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擺駕東都,文武百官照例要一同前往,但大興城也不能無人辦公,因此,還是有很多的官員留了下來。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楊菀之。

大司空駱常和右司空錢繆隨聖人一道去了東都,左司空王若彬則帶著工部的一眾冬官大夫留了下來,和大興營造司一起,全力以赴營建在明宮。而因為楊菀之的方案成了在明宮最後定稿的方案,主理修造的擔子又落在了她的身上。此次和修明堂不同,在明宮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完整的宮城,加之楊菀之只是個小小的冬官大夫,聖人覺得若沒有個名頭,恐怕壓不住這麼多人,因此額外給了她一個將作大匠的稱號。

如此一來,即便楊菀之再怎麼遲鈍,也能感受到王若彬對自已的惡意了。

想想也是,從前兩人沒有什麼利益糾葛,王若彬覺得楊菀之的才華和背景都不足以撼動他的地位——因為她太年輕了,還是個女子。但二皇女的橫空出世,聖人對楊菀之的賞識與愧疚,無形之間抹平了這些差異。他雖為左司空,可營造在明宮的實權卻落在了楊菀之身上。

他不是貪權之人,只是和每個工匠一樣,誰不希望這個偉大的工程最後能出自自已之手?將作大匠意味著,儘管世人不會關心在明宮是誰主理修造的,但這個名字仍然會被史官記錄在冊。他們這些工官,往往不能如那些名將賢臣在史書中單獨擁有自已的列傳,可僅僅是能夠落下一個墨點,就足夠了!他當然嫉妒!

楊菀之在同儕之中確實算得上有才華,可他們之間相差二十幾年的閱歷也不是無足輕重的。王若彬能坐上左司空的位置,是憑著自已多年的努力一步一步爬上來的。在他眼裡,楊菀之始終是個關係戶,哪怕有本事,也還是個關係戶。被關係戶擠佔了自已的位置,拿下了本來該是自已的營造,王若彬心裡不平。

只是王若彬在左司空坐了五年,以為自已可以獨擋一面了,但他忘了自已是虞部出身,他疏浚水道、治理黃河,確實頗有建樹;但若說營造屋舍,在聖人眼裡就是不如楊菀之最後拿出的那套方案。王若彬的方案,中規中矩,但遠不如楊菀之做的精緻華麗——何況楊菀之還有一個柴克岑在背後指點相助。柴克岑和王若彬資歷相當,又是工部出身,主導大小營造不知凡幾,楊菀之筆下很多天馬行空的構想,在柴克岑修改過後,都變成了可以落地的現實。

而楊、柴二人其實也並沒有王若彬那樣的“雄心壯志”。

柴克岑若是在乎這些,不會甘心在洛陽營造司那麼多年。而楊菀之,她從一開始想要做的,僅僅是營造而已。

只是這些在王若彬眼裡都變了味兒。若論功勞,王若彬是個好官,可他確實也是個斤斤計較的追名逐利之人。

如今聖人將東都當做了涼都,但卻希望在明宮能儘早建成。楊菀之做了這個將作大匠,柴克岑則做了她的助手,但王若彬作為左司空,依舊是二人的上司。因此,王若彬一面對楊菀之施壓,要求楊菀之儘快動工,說要在上元四年之前落成這個專案,幾乎是將工期壓掉了一半;一面又跟聖人說楊菀之已經誇下海口說能在這個期限前封頂。楊菀之心知王若彬這是有意在給她穿小鞋,但也無可奈何。柴克岑勸她按原本的工期來便是,只要齊光公主一日不倒,楊菀之就算拖上十年八年才修完這個在明宮,她也不會被聖人苛責。楊菀之卻不想給妹妹添麻煩,高處不勝寒,她尚且只是做了這個將作大匠,就惹了王若彬眼紅,平兒如今的處境又能好到哪裡去?

