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二聖臨朝

武則天在協助老公李治剷除朝中重臣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後,牢牢坐穩了皇后位置。李治對他既愛又怕,武則天並未因此恃寵而驕。此時的她還不會料到有朝一日會母臨天下,她只想做個賢內助,鞏固既得權力而已。

她一路過關斬將,從比丘尼華麗轉身為大唐皇后,極為珍惜來之不易的局面,不會允許任何人染指她的地位與權勢。而要做到這一點,首要的就是寸步不離的看好皇帝老公,及時發現和剷除潛在對手。

顯慶五年(660年)二月,她陪丈夫從長安移駕東都洛陽,途經家鄉幷州(治山西太原),這也是她在十四歲入宮後第一次榮歸故里。

從當初那個妙齡少女,到現在貴為皇后。二十三年光陰匆匆而逝,期間的苦樂悲歡不斷在腦海中回閃,令她百感交集。她奏報高宗允准,在行宮大宴親戚故舊。望著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她請求丈夫頒詔,恩賜幷州婦女“凡年滿八十以上,一律授予郡君爵位。”

所謂志得意滿,還有什麼比得上衣錦還鄉呢!

人的野心都是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演進,高宗從小體弱多病,當了皇帝國事繁忙、壓力巨大,讓他染上了風疾。這種病其實就是慢性腦血栓,發作起來極為痛苦。

十月份以來,高宗風疾愈發嚴重,經常頭暈目眩,看不清東西。因為太子李弘年齡還小,高宗便試著讓愛妻武則天幫他處理政務。武則天本就稟賦聰明,又曾廣涉文史,在高宗這個師師的指導下,很快駕輕就熟,將繁雜的政務處置的井井有條。高宗也就放心的把國事交給了她,皇后權柄自此開始與皇上等同。

嚐到了權力的甜頭,不由她不心生想法。

權力不僅可以帶給人崇高無上的地位,更能讓整個天下都在自已的意願下運轉!這種誘惑是巨大的,沒有幾人能夠拒絕。

就這樣一晃四年,轉眼到了麟德元年(664年)。

起初,武則天還能按高宗意圖辦事。時間一長,逐漸變的專橫起來,開始有意識的培養能為已所用的官員。高宗有了想法反要有求於她,如果她不同意,肯定無法辦成。

身為大唐天子,高宗也是有血性的,讓老婆治成了這樣,他自然心有不忿。但當初放手讓武則天處理政務的是他,而人家做的很好,沒出任何過失,即便想重新拿走權力也得找個過硬理由啊!

恰好有個叫郭行真的道士經常在後宮走動,宦官王伏勝舉報他受武則天指使,在宮中做法詛咒皇上。高宗聞訊大怒,起了廢掉武則天的念頭。

他派人密召宰相上官儀商量,上官儀是貞觀老臣,也看不上皇后專權的做派,附和高宗廢后,高宗令他起草詔書。

這件事情進行的很隱密,可讓高宗萬萬沒想到的是,在他身邊早已佈滿了武則天的眼線。

聽到高宗要廢后,他們第一時間通知了武則天。武則天徑直闖入高宗住處,哭泣著說:“我不辭勞苦幫你打點國事,你竟然要廢掉我,我犯了什麼錯!”

廢后詔書此時就擺放在高宗案頭,高宗別提有多尷尬,反覆勸慰見她依舊不依不饒,只好把鍋甩給上官儀,囁嚅著說:“我怎麼會有這個想法,都是上官儀他挑唆的。”武則天停止了哭鬧,扭頭就走。

上官儀曾與王伏勝共同服侍過前太子李忠,武則天讓許敬宗構陷上官儀、王伏勝,夥同李忠欲圖不軌。

十二月十三日,上官儀與其子上官庭芝,宦官王伏勝均被處死,並抄沒家產;十五日,賜前太子李忠自殺。受此事牽連,許多官員或貶官降職,或流放遠方。

自此,只要高宗上朝,武則天都會在後方設定簾幕聽政。國事不分大小,一律參與處置。天下權柄,全部落入武則天之手。甚至連升降官員、執行死刑這樣的大事,都須由武則天決定,高宗只是簽字畫押而已,大唐進入“二聖臨朝”階段。

