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侯知道鄭莊公來救自己,那個感激不盡啊,還是老鄭同志厚道,咱們是好哥們兒。他哪裡知道自己得意得太早了,鄭莊公是個什麼貨色啊,他是在東周裡面很厲害的一個主。他怎麼可能安好心來救你喲。

他假裝命令公子呂來救戴,其實自己藏在了進城的車裡面,到了城裡面。露出了兇狠的一面,把戴侯驅逐了出去,戴國的人都知道鄭莊公的手腕,大家沒有辦法啊,都不敢抵擋。幾百年來延續下來的戴國就這麼沒了。戴侯還算好,引了幾個手下,逃到了秦國去,估計這輩子就只能在黃土高原上生活了,以後只有夢迴故里,安心地做個遊子吧。

再說孔父嘉和右宰醜還在那裡鬱悶,看著要打下戴國了,怎麼鄭國又來幫忙。第二天天亮,更鬱悶的事情出現了,城樓上到處插滿了鄭國的旗幟。公子呂在城樓上全副武裝,對二人喊道:“都靠將軍們這麼努力,我們已經得到了戴城,感謝大家的支援。”

孔父嘉雖然老道,但是比起他的後代孔子還是差遠了,也沒有他的後代涵養那麼高,當時就氣了個半死:“我和你鄭國誓不兩立。”其實已經不兩立了,還在那裡立什麼誓言啊,這不浪費精神嗎。

孔父嘉沉不住氣,就要攻打城池,這個時候,右宰醜表現出了冷靜的一面:“鄭侯這個老鬼用兵比較老奸,一定還有後著,我擔心我們的部隊被他們包圍,前後夾擊,那樣的話我們就危險了。”孔父嘉不冷靜了,對待敵人怎麼能太膽怯呢?讓我們勇敢地戰鬥,打敗鄭兵,實現我的理想。

恰巧這當頭,鄭莊公派人送戰書來了。我正等著你呢,你自己到撞上門來了,好吧,來就來吧。孔父嘉當場就批示:“來日決戰。”

這一場仗孔父嘉命令蔡國和衛國的軍隊分別在左右邊,自己居中。三支軍馬相隔不到三里。才把陣勢擺好呢,就聽到一聲炮響,火光沖天。原來鄭兵發起總攻了。孔父嘉心想,我還沒有來找你,你卻來找我,提起他的方天畫戟登上馬車迎敵。才做好準備,炮聲就停了,喊聲也停了。

孔父嘉準備回營,火光又亮起來。他出門觀看,對手下的人說:“這是老鬼的疑軍之計。”大家千萬別亂動,亂動的話軍法從事。等了一會兒,另外左邊起火,右邊連珠放炮,又有人大叫大吼。根本不知道什麼地方有敵人。孔父嘉斷定敵人主力在打左邊,就叫大家都只管朝左邊走,以不變對萬變。也是該孔老聖人的這位祖宗倒黴,亂軍從中,手下慌了神了,駕車的反向右邊彎過去,在路上遇見了一對兵車,兩方打了半天,估計雙方死了不少人,才發現是盟國衛國的軍隊。兩隻軍隊合兵在一起,回到了中營。

哪知道中營已經被鄭國大將高渠彌佔了,宋、衛的兵馬急忙後退,結果右邊埋伏有穎考叔、左邊埋伏有公孫閼這兩員鄭國的大將接住嘶殺,宋、衛的兵馬慌亂,沒有一點鬥志,天色又黑,大家胡亂殺了一陣。結果是孔父嘉把車也丟了,身邊只剩下二十來個人跑了出來。衛國的右宰醜戰死。宋、衛、蔡丟棄的物資、人員都被鄭國蒐羅在了一起,加上宋、衛搶來的鄭國的物資都又重新為鄭國所有了。

看書看到這裡,我一直覺得奇怪,當時的孔父嘉在面臨鄭國國都幾乎空城的時候,表現出了難得的冷靜,沒有下命令攻打鄭城。怎麼現在到了戴地就象換了一個似的,表現得那麼糊塗呢。也許只有一個解釋,我們的這位老兄,還沒有修煉到他的後代孔聖人的一半涵養。至於孔聖人的文才武功,本人在這裡推薦當前正在上映的電影《孔子》,據說看了此片不流淚的都不是人。我不能保證看了要流淚,但是我還想當一個正常的人,所以我暫時不去看《孔子》,至於看了本文再去看《孔子》的,引起的一切法律後果,本人概不承擔。

鄭莊公取得了勝利,又得了戴地,當然高興了。人一高興就得喝酒,鄭莊公也不例外,估計在當時喝酒真的是一件很不錯的娛樂活動。但是酒雖然好,喝多了卻不好。鄭莊公的酒也喝多了,喝多了就開始得意忘形了。手底下的人也迎和鄭莊公,什麼“大王千歲”等等,估計當時一定有人帶頭歡呼:“千秋萬歲,一統江湖”之類的,史官惜字如金,就沒有寫得那麼詳細了。但是可以看出,當時場面是很熱烈的。

大家都那麼高興,還是有那麼一個人不高興,也可以說表現得不那麼得意。這個人就是鄭國有名的人才——穎考叔。鄭莊公見他老大不高興地,心理嘀咕,今天是好日子啊,大家都那麼高興,你一個人在那裡不安不逸地,想幹什麼。你不高興,我瞪著你,看你怎麼著。就用怒目一直看著穎考叔,意思是你小子有什麼屁話還不放?

且不知穎考叔說出什麼話來,請看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三國之華夏崛起

小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