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到太初元年十二月的下旬,再過不到十天就是大漢的新年了。

過年的氣氛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漸漸的形成了,只不過沒有那些繁忙的春運。

忙碌了一整年的百姓也更是沒有機會和資格停下來歇一歇,哪怕這是在冬天。

期盼已久的西域使者團也終於是進入了長安,當看著那恢弘大氣的長安城的時候,所有人都被眼前的這一幕給震撼到了。

雖然他們有的人並不是第一次來到長安,而在進入大漢之後,他們也看到了各種各樣不同的風情人貌。

敦煌郡的荒涼,河西走廊的山川秀麗,再然後便是一座又一座高大的城池,隨隨便便一座城放在西域那都是霸主級別的存在。

可放在大漢,那不過僅僅只是一個縣的縣城而已。

當看到規模更大,更氣派的長安城之後,所有人都被震驚到了。

當然,這一路上使者團被震驚到的地方還有不少。

例如說他們身子下的卡車,現在他們總算知道出現在西域的那股漢軍為什麼會那麼強大了。

剛開始的時候很舒服,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路上的顛簸感讓他們開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不適。

但隨著時間再一次的增加,當眾人漸漸的習慣了這種交通工具之後,這才發現原來這玩意兒是如此的牛逼。

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從烏孫來到長安,放在以往的話那麼遠的距離怎麼說也需要四五個月的時間,但是現在他們只用了一個多月就到了。

只用了兩天的時間,便穿越了曾經讓他們心驚膽戰的白龍堆。

這一下,更加堅定了他們加入大漢的信念了。

但是擔憂也同樣是有的,當然,擔憂的人不僅僅只有他們,劉徹也同樣有著不少的擔憂。

“你小子現在偷懶夠了吧?”劉徹沒好氣的看向劉破奴,如果不是他親自派人去城外的小莊子將劉破奴給叫回來的話,這小子恐怕連家門朝哪開都給忘了吧?

“讓我休息的是你,說我偷懶的還是你,我太難了……”劉破奴一臉的無謂,雙手一攤,呵呵道。

“少跟朕亂扯,你小子是不是早就算計好了?”劉徹一臉質疑的看向劉破奴追問道。

“算計好什麼?”劉破奴一臉的懵逼,話說我都幹啥了?

就算有啥話,咱就不能直接明著說嘛?

為啥非得上來就不明所以的扣一口鍋上來呢?

我又不是本澤馬,憑啥啥鍋都給我背啊?

“哼,韓延年一到烏孫就到處展示軍隊的弱點,隱晦的告訴匈奴人想要擊敗漢人就只能選擇在冬天開戰,然後成功的把匈奴人引誘過來,這難道不是你算計好的?”劉徹一臉鄙視道。

“???”劉破奴一臉懵逼,直接否認三連道:“我沒有,不是我,別瞎說……”

劉破奴承認自己的小心思的確多了點,可再怎麼多也不會那麼搞的。

雖然匈奴人的確奈何不了韓延年,但問題是隻有兩萬人的韓延年同樣也奈何不了匈奴人啊。

把匈奴人引過來胖揍一頓又能如何?

無非就是讓他們多留點屍體罷了,可劉破奴的目的僅僅只是多殺幾個匈奴人嗎?

當然不是的啊……

“哼,朕還不知道你小子?”劉徹冷哼一聲,暗道這小子實在太不懂事兒了,你有想法直接說出來啊,好歹也讓朕跟著一塊激動一下,非得給朕搞突然襲擊不是?

“我真沒讓韓延年那麼搞啊……”劉破奴再三解釋,然後繼續說道:“我給韓延年的命令是等待援軍,以穩為主,把握戰機。”

“再說了,就那麼點小場面能讓我滿足嗎?我要是搞也直接搞他個大的啊。”

“比如說等援軍到了以後直接就把匈奴人給圍起來,讓他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跑都沒地方跑的那種……”

劉破奴當然不會亂來,因為沒人比他更懂這個世界。

新軍的確很牛逼,牛逼的不要不要的。

之前在西域橫衝直撞的時候,就會讓匈奴人有所警覺。

但那是沒辦法的事情,現在的局勢想要跟匈奴人正面碰撞,就必須要先進入西域。

因為現在的匈奴人還沒有徹底的掌控西域,沒有徹底的將漢朝從西域趕出來,他們的勢力還在西域的北方,而不是歷史上幾年後的敦煌外圍。

沒錯,歷史上自打李廣利戰敗之後,匈奴人便重新東進了,勢力範圍直接就跟敦煌以及整個河西走廊以北交接了。

也就是說,衛霍二人拼了一輩子,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讓李廣利在短短几年時間內給丟的只剩下一個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區了。

也就是因為幾十年的戰爭導致匈奴實力大損,重新掌握了漠北之後不得不休養生息,才讓漢人能夠喘口氣。

但凡之前的漢匈戰爭在戰場上少殺個幾萬人,那麼歷史上的結局會是怎麼樣還真不好說。

當然,匈奴人也是點背,剛恢復的有了點模樣,結果就迎來了漢宣帝,直接掄起拳頭就把匈奴給打的不得不再次退居西方,然後一路敗退,最終徹底的遠離了東方,再也不敢回來。

劉破奴雖然知道歷史,但他可不會容忍歷史上的那種彎路再次發生。

劉破奴不喜歡去打那種絕戶仗,要打就打富裕仗,再說咱大漢也不是沒有那個資本,憑啥放棄優勢去跟你拼命呢?

