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法明死後,周紹則讓人將周法明的坐船秘密封賞,然後封鎖訊息,秘不發喪,同時又讓人詐稱周法明受了小傷,正在安養。

而周紹則本人則帶著周法明的屍體一路趕往沔陽,準備率部撤退。

而周家水師,則在周法明堂弟周法既的指揮下,往沔陽方向移動,準備和沔陽守軍會和東返。

只是周法明和周紹則都小看了李世民。

李世民既然派遣殺手,當然不會只有一招。殺手派出之後,李世民便將軍隊調撥開來,整戈待發。

當然李世民不知道殺手能不能成功,但他卻有一個巧妙的辦法,他派潛伏在沔陽城的間諜日夜監視郡府,觀察周紹則的動向。

果然周紹則匆匆離開了駐地,而沒多久這訊息便傳到了李世民的軍中。

李世民得知此訊息,對於周法明的情況已經是明瞭。若周紹則不動,周法明自然是沒事或小事。可今日周紹則匆匆離開,除非是周法明遇刺受重傷或者是直接身死,否則周紹則絕不會無緣無故擅離職守的。

而此時周法明出事,周紹則離開,正是周家部隊最混亂的時候,也是他趁機破敵的良機。

於是李世民命令大軍齊出,直擊沔陽城,同時又命手中僅有的一支水師部隊向周家軍的水師發起了攻擊。

周紹則雖然在周法明死後便急著往回趕,但還是晚了一步。

唐軍突然發起攻擊,沔陽城的守軍遭遇重創。此時周紹則不在,對面的唐軍又散佈周法明父子身死的訊息,立刻引得周家軍一陣混亂。

等周紹則趕到之時,沔陽已經城破。

周法明部大將徐尚率領殘部逃出了沔陽城。

周紹則與徐尚會和之後,也不敢與唐軍開戰,只得帶著殘兵往東撤離。

與此同時,周家軍水師也遭到攻擊。

周法明死後,連心腹周據都死了。雖然周紹則臨時安排周法既指揮軍隊,可驟然遇襲,周法既又沒有掌握各部,三軍還是不可避免地亂了起來。

若不是周法既當機立斷,拼死率部突圍,整個周家軍水師怕是要全軍覆沒。

周紹則和周法既二人狼狽逃回江夏,兩部是丟盔卸甲,混亂不堪,手中兵力加起來是折損過半,元氣大傷。

而李世民則乘勝佔領沔陽郡,向著江夏追來。

······

沔陽之變的訊息很快傳到了湓城,正在湓城訓練水軍的陳克敵當即便坐不住了。

黃維揚返回江南平亂之後,陳克敵可一直沒有閒著。大隋下一步的目標必然是蕭梁,他也一直在研究西進之略。

李世民率軍前來支援蕭梁的事瞞不住大隋,陳克敵已經的判斷與黃明遠的意圖差不多,調虎離山,因此他並沒有太緊張,也沒有作出反應。

有周法明擋在前頭,怎麼做都不合適。畢竟周法明對自己的地盤看的很嚴,陳克敵也不想貿然進入永安五郡,引起周法明的猜忌。

而且周法明擁兵五萬,實力強勁,陳克敵也想用李世民消耗一下週法明的力量,所以更不會主動西去支援。

陳克敵料到了周法明可能會敗,畢竟對手是李世民。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周法明竟然被幾個偽裝成漁民的刺客給刺殺了。

周法明一死,周氏內部人心動盪,必然不敵,而李世民若是趁機東進,直取永安五郡,那對大隋來說就麻煩了。

尤其是永安五郡的位置很特殊,東連江南,西接荊襄,北通河南,乃南方之腹。此地若失,隋軍便失了西征蕭梁的橋頭堡,與李世民決戰的前進基地,來日再想奪回此地,怕是不知道要多費多少力氣。

此時陳克敵也來不及向黃維揚彙報,便下令麾下的五十九軍集結待命,連同手中的五千水師,準備奔江夏而去,支援周家。

沔陽可以丟,永安、安陸甚至蘄春都可以丟,唯有江夏,乃是大江形盛之處,南方通衢之地,決不能丟。

陳克敵手中有一萬兩千戰兵,主力便是左領衛五十九軍。

左領衛也就是原來的天策衛的四支部隊,來源各不同。五十七軍是原黃維烈奪取的陳伯圖部改編;五十八軍是原左天成部改編;五十九軍是原陳稜部改編;六十軍是原杜伏威部改編。

此時五十七軍中郎將是麥孟才。

麥孟才自沈光死後,沉淪了一段時間,但理想照進了現實,人總是要生存,尤其是知道了告密沈光突襲叛軍的還是蕭皇后之後。

再之後麥孟才就職於天策衛的虎牙郎將,江西之戰後遷為中郎將。

五十九軍戰力不弱,是陳稜一手組建的一支部隊,其兵源多是淮南人,更適應南方的環境。

這也是留五十九軍在湓城的一個重要原因。

陳克敵接到訊息的此日,便完成了軍隊的集結。隋軍從湓城出發,往西五百里,直逼江夏。

陳克敵站在船頭,遙望西面,臉色陰鬱,不見歡笑。

儘管周法明的身死,給了他插手永安五郡的機會。只要給他時間,他就能從周家手中拿下永安五郡。

可陳克敵實在是笑不出來,他太擔心江夏的情況了。

雖然陳克敵一直不喜歡李世民,雖然陳克敵一直想和李世民一較高下,雖然陳克敵一直想親手擊敗李世民,但不應該以這樣的局面開局。

衛公一系的二代都不喜歡李世民,甚至是厭惡李世民。不僅僅是因為衛公把李世民當作兒子一般親近可李世民仍舊是背叛了衛公,還因為為李世民是衛公為黃好好選的丈夫,可李世民卻負了黃好好。

在衛公一系的二代心裡,黃好好相當於後世繆斯女神一般的存在,但李世民卻傷害了他們的女神,不可原諒。

所以陳克敵一直渴望有一天,擊敗李世民。

可若是江夏丟了,別提什麼決戰、破敵的事,先保持不敗,都很困難。

這時麥孟才走到船頭,眼看陳克敵愁眉不展,便問道:“參軍,周家父子能守住江夏嗎?”

陳克敵想說“能”,卻連自己都不怎麼相信。李世民的本事,他熟悉的很。

麥孟才又問道:“若是江夏丟了怎麼辦?”

陳克敵看了一眼麥孟才道:“那就奪回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召喚之:狂戰血帝

錦夜白霜

閒話兩晉南北朝

史後師

持刀行

萬千繁華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