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國君衛文公聽到報告,就說:“寡人立國,沒有得到過晉國的一點幫助。我們兩個國家雖然說起來是一個祖先下來的,但是也不是同盟。重耳呢僅僅是個出逃的人,也不算有頭臉的人。如果接他進城,一定免不了要請他吃飯,贈送金銀等等一攤子事情,那多麻煩啊。乾脆把他趕走算了。”他就吩咐將士們,不準重耳進城。

重耳一群人只好順著城池的牆根,準備饒路過去。

魏犨、顛頡對重耳說:“這個衛侯,太沒有禮節了。公子可以到城樓下去責備他。”

趙衰不同意,他說:“蛟龍失去了他的能力,也就相當於蚯蚓的作用。公子現在適合隱忍不發,沒有必要去責備旁人。”

魏犨、顛頡說:“衛侯不盡地主之誼,我們沒有物資,那就不要怪我們到時候劫掠他的村寨。”

重耳說:“劫掠村寨,那是盜賊的作為。我呢寧願捱餓,也不會區搜刮老百姓的糧食。”

話說這天,重耳這一群人還沒有早餐,忍飢挨餓在路上行走,捱到了中午,到了一個叫做五鹿的地方,就看見一些田夫在田坎上吃飯。重耳就叫狐偃去要一點吃的。

那些田夫就問:“你們是從哪裡來的啊?”狐偃說:“我們是晉國人,坐在車上的是我們主人。我們走了這麼遠的地方,沒有吃的了,所以來求各位要一點吃的。”

那些田夫聽了,就笑話狐偃說:“看你們一個個都是男子漢大丈夫,穿的衣服也那麼光鮮,連吃的都沒有。我們要做莊稼,把東西給你們吃了,我們哪裡還有力氣做農活啊。”

狐偃就過來說:“沒有吃的,能不能麻煩給我們一個碗,我們也好方便另外去找吃的。”那個田夫聽了,就從地下抓了一塊泥土,隨意地把泥土揉了揉,然後就丟了過來,笑著說:“拿去,拿去,拿去吧。”

魏犨見了,他是個火爆脾氣的人,受不了這個氣,當時就怒了,大罵:“你這些村野匹夫,膽子不小,敢戲弄我們。”跑過去,一把就把那些田夫的飯碗打翻在地。重耳也跳下車,把鞭子揮動起來,準備教訓教訓這些人。

狐偃急忙制止說:“公子別急。得到吃的東西很容易,但是得到土地多難啊。土地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上天叫這些田夫把土地交給公子,這是得到國家的吉兆啊,沒有必要發怒。公子可以安心接受。”

重耳聽了,心裡面也是高興,就下車來,向那幾個田夫行了拜受的禮節。田夫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這位公子是什麼意思。他們心裡面想,這些人難道餓瘋了吧。

重耳一行人又繼續前行。大家更餓了。走到一棵大樹下,大家又困又餓,就靠在樹邊休息。大家去採集一些蕨根類的植物煮好了來吃,重耳吃得覺得太粗糙了,根本無法吞嚥下去。

一會兒,突然就看見介子推捧了一碗肉湯過來,要重耳喝了。這個真是美味兒啊,重耳吃完,就問這麼好的東西是從哪兒來的。介子推說:“公子啊,這是臣大腿上的肉。臣聽說有孝心的可以殺身來報答父母親人,有忠心的臣子當然也可以盡心竭力報答自己的主人。今天公子沒有吃的,臣割點自己的肉給公子吃,又算得了什麼呢。”

重耳聽了,眼淚就止不住地流下來了,他說:“逃難的人,連累到大家這個樣子,今後我拿什麼報答大家啊。”介子推說:“我們這些當臣子的,只希望公子早點歸國,那樣臣的忠義也得到伸張,哪裡需要什麼報答啊。”他說得懇切,重耳心裡那個感動啊,跟隨我的這些人真是忠心可嘉。

等了一會兒,趙衰從後面趕了上來,大家問他怎麼現在才到。原來趙衰腳受傷了,一路上行動遲緩。他從竹筒中倒出剩餘的一點糧食給重耳。重耳說:“你一路艱苦,怎麼不自己把食物吃了,也好有力量回來。”趙衰說:“臣雖然又飢又餓,但是怎麼敢揹著主人,自個兒把糧食給吃了呢。”

聽了這話,狐毛就打趣魏犨說:“要是這些東西背在你身上,現在估計都化在你肚子中了。”把魏犨說得挺不好意思的,大家聽了,都哈哈大笑。

重耳取出竹筒中的食物賞賜給趙衰,趙衰就裝了些水,把食物調得稀了一點,分給大家食用。重耳感嘆趙衰的無私,大家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都這麼團結。一行人就這樣半飢半飽的情況下到了齊國。

