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明長興島的長江造船廠船塢內,長江造船廠的工程師團隊與大疆無人機的工程師團隊正如火如荼地對第一臺下線的穿浪船下潛器進行著最後的裝置除錯。負責穿浪船設計和建造的總設計師周輝鎮定自若地指揮著這次海試,猶如一位交響樂指揮家,掌控著全域性。

“周總,向南極一號站運輸物資的第 18 號穿浪船已滿載抵達海試水域。”助理範曉晨的彙報聲,如同平靜湖面上泛起的漣漪,輕輕傳來。

“啟動下潛器,開啟北斗定位系統,與 18 號穿浪船緊密連線。”周輝下令道。

“周總,北斗系統已成功連線,系統顯示,下潛期間需要配置 532 噸壓載重量。”範曉晨彙報道。

“下潛器的重量不足,大家趕緊動手給下潛器新增鐵錠。”周輝喊道。

緊接著,現場的工作人員迅速行動起來,將鐵錠搬運至下潛器的配重倉內,並均勻安裝。

“周總,下潛器的壓載配置已臻完美,入水時機已然成熟。”範曉晨語氣堅定地報告道。

“啟動下潛器平臺,緩慢而平穩地下降入水。”周輝沉著地指示道。

伴隨著低沉的嗡嗡聲,承載下潛器的平臺如入水之鯨,優雅而穩健地沒入水中。

範曉晨向 18 號穿浪船的船長魯景鬆通報:“魯船長,下潛器已順利入水,你們可以啟動它,海試之旅就此開啟!”

“好的曉晨,北斗系統已然顯示,下潛器已進入工作狀態,其聲納掃描器猶如海底之眼,將船塢內的水下情況清晰呈現。”

於是,身處 18 號穿浪船駕駛艙內的魯景松輕點螢幕上的啟動鍵,下潛器應聲而動。

船塢內,接到遠端指令的下潛器,四個螺旋槳宛如靈動的舞者,同時翩翩起舞,螺旋槳上方形成了四個巨大的漩渦,下潛器四周的水如沸騰的開水般翻騰起來。下潛器恰似一個水下的智慧無人機,完全依靠四個螺旋槳的強大動力,使 500 多噸的龐然大物如懸浮於水中的精靈,在船塢中輕盈地旋轉幾圈,彷彿在展示自已的卓越效能。隨後,它透過北斗導航的精準定位,自動朝著 18 號穿浪船的方向破浪前行。

18 號穿浪船的駕駛艙內,魯景松和船員們聚精會神地盯著螢幕上的北斗導航系統,下潛器正向穿浪船靠近。

船塢內,大疆無人機的工程師團隊同樣全神貫注地關注著螢幕,對下潛器水下飛行的資料進行嚴謹的科學研判。

“周總,下潛器的水下飛行資料與設計要求完美契合,無人機技術的水下拓展應用試驗進展異常順利,水下對接方面,我們已在船塢內進行了多次成功實驗,配重的誤差可以透過下潛器的動力調節予以修正。”飛控工程師何亮亮說道。

在雙方高度關注下,螢幕上的穿浪船和下潛器漸漸重合,下潛器上兩個圓錐形的聯結器如精準的射擊一般,插入到穿浪船的對應聯結器上,下潛器聯結器的螺栓緩緩旋轉升起,將穿浪船緊緊鎖住。

連線成功後,下潛器的四個螺旋槳停止運轉,穿浪船緩緩的的潛入水中,然後下潛器的螺旋槳再次啟動,十分精確的控制著,穿浪船的下潛姿態和深度。

隨後,魯景松啟動穿浪船的推進螺旋槳,在海試水域進行了各種姿態的航行試松,下潛器和穿浪船融為一體,海試獲得圓滿成功。

周輝看著堪稱完美的實驗資料,喜不自禁地對著螢幕向魯景松問道:“魯船長,連線上下潛器的穿浪船駕駛起來感覺如何?”

