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打破常規的四層次盈利結構

第1層:經營性收入——冰山一角

儘管表面上看,名創優品主要依賴商品銷售獲取收入,但實際上這部分僅佔整體盈利的1%。其商品定價遵循“成本+40%”原則,其中32%分配給門店經營者,8%作為租金成本,可見名創優品在基礎銷售環節已顯現出與眾不同之處。

第2層:系統性收入——平臺賦能的力量

名創優品的總部以一站式的服務理念,包括選址、裝修、經營指導、人力資源整合以及高效的物流配送、品牌推廣和網路營銷,為加盟商構建了一套完善的經營體系。加盟商需支付加盟費、裝修費及貨品押金,而這筆費用則轉化為了名創優品可觀的平臺服務費與門店管理費。

第3層:供應鏈收入——直擊高階製造資源

名創優品的智慧在於沒有自建工廠,而是選擇與眾多國際一線品牌的優質代工廠合作,透過直接買斷具有競爭力的產品設計與生產能力,利用對供應商的集中採購與議價優勢,實現了供應鏈層面的高額利潤。

第4層:金融性收入——資本運作的創新實踐

名創優品巧妙地運用金融槓桿,設立自家小額貸款公司為加盟商解決資金難題。加盟商為擴大銷量需大量進貨,而名創優品採取現金交易和預付款制度,同時向有資金需求的加盟商提供低利率貸款,這一舉措不僅促進了加盟商的快速擴張,更使得名創優品獲得了豐厚的金融利息收益,形成良性迴圈。

麥當勞:超越快餐經營的三大盈利支柱

第1層:經營性收入——產品售賣的基石

雖然麥當勞的經營收入佔比達到總營收的%,但由於餐飲行業毛利率相對較低,經營性收入實際貢獻了約10%的總收入。看似微薄的差價背後,是麥當勞高效運作和規模效應的體現。

第2層:系統性收入——加盟授權的金礦

麥當勞系統的加盟業務堪稱其盈利核心,僅佔總營收%的加盟收入卻貢獻了全年總利潤的40%。高達80%的毛利率下,300萬的品牌使用費加上5%的加盟商管理費,依託全球近4萬家加盟店中的絕大多數(%為加盟店),麥當勞構築起穩固的現金流壁壘。

第3層:融資性收入——商業地產的大師級操作

麥當勞獨具慧眼地運用商業地產策略,早在商場未成熟前即以低廉價格搶佔黃金地段,隨後透過自身品牌影響力帶動周邊商圈發展,再以高價轉租商鋪,坐享地產增值紅利。此外,適時將經營良好的門店溢價出售給加盟商,再次實現了高額的資本回報。

案例啟示:榮華雞的教訓

昔日的本土快餐品牌榮華雞,正是因為未能充分理解麥當勞的商業模式,盲目跟進開店、發動價格戰,最終走向衰敗。這也進一步印證了麥當勞商業模式的獨特魅力及其難以複製的成功。

尾聲:馬雲的洞察與佈局

當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洞悉到肯德基與麥當勞商業模式的高度相似性和潛在價值後,果斷決策,斥資億美元收購了肯德基在中國市場的經營權,彰顯了他對這類商業模式未來前景的高度認可。

總結起來,無論是名創優品的四層盈利模式還是麥當勞的三層收入架構,都在告訴我們:真正的商業智慧往往隱藏在傳統認知之外,透過深挖產業鏈條各個環節的價值,並結合創新的金融手段與地產策略,才能創造出真正的商業奇蹟。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之不凡鳥

月聽歌

大佬一心只想做鹹魚卻被迫翻身

二狗要暴富

煊曉

拾了個楓

夢醒後我不認識自己了

豔壓天下

好心救人後王爺帶我打江山

不知楸

林杞之下

一念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