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想到陳寒竟深知倭寇和海盜才是朱元璋不敢開放海禁的真正原因。

朱元璋側目看他,你怎麼知道的?

陳寒一聽便知自已揭示了所有真相,便笑著解釋:“陛下,難道您忘了,微臣聯盟中的許多商人來自浙江和福建。”

“那片土地多年遭受倭寇和海盜侵擾,他們會不說嗎?”

\"這個道理不難理解。

\"

朱元璋豁然開朗,確實是他過於多慮了。

陳寒與眾多商人交往,包括浙江、福建商會的成員。

任何人都可能提供這樣的資訊。

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認:\"自元朝末年開始,倭寇與海盜的騷亂就已存在,當時yi師與da族激戰正酣,無暇顧及沿海地區。

\"

\"沿海居民深受海盜和倭寇之苦,大明建立後,也曾試圖根除海患,但新朝初建,國力未振,海外作戰經驗匱乏。

\"

\"與海盜倭寇的鬥爭,只是白白消耗人力物力,收效甚微。

\"

\"建國初期,百業待興,百姓生活艱難,有些人自願加入海盜倭寇,掠奪家鄉,行為愈發囂張,為防止百姓淪為盜賊,只能下令禁止船隻出海。

\"

\"走私之事,我並非不清楚,只是無力根除,甚至只能放任自流。

\"

陳寒詢問:\"陛下,這是何故?\"

朱元璋解釋道:\"與其讓海盜倭寇直接登陸搶劫,倒不如讓他們透過走私進行交易。

\"

\"即使無法收取這部分稅款,但透過這些人與海外的交易,至少能阻止倭寇海盜對我大明海岸的猛烈侵襲。

\"

\"兩害相權取其輕,這是無奈的選擇,就當作是餵養惡犬了。

\"

陳寒此刻深感震驚。

因為在各種歷史文獻、野史記載,甚至是民間傳說中,

大明的海禁政策被認為極具破壞性。

雖保護了一些百姓免受海盜倭寇侵擾,

但也切斷了與海外的貿易往來,阻礙了中華文化的傳播。

然而,從朱元璋的話語中,他才意識到,

大明初建,百廢待興,

加上元朝百年掠奪,中原早已空虛。

無力同時應對北方驅逐menggudazi,東方抵禦海盜倭寇的雙重壓力。

因此,只能默許走私者的存在。

正如朱元璋所說,

若一味打壓走私者,不給他們提供出口,海外的海盜倭寇會更猖狂,導致更多損失。

所以,允許走私者的存在,實屬無奈之舉。

聽完朱元璋的解釋,陳寒明白自已先前誤解了大明初年的海禁政策。

同時也理解了朱元璋在建國之初面臨的艱難抉擇。

容忍走私者,這位強勢的皇帝做出了無奈的妥協。

他的性格剛烈,但在這件事上,只能選擇容忍。

嚥下多少苦澀,才能維持這樣的均衡?

朱元璋追問:“你的意思是主張開放海洋貿易?”

陳寒輕輕頷首:“陛下,儘管開放海洋有您提到的弊端,但其益處更為顯著。”

“但在那之前,我必須先提振大明王朝的內生經濟。”

“讓我們的王朝具備抵禦外來風險的實力,那時再考慮此事。”

“目前我只是要踢開那臨門一腳,震動那些走私者,讓他們有所警覺。”

“我要看看這些傢伙是如何操控這條產業鏈的。”

“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朱元璋輕拍他的肩膀,“看來你並非衝動的莽夫,也不再像當初那樣頑固,挺好。”

“若你能兌現承諾,我會對你刮目相看。”

“我真想輸給你點什麼。”

朱元璋半笑半認真地說:“如果你真的能讓大明王朝內部煥發生機,每年能為朝廷繳納一百萬賦稅,我就封你為駙馬,如何?”

陳寒險些驚得吐血,雖然他早料到會有此一問。

只是沒料到這話出自朱元璋之口,總覺得有些彆扭。

而且陳寒堅信,朱元璋這位皇帝相貌平平,他的公主又能美到哪裡去?

他連忙回答:“陛下,請待微臣做到再說!”

朱元璋以為他在謙虛,頗感欣慰:“很好,你的態度我很欣賞。”

陳寒如釋重負般離開了朱元璋,來到戲臺前,看著百姓和商人們的笑容,大聲宣佈:“各位鄉親父老,同甘共苦的兄弟們!”

“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們。”

“能聚在此處便是緣分,今日我們宣佈啟用新材料,數日後我們將開始全面整修京城的道路,到時候,不僅是災民,可以參與勞動賺錢。”

“就連京城的百姓,若有手藝,也能加入其中。”

“依舊是那句話,做得好,每日二十文工錢,日結!”

“絕不拖欠!”

百姓們聞言更顯興奮,災民們則滿心歡喜。

“大人是說,功德樓完工後我們還有活計可做?”

“沒錯,我們一直擔憂這麼多人參與建設功德樓,很快就會無事可做。”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你是我未曾擁抱過的風

花開畫落

梧桐樹下的背影

九逝

綜漫帥哥排行心聲帥帥帥帥帥帥帥

李飛飛

狼王殿下少女心

獨佔三月芳菲

無極客

竹上客

陸少鎖婚,美女醫生不幹了

代茜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