“下潛姿態有動力配合,這駕駛體驗可謂是動感十足,和我當年駕駛潛艇時那種死氣沉沉的感覺截然不同。周總啊,您現在就可以宣佈,海試大獲成功!”魯景松興奮地回答道。

“範曉晨,立刻給液氣集團發通電函,告知他們穿浪船下潛器海試取得圓滿成功。”周輝當機立斷地說道。

“周總,那我就不客氣了,這第一臺下潛器,我可要帶走了。”魯景松風趣地說道。

“下潛器的水密技術簡直無懈可擊,動力艙和主控艙分別放置了兩噸幹石灰,即使出現意外情況,下潛器在水下浸泡 30 年,也能正常工作。”周輝斬釘截鐵地說道。

“我剛剛接到潘總的指示,要求我們攜帶下潛器,前往南極一號站。”魯景松接著說道。

周輝不捨地說道:“這第一臺下線的下潛器,這麼快就要被你帶走了。真希望有機會能坐在穿浪船的駕駛艙裡,親身感受一下駕馭下潛器的感覺。”

魯景松回應道:“周總,我們馬上就會用水泵將船倉炭纖維口袋裡的 500 多噸水抽掉,讓船浮上水面。到了南極再抽水把船壓下去。這個 500 多噸的大傢伙,也只能用這種笨辦法送到南極去。”

周輝感嘆道:“只有笨辦法才是最直接有效的啊!下潛器也是如此,在南極北極生產液態空氣,再遠渡重洋運回國,這何嘗不是一種笨辦法呢?但正是這些踏實的笨辦法,推動了文明的進步。”

魯景松轉頭對李帆和鍾鐵軍說:“這 500 多噸水是你們抽進來的,還是得由你們負責把水抽走啊。”

“走,鐵軍,咱們去貨倉。”李帆言道。

李帆與鍾鐵軍離開駕駛艙,朝著貨倉走去。

魯景松如魚得水般地操控著穿浪船,向前行進,並穩穩地浮出水面,盡情感受著下潛器帶來的無與倫比的操控感。

“周總,你這臺下潛器的效能真是超乎我的預期,這無與倫比的操控感,讓我都有點捨不得把它送到一號站去了。”魯景松慨嘆道。

李帆和鍾鐵軍在貨倉裡,如老僧入定般靜靜地等待著艙蓋開啟。

“剛才艙蓋上傳來一陣水浪聲,我們的船應該已經如蛟龍出海般浮出水面了。”鍾鐵軍說。

“稍等一會兒,艙蓋開啟後,我來啟動主樑吊機,把這兩根大水管如舉重若輕般吊到艙外,你負責啟動水泵。”李帆囑咐道。

話正說著,船頂傳來艙蓋解鎖的聲音,緊接著,嗡嗡嗡的電機聲響起,艙蓋緩緩開啟。艙蓋開啟完畢後,李帆啟動主樑吊機,將兩臺水泵的大水管穩穩地吊起,然後轉動吊臂,把水管如探囊取物般吊到穿浪船的船艙外。

鍾鐵軍按下電鈕,啟動兩臺大功率水泵,剎那間,船艙內傳來如萬馬奔騰般的水泵工作聲,隨後,船艙外傳來如瀑布傾瀉般的水流落入江面的聲音。

聽著嘩嘩的流水聲,鍾鐵軍說道:“咱們把船艙內這 500 多噸水抽走後,穿浪船就如同被解綁的巨龍,無法再下潛。到了南極的海冰水域,咱們又得將這 500 噸海水灌回船艙的碳纖維口袋裡,然後穿浪船才能如魚得水般下潛,穿過海冰水域,停靠冰道碼頭後,再把這 500 噸海水抽出船艙。如此迴圈往復四次,總共要抽 2100 噸海水。”

“鐵軍,你這麼一說啊,我倒是想到了一些問題。”李帆若有所思地說道。

“什麼問題?說來聽聽。”鍾鐵軍饒有興致地回應道。

“你看,現在南極和北極共有 52 個空氣壓縮站,空氣被壓縮成液態,然後又被運往世界各地,如同血液在地球的脈絡中流淌。那麼,需要多長時間,地球的大氣層能完成一個迴圈呢?我們人類又能將這個迴圈進行多少次?而我們的文明,又將在這樣的迴圈中進化到何種高度呢?”李帆的話語如同晨鐘暮鼓,發人深省。

