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朕就知道你小子肚子裡沒安什麼好心!”劉徹沒好氣的笑罵道。

關於取士的方法,劉破奴是早就談論過的。

不就是想從工坊中選一些人入仕嗎?

但是工坊他跟真正的官員能一樣嗎?

打死他們也還是不一樣的性質啊,所以當初劉徹就拒絕了劉破奴這個荒唐的想法。

但是對於劉破奴的積極性,他也並沒有徹底的打擊。

起碼每個礦區的主事人還是給了官職的,的確如同劉破奴所說的那樣,若是一個礦區的主事人連官職也都沒有,那又怎麼跟地方上進行平等的對話?

礦區可不僅僅只是造一個新犁那麼簡單的,別的不說,就說每個礦區都必須要標配的冶鐵工坊,單憑這個劉徹就不敢不重視。

所以礦區的主事人不僅有官職,甚至每一個礦區還擁有屬於礦區自己的武裝力量。

但是權力也被關進了籠子裡,礦區的武裝力量允許攻擊一切未經同意私自進入礦區的陌生人和勢力,但不允許離開礦區範圍內。

劉破奴給礦區的一些人定了級別,待遇什麼的對標官場,這些劉徹都能理解和接受。

但是從工坊取士,這個劉徹不能接受,並不是偏見什麼的,而是單純的能力不行,大漢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位置去給他們成長摸索。

“朕知道你一直都想給礦區的那些人找條出路,但現在你給他們的出路就差了嗎?”

“除了沒有官職以外,他們的待遇一點也不比那些官員差,而且還不用像他們那樣操那麼多的心。”

“況且你真就覺得把他們提拔為士之後,他們就能勝任了嗎?”劉徹一臉平靜的說著。

對於劉徹的話,劉破奴很是認同的點著頭。

然後……

等等……

“我啥時候說要從礦區裡面提拔官員了?”劉破奴一臉懵逼的看著劉徹,剛才自己說這件事情了嗎?

“你不從礦區提拔還能從哪提拔?從民間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百姓中提拔嗎?”劉徹沒好氣的質問道。

“對啊,就從民間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百姓當中去提拔啊……”劉破奴略顯驚訝的看著劉徹,暗道不愧是皇帝,這腦袋瓜子就是聰明,自己剛一否定,他就立刻猜到了自己的意圖。

果然啊果然,能成為千古一帝的,就沒一個是省油的燈!

“嗯?”劉徹忽然愣在了那裡,滿臉驚訝又無語的看向劉破奴,道:“更不靠譜,你還不如直接從礦區提拔呢……”

“那是兩碼事兒好吧!”劉破奴沒好氣道。

就搞不明白了,為啥都這麼長時間了,自己的鋪墊都做的那麼多了,劉徹咋愣是沒看明白自己的佈局呢?

能者上庸者下,這是千古不變的恆理,想要國家越來越強大,就必須要堅持這個恆理。

但若是不提升全民素質,一個國家的上限終究是有限的。

歷史上的人讀書僅僅只是為了能夠考中當官,但是劉破奴他不是那些只知道讀書當官的年代走出來的人啊。

劉破奴比誰都清楚,想要完成他的理想,就必須要有大量的各行各業的人才去支援,而且還是需要長達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懈努力才行。

沒錯,等自己上位了以後再去幹這件事情倒是也行。

可劉破奴他是個急性子啊,自己上位再去佈局,等到看到成果的時候都到什麼時候了?

二十年的時間恐怕都未必夠用吧?

所以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劉破奴當然是希望從現在就開始,讓糟老頭子先把前面的鋪墊積累階段幫自己走了,到時候自己直接拿著現成的成果嘩嘩嘩的跑出去裝逼。

到時候自己享受著勝利的果實,糟老頭子享受著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美名,一舉兩得的事情,這不是很合理嘛。

而且作為大孝子,幫父親積攢一些美名那不也是應該做的事情嘛?

“工坊是肯定要提拔官員給官職的,只不過這是一個單獨的領域,跟正常的仕途晉升路線不一樣。”劉破奴緩緩的開口道。

之前沒有把這些事情說的太詳細,所以導致了劉徹到現在都沒搞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現在的情況跟以前不一樣了,生產力雖然被釋放了出來,而這些生產力也投入到了新的工作當中,大部分去開墾以前荒廢的耕地,餘下的則是進入軍隊和工業領域。”

“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糧食產量的增加,人口的數量增加那也是必然的結果。”

“現有人口雖然難以滿足大漢所需,可一旦軍隊改革完成,未來征戰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大動干戈,即便是打仗百姓也不會像以前那麼苦,兩相對比,百姓算是無時無刻都在休養生息,如此的話,恐怕要不了多久大漢就會迎來人口的爆發期。”

“人口爆發固然是好事兒,可對於朝廷來說也同樣是巨大的挑戰,雖然短期內看不出什麼問題,可一旦這批孩子成長起來,大漢現有的平衡就會被打破,到時候大漢根本就用不了這麼多的農業人口,那邊會導致許多人無所事事,每日只能到處廝混,後果已經不用我再去多說了吧?”