【02】先從孃家人下手

乾封二年(666年)正月初一,高宗攜皇后武則天到泰山組織封禪大典。

在我國長達五千年的歷史中,組織過封禪的帝王只有6位,而與皇后同時參與封禪的僅有這一次。

封禪,意味著天下進入太平盛世。以大唐當時的國力和高宗所做功績看,他完全有資格也擔得起這次封禪。

五天大典,舉國歡慶。可誰知發生在封禪期間的一件事情,卻讓武則天開始對她孃家人痛下殺手。

前文講過,武則天父親武士彠先後娶過兩任妻子。第一任相里氏生有武元慶、武元爽兩個兒子。相里氏病逝,武士彠續絃楊氏,又生下武則天等三個女兒,武則天排行老二。

武士彠病故,武元慶、武元爽當家,與堂兄弟武惟良、武懷運一起排擠楊氏母女,楊氏只得帶著三個女兒從荊州遷往長安寡居,楊氏對此一直懷恨在心。

三個女兒成年後相繼出嫁。大女兒嫁給了賀蘭越石,小女兒嫁給了郭孝慎,武則天入宮做了嬪妃。

郭孝慎夫婦死得早,沒留下只兒片女。武則天的大姐與賀蘭越石生有一子、一女,賀蘭越石因病離世,她與母親楊氏寡居一處。

武則天做了皇后,全家人一榮俱榮。母親楊氏加封榮國夫人,武則天大姐加封韓國夫人,就連與楊氏母女不和的武元慶、武元爽、武惟良、武懷運也都各有升遷。

一次,楊氏宴請他們四兄弟。席間不無得意的嘲諷說:“你們還記得當年的事吧,知道今天的富貴是怎麼來的嗎?”

這話讓兄弟四人很鬱悶,武惟良不滿的答道:“我們有幸身為功臣子弟,早已步入官場。知道自已能力有限,本不奢望做多大的官。沒想到因為皇后原因倍受朝廷恩寵,我們為此每天都在憂惶擔心,實在不敢引以為榮。”

吃了癟的楊氏很不開心,將此事告訴了女兒。武則天隨即把他們四人全部貶往偏遠地區做刺史,武元慶到達貶所憂慮而死,武元爽又因罪流放振州(海南三亞西北),悽惶死去。

可能是武家的基因過於優秀,武則天的大姐韓國夫人和女兒長的都很美。她們因為武則天的原因時常進入後宮做客,結果被高宗看上。

韓國夫人病逝,高宗加封她女兒為魏國夫人,還想把她調到宮中做女官,因擔心武則天刁難猶豫不決。

這事兒怎會逃過武則天的法眼,她對丈夫這種行徑,以及母女倆的迎合深為痛恨。

封禪期間,各地刺史都要參加,武惟良、武懷運自不例外。大典結束,他們陪同高宗返回京城。武惟運等人依制呈獻祭品,武則天暗中派人在裡面下毒送給魏國夫人吃,魏國夫人當天猝死。武則天藉機歸罪武氏兄弟,下令將他們處死,並把他們姓氏改為“蝮”。

蝮,是一種毒蛇,寓意武氏兄弟心如蛇蠍。

給人改姓換名,是武則天對待仇人的慣用手法。當年她處死王皇后、蕭淑妃,就將她們的姓氏分別改為了“蟒”與“鴞”。

武懷運還有個哥哥叫武懷亮,早已病故。武懷亮之妻善氏當年對楊氏也極為涼薄,這次受牽連關進獄中,楊氏專門交代武則天報復。武則天讓人用帶著刺的鞭子狠狠抽她,及至皮肉掉盡、露出骨頭,善氏才悲慘死去。

武氏兄弟死後,為了保留武家煙火,武則天讓大姐的兒子賀蘭敏之繼承武士彠爵位,改為武姓,先後在朝中擔任弘文館學士、左散騎常侍等職。

出於妹妹魏國夫人緣故,高宗待他很好。魏國夫人猝死,高宗召見武敏之,難過的問他:“剛才出去前還好好的,回來時就已不行了,怎麼會這樣?”