“呵呵,一場防禦戰,殲敵四萬餘在你看來是小場面?”劉徹沒好氣的呵呵一笑。

衛霍那麼牛逼,打了一輩子仗,也沒說一仗就能殲敵四萬多人呢。

而且還特孃的是以少打多,還是防禦戰。

防禦戰也就算了,還是妥妥的草原防禦戰,周圍連個城池都沒有。

接到戰報的時候,劉徹整個人都是懵的。

然而在看到劉破奴這幅凡爾賽的模樣之後,劉徹氣的恨不能抄起拳頭邦邦給他兩拳,這小子實在是太特孃的能裝逼了。

“衛青和霍去病打了快二十年也不過才消滅掉不到二十萬匈奴主力,韓延年僅僅一場防禦戰就消滅掉了四萬多匈奴主力,你說這還是小場面嗎?”

或許是擔心劉破奴不知道這四萬多人意味著什麼,於是劉徹開始了一番信心的講述。

不過劉徹倒也沒有生氣,坦白的講,衛霍之後,劉徹一度很悲傷,因為他發現自己竟然找不到一個能接班衛霍的將領。

先前他看好李陵,可李陵太固執了,讓他跟著劉破奴,結果直接給劉破奴搞的那麼僵硬。

而最讓劉徹沒有想到的是,之前不顯山不露水的韓延年竟然有如此大將之風。

僅僅只靠著異常防禦戰就能殲滅四萬多匈奴主力,而且更讓劉徹難以置信的是,在戰報中,韓延年報告的漢軍傷亡人數竟然不足百人。

劉徹一度甚至覺得韓延年可能寫錯了自己的傷亡人數,新軍就算再怎麼牛逼,也不可能殺敵四萬多自身只傷亡不足百人吧?

但是站報上卻寫的很清楚,人數也是用大寫寫的,根本不可能是寫錯的緣故。

“場面是不小,但戰略眼光卻不太行,這韓延年還是缺少大戰的磨練啊……”劉破奴依舊搖著頭。

我……

我尼瑪……

聽著劉破奴的回覆,劉徹氣的想要揍人。

你特孃的還是人嘛你?

這麼牛逼的戰績,在你看來竟然是戰略眼光不行?

有這麼牛逼的戰績還要啥戰略眼光啊?

等援軍到了直接橫推過去不就行了嘛?

明明可以靠著拳頭吃飯的,結果你非得要靠腦袋吃飯,累不累啊?

“我看過資料的,巔峰時期的匈奴有人口一百六十萬與人,衛霍之後,匈奴人逃走的主力不過兩萬餘人,按照匈奴三到六人有一兵的規律,他們逃走的總人口不過十餘萬人罷了。”

“至今不過十四年的時間(元狩六年前117—太初元年末前104),如今匈奴人卻能聚集起十餘萬的主力部隊,而且還是在冬季,也就是說,匈奴人在短短十四年的時間,讓他們的人口增加到了三十至六十萬人的規模。”

“如果再給他二十年的時間,匈奴人恐怕就能恢復到巔峰時期的實力了,大漢損失那麼大打了這一仗,到頭來不過是獲得了二十年的太平生活?”劉破奴一臉愁容的說著。

生肯定是生不了那麼快的,匈奴人對於人口的恢復政策也是很靈性的。

雖然他們在面對漢朝的戰爭中戰敗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到了草原上他們依舊是霸主一般的存在。

打不過漢人,難道還打不過你們那些弱雞嗎?

所以逃走之後的匈奴人,一路燒殺搶奪,男人全部當奴隸,女人全部拿來製造下一代。

對於那些主動配合的,匈奴人倒也不會趕盡殺絕,搶了他們的財產來補充自己,然後讓他們加入自己再去搶別人的,到時候搶來的就是他們自己的了。

所以,漢人在這方面跟匈奴人比起來就有些不夠看了。

雖然漢人也掠奪了不少匈奴的人口,但是漢人卻沒有匈奴人做的那麼絕情。

對於那些被掠奪來的,或者主動投降過來的匈奴人,漢朝的處置就是將他們分散開的安置,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在大漢生活,跟個普通平民似的。

漢朝也並沒有因為他們異邦的身份而刻意刁難他們,漢人該有的待遇,他們全都有,漢人該付出的義務,他們也得跟著付出。

漢朝做的僅僅只是民族的融合,而不是從肉體上消滅他們。

而兩種截然不同的制度下,顯然是匈奴人恢復的更快一些。

忽然之間,劉破奴想到了一種可能,眼神中略帶一絲玩昧的看向劉徹,賤兮兮道:“糟老頭子,以你的眼光不該看不到這些問題啊,該不會是你壓根就沒想到這個問題吧?”

被劉破奴問到的劉徹忽然心中一慌,你小子特孃的哪壺不開提哪壺是吧?

平時你那麼有眼色,啥事兒根本就不用朕操心。

現在你的眼色都用在如何讓朕下不來臺了不是?

雖然心中將劉破奴給罵的抱頭亂竄,但好歹也是皇帝,表面上可不能讓劉破奴看出什麼,不然自己這皇帝還要不要臉面了?

“咳咳!”

“朕怎麼可能看不到呢?不過唯一沒想到的就是你小子是真不錯,朕留給你的這些考驗根本就不算什麼考驗……”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夢錢塘

好快的大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