,於伯為副將,黃夷為先鋒,孔嬰齊為接應。大軍就出發了。一路上,出了個狀況,軍隊裡面傳了個歌謠出來,說的什麼呢?說的內容就是說仙鶴耗盡了財力,狄兵的鋒芒不可抵禦,落入了九死一生的地步,人心都很憂慮。

這首歌謠傳出來,衛懿公聽了,心裡面悶悶不樂。大夫渠孔又沒有體恤軍隊,過於強硬,人心漸漸都散了。部隊前進到滎澤這個地方,遇見了狄兵,人數有一千多人,一路鬆鬆垮垮地走著。渠孔說:“你們都說戎兵勇猛,現在看起來只是虛名啊。”就命令大軍攻擊。那些狄兵看衛國軍隊來了,一窩蜂就撤退下來。衛國軍隊立即展開追擊,哪知道中了戎兵的埋伏。衛國軍隊進入伏擊圈,一聲呼哨,戎兵漫山遍野地衝了出來,一時間天地變色,殺聲四起,將衛國軍隊截斷成三截,首尾不能相顧。

衛兵本身就無心戀戰,中了埋伏,哪裡還有什麼士氣,一個二個丟棄車仗,全跑了。衛懿公被狄兵重重包圍。眼下情況危急了,渠孔說:“君上啊,看來大事不好啊,請君上收起中軍旗號,換便裝,先跑了吧。”衛懿公嘆了口氣說:“寡人呢還是有節氣的,怎麼可以丟掉中軍大旗,我寧願死了,報效國家社稷。”正商量呢,狄兵攻勢兇猛,衛懿公的衛兵被打散了,黃夷戰死,孔嬰齊見沒有辦法,也自殺了。於伯中箭身亡。狄兵兇猛衝殺,把衛懿公、渠孔砍成了肉泥。衛國大軍全軍大敗。

衛國太史華龍滑、禮孔被戎兵活捉了,戎兵就想殺掉二人。華龍滑、禮孔說:“我們兩個呢是執掌國家祭祀的人,我們呢可以先上天告訴你們的業績,不然的話上蒼都不認可你們的作為,你們也不會取得衛國。”戎兵一直以來都信鬼神,就相信了他們,放過了華龍滑、禮孔。

華龍滑、禮孔一路就逃回衛國而來,向守國的石祁子、寧速報告衛懿公的死訊。

畢竟不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火:文明永承

九九不歸一

此刻東方星繁高照

我才不叫夜秋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