原本先備齊所有原料再動工的法子是行不通了,只能投入更多的人力,先將在明宮幾個主要宮殿的料備齊,然後分步開工。這樣做營造的難度其實更大了,一則開銷變大,二則管理上的難度也提高了,三則容易出錯,而且一旦某種原料突然斷供,沒法和別的部分統一,就會面臨更長久的停工。

但辦法總比困難多。

本以為開支會是個難題,但沒想到公孫冰把柳梓唐留下來給楊菀之差遣了。

“師父料想到你營造在明宮會遇見很多問題,所以把我留下來,至少,在開銷上面,你不用太過擔憂。”柳梓唐翻閱著楊菀之遞來的預算表和需要抽調的工役,核對完資料後,幾乎沒有過問什麼,就在上面蓋了章,“在明宮的營造開支,由我全權負責,配合的地官也多是師父和二皇女的親信。我也給你透個底,地官能給的上限,是這個數。”

柳梓唐在一旁的廢紙上寫下一串數字。

“但是如果超預算了,你也不用擔心。師父和二皇女會有辦法讓聖人從自已的私庫裡掏的,她們估算出來,聖人最多能給到這個數。”

柳梓唐在那個數字後面又寫了另一個數。

楊菀之對錢不敏感,但如今做了將作大匠,控制預算也在她的職責之內。柳梓唐看出了楊菀之眼中的迷茫,寬慰道:“我和你說這些,只是叫你放開手腳去做,不要因為預算而束手束腳。如果核算出來數字太過龐大,需要從材料等等上面縮減的話,我也會和你溝通解決方案,更換營造用材。你屆時只需要拍板決定便可。”

“好。”楊菀之點頭。

柳梓唐如今天天跟著公孫冰數錢,算數都不用打算盤了,十幾萬二十幾萬的加減法,他看一眼數字立馬就能報出來,這本事確實讓楊菀之佩服不已。況且他還要去想辦法抽調工役,去用最少的錢辦最好的事,楊菀之想想都覺得頭暈目眩。不過鑑於柳梓唐如今出神入化的算術水平,楊菀之莫名覺得這事兒交給他還挺放心的。

“對了。”柳梓唐突然從公文裡抬起頭,看著楊菀之的黑眼圈,補充了一句,“如果有別的解決不了的問題,也可以來找我。我入朝這些年在朝中也不是全無人脈,能幫的,我都會幫。工期不是一定要趕,你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別太勉強自已。”

聽見柳梓唐這麼說,楊菀之愣了一下,旋即點了點頭:“多謝關心。”

柳梓唐倒是沒在意楊菀之對他的客氣,比起從前,能這樣一同工作已經很好了。何況他既然掌管了在明宮營造的開支,往後二人共事的日子還很長。

不過看楊菀之那個模樣,怕是嘴上答應了,心裡沒打算好好休息。

楊菀之得了柳梓唐的話,心裡多少踏實了些。第二天中午,正走出冬官署準備去找個地方吃飯,就見柳梓唐站在門口等她,見她出門,當即迎了上來:“中午有時間嗎?”

“嗯……正要去吃飯。”楊菀之有些疑惑柳梓唐怎麼忽然來找自已。

卻聽柳梓唐開口:“那一起吧。正好和你聊聊選料的事情。”

聞言,楊菀之當即就答應了。在詢問過楊菀之的意見後,柳梓唐帶楊菀之去了一家淮揚菜館子,點了一籠湯包,一碟水晶餚肉,楊菀之則要了一碗素面。柳梓唐問道:“怎麼不點些好的,這頓我請,不用客氣。”

“沒有客氣,我粗茶淡飯慣了,今日也只是普普通通吃個午飯,沒必要弄得這麼豐盛。”楊菀之笑道,眼中忽然浮出一絲懷念,“況且,從前在維揚縣的時候,陽春麵對我來說也是極豐盛的了。”

“我倒是不記得你這麼喜歡吃素面。”

素面下起來簡單,開水把面燙熟,不用煮爛,碗底兒放青蒜、醬油和豬油,高湯一衝,面碼進碗裡就好了。說話間,素面已經上桌。

“十四歲過生日那天,我一大早起床,看見你和平兒兩個人窩在我家廚房裡給我下陽春麵。那會兒你從你爹那裡偷了一大塊豬油,用開水瀉開來做湯底。那碗麵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楊菀之望著眼前的素面,夾了一筷子,送入口中,“我小時候最羨慕你的是,你家是屠戶,總是能吃到一星半點的豬油。”