“老李,你這思維真是天馬行空啊!我就這麼隨口一說,你的詩性又如泉湧般迸發出來。我看啊,你必定是詩仙李白的後人。哈哈哈!”鍾鐵軍開心地笑道。

“哈哈哈,鐵軍啊,我不過是順著你的思路,將你的想法稍加拓展罷了。”李帆喜笑顏開地說道。

“老李啊,你提出的這些問題,範圍還是稍顯狹隘了些。何時我們才能完成太陽系物質的一次迴圈呢?人類又能實現多少次這樣的迴圈?在這樣的迴圈中,我們的文明又能進化到何種程度?”鍾鐵軍若有所思地說道。

“哈哈哈哈哈,鐵軍,銀河系我就暫且不提了,這個題材就留給你吧。這詩可是咱倆共同的創作成果,以後可別老是把詩人的帽子扣我頭上。我還是大唐皇室的後人呢!”李帆眉開眼笑地說道。

“哈哈哈,其實啊,我就是想說,到了南極,要是還讓咱倆幹抽水的活兒,那感覺簡直酸爽到爆!”鍾鐵軍大笑著說道。

“鐵軍,你就把心放到肚子裡吧,到了南極,咱船長肯定會和咱們一起感受這酸爽的滋味。到時候,咱倆要是還想這麼幹,那可就是違反極地工作紀律了。不管是在戶外還是艙外,都要多人集體行動。按照咱魯船長的脾氣,他肯定會身先士卒的。”李帆信心滿滿地說道。

駕駛艙內,魯景松和船員們目不轉睛地盯著螢幕上資料的變化,隨著船船載重量逐漸遞減,下潛器的輸出功率也同時自動降低。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一個多小時後,船艙的載重量恢復到了注水前的水平,下潛器也同時停止了工作。

李帆迅速啟動主樑吊機,將水泵的大水管安穩地放回船艙底部,然後把主樑吊機精準地恢復到主樑位置,川浪船的艙蓋緩緩合上,彷彿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將最後一縷陽光牢牢地阻擋在艙外,鎖機如同忠誠的衛士,將艙蓋緊緊鎖住。

“船長我們已經進入水能三次方的牽引位置。”大副駱新宇說道。

“ 新宇切換到牽引模式。”魯景松說景。

“好的,船長。”駱新宇說道。

在駱新宇的操作下,穿浪船的速度漸漸的和水能三次方牽引皮帶達到一致,川浪船的機械手臂,十分順利的連線牽引皮帶,傳染船的電力推進系統停止工作,完成這一系列操作後,船浪船在水面上的航行頓時絲滑起來。

“新宇,好好享受這能三次方牽引航行帶來的絲滑感,再過個一兩年船舶基本完成氫能改造後,水能三次方的牽引系統,就要退出歷史舞臺,以後的水能三次方,對咱們海上航行來說,就是一個氫能補給站。”魯景松意味深長的說道。

“船長這麼好的東西,說淘汰就淘汰了?”駱新宇問道。

“當年水能三次方牽引航行,比燃油航行,經濟性高,又能和燃油航行進行互補,在船舶進行氫能改造前,降低了80%以上的燃油消耗,現在的氫能推進,雖然沒有牽引航行的舒適性那麼好,但是,牽引皮帶的維護成本已經高於氫能推進,所以啊,這牽引皮帶,被氫能推進淘汰了。”魯景松說道。

此時,南極一號站的,大規模擴建已接近尾聲,進入裝置除錯狀態,參加建設的人員,被編入一號站的各個廠區。劉志強道也變得熱鬧起來。

張大廣和徐長風兩人吃過晚飯,來到冰道散步,此時的冰道有了一些煙火氣,兩人在一個燒烤攤前駐足下來,香氣四溢的,燒烤攤前,總共擺放了六張簡易的摺疊桌,坐滿了液氣集團制服的顧客,擼著烤串喝著溫熱的啤酒和飲料,沒有座位的依次在攤前排著隊,攤主李大姐和王大姐正有條不紊的忙碌著。

