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鬱平,作為鬱林郡治的鬱林城的防禦就嚴密多了,畢竟此地算是李氏的邊防重鎮。黃明聰攻城數日,亦沒能破城,黃明聰也不在此耽擱時間,只留下大將何光率四千番兵便繼續北上了。

留下四千人並不是攻城的,而是為了保障河道和守衛鬱平城。

至於鬱林城,則留給了寧長真了。黃明聰去信給寧長真,告訴對方,隋軍已經打到李光度的家門口,身後就一個鬱林城未下,你自己看著辦吧。

寧長真野心勃勃,四面出擊,是幾大家族中野心最大的,妄圖一統嶺南。

可惜甯越郡東面的合浦有寧宣、寧道明這種自家人,而寧長真南征交趾兵敗,向北又幾乎被李光度趕出鬱林,屢次受挫,難以存進。

黃明聰徵李光度,給了寧長真一個機會。

黃明聰的意思,李光度很明白。隋軍是不會幫著寧氏攻打堅城的,寧氏要想要鬱林城,就得寧氏自己來取。

這件事在寧長真看來也是理所當然的,雖然之前雙方已經約定黃明聰幫著寧氏佔領鬱林郡,可若是寧氏什麼都不做等著黃明聰將鬱林郡拱手奉上,那是痴人做夢。

而且隋軍都打到李光度老巢了,寧長真要是再不敢出兵,那就屬於無能了。

於是寧長真糾合了寧宣、寧道明等寧氏宗族力量,聯合出兵鬱林。

而隋軍這邊,對於讓寧氏出兵之事,諸將有不同意見。眾人都覺得這是隋軍在前面迎擊李光度軍主力,倒是讓寧氏在後面撿便宜。

黃明聰倒是有算計。

黃明聰眼中的可不僅僅是一個鬱林郡,而是整個嶺南。因此這場大戲,若是不讓合浦寧氏登場,豈不是不能盡興。

鬱林郡是塊肥肉,也是沼澤。

黃明聰主力離開鬱林縣北上之後,很快便到了桂平縣。

桂平縣城位於鬱水和陽水(今黔江)的交匯處,過了桂平,便是隸屬於永平郡的大賓縣(治今廣西桂平縣東北四十里)了。

桂平作為兩水交匯處,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李家在此屯駐了大量的軍隊。

或許很多人聽到桂平這個名字內心並無波瀾,而換個名字,很多人就知道他了。桂平往北的潯江之中,有一段曲折的河道,江流湍急,危巖奇突,灘險密佈,暗礁四伏,巨浪翻滾,江水洶湧,濤聲若雷。傳說此地有大藤如鬥,橫跨江面,晝沉夜浮,供人攀附渡江,因此名為大藤峽。

歷史上赫赫有名大藤峽之亂便是在此地。

黃明聰不知道大藤峽之亂,但是很清楚,從桂平往東,已經算是進了李家的腹地。李家在此經營數百年,非易下之地。

果然黃明聰到了桂平,便發現桂平城兩面環水,一面環山,只有南面的狹長地帶可通人。而且桂平城西面盡是群山,互為掩護,李家屯重兵於此,想要破城,非得付出極大的傷亡與時間。

黃明聰見狀,便下令放棄攻打桂平,全軍分水陸兩部,直逼永平。

諸將大驚,這是連後路都不管了。

大將張鎮州連忙進諫,認為如此行軍,太過冒險,一旦後路斷絕,則有全軍覆沒之危險。

黃明聰卻是毫不在意,言五日之內,必然破敵。

駐守桂平的李光度的侄子李元粹,李光仕之子。

嶺南的勢力以家族為單位,家族之中,族長或許實力很大,卻不是皇帝,除了個別人物,大多數人根本無法做到大權集於一身。各家之內,各領地盤,擁有自治權,與宗族的關係有些像西歐的封建藩主一般。

整個李家勢力,雖然是李光度為領袖,但其兩個兄長這兩支勢力也很大。尤其是李光略一支,佔據了老巢藤縣和永平郡北部,其勢力不比李光度差。

此時李元粹經營重鎮桂平,雖然隋軍過桂平而不入,但他自不能看著隋軍就這麼沿江而下。

桂平城有兵三千多人,已經是整個鬱林郡、永平兩郡擁兵最多的城池。李元度出擊始安,從族中和附屬的俚僚部落中徵調了整整一萬五千人。李元粹跟李光度關係不好,雙方因為爭奪阿林縣(今廣西桂平縣東南油麻鎮)起了齷齪,因此李元粹便將李光度的徵調命令當作空氣,就是不出兵,所以桂平才會留有這麼多守軍。

此時桂平東北面的武林縣(今廣西平南縣東南武林鎮)是李元粹的弟弟李元百的地盤。其父李光仕身為之前的李氏族長,只留下李元粹兄弟二人。

李元百帶了一千多人跟著李光度一起攻打始安城,此時整個武林城只有不到數百人,守禦空虛。

作為親兄長,李元度自不能眼看著隋軍擊破武林城,滅了弟弟一家。

因此李元粹一邊派人往永平送信,一面點起城中精銳三千,追著隋軍的屁股而去。

李元粹對手上兵馬的戰鬥力很信任,要不然也不敢跟自己的親叔父李光度鬧僵,更是冒宗族大不韙,拒絕徵召。

隋軍走的很快,李元粹部跟的也不慢,很快便追到了石古嶺。

石古嶺南面是河,北面是山,中間有一條通道。

李元粹也是在李家內部驕縱慣了,自負的很。追了這麼久,卻始終沒有隋軍的蹤跡,李元粹也放鬆了警惕。

在李元粹看來,隋軍連桂平都不顧,只管行軍,看來目標是永平。他倒是隱隱有些期望,期望李光度在這群隋軍手中吃點虧。

眼看天快要黑了,李元粹便下令全軍加快速度,過了石古嶺,便在簸箕田休息一夜,再行趕路。

眾人急著休息,一窩蜂地進了嶺中,毫無防備。

此時石鼓嶺兩側的山中突然號角聲起,接著便是大隊計程車兵望嶺下衝來。

李元粹部被衝得大亂。

雙方激戰了半夜,到了天明,李元粹部全軍覆沒,李元粹本人也陣亡於亂軍之中。

黃明聰早打聽了李元粹的性格以及他與李元百的訊息,這才敢孤軍深入,然後反身設伏。

既破李元粹主力,黃明聰分遣張鎮州和嚴願分兵去取桂平、武林二地,而黃明聰則迅速向北,趁著李氏不備,渡過了潯江,攻打北面的大賓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太子爺逆襲質子人生!

四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