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暑期,吳佳和王鋼在會議召開前兩天提前到達深圳,同一天北京兩個年輕人也到達深圳,晚上他們相約一起吃飯。

在飯桌上,北京來的兩個年輕人對吳佳很熱情,一口一個嫂子叫著,並主動自我介紹。

其中一個圓臉,看上去年齡稍大一些很沉穩的年輕人說:“嫂子,您好!我姓田,您就叫我小田吧。嫂子一看就是文化人家出來的,儒雅大方,王教授真是有福之人。”

另一個頭發有點自來卷,很陽光的年輕人也自我介紹說:“嫂子,您好,我姓李,叫我小李吧。聽王教授說,您的父母是唱京劇的老藝術家,河北人,年輕時在北京讀書,是響應國家號召,自願到西北地區支援邊疆建設的,真了不起!”

吳佳很久沒聽到北京腔了,突然聽到兩個年輕人說著地道的捲舌北京話,熟悉和溫暖的感覺立刻匯入心裡,感到特別親切。

吳佳的父母因為多年唱京劇,在家裡一直都是操著一口純正的北京腔說話,而且京劇團大院裡大多都是說北京話的人,吳佳從小到大聽北京話很習慣了。後來到了X市,幾年沒回家,聽的全是X市的方言。她突然很想父母親了。

吳佳覺得和小田、小李沒有一點兒陌生感,她和他們握手,說道:“聽你們說北京話,感覺真的太親切了,我在X市待得太久,我已經幾年沒見我的父母了,所以很久很久沒有聽到熟悉地道的北京話了。”

寒暄敘舊之後,聊天進入正題。

王鋼問北京來的年輕人:“哥們,你們在電話裡神神秘秘的,到底想跟我說什麼?”

小李答覆:“王教授,是這樣。這次會議規格其實挺高的,你可能不太瞭解。1988年的那次會議開得很成功,所以在1992年老人家南巡之後,國家有關單位希望再召開一次全國性的如何加快我國對外開放研討會,一是想再次廣泛聽取一下全國各地專家對我國加快對外開放有何好的策略和建議,此外還想讓身處工作一線的地級市的市長、市委書記談談各地對外開放的情況,同時讓市長和書記也有機會相互學習交流一下。”

“所以這次會議不像第一次那樣廣泛發邀請函到全國各單位,由各地的單位根據情況推薦人過來參會。這次參會發出的邀請函,都是會務組有指向性地向特定人發出的。參會的有全國的經濟學專家和教授,還有幾個省的部分地級市領導參加。”

小田接著話題繼續說:“這一次有一個廣東地級市分管經濟的孫副市長也來參會了,我和孫副市長關係不錯,我們是在北京中央黨校學習班認識的。他剛剛調任到廣東,到地級市當副市長沒多久,他一直跟我說,他特別需要找一個得力秘書做他的助手。他對秘書的要求很高,即希望筆桿子厲害,更加希望這個秘書懂經濟學,能對我國市場經濟未來發展具有前瞻性,可以幫他規劃完成現任地級市未來五年發展計劃。”

“孫副市長說,我在北京認識全國各地的人才很多,一直希望我給他物色一個人,我想來想去,和小李也商量了一下,覺得您特別合適。 ”

小李又接過話題:“王教授,您已經是大學教授了,在大學也算是職稱頂格了。再說,您寫了那麼多論文,都是停留在理論上,如果能到基層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說不定真能闖出一條新路來。我建議您不妨來廣東,到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實際社會中大幹一場。西北地區畢竟還是比較傳統保守,還沒有全面放開。走出學府高閣,來基層走一走吧。”

北京兩位年輕人的一番話讓王鋼有點兒錯愕,這訊息讓他實在始料不及。

王鋼迷惑地問:“你們說不讓我不當大學老師了,讓我去從政?不會吧?”

小田語氣肯定地微笑著說:“是的,建議您去從政。王教授,去從政吧,前途一定不錯,會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王鋼轉頭看向吳佳,想聽聽她的意見。吳佳看到王鋼在看她,明白王鋼想知道她的態度,吳佳說:“我看兩位北京同志很誠懇,那你就先不要急著拒絕吧,回去我們商量商量,認真考慮一下再回復不遲。”

小田豎起大拇指說:“嫂子,您說得太對了,不要急著拒絕,認真考慮考慮,再答覆不遲。”

小田又問王鋼:“王教授,您是不是黨員?”

王鋼答覆:“不是黨員,無黨派。”

小田說:“到了市政府工作,要儘快入黨哦。”

飯後,在返回住宿酒店的路上,小李對王鋼說:“王教授,您還記得五年前我們來深圳時這裡的樣子嗎?到處都還是大工地,還沒有從小漁村蛻變出來。”

王鋼答道:“是啊,五年變化太大了,現代都市的雛形都已經顯現出來了,不可同日而語啊。我們西北X市,五年幾乎沒太大變化。”

回到住宿的酒店房間,王鋼對吳佳感嘆道:“真沒想到,深圳會有這麼大的變化,1988年我來深圳,到處還是亂糟糟的建設工地,就市政府周圍有點兒城市的樣子,這才過去五年,就已經是一座中型城市的樣子了,不愧是改革開放的橋頭堡啊。”

兩人聊起學校近幾年的變化。這幾年,學校積極響應國家“高等院校必須加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步伐”的號召,大學校園大力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氛圍越來越濃,學校成立了生產力促進中心,校辦工廠也辦起來了,還有工科老師到企業去做兼職的技術顧問,一些年輕老師直接辭職下海創辦實業。