看到張大廣和徐長風李大姐急忙招呼道:“徐總,張站長,真不好意思,你們稍微等一會,等前面的,兄弟吃完了,我馬上給您倆清理桌子。”

“李大姐,我和徐總剛吃好晚飯,只是出來走走,看到你這裡濃郁的煙火氣,就上來湊個熱鬧。”張大廣開心的說道。

”李總,張站長,我們這邊吃完了,你們這邊坐。”呂春雨一邊說著,一邊幫李大姐收拾著桌子。

“大廣,咱們還是坐下吃兩串,這可是盛情難卻呀。”徐長風說道。

“李大姐,給咱們來兩杯熱啤酒。”張大廣說完,和徐長風一起坐了下來。

“很快,李大姐把兩杯冒著熱氣的啤酒端了上來,問道:張站長,徐總,你們你們吃些什麼?”

“給我烤兩串牛肉串。”徐長風說道。

“我要兩串羊肉的。”張大廣說道。

“您倆稍等片刻,很快就好。”李大姐說完,轉身回到燒烤架前忙碌起來。

徐長風喝了口啤酒說道:“大廣等一會兒,人來的再多一點,還有互市,是前兩天康尼他們發起的,許多人會把用不完的生活用品,零食,還有些工藝品,拿出來相互交換,或者,商量一個合適的價格購買,這幾天可把黃光遠給忙壞了,家屬們正陸陸續續的,來到一號站。”

“明天咱們調查一下誰家的家屬,有社群管理經驗的,咱們劉志強道,要建立一個居委會,要重點抓冰道的環境治理,明年,再擴建的話,得成立警務室了。”張大廣說道。

王大姐,把一盤熱氣騰騰的,肉串端了上來,說道:徐總,張站長,你們慢慢吃。”

“唉,王大姐,我們兩個只點了四串,你咋給搞了一大盤呢?張大廣問道。

“張站長,您那就別客氣了,今天我和李大姐請客,您跟徐總要是不吃啊,就是看不起我倆。”王大姐說道。

“我老公和王大姐的老公原來都是建工集團的,說白了都是農民工,現在併入液氣集團,成了集團正式工,我們家屬也有機會來南極工作,我和王大姐沒什麼文化,幹不了集團的工作,開了這麼一個燒烤攤,集團還給我們發補助。”李大姐高興的說道。

張大廣拿起烤串吃了一口,說道:“李大姐,咱們集團也得感謝你們吶,你們來了,咱們這裡才有了煙火氣,咱們一號站不再是冰冷的工廠,成了有血有肉的社會,明年開始,咱們一號站要辦學校了,以後你們可以把孩子也接過來。”

這時張小軒,鄭冬梅,李可欣,三個人,也樂呵呵的走了過來。

張大廣拿起桌上的啤酒杯,一飲而盡然後說道:“徐總,咱們走吧,人家是小本生意,咱們一下來了這麼多人,在這裡白吃白喝,讓兄弟們看著不像話呀?”

“我也是這麼想的,人家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付錢他們肯定不要,咱們趕快走。”徐長風說完,拿起啤酒杯,一飲而盡。

張大廣拿起盤裡還沒吃完的烤串站起身來說道:“李大姐,王大姐,你們的烤串可真香,我和徐總再到前面看看。”

“張站長,徐總,你們可要常來啊。”李大姐說道。

徐長峰離開座位後說道:“李大姐,王大姐,謝謝你們的烤串,兄弟們,你們吃著喝著,我和張站長到前面轉轉。”

張大廣把肉串分給剛來的三人,說道:“你們嚐嚐這肉串,可香了。”

幾個人吃著烤串慢悠悠的往前走去,這時冰道里的人,也多了起來,大家在冰道內閒庭漫步,相互問候。

這時康尼,和他的妻子瓊兩個人一前一後抬著一個大紙箱,走了過來,康尼大聲的說道:“總指揮,張站長,這是我剛從義烏小商品市場進的貨,你們來看看,捧個場。”

