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變化實在太大了。

剛才還在坎坷不平的路上顛簸,忽然間路面變得平坦無比。

而且剛才還吱吱作響的馬車,現在竟然悄無聲息。

這讓朱元璋大吃一驚,連忙掀開車簾向外看去。

只見不知何時,馬車底下的道路已經變成了灰白色的水泥路,平整得就像水泥板一樣。

朱元璋一生南征北戰,見識廣博。

什麼樣的稀奇事物沒見過,但這次,他真的被震驚了。

“停車!停車!!”朱元璋喊道。

周圍的侍衛、宮女太監和儀仗隊全都停下。

緊隨其後的文武百官的馬車也紛紛停下。

他們和朱元璋一樣,進入這段路後,也驚奇地發現了不同。

看見皇帝的馬車停下來,他們自然也跟著停下。

朱元璋下車,不敢相信眼前所見。

原來通往陳寒工坊的路不再是泥濘的小道,而是一條寬達六米的灰白色水泥路。

水泥路上還細心地切割了防滑線以防打滑。

朱元璋曾聽陳寒提過一種新的建築材料,叫做水泥。

那時在募捐儀式上還展示過。

沒想到這麼快就被用於修路,而且這麼快就建成了這麼長、這麼平的道路。

朱元璋難以置信地用力踩了幾腳。

雖然他年紀已大,但身體尚可,幾腳下去,除了路面留下幾個白色印記,再無其他。

“這麼堅硬?”

朱元璋不敢相信。

他蹲下身,仔細摸了摸水泥路面。

發現路面果然如陳寒當初所說,堅硬如石頭,平整如石板。

遠處的陳寒正看著這邊。

當他看到朱元璋叫停車隊,看到朱元璋下車蹲在地面檢視水泥路面時,他知道,他已經贏了。

現在的朱元璋一定看到了水泥路面的奇妙之處。

朱元璋苦澀地抬頭,內心充滿不甘。

他是個爭強好勝的皇帝。

他認為自已做不到的事情,別人也不可能做到,但如今,他承認在陳寒身上確實估計錯了。

陳寒這傢伙的潛力比他預想的還要大,他真的做到了。

陳寒心中同樣充滿了自豪。

其實他很感激自已曾作為古代科技還原博主的時光。

那時他對這些技術充滿興趣,因此經常經歷無數次嘗試,才能真正還原出科技產品。

因為很多都是基於引數。

但引數這東西,在特定環境和放大條件下,會有不同的變化。

這就使得即便有了引數,還原起來也非常困難。

正因為這個原因,即使有數百人協助收集材料,陳寒還是花了很長時間才把所有東西都還原出來。

很多時候,他和李少堯在工廠裡不分晝夜地研究配方。

僅是水泥一項,在已知具體配方的情況下,要製造出乾燥快、不開裂、粘性強的水泥,也耗費了幾個月的時間。

幸運的是,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現在,終於成功了。

陳寒以前也愛看穿越小說,尤其是主角回到古代,利用現代知識推動科技進步的情節。

他曾覺得這很荒誕。

因為理論與實踐之間差距巨大。

沒有親自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的人,不可能創造出任何科技發明。

所以,陳寒非常感謝自已過去的職業。

一個擁有千萬粉絲的古代科技還原影片博主,顯然並非浪得虛名。

現在看到朱元璋驚訝的表情,陳寒明白,他成功了。

……

在朱元璋身後,文官們也紛紛下車。

他們同樣因馬車進入陳寒工廠區域後道路變得平坦而感到驚訝。

下車後,他們一個個都無法平靜。

戶部尚書茹太素,這位老學究走到水泥路上,仔細檢視。

他還用腳踩了幾下。

卻發現毫無作用。

“奇哉怪哉,這是何物,竟堅硬如石。”

老人十分不解。

“給老夫打一壺水來!”

茹太素叫喊道。

僕人連忙提來一壺水。

周圍官員見老人的舉動,都圍了過來。

老人接過水,猛地潑在水泥路上,趁著水未乾,急忙用力搓地面。

他想看看水泥路面遇水後,是否會像普通泥土那樣,攪拌幾下就成泥漿。

文官們睜大眼睛看著老人的動作。

然而,老人的鞋子都快搓破了,地上的水迅速蒸發,沒有任何反應。

紋絲不動!這下文官們都驚得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

“這是什麼東西,居然有這般神效?”

“不溶解於水,難道說下雨天路也不會變得泥濘溼滑?”

