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郡,江陵。

自李淵兵敗關中,李密兵敗東都之後,這普天之下,除了黃明遠之外,名義上地盤最大、實力最強的梟雄勢力便是位於荊襄的蕭梁了。

蕭梁之主蕭銑,西梁宣帝蕭詧的曾孫,大隋蕭後和蕭瑀的族侄。

按理來說,蕭銑也算正兒八經的外戚,本應該受到楊廣的重用,尤其是蕭銑是蕭家人中少有的幹才,名聲極好。

不過蕭銑雖是外戚,奈何他在蕭家這一支不好。他的祖父蕭巖是蕭後父親蕭巋的堂弟,在南陳滅亡之後,和蕭皇后的二哥蕭瓛一起組織復國活動,兵敗被殺。所以蕭銑也算是實實在在的叛逆之後。

要不是楊廣看重蕭氏,蕭銑早死一百次了。而且楊廣還在登基後封蕭銑為羅縣(治今湖南省汨羅市西北故羅城)縣令,也算皇恩浩蕩了。

楊廣這輩子負的人很多,但卻從沒有負過蕭氏。但先有蕭銑,後有蕭瑀,前後皆背叛了楊隋,可謂是忘恩負義之徒。

大業十一年,楊廣南下江都,天下混亂,荊襄也不受朝廷控制。

這時巴陵郡鷹揚校尉董景珍、雷世猛,旅帥鄭文秀、許玄徹、萬瓚、徐德基、郭華,沔州人張繡等共謀起兵反隋,但相互之間,為了這個首領的身份爭執不休。

幾人都是當地豪強,雖有實力,但卻沒有名望,所以各不相服。

這時董景珍便便建議道:“我素來寒微,雖假借名號,也怕不能服眾。羅縣令蕭銑,乃故梁皇帝之後,寬仁大度,有武帝遺風。況且我聽說帝王興起,必有符命。隋朝冠帶盡稱‘起梁’,這是蕭氏中興的之徵兆。我等不若推他為主,以應天順人,也可成為開國功臣。”

其他眾人也自知在荊襄沒有什麼號召力,又擔心讓旁人得了利,只得同意這個建議。

眾人商議之後,便去信蕭銑,請求歸附。

蕭銑得信之後,又驚又喜。

蕭銑雖然只是一個縣令,但眼看天下大亂,素來野心勃勃的他也有心起於一方,復興蕭梁。

於是蕭銑便回通道:“我先君昔事隋,職貢無廢,可楊堅竟貪我土宇,滅我宗祊,我是以痛心疾首,一直期望洗刷這份恥辱。今日諸位投奔於我,乃是上天降下福佑,佑我等驅逐北虜,復興大梁,我身為蕭氏子孫,怎敢不糾集勉勵士眾以隨公之後呢?”

於是蕭銑立即募兵數千,揚言討伐賊寇,做足了造反的準備。

正巧這個時候潁川人沈柳生進犯羅縣。

隋末有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些在北方混不下去的盜匪,都喜歡向南轉進。譬如杜伏威、李子通、張善安等人。主要是這個時候南方真的是武備鬆弛,而且相對富庶,北方盜匪來到這裡,幾乎不費多大力氣,便能搶得盆滿缽滿。

歷史上佔據江南的沈法興,也算江東大族,幾乎全取江東,可在已經兵敗於杜伏威的李子通面前,幾個來回都走不了。南方軍隊的戰力,可想而知。

這也是為什麼隋唐時期,天下的爭奪幾乎和南方無關。

蕭銑想造反,但面對沈柳生這種不知名的盜匪都不是個,於是雙方連戰數場,皆是兵敗。

這時蕭銑坐不住了,再敗兩場,就是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了。

這時蕭銑的謀士王渝建議他,荊襄子弟不願為隋軍而戰,故皆不盡力。不若聚起反旗,到時整個荊襄必然群起響應了。

蕭銑大喜。

王渝者,若是江南一些人在此或許認識他,他就是萬安堂陳胤的謀士王毅。當年殺陳胤而逃,後投奔蕭銑。

蕭銑覺得很對,掛暴隋的名號,哪有掛自己祖宗名號香啊。

於是蕭銑召集部下,大聲言道:“岳陽豪傑打算推我為主,如今天下全都叛隋,我等能獨自守節以保全嗎?況且我祖先建國於此,如從其請恢復大梁,再以半紙檄文招降群盜,誰人敢不服從?”

眾人聽了,全都附從。

於是蕭銑自稱梁公,旗幟服色全遵梁朝舊例。

果如王毅如預計的那般,蕭銑聚起反旗之後,不到五天,遠近人士爭相歸附,眾達數萬,皆率眾前往巴陵郡。

而對面的沈柳生,似乎也為局勢所驚到,眼看蕭銑實力大增,他竟然直接選擇投降了蕭銑。

這蕭銑倒是成了人心所向了。

之後蕭銑在羅縣城南筑壇,燔柴告祭上天,自稱梁王。因有異鳥到來,於是建年號為鳳鳴。

不得不說,隋末的鳥真多。向海明造反,年號白鳥;高德儒見到鳳凰,封任西河;竇建德見了鳳凰,定年號為五鳳;再加上這鳳鳴,感情大家見到的可能是一家子的鳳凰了。

可惜沒有智慧手機,拍下來做個證明。

次年楊廣身死的訊息傳到羅縣之後,蕭銑便在眾人的擁立下稱帝,建國號為梁,設定百官,修建宮室,全都依照梁朝舊例。又追諡從父蕭琮為孝靖帝,祖父蕭巖為河間忠烈王,父親蕭璇為文憲王。

反正把南梁、西梁的遺產收拾地一乾二淨。

蕭銑能當上這個皇帝不是靠得文治武功,也不是祖宗庇佑,主要是巴陵豪強的支援,所以他登基之後,不得不繼續倚重這批人。

於是蕭銑在稱帝之後,封董景珍為晉王,雷世猛為秦王,鄭文秀為楚王,許玄徹為燕王,萬瓚為魯王,張繡為齊王,楊道生為宋王,蕭闍提為東平王。

巴掌大的地盤,十多個異姓王,也真的夠奇葩的。

不過蕭家人在荊襄的威望的確是大,蕭銑稱帝之後,負責圍剿蕭銑的將領王仁壽等人先後投降,接著嶺南的寧長真等人也先後以嶺南州縣歸降蕭銑。

這時候蕭銑又四面出擊,派蘇胡兒攻拔豫章郡,楊道生奪取南郡,張繡略定嶺表,闍提擊破唐軍,一路西進到開州、通州等地,威脅到巴蜀腹地。

到了今年,蕭銑已經是西從三峽,南至交趾,北距漢水,東達豫章,相繼依附,兵力達到四十萬,堪稱南天王。

在這種情況下,也怨不得林士弘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蕭銑的身上。畢竟普天之後,單論實力,除了蕭銑,還真沒有可能擊敗黃明遠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麾下三千美少女

漭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