武敏之嚎啕痛哭沒有應聲,武則天憤憤的說:“這孩子是在懷疑我!”隨即對武敏之起了厭惡之心。

武敏之長相俊秀,生活作風放蕩,在武府勾搭上了武士彠的妃子。武士彠被追封為太原王,故其妾稱妃,按輩份是武敏之的祖母。這個妃子病死,他作為武士彠的繼承人依制披麻戴孝,期間毫無傷心之狀,經常脫去喪服到外面吃喝玩樂。

司衛少卿楊思儉的女兒因貌美賢淑,被高宗和武則天欽定為太子妃,且已立有婚約,竟被武敏之強行姦淫。

武則天把他前後所犯過失累積起來奏報高宗,請求加以貶黜。面對亂倫、姦淫太子妃這樣的忤逆大罪,高宗也愛莫難助。

咸亨二年(671年)六月十一日,武敏之被流放雷州(廣東雷州),恢復原有姓氏。途經韶州(廣東韶關)時,武則天讓人用馬韁勒死了他。朝中但凡與他關係不錯的,也都受到牽連,流放嶺南。

至此,武則天直接或間接害死了兩個親哥、兩位堂哥,一位堂嫂,以及外甥和外甥女。武士彠家族二代男丁基本死光!

而這還不是最絕,還有更絕的事在後面!

【03】連廢三子,垂簾施政

處死了賀蘭敏之,武則天又把二哥武元爽之子武承嗣從嶺南調入朝中,承襲武家爵位,擔任尚衣奉御,不久又平調為宗正卿。

武承嗣知道他的小命全在姑姑一念之間,徹底打消了不滿念頭,對武則天惟命是從,最終熬成了炙手可熱的權臣。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高宗自稱天皇,武則天也順理成章做了天后。

十二月,武則天呈遞奏摺,提出“把《老子》一書納入科考、提升京官八品以上官員俸祿”等十二條建議,高宗下詔褒獎全部採納。

此事標誌著武則天已從幕後協助辦理轉變為直接參與朝政。

上元二年(675年)三月,高宗在風疾折磨下極為痛苦,想把國政交付天后代行。中書侍郎郝處俊勸他:“天子負責外事,皇后掌管後宮,這是自古就有的大道。陛下怎能把高祖、太宗的天下,不傳子孫卻要交給天后呢!”

高宗在恍然大悟中打消了這個念頭,而郝處俊的後人卻因這句話橫遭破滅。

武則天從底層官員中提拔了許多飽學之士,比如元萬頃、劉禕之等,讓他們編纂了《列女傳》、《臣軌》、《百僚新戒》等千餘卷鉅著。朝廷每次奏議以及百司所上表疏,武則天也密令他們參與決斷,用來分化宰相權力,時人把這支專屬武則天的智囊團隊稱為“北門學士”。

光陰荏苒,太子李弘長大成人。他生性仁慈孝順,又能禮賢下士,受到高宗和朝中大臣的一致認可。而武則天掌權已久,正在稱心快意,因太子幾次奏事忤逆了她的意圖,逐漸對兒子有了看法。

一次,太子奉命留守長安。在宮中偶遇蕭淑妃的兩個女兒,她們都因母親而長期囚禁宮中,年滿三十仍未出嫁。看著容顏憔悴的姐姐,太子倍感震驚,立即奏報高宗允准她們出嫁。

王皇后與蕭淑妃是武則天心中不可觸碰的逆鱗,兒子這一行為深深觸痛了她,大怒之下她把兩位公主草草許配給了宮中衛士。

沒多久,太子返回東都,猝死於合壁宮,年僅24歲,人們懷疑這是武則天所為。

高宗痛傷愛子,下詔宣稱:“朕正要把皇位禪讓太子,他卻一病不起。我的命令不變,把他諡號定為孝敬皇帝。”