“如此,可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全國的道路都用這材料修築,百姓們就再也不怕雨天了。”

茹太素見到這神奇一幕,也不由得嘖嘖稱奇。作為山西人,他立刻想到了這條路的好處——運煤。

山西產煤,但因道路問題,運輸途中常因路況受阻。

呂本和他的同僚也在場。看著眼前的情景,呂本心中恨得牙癢癢。

他知道,一旦成功,陳寒這小子又要風光一番,這是他們極不願見到的。

然而,陳寒建造的水泥路確實讓他們眼前一亮。

一位官員走上前對呂本說:“大人,這水泥路在江南啟用,運貨會方便許多,光是減少路上耽誤的時間,就能大大減少損失。”

這些走私販子深知運輸費用是大頭。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利潤無疑會更大。

但這人話音剛落,就有人反駁:“你還要誇他?”

“這明顯是奇技淫巧,我們怎能支援?”

“我們支援,豈不是助紂為虐?”

這人以為呂本會對此滿意,但呂本這次並未表現出喜悅,反而說:

“敵人的利器,如果我們能用,為何不用?”

“這東西確實神奇。”

呂本感嘆道。他一生佩服的人不多,但此刻,他必須承認對陳寒的敬佩。真的很神奇。

如果水泥路普及全國,所有百姓都將受益。

呂本這麼說,其他人無言以對。但此刻,恐怕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感覺——陳寒這傢伙或許真能改變許多事情。

這是呂本不願承認,卻又不得不承認的。為什麼呢?

因為在他看來,陳寒發明了水泥路後,他之前的過錯可能因此一筆勾銷。

以朱元璋對陳寒的寬宏大量,之前下毒致死的三十多名災民,相比之下,微不足道。

因此,陳寒必然會被提拔重用。呂本從未輕視過陳寒,也不想和其他官員一樣,輕易貶低這為“奇技淫巧”。

因為他呂本是什麼人?他是個商人。

呂本從事商業多年,見識過無數事物,其中許多足以顛覆整個大明王朝的現狀。因此,每當他目睹這些創新,心中便形成一個概念:不論何時,只要能改善生活,便利民眾,這些發明都有其重大價值。所謂的“奇淫巧計”,其實是文人對工匠或非文人創造之物的輕視。他們透過貶低這些創新,提升自身的社會地位,使真正創造它們的人無法得到應有的尊重。這才是他們的真正意圖。

呂本一生都在投機取巧,曾在元朝為官,明朝時依然能立足。他的女兒為何能被朱元璋選中,許配給最寵愛的長子朱標?這不是能力的體現嗎?這種能力並非因為太子妃呂氏美貌絕倫,而是因為呂本本人的能力。為什麼?因為呂本在江南有威望,他的家族在那裡勢力強大。雖源自江北,但呂本在江南建立了深厚的根基。連朱元璋也要爭取這樣的人物,對他禮遇有加,盡力拉攏。於是,呂氏成為太子妃,家族地位直線上升,成為舉足輕重的家族。

現在,呂本表面上是大明王朝的官員,實則暗中操縱江南的走私生意。他主導策略,制定規則,江南的走私活動在他的推動下繁榮昌盛,他也從中獲利豐厚。這樣的人物,絕不會輕易小覷陳寒。尤其是看到陳寒製造出這些產品後,更覺得陳寒非同一般。因此,儘管與陳寒有深仇大恨,他並未輕視對方。

此刻,官員們見呂本都能如此冷靜,還能說什麼呢?朱元璋再次登上馬車,儀仗隊和護衛開道,直奔陳寒的工廠。陳寒的工廠佔地一百畝,其中七十畝是朱元璋賜予的田地,餘下的三十畝是從百姓手中購得。選址聚寶門外,一是因為他的封地在那裡,二是聚寶門外便是秦淮河流域,便於快速接收各種物資。從西北的長江來的物資,可以直接進入秦淮河,再運送到工廠門口。這時,朱元璋一抬頭,看到工廠內五六根數十米高的煙囪,不禁吃了一驚。

因為朱元璋注意到煙囪頂部仍飄出白色的煙霧。

濃重的煙霧滾滾,使他誤以為發生了火災。

他還沒開口,朱允熥立刻插話:“皇爺爺,那不是火,他們在燒窯,製造磚塊呢。”

“您看到的那些紅色磚塊,就是在那燒製出來的。”

朱元璋感到驚訝,看來他對陳寒的瞭解還不如皇太孫朱允熥。

官員們也個個驚訝,從未見過如此奇特的建築。

尤其是那五六根高聳的煙囪,起初讓他們都誤以為是失火了。

下馬車後,陳寒立即上前迎接:“微臣陳寒,恭迎陛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花仙:花祈千願

羽亦曦

綜影視之衝昏頭腦

莫唐

這便是我與你

未曾擁有的那個人

那是與你,漸行漸遠的距離

林清敏

請別耽誤我打工

會發光的伍妖柒

穿越成為最強訓練家

帥氣的帝牙盧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