公子重耳的名氣很大,齊桓公早就聽說了,一接到重耳到齊國的訊息,就派人到邊境上迎接他,擺好了宴席款待一行人。大夥兒餓了那麼久,一下子這麼多美味,真是高興啊,大家好好地飽餐了一頓。

喝酒吃肉的宴席中,齊桓公就問重耳的妻子這些跟到來沒有,重耳說跑得匆忙就沒有帶。齊桓公就安排了幾個絕色的美女給重耳,贈送馬匹二十隻,重耳身邊的人都有份兒,然後送了很多金銀。

在重耳居住齊國這段時間,每天保證了好吃好喝的物資供應,把重耳一行人就好好地安頓下來了,重耳自己也很感慨,人家說齊桓公是個賢君,看來是不假啊。

當下重耳就住在齊國不提。我們再說說齊國,齊國這當兒管仲已經死了,管仲死之前給齊桓公留下了任用人員的諫言,推薦了鮑叔牙等一些忠臣,也給齊桓公說了一些不能重用的官員,比如豎刁、雍巫、開方這三個人。齊桓公呢答應得很好,剛開始也按照管仲的意見做了。時間一久,就覺得這三個人沒有什麼不對啊,當君上當久了,耳朵裡面聽到的,眼睛裡面看到的都是好東西。齊桓公慢慢地把管仲的話丟到了一邊,加上三個人這段時間表現得也好,就決定重新啟用豎刁、雍巫、開方三人。

鮑叔牙就向齊桓公諫言,要求不要用這三個人,齊桓公也不聽。鮑叔牙憂憤交加,沒有多久就把自個兒給氣死了。齊國朝廷上再也沒有人可以約束這三個人的了,加上齊桓公年齡也大了,齊國朝廷漸漸成了豎刁、雍巫、開方三人的天下,聽他們話的就升官發財,不聽話的要不是被迫害致死,就是被驅逐出去。

再說當時鄭國有個名醫,叫做秦緩的,因為年少的時候得到了一個叫長桑君的高人傳授醫術,成了一代名醫。因為他醫術很高,老百姓就把他比做上古時候傳說的名醫扁鵲,一來二去的就直接叫秦緩為扁鵲了。

這個扁鵲呢確實很厲害,有次到了虢國,恰好遇見虢國太子突然死了,到了宮殿,說他可以醫治。虢國的內侍就問:“太子都死了,怎麼可以復活呢?”扁鵲說:“能不能復活,可以讓我試試啊。”內侍把情況給虢公一說,虢公就聽說太子可以復活,一下子激動得就在那裡流淚,他把扁鵲給請了進來,扁鵲呢就用針灸等醫術,給太子扎針,沒有多久,太子就開始出氣,慢慢醒了過來,然後又煨了湯藥,兩天後,太子又象以前一樣,完全恢復了。

天下人聽了,大家都認為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名氣也越來越大。扁鵲呢就到列國,一邊遊歷,一邊治病救人。

這一天,扁鵲周遊到了齊國的臨淄。覲見了齊桓公,他一看見齊桓公就說:“哎呀,君上有病在肌膚裡,不治的話就會加深。”齊桓公說:“寡人沒有病呢。”

第五天,扁鵲又去見了齊桓公,又說:“君上有病在血脈裡了,不能不管他啊。”齊桓公聽了,這次直接不理扁鵲,寡人有沒有病自個兒不知道嗎?

又過了五天,扁鵲又去拜見齊桓公。說:“君上的病已經深入腸胃了,再不治就麻煩了。”齊桓公還是沒有說話。

再過了五天,扁鵲再次求見齊桓公,看了齊桓公臉色,這次扁鵲沒有說話,轉身就走,齊桓公挺奇怪的,就叫人去問扁鵲。

扁鵲說:“君上現在的病已經在骨髓裡面了。當疾病在肌膚內呢,可以敷一敷用一些手法就可以了。當疾病在血脈,可以針灸一下解決問題。當疾病在腸胃,也可以用湯藥來附庸。疾病在骨髓裡面,就沒有辦法了。所以臣也沒有說的必要了。”

過了五天,齊桓公終於感受到身體出問題了,病了。他急忙叫人去找扁鵲,哪裡知道扁鵲在五天以前就已經走了。

齊桓公聽了,心裡後悔極了。

畢竟不知齊桓公性命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謀劃造反的我,爹竟是始皇

歐米伽

當朝權臣執掌大武

青海城的張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