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劉破奴已經要比之前的時候鹹魚的多了。

有時候只要方向對了,剩下的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雖然我知道你很急,但是請你先別急。

七部改革轟轟烈烈,這種打破了數百年來習俗的改革讓所有人都心中沒底。

可朝廷的命令下來了,他們只能聽從安排到新的崗位上去準備迎接新的生活。

人員名單什麼的早就確定好了,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熟悉各自的職責,熟悉新的同僚。

聰明的人在看到新的職責之後,第一反應便是七部要比之前更加簡單明確,職責更加清晰專業化。

湖塗的人看到新的職責之後,第一反應便是特孃的,老子的權力被削了這麼多?

不管下面的人是感嘆也好,痛罵也罷。

當看著七部已經初步改革完成之後,鹹魚了差不多一個月的劉破奴,便再一次磨刀霍霍的殺向了他們。

“啥玩意兒?”聽著劉破奴的話,劉徹整個人忽然停頓在了那裡,眼神驚訝又惶恐的看向劉破奴。

這小子腦子裡到底都裝了點啥?

大家同樣都是人,為啥別人整天都還在為了生計和那點權力勾心鬥角的時候,你小子卻偏偏能一刀接著一刀的砍下來?

拼夕夕都特孃的沒你小子能砍!

“內務閣?軍機閣?這剛改完七部,是你瘋了還是朕瘋了?真就一口喘息的機會也不給人家留?”劉徹一臉無語的看著劉破奴。

“我倒是想給他們留,可誰給大漢留呢?”劉破奴呵呵一笑。

魔改大漢真以為就那麼容易嗎?

如果不是自己攤上了這檔子事兒,真以為劉破奴就願意摻和進來?

大漢聽起來的確挺牛逼的,可凡事兒經不起細扒啊。

劉徹這一生倒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勞,也為漢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人口從將近五千萬銳減到兩千多萬這是不爭的事實,人口都減半了,你跟我說十室九空有些誇張?

也就是劉徹臨死前恢復了一絲神志,將劉病已重新登記到了皇室名冊,承認了他皇室的身份。

後面要不是緊跟著出了個宣帝這種怪胎,硬生生的把千瘡百孔的西漢王朝縫縫補補的送回巔峰,就憑劉徹留下來的爛攤子,劉破奴甚至都不敢保證西漢能撐到大魔法師站出來力挽狂瀾。

當然,王莽也是個牛逼的人物,可他跟正兒八經的漢家老劉沒什麼關係。

所以真正的漢朝,總結一下也就是開過老祖劉邦,往後是兩個自知斤兩,願意忍氣吞聲給子孫後代積攢實力的文景二帝,再往後就是丟掉褲衩瘋狂進攻的漢武帝,縫縫補補換身衣裳的漢宣帝,最後來個在天選之子光武帝收個尾。

東漢剩下的皇帝都在幹啥?

不是因為外戚的幫助而獲利,最終導致尾大甩不掉,自己反倒被限制的死死的。

就是為了對付外戚而重用宦官,結果自然不用多說了。

一個帝國的滅亡到底因為什麼?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劉破奴並不覺得自己有能力完全解決這個問題,他也沒時間一點點的去研究。

所以他只能就自己認為可能出現的方向進行一些提前的部署。

“改革之後七部權力更大,而且專業性很強,例如說官員的任免考核,這完全就在吏部的手中,吏部說他行那他就一定行,不行也得行。”

“幾乎每一個部內各自負責的事情,都是他們的一言堂,外人根本就插不進去手。”

“他們倒是不敢在你面前耍什麼花招,這七部畢竟也是我提出來的,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該如何鉗制他們的手段。”

“可你就敢保證將來子孫後代每一個都能有咱們父子倆這種精明勁兒?萬一他要是兜不住了又該怎麼辦?”

“為什麼拆分丞相?不就是因為丞相的權力太大了,那將九卿改為七部,這是明顯的合併權力,將他們的權力更加集中了,這又是為什麼?”劉破奴巴拉巴拉的講解著。

“當然是為了辦事的效率!”劉徹眉頭微皺,但嘴上卻沒有停頓的回覆道。

“不錯,改為七部的確是為了效率,可當他們權力太大的時候,效率反而有可能會降下來。”劉破奴緩緩而談道。

“你想利用內務閣和軍機閣對七部也進行拆分壓制?”劉徹明白了劉破奴的意思。

但他還是有些疑慮,用得著這樣嗎?

改制之後,七部雖然實際權力要比九卿大了一丟丟,但是地位什麼的卻降了一些。

上面還有三省壓制著,而本意是為了加快效率,在設定個內務閣和軍機閣去限制他們,豈不是又要拖累了他們的效率?

劉徹當然知道改制後的七部手中的權力有些太大了,這樣很不好。

但他知道了又能如何?

劉破奴的方法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再說這麼簡單的事情,何必要搞的如此麻煩呢?

“壓制是肯定的,但也不是什麼事情都去壓制,該給的權力還是要給的,但也不能讓他們可以肆意妄為,他們擁有執行權,以及一部分的決策權,在決策這上面可以畫一條線出來,以下歸他們,以上必須由內務閣來決定。”

“如此一來,小事兒他們可以立刻做出回應,大事兒則可以由內務閣來商議,以整個國家層面來綜合考量排程決策,可以看做是限制他們的權力,也同樣可以看做是為了更好的處理一些事情。”

“另外就是內務閣的人選,我的意見是內務閣只安排七位內閣大臣,人少更容易統一意見,內閣首輔為專職,內閣次輔為軍機首輔兼任,其餘五個名額由其他大臣兼任。”

“軍機閣的情況稍稍有些不同,除了內閣首輔兼任軍機次輔以外,其他的軍機大臣的選擇應當首先考慮其戰爭經驗,而因為軍機大臣不需要親自上陣殺敵,平日裡多以大局決策為主,所以在考慮人選的時候應該儘量避免莽將,多考慮一些以智謀為生,卻又沒有脫離實際戰鬥的人來擔任。”

“軍政分離,有利於皇權的穩固,內務閣與軍機閣相互兼任,倒不是要讓他們參與到日常的工作當中,而是為了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在相互之間有一個有足夠份量的人來說話。”

“說白了就是戰事發生的時候,需要內務閣的配合,如果內務閣中沒有軍機閣的人來面對面的交流,雙方恐怕很難完美協作。”

“而這麼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軍政看起來沒有完全分離,但實際上卻是完全分開的,只不過在最高層還有緊密的聯絡而已,如果誰要是想造反的話,那麼……”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水滸霸天下

陸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