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回到增地軍中軍,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是,這個人竟然不是乙支文德。

席玭眼看殺錯了人,當即也不多說,提起長槊就要往外走。黃明離伸手一把將席玭給拉住。

“郎將放心,這一次我一定將乙支文德的腦袋給拿來。”

黃明離搖了搖頭說道:“淮之不必再去了,天不絕乙支文德,且讓他的腦袋在頭上多留幾天吧。”

此時中軍大帳,於仲文和宇文述聽說乙支文德不返回隋營,心中大驚,卻是有些相信崔弘升的話。這個乙支文德怕不是真心要投降。

乙支文德是高句麗人軍中名將,一旦將其擒獲必能大大打壓高句麗人計程車氣,如此大好機會他們沒有掌握住,疏為可惜。

於仲文與宇文述二人面面相覷,又轉頭看向劉士龍。

劉士龍被看到臉色有些難看,一甩袖子說道:“二位將軍看下官也沒用,我只是一個慰撫使,這軍中之事自是由兩位將軍決定的。”卻是將自己的責任一推二五六。

於仲文和宇文述也清楚劉士龍的秉性,沒有跟他再作爭辯。現在乙支文德已經逃了,對於隋軍來說,只剩下兩條路,繼續攻擊,還是選擇返程。

此時於仲文與宇文述的態度截然相反,宇文述認為應該退兵,而於仲文不同意。

宇文述說道:“次武(於仲文字),今日乙支文德已逃,我軍情況盡為高句麗人所知,而且我點驗諸軍,糧食快要盡了,已經不足以支撐我軍去進攻平壤,我以為我軍現在最好撤回遼東,再觀後續。”

於仲文當然不同意,這是他這麼多年第一次領軍指揮數十萬軍隊,若是就這麼灰溜溜地返回了,有何顏面見人。

對於黃明遠與於家的矛盾於仲文很清楚,但他從不輕易挑釁黃明遠。他知道這種矛盾的出現根本原因是於家的沒落,所以他現在要做的就是重振家族的聲望,而不是與黃明遠鬥氣。

這是最好的機會了。

於仲文因此說道:“許公,我軍三十萬大軍東征,連平壤城的邊都沒到就灰溜溜地撤兵了,到時候有何面目去見天子啊。”

宇文述作為楊廣的親信,又成了正式的宰相,官拜公爵,很清楚自己的地位已經達到了頂峰,因此對軍功之事並不熱絡。他已經六十多歲了,怕是無論如何也掀不動頭頂上的黃明遠,既然如此,何不求穩。

因此宇文述又說道:“次武,你我皆是打了多年仗的人,很清楚糧草的重要性。現在乙支文德在鴨淥水東岸屯兵十多萬,與我軍相持。我軍要想成功渡河,怕是一個月也難,可糧草根本撐不到一個月,與其到時候狼狽退兵,為敵所趁,還不如提前撤退,穩紮穩打,保全域性勢。”

這時崔弘升也建議道:“我軍孤軍深入,身後好多城池還沒有打下,此已經是兵家大忌。若是高句麗人襲我軍後,而乙支文德又從正面牽制,則我軍糧道有斷絕之危險。”

“夠了!”

於仲文此時慍怒地說道:“此戰是成是敗,難道是我們在這裡爭論出的。現在的情況大家都狠清楚,我軍一路連戰連捷,高句麗人步步後退,我們若真是要退兵,到時候該要怎麼跟天子解釋?

況且,我這次出行,本來就知道不會有功,為什麼呢?古時的良將能夠成功的人,那是因為凡軍中的事都由一人作主,現在大家各有各的心思,怎麼能戰勝敵人呢?”

此時宇文述、崔弘升皆不說話了。

雖說大家身份差不多,但說到底於仲文是天子委任的諸軍統領,即使宇文述的官職、爵位壓其一頭,但此時於仲文拿這個說事,其他人還真沒法反駁。

此時宇文述也怒了,他作為宰相,雖然不是主帥,但因為身份的原因,在軍中跟主帥也差不多。往常有什麼事情,都是他和於仲文、劉士龍商量著來,一錘定音的也多是他。可今日於仲文堂而皇之的將這個事情戳破,實際上最難看的是宇文述,畢竟一直是他在篡奪於仲文的指揮權。

宇文述怒極反笑地說道:“既然於大將軍這麼說,我們也無話可說,但於大將軍也要記住了,天子只是命各軍要向你諮詢、彙報並聽從你的調動指揮,並沒有真正任命你為主帥。”

說完宇文述一甩袖子,便轉身離去。

於仲文此時也覺得自己剛才說話太急了,宇文述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天子寵臣、一國宰相,話語權極重。一旦他不支援自己在軍中的權威,那麼自己很難完全調動各軍。

不過於仲文並不後悔,因為這是於家最後的機會了,自己無論如何都要抓住。

這時劉士龍一見宇文述、於仲文二人惱了,心中大喜。只有二人惱了,自己在軍中的話語權才會重起來。

劉士龍說道:“許公還是太心急了,畢竟這能指揮全軍不就是大軍主帥。於將軍,我也覺得咱們不能就這麼走了,否則怎麼跟天子交代,天子可是一心想著高元能夠到他御前受縛乞罪。”

得到劉士龍的支援,於仲文遂順利將自己的意志貫徹全軍。於仲文命令各軍即刻拔營東向,去迎擊高句麗軍。

這時作為後軍的黃明禎前來中軍,請求作為偏師,抵押北面來的高句麗軍隊。

黃明禎認為,乙支文德將十多萬軍隊沿著鴨淥水佈防,隋軍勢必要在此與高句麗人相持。而北面國內城的高句麗人肯定會趁機襲擊隋軍的身後。

黃明禎所部作為偏師北上,便可以為大軍護住側翼,保障後路。

於仲文是個知兵之人,立刻便聽出黃明禎建議的妙處。老實來說,隋軍絕不怕正面的敵軍,唯有擔心後路問題,黃明禎北上,便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使得於仲文可以專心應對正面的乙支文德。

九軍之中,張瑾和趙孝才都支援宇文述,黃明禎和達奚暠又來往密切,於仲文擔心黃明禎倒向宇文述,到時候他怕是就指揮不動軍隊,這時候趁機將黃明禎調出,也有利於他整合各軍。

因此於仲文以黃明禎為北路領軍使,轉道向北,保護大軍側翼。而黃明禎也如願脫離了東征大部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戰龍山

龍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