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的十多萬大軍,是黃明遠討賊的底氣。若是沒有李靖、劉雲芳為自己整編的十多萬大軍,黃明遠手中無兵,也不可能想著討滅突厥。

從遼東來幽州的路上,晝夜兼程疲累的很,但黃明遠仍然在時間的間隙和乙支文德、張季珣、杜如晦等人,商議了討賊之策。

突厥騎兵來無影去無蹤,實力強悍,來往迅捷,一旦隋軍各路援軍趕到雁門,始畢可汗有可能因此而畏懼,退回塞外。

塞北草原萬里,一旦始畢可汗逃回草原之中,如龍游大海,虎入深山,黃明遠再無殲滅突厥主力的機會。以大隋現在的形勢,也不可能支援黃明遠再來一次千里遠征。

黃明遠於是決定,以大兵團迂迴的戰術,從長城以北迂迴到突厥人的身後,堵截住始畢可汗的歸路,徹底將突厥人殲滅在草原以內。

雖然大隋幾次出擊塞外,但大隋的邊防政策依舊以防禦為主。

而且現在大隋的形勢,也不適合在塞外與胡虜大決戰。不少人都擔心這樣太冒險了,勝負實在難料。

黃明遠有些生氣道:“難道諸位享了幾年的太平日子,連仗都不會打了。我不是在跟你們商量,而是此次塞外閃擊胡虜,勢在必得,諸位勿得多言。

自我討滅突厥,就沒有胡虜敢如此猖獗,諸位要記住,寇可來,吾亦可往。”

黃明遠下定決心的仗,沒人攔得住。

黃明遠乃下令,以李靖為主帥,統帥豹韜、鷹揚二軍,和靺鞨人突地稽部,盧龍塞趙士悌部,共計五萬三千人為北路軍,從昌平出發,沿著燕山山脈和長城北麓,直襲恆安鎮。

靺鞨人突地稽部為一支生活在幽州的靺鞨人。

開皇年間,粟末靺鞨與高句麗交戰不勝,突地稽與其兄瞞咄率領所屬的厥稽、忽賜來、窟突始、悅稽蒙、越羽、步護賴、破奚、步步括利八部,部眾數千人,從扶余城西北舉部南下,請求內附隋朝。楊堅將他們安置營州居住。大業年間時,瞞咄去世,突地稽代領其部眾,官拜金紫光祿大夫。

黃明遠二徵高句麗的時候,便將這些靺鞨人又遷移到幽州,使他們種地、居屋,加快漢化。而突地稽麾下近四千靺鞨精銳,也便成了幽州的官軍。

聽聞黃明遠以李靖為主帥出擊突厥,眾人皆是吃驚。雖然這一年來李靖訓練新兵任務完成的很出色,還擊敗了盧明月部,但這並不足以使他擔任北路軍的主帥。

在豐州系內,五萬三千人的野戰軍,而且是獨當一面,除了黃明禎、張文遠、蔡知運、黃明離四人,從未有旁人統帥過。

不少人對此感到質疑。

此次北路軍的戰略地位重要,戰鬥環境惡劣。一個不慎,便可能是數萬大軍埋骨塞外,沒人敢用這麼大的代價讓李靖去練手。

今日黃明遠的冒進,著實讓不少人摸不著頭腦。

黃明遠卻是知道,李靖雖然現在名聲不顯,但卻名垂千古,閃耀整個中國古代史。他二十年磨一劍,只要寶劍出鞘,便是震驚天下的時刻,黃明遠是毫不懷疑李靖可以圓滿完成任務,否則他就不叫“軍神”了。

黃明遠於是力排眾議,透過了李靖的任命。

李靖也有些眼眶通紅,二十多年來,一次次壯志未遂,他以為自己已經淡定了,但現在看來,他血還未冷。

北路軍從塞外出擊,黃明遠則準備率南路軍從飛狐徑西進,直襲雁門,徹底堵住突厥人東逃的路線。

南路諸軍,包括龍驤軍和幽州軍一部,共計三萬人。

黃明遠很清楚,此時前往雁門勤王的部隊絕不會少,他身為主帥,自不會少指揮的軍隊,有三萬核心部隊,已經足夠打這一仗。

至於虎威軍兩萬,黃明遠則命劉雲芳進入上谷郡,討滅盤踞在這裡的王須拔、魏刀兒這股反賊。

大業九年一月,上谷(今河北省易縣)人王須拔和結義兄弟魏刀兒、甄翟兒在上谷起事,其部眾發展到十餘萬人。王須拔自稱漫天王,國號燕;魏刀兒自稱歷山飛。二人為了發展勢力,秘密向突厥稱臣,北連突厥,南寇燕、趙。

現在救援天子要緊,討滅各地的叛亂是以後的事情。但是問題便是王須拔佔領的上谷郡的飛狐徑是幽州前往河東最重要的通道,任其在此肆虐,則黃明遠的後路都無法保證,物資運輸將成為大問題,這是黃明遠無法容忍的。

至於幽州其餘部隊,約有兩萬人馬,再加上剛由範願部、李景部、投降的高開道賊匪整編的五千平州軍,共計兩萬五千人,負責守衛整個幽州大本營。

黃明遠下完命令之後,便讓眾人各自準備,以最短的時間出擊。這一仗若只論實力,突厥人是絕對比不過大隋的,戰爭的勝負關鍵是時間。

黃明遠下下達完命令,眾人各自散去,陳遠一個人留了下來。

陳遠對於黃明遠的指揮有些疑慮,主要是透過塞外的情報得知,同羅部也參與了這次襲擊天子的事件。

黃明遠的佈置都是針對突厥人的,本來沒有問題,但數萬同羅部的軍隊也在其中,一旦不慎,為其所趁,則影響甚重。

黃明遠聽了大笑。

“仲長,你知道我這次從遼東返回中原,一共帶了多少軍隊嗎?”

陳遠不解,不就那一千騎兵嗎?

黃明遠說道:“我這次可不僅僅只帶了一千騎兵,而是帶了整整十五萬的部隊!”

左武衛三萬,右侯衛三萬,右屯衛三萬。靺鞨人一萬七千人;整編後的鎮屯軍七營兩萬一千人;整編後的懷義軍兩萬人,整整十四萬八千人。

陳遠大吃一驚,十幾萬軍隊,足以橫掃整個河北。

“那主公,那些軍隊何在?”

黃明遠笑道:“左武衛三萬人馬將會進入幽州,接管北面燕山防線,你只要派人守好拒馬河南三關便是。右侯衛在遼東半島最南端的旅順駐紮,準備南渡東萊。至於其餘十萬人馬,我命張文遠統帥北征賽音山,準備給同羅斜也一個大禮,否則怎麼對得起他千里迢迢南下長城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屯兵百萬,女帝帶娃找上門

皖南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