張大廣聽到康尼的漢語比先前流利了不少,高興的說道:“我小時候也跟爺爺一起擺過地攤,我來給你幫忙。”

“那可太好了,張站長,咱們一塊練攤。”康尼高興的說道。

於是,康尼和瓊斯把紙箱放到冰面上,開啟紙箱,從紙箱的上面,拿出一塊黑布,鋪在了冰面上,張大廣走上前去,幫助兩人把紙箱內的貨物,整齊的擺放到黑布上。

“康尼先生,您是怎麼想到在這裡擺地攤的?”張大廣問道。

“我是為了增加這裡的生活情趣,還有跟大家多交流,我的漢語水平進步的很快,您看這一段時間下來,我跟你溝通基本上沒有問題了。”康尼說道。

“康尼先生,這擺地攤得來上一段廣告詞,要不我來給您編一段?”張大廣高興的說道。

“哦,那真是太好了,張站長,你給我編一個順口一點押韻一點的廣告詞。” 康尼高興的說道。

張大廣清了清嗓子,大聲的吆喝起來,兄弟姐妹們,大家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這是剛從義烏小商品市場進的各式小百貨,今天剛剛開張,大家來捧個場。”

康尼高興的說道:“張站長,您這個詞編得蠻順口的,我來試試,兄弟姐妹們,大家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剛從義烏小商品市場進的各式小貨,今天剛剛開張,大家來捧個場。”

經兩人這麼一吆喝,散步的人陸續圍攏過來,看上心儀的小商品後,向康尼詢問價格然後掃碼付費,康尼和瓊斯,忙的是不亦樂乎,康尼忙裡偷閒,把剛才張大廣編的廣告詞吆喝幾聲,瓊斯也開心的,練習起廣告詞來。

“康尼先生,您這可是獨家經營用不著這麼賣力的吆喝。 ”張小軒說道。

“哦,這位漂亮的女士,這樣才熱鬧,我擺地攤就是為了,讓一號站熱鬧起來,讓自已更快的融入你們。”康尼高興的說道。

很快地灘上的商品銷售一空,康尼看著空空如也的紙箱,有點失落的說道:我這批貨,從下單,到今天早晨去,碼頭取貨,路上路上一共用了八天,沒想到不到一個小時就賣完了,瓊斯明天下班咱就沒事幹了。”

“等下咱們回去,就聯絡義烏那邊的老闆,這回咱們進一個星期的貨。瓊斯用生硬的普通話說道。”

“瓊斯女士,你們這次進貨得換著點花樣,咱們一號站,畢竟就這,300來號人,這次賣掉的物件,得少進一點。”張小軒熱情的說道?”

“哦女士,謝謝你的提醒。”瓊斯高興的說道。

“康尼先咱生們一號站,準備辦一家超市,由你來經營,順便給職工家屬解決兩個就業崗位,集團給你發放補助,怎麼樣?”張大廣問道。”

“張站長,這當然好了,能為大家服務,我會非常高興的。”康尼欣然的答應道。

“明天我就安排施工隊的王哲隊長在八號廠區生活區的北邊開個門洞,澆築一個冰屋,作為超市的營業場所,這樣超市既有八號廠區作為,抵禦大風的遮蔽物,又方便,你們的經營。”張大廣說道。

“張站長,咱們把超市的牆體,地面往上兩米,做成蜂窩形狀,這樣超市的貨架基本就解決了。”康尼說道。

“康尼先生,這個就地取材的想法真是太好了,等到了極夜,生產上基本沒有裝置檢修任務,那時候我們的空閒時間就多了,咱們就做冰雕,先把你的超市裝飾一下。”張大廣說道。

“哦,張站長,您會做冰雕嗎?”康尼激動的問道。

“康尼先生,我這冰雕手藝可是家傳的。”張大廣說道。

“ 瓊斯,咱們這次進貨,要進300套冰雕工具,讓咱們一號站基本人手一套,這樣可以極大的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太棒了!”康尼激動的說道。

“康尼先生,咱們現在做的事情,將來會成就一個美輪美奐的冰雕王國。”張大廣同樣激動的說道。

“大廣超市的事談好了,咱們這就往回走吧。”徐長風說道。

“康尼先生,瓊斯女士,咱們明天見。”張大廣說道。

“明天見。”康尼和瓊斯異口同聲的說道?