“我小時候還羨慕過你爹是個官呢。”柳梓唐笑了。

“現在咱們也是。”楊菀之大口吃著素面,看得柳梓唐都有些後悔沒和她點一樣的了,“本來選料的事情應該交給陸虹笙的,但是她現在在北城的營造上,抽不開身。”

“嗯。不過你既然是將作大匠,和你說也是一樣的。”柳梓唐的碎金飯也端上來了,“在明宮體量太大,所需木材太多,其中大部分是楠木,還有一些杉木、檀木,其中杉木價格便宜,但另外兩者都比較昂貴。尤其是楠木,都要金絲楠。這金絲楠本就昂貴,且只生長在南方,光運輸就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這一項,能否稍微削減一下?尋常營造都用榆木來做樑柱,是否有一些不太主要的宮宇可以換成更便宜的榆木?”

談起工作,二人的敘舊時間也就自然地結束了,無縫切換到工作模式。雖然說食不言寢不語,但這一條規矩在楊菀之這裡根本沒有用,她作為一個工作狂,自然是吃飯的時候都要工作,尤其像這一陣忙得團團轉的時候,吃飯吃著吃著,嘴裡就溜出了對工作的安排,導致陸虹笙對天發誓這一個月都不要和楊菀之一起吃午飯了。

“榆木雖然不易腐蝕,木材直而堅硬,但榆木很容易蟲蛀,耐久性和美觀性也不如楠木。若實在拮据,可將金絲楠換成稍次一些的香楠。耳房的樑柱可以換成榆木的,但主殿含元殿的材料,絕對不能省。”楊菀之擰眉分析道。

“這是自然。”

“那明日,我讓陸虹笙去地官署和你重新核一下采料數量,不過主殿的料,可以先採了。”

“不必麻煩陸司簿,我如今在地官署沒有別的任務,就是協助你的工作。我明日去冬官署。”

“好。”

兩人一邊談著工作,一邊把午飯吃完了。吃完午飯,兩人一道走回官署。分別的時候,柳梓唐又唸叨了一句:“今晚早些休息。”

他看菀菀的黑眼圈,都要掉到臉頰上了。

“……”楊菀之沒接茬。

這邊,採料的問題解決了,正在處理的基地卻出問題了。

辛周朝做營造前必須經過兩步。

第一步叫相土嘗水,也叫稱土,在打地基之前先取土一塊,稱其重量。取土一塊,四面方一寸稱之,重九兩以上為吉地,五、七兩為中吉,三、四兩凶地。或用斗量土,土擊碎量平鬥口,稱之,每鬥以十斤為上等,八九斤中等,七八斤下等。

這一步,是透過驗證土壤的密實性和堅固性,以此來推斷地基透氣滲水性的優劣和承載能力的大小。而在明宮所在龍首原,範圍很大,不同區域內的土質也不盡相同,其中有一處原定為宮宇的地方,稱土出來不到五兩,這種地方是斷然不能建宮宇的。因此,要避開這一塊,就要重新修改之前定下來的方案。雖然不是全部推翻了重做,但營造之事本就牽一髮而動全身,便是柴克岑也為此白了好幾根頭髮。兩個人在冬官署的案前對坐了好幾個晚上,調整了一遍又一遍的圖紙,才終於定下來一版新的。

而第二步,就是夯地基。夯實土層可以增加土的承載力,能夠提高建築物的穩定性。因此,做營造之前,都要先夯地基。而辛周傳統的夯實地基方式是分層夯土,即採用純黃土整片分層夯實,在明宮原定的方案是每一夯層厚兩寸,再用直徑一寸半的木夯頭分層密集。

但,這夯地基的活兒才開始沒多久,大興忽然接連下雨,停工了一段時間之後,又有一處地基怎麼都夯不起來,夯到一半就會倒塌。楊菀之親自下營造看了幾回,認為是現有的方案需要改進一些,便又叫營造停工休整了。

楊菀之在冬官署每天抓著一堆泥巴研究怎麼夯好這地基,營造上,因為停工,一股奇怪的言論卻忽然在工役之間流傳開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在戀愛系統裡談戀愛

玖淑君

病嬌弟弟作死後哭求複合

很愛人民幣

肖總請撿起你的節操

夜牧笙

可之戀

一個橘子泡

附生關係

米開朗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