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防線全線淪陷的訊息傳到羅剎科後。

雪宮迅速指派了沙斯老將米哈特里·德米羅維奇·拉維曼接替澤維爾的職務。

並且決定實行堅壁清野構築大縱深防禦的策略來替代原來的阻敵於國門之外的軍事部署。

羅剎科明確要求——沙斯軍隊必須在撤退前將撤退地區進行燒光、拆光、砍光!

沿途房屋全部燒燬。

工廠機器全部拆光。

主要道路旁的樹木全部砍光用以設定路障並破壞橋樑與公路。

用沙斯總裁的話來說就是——新國人休想在沙斯得到一粒糧食、一滴水和一塊木材!

臨危受命的沙斯老將沙斯老將米哈特里·德米羅維奇·拉維曼在取得雪宮的最高授權後。

上任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允許沙斯軍隊全線主動後撤,以便重新構建新的防線。

經過雪宮的討論,羅剎科最終採納了老將拉維曼提出的大縱深防禦戰略。

既然無法阻擋大新軍隊的兵鋒進入沙斯。

那就乾脆將新國人放進來打!

以沙斯首府羅剎科為中心,構建三道縱深防禦線層層阻隔大新軍隊的進攻。

全權肩負阻敵重任的沙斯老將拉維曼認為——從大新方面現在所採取的軍事行動和打法上來看。

新國人很明顯是想給沙斯來個速戰速決。

以最快的速度推進到羅剎科城下並一舉破城。

所以,新國人的這一打法核心就是要突出一個字——快!

在沙斯現如今這種百年難遇的極端寒冬環境下作戰。

速戰速決的確是新國人最佳的打法。

因此,拉維曼在這個前提下提出了他的應對方案——不惜一切代價將這場戰爭拖入拉鋸戰。

既然敵人是想速戰速決閃電突進。

那我們就反其道行之想盡一切辦法拖住新國人的進攻腳步。

拉維曼的思路就是——一旦將戰爭拖入拉鋸戰。

在沙斯這種平均氣溫零下五十度以上的惡劣環境下客場作戰的新國人必將被慢慢拖死!

無論大新軍隊如何強勢,也抵不過拉鋸戰的殘酷...............

配合堅壁清野的策略,拉維曼堅信——只要進入拉鋸戰,勝利就會屬於沙斯!

-------------------------------------

不得不說——拉維曼的整體思路和策略如果在常理之下的確不失為以弱勝強的最佳應對之策。

堅壁清野加上大縱深防禦的組合可以最大限度的突出沙斯在嚴寒氣候下的作戰優勢。

所以,臨危受命的拉維曼對挽救沙斯的不利局面其實是非常有信心的。

因為,早在新沙戰爭爆發之前。

拉維曼就曾提出過將敵人放進來打誘敵深入慢慢拖死的打法。

只不過,當時的沙斯高層認為在全世介面前讓敵人越過邊境線是整個沙斯的恥辱。

而且,更為主要的原因還在於——那個時候的羅剎科並不認為嚴陣以待的沙斯軍隊會被輕易突破。

客觀來說,沙斯人對新沙戰爭的軍事準備還是非常充足的。

沙斯早早的便在邊境地區部署了大量的精銳力量並一刻不停的不斷加強著防禦工事。

更何況,他們還有被稱之為不敗神話的“沙斯軍神”康斯格奧·坦丁諾維奇·澤維爾坐鎮指揮。

所以,拉維曼的建議直接就被羅剎科否定了。

只不過,人算不如天算。

戰爭局勢瞬息萬變。

所有人都沒想到——部署那麼嚴密的邊境防線竟然一夜之間就被新國人突破了。

就連“沙斯軍神”澤維爾都死在了新國人的“斬首”行動中...................

不過,也正是這一系列的變故才使得拉維曼有了“嶄露頭角”的機會。

一直處於澤維爾光芒遮蔽下的拉維曼本來已經做好了退休養老的準備。

沒想到,挽救沙斯於狂瀾之中的重任一下子就落到了自已的肩膀上。

這讓堅信大縱深戰略必將拖垮新國人的拉維曼私底下甚至產生了一種難以抑制的興奮。

一種即將成為挽救沙斯的英雄並取代澤維爾成為沙斯軍界新傳奇的興奮。

讓拉維曼實在無法為澤維爾的隕落感到應有的悲傷................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