張小軒一行三人,遊興未盡的走在冰道上,遠遠的跟在大廣和徐長風的後面,這時的互市還沒有結束,大家三三兩兩的拿出的小物件,相互交換,三人不停的,駐足觀看?

張大廣和徐長風肩並肩的,往二號廠區的生活區走去,邊走邊聊。

徐長風說道:“大廣這次一號站的擴建基本結束了,接下來的重點轉入完善冰道的交通運輸,川浪船下潛器的船塢開挖建設要馬上落實,這次18號穿浪船不僅,為咱們一號站送來了穿浪船下潛器,還有為冰道專門設計交通運輸器械,以後擴建的材料和裝置可以完全透過冰道運輸,川浪船滿載廠房裝置而來,滿載液化空氣而去,這樣海運的效率大大提高,我們極夜時可以把建設物資囤積在冰島內,等到極晝,就可以及時開工建設。”

咱們的冰道已經修了十公里道,我讓王哲明天把冰道修建工作停下來,下潛器的船塢開挖好以後,船塢的底部,還要打樁,咱們是要抓緊時間了,18號穿浪船還有30多天,到咱們一號站。”張大廣說道。

說完張大廣撥通了王哲的電話說道:“王哲,你那邊推進到多少米了?

“張站長,我這邊已經推進到10980米,馬上就要,貼11公里的路標了。”王哲說道。

“王哲貼完11公里路標,暫時把冰道修建停下,明天你們把裝置,拉到冰道碼頭,開挖下潛器船塢,把3d列印裝置,運到八號廠區那裡,咱們在那裡建個冰屋超市,今晚你們把3d裝置撤出來後,把冰道口封堵住。”張大廣說道。

“知道了,張站長,我馬上落實。”王哲說道。

結束通話電話,王哲透過擴音器說道:工程隊的同志們,剛剛接到張站長的通知,冰道修建暫告段落,工程隊調往冰島碼頭,修建穿浪船下潛器船塢,八號廠區那裡還要修建一個,冰屋超市,3d列印裝置要運到八號廠區那裡,咱們先把工地的冰牆拆了,把冰塊搬到,3d印表機的整流罩裡邊,壓住整流罩,3d印表機撤出來後,用冰塊把整流罩填滿然後把整流罩,和冰到牆體的空缺處,用冰塊澆水砌牢。”

很快,3d印表機推進到11公里處,王哲把11公里的路標貼在冰牆上,關閉了3d印表機,指揮工程隊,有條不紊的撤出3d印表機,封堵冰道口。

北京時間第二天早晨六點,和王哲接班的副隊長彭曉波和工友們一起來到工地。

王哲說道:“曉波你今天務必安全的把這些裝置運到冰島碼頭,3d列印裝置運到,八號廠區門口,從這裡往冰道碼頭都是下坡路,你知道該怎麼做嗎?”

“隊長,咱們可以像螃蟹一樣,用兩臺履帶式牽引車,一前一後,把裝置緊緊地固定在中間,這樣就能夠牢牢地掌控牽引物的運動方向啦!我絕對不會讓這些裝置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在冰面上打滑,破壞冰道設施的。”彭曉波信心滿滿地說道。

“曉波,你可真是太棒了!如此一來,我就能夠安心地回去休息了。兄弟們,咱們撤!餘下的事情,就放心地交給曉波他們吧!”王哲高聲喊道。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男神攻略法則

愛吃醋燜雞的文子滕

舌尖上的修仙界

論心

三體:真以為我地球無大帝?

許滅

會飛翔的豬豬的新書

會飛翔的豬豬

霧中之屍

喜歡酥脆棗的羅所長

那年我風餐露宿

喜歡巖敗醬的小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