“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那就只能是趕早不趕晚,而且辦法其實也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

“軍隊需要錢,朝廷需要錢,各方各面都需要錢,全面開放商業有可能會影響到農業基本盤,所以只能逐步開放,而第一步開放的便是官商,官商的作用一是為朝廷聚財,二是負責一些保基本民生的商業活動,三是負責一些高度機密化的產業。”

“但是對於官商該如何管理?對於以後開放商業又該如何管理?朝廷對此一無所知,所以我的建議是就從這些參與的人當中去晉升挑選,從礦區晉升出來的,未來的路基本上就是負責各地的售賣,管理等等。”

“同樣的,礦區分為兩條路線,一條是經營路線,一條是技術路線,經營路線往上走就是進入商部,技術路線則是進入科研所。”

“這事兒你應該早就有準備了吧?”劉徹聽的很認真,然後很平靜的問道。

早在設立三省的時候劉破奴就提出了要設立七部的概念,當時劉徹只是覺得時機不太到,所以就沒有同意。

但是現在這麼一看,劉破奴這小子可是沒安什麼好心啊,商部這條路就是給礦區那幫人留的。

雖然那麼多礦區加起來也有十餘萬人,而就算設立了商部,也不過百十個人罷了,依舊是狼多肉少的局面,但是他設立的意義卻不一樣,這等於是打通了一條礦區上升的通道。

“嘿嘿,格局!格局你懂嘛……”劉破奴嘿嘿一笑,忍不住的裝了個逼。

“格局個屁,從百姓中取士又是怎麼回事兒?趁著今天朕心情不錯就一塊說了吧……”劉徹一臉無語道。

雖然劉破奴說的很有道理,但他就是不想承認。

他甚至還想問一句,憑啥?

憑啥你整天在民間到處流浪都能有這麼好的想法,而朕這個九五之尊就想不到呢?

咱倆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天選之子?

“開民智啊,愚民政策才是最蠢的政策,愚人愚幾,到頭來害的還是咱們老劉家,百姓才不管你是不是騙他們的,他們就看自己的鍋裡有沒有飯,能吃飽飯了就盼著自己的鍋裡有沒有菜,有沒有肉,吃好喝好了就會盼著有個寬敞亮麗的房子住,有漂亮保暖的衣服穿!”

“人的慾望是永遠也得不到滿足的,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導他們的慾望,讓他們始終相信將來有一天會過上好日子,自己的理想將來都會實現的就行了!”

“你說這除了糧食基本上不需要花錢以外,其他的什麼東西不花錢?如果什麼東西都需要依靠人力來完成的話,那又需要多少的人口和成本才能做到這些?”

“意識到這一點,朝廷接下來的思路其實就很清晰了,曲轅犁,拖拉機,這都是能直接節約勞動力的東西,但僅僅只是這樣就足夠了嗎?”

“根本就不夠的,這些東西雖然出了大力,但是我們為什麼不努力一下,讓拖拉機的效率翻兩倍,甚至是翻個十倍呢?”

“這樣會節約出來更多的人力,但是話又說回來了,現在用來研究的人就那麼多,他們的能力是有限度的,我們需要更多的人來研究,而且是更優秀的人來研究,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全憑感覺。”

“這麼一想的話,思路就清晰的擺在面前了,讓更多的孩子來讀書,起步階段只識字,同時灌輸一些忠君愛國道德禮儀這一類的知識,趁著年紀還小,徹底的把這股意識打入他們的腦海中,讓這種思想影響他們一輩子。”

“起步階段完成之後便進行一些基礎性的教學,教他們認知現在那些先進的東西,教他們認識一些事物的原理。”

“等他們到了十四五歲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分專業學習了,不管他們學習的是什麼專業,但我可以保證的是,這些人中的八成以上都會被分流到工商業當中,餘下的部分人才有可能會去跟某些人進行競爭。”

“到時候朝廷直接出題讓他們應答,不問出身,擇優錄取!如此一來既能刺激現有的人更認真的去工作,還能為大漢注入一絲新鮮的血液,更重要的是,百姓會念著皇帝的好!”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掌握了大量資料和經驗,如果他們連跟一群泥腿子競爭的膽量都沒有的話,那依我看也就不用搞了,直接送他們回家養老得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召喚烽火狼煙

咕嚕嚕的扇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