隨著我國不斷對外開放,學院老師崇拜西方的心理狀況也愈發嚴重,外語系很多老師都出國了,本來是公派出去學習的,結果出去就不回來了。沒有機會被公派出國學習的,就苦攻英語,希望透過考託福走出國門。

此外,想離開西北到南方去闖一闖的老師也不少,但大多苦於沒有這樣的機會。

吳佳對王鋼說:“說實在,我確實不想教古代漢語了,很早就想換一種活法兒了。此外,我覺得,小李也說得對,教授在大學也算是到頂格了,也該讓你經濟學論文裡闡述的觀點到實踐中檢驗一下是否可行了。這次他們推薦你去給市長當秘書,我看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不應該拒絕,不如我們一起來廣東吧。”

吳佳和王鋼最終決定,放棄大學老師的工作,一起到廣東來,重新開始一段新的人生征程。

第二天早晨小田和小李就把王鋼介紹給了孫副市長,孫副市長看著王鋼和吳佳,喜悅的心情溢於言表,他緊緊握著王鋼的手說:“太好了,真是太好了,王教授,我熱烈歡迎你和我一起共事!早就聽小田說起你,經濟學教授,大名鼎鼎。讓你給我做秘書,不會感到屈尊吧?”

王鋼連忙說:“孫副市長,您不要這樣說,給您做秘書,是您給了我一個到實踐中去、到社會基層中去的機會,我覺得很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理論如果總是被束之高閣,不能被實踐去證明,寫再多論文也沒什麼實際意義的。”

孫副市長聽著王鋼的答覆,不停點頭,說:“說得很對,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奮鬥。”

孫副市長又接著說:“這樣吧,會議明天才正式開始,現在你們夫妻兩人就和我去一趟我任職的市裡看看。我在廣東D市任職,距離深圳二個多小時路程,很快到的,現在出發,可以在D市吃午飯。”

孫副市長又對兩位北京年輕人說:“你們一起陪同吧,也去我那裡走走,瞭解一下民情。我這次來開會帶的商務車,已提前為今天一起去我那裡做好了準備。”

五人加司機一行六人很快到了D市。孫副市長先帶他們在市區、高新區等地方轉了一圈,然後才去市政府辦公大樓他的辦公室。

孫副市長說:“王教授如果現在就可以定下來到我們D市工作,接下來你們的調動問題,你太太的工作安排問題、你們的住宿問題,我都會讓辦公室全部去辦好。”

王鋼被孫副市長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直爽坦誠的性格所折服,他說:“孫副市長,謝謝您對我的重視,我同意來D市工作,做您的助手,為D市的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這次會議開了五天,會議一結束,孫副市長就又帶王鋼和吳佳到了D市,這次直接來到孫副市長辦公室。

孫副市長叫來辦公室負責辦理王鋼工作的人員,問道:“夏主任,王教授的工作等事情辦得怎樣了?”

夏主任回答:“孫市長,都辦好了,王教授和他太太的調令可以讓他們直接帶回去。王太太先暫時安排在報社當記者,來了以後,如果不滿意,再調動。他們臨時住宿的房間也租好了,等會兒可以去看看,我把鑰匙可以先交給他們。”

王鋼和吳佳被廣東的辦事速度真的驚到了,如果在北方,這是想都不敢想的。

孫副市長對王鋼說:“王教授,你看,都辦好了,就等你們來了。如果回去單位不放人,檔案也可以不要,直接過來就可以了,到這邊,我讓有關單位給你們重新建立檔案。”

王鋼和吳佳被廣東不按規矩出牌,“不拘一格搶人才”又一次驚到了。

接著王鋼和吳佳跟夏主任去看了臨時租的房子,三房兩廳,很大,剛剛新裝修出來的,也很乾淨,比他們在X市現有住房條件好了很多。

王鋼和吳佳很快返回西北X市,將調令交給了各自的系領導,吳佳所在中文系很痛快放人,王鋼所在政教系卻不捨王鋼,不肯放人,但看到中文系已經批了,不放也不現實了,最後也批了。

他們將家裡簡單的傢俱處理了一下,該送的都送人了,退了學校的住房,把家裡的書籍全部裝箱,被褥衣物打包,到貨場租了一個小集裝箱,一起發往廣東D市。然後帶著年僅6歲的兒子先回到了W市。

他們決定把兒子暫時先託放在外婆外公家裡,兩人先去廣東,等安定下來,再接兒子去廣東。

1993年的10月,42歲的王鋼和40歲的吳佳直接從W市啟程,飛往廣東,開啟他們人生新的下半生。

他們的未來會是怎樣的,他們不知道。

在西北,他們早就設定好的了自已的未來,有了清晰的人生規劃,那就是在大學一直教書,晉升到教授,直到退休,然後安享晚年。

到了廣東D市,就意味著他們將徹底放棄前半生奮鬥的輝煌,進入一個不熟悉的未知的新軌道、新領域。

然而,此時他們卻沒有一絲惶惑,沒有一絲猶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如果生來不想做螻蟻,那就策馬揚鞭去奮蹄吧。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拯救美人計劃

宿晏昇

怎不憶江南

墨傾沉

小人設

盈江月寒

成文聖後,我名節不保

年老作家

光債不見

湘的那邊是海嗎

風與骨

使用者1043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