六月初五,改立武則天第二子、20歲的雍王李賢為皇太子。

調露元年(679年)四月,高宗令李賢監國。李賢處事英明果決,再次獲得朝臣稱讚。

前後兩個兒子,一個比一個優秀。這對想要掌控權力的武則天而言,不知是該高興還是該鬱悶。

沒過多久,災禍就降臨到李賢頭上。

當時宮中有人傳言,說李賢是武則天姐姐韓國夫人所生。訊息傳到李賢那裡,李賢既疑且懼。

有位叫明崇儼的大臣,精通醫術相術,談吐文雅風趣,深得高宗夫婦欣賞。特別是武則天,對他尤為喜愛。他曾密奏武則天:“從面相上看,太子李賢不配繼承王位,相王李顯最為尊貴,與太宗相類。”

武則天也擔心滿腹經綸的李賢將來不好控制,便讓北門學士編撰《少陽正範》、《孝子傳》兩部書賜給太子,並多次寫信提醒他做個孝順兒子,不要與母親作對,太子越發不知所措。

五月份,明崇儼突然在家中遇刺身亡,朝廷沒抓到兇手。武則天懷疑是李賢所為,頓起殺念。她知道太子喜好聲樂,與趙道生幾個會唱戲的奴僕關係親密,還多次賞賜財物給他們。司儀郎韋承慶曾上書勸諫,太子沒聽。

永隆元年(680年)八月,天后唆使心腹以此事為由彈劾太子。高宗派宰相薛元超、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等人調查。在東宮馬坊搜到數百套黑色盔甲,盔甲是大唐軍隊制式裝具,一向嚴禁私藏,調查人員由此認定太子欲行不軌,並上報高宗。

奴僕趙道生為求活命,極力誣稱他受太子指使暗殺了明崇儼。

高宗雖身染重疾,心裡並不糊塗,有心迴護李賢,天后卻不冷不淡的說:“他為人之子卻圖謀不軌,連天地都不能容他,又怎能赦免!”

面對咄咄逼人的妻子,李治只得違心讓步。

八月二十二日,高宗下詔將李賢廢為庶人,遷到巴州(重慶奉節東)看管起來;二十三日,改立武則天第三子相王李顯為太子。

李弘的死牽連了眾多朝臣,李賢這次也不例外。

左衛將軍高真行之子高政是李賢屬官,李賢之事影響到他。高真行父親高士廉是李治的舅爺,李治出於好心把高政交還高真行,讓他自行教育。

但高真行卻嚇破了膽,擔心受到牽連。當高政忐忑不安邁進家門,立即被他一刀刺入喉嚨,緊接著腹部又中了伯父高審行一刀。可憐高政回到家中連一聲都沒發出,就滿身血汙倒在地上抽搐掙扎。見他已是命在垂危,堂兄高琁索性砍下他的首級,將他棄屍街頭。

高宗聽到這慘絕人寰的訊息,對高氏一家極為厭惡,下詔把高真行、高審行貶往偏遠小州。

高宗清楚自已身體每況愈下,為避免皇權落入妻子手中,他於開耀元年(681年)七月二十四日,以吃藥調理為名,詔令第三任太子、時年26歲的李顯監國;又於永淳元年(682年)二月,冊立李顯之子李重照為皇太孫。

這等於把未來兩任的皇儲都提前選好了,你武則天再狠也不能把兒子、孫子一併處理掉吧!

弘道元年(683年)十一月,高宗病情加重,雙目幾近失明。御醫秦鳴鶴提出用銀針把高宗頭部刺出血,或可減輕症狀。

武則天怒罵:“你說這話就該斬首。”

高宗平靜的說:“讓他試一下,未必不會好。”

秦鳴鶴隨即在高宗百會、腦戶穴上行針,高宗大喜的說:“我好像能看到東西了!”

武則天把手放在額上,慶幸的說:“這是上天保佑啊!”親自揹著百餘匹上好綵緞賞賜秦鳴鶴。

十一月十五日,高宗詔令太子監國,並讓宰相裴炎、劉景先、郭正一共同輔佐。

十二月初四,高宗氣逆。當晚,於貞觀殿駕崩,享年55歲,而此時的武則天已經59歲!

臨終前高宗徵召裴炎入宮,接受遺詔輔佐李顯,軍國大事有難以參決的,可提交天后處置。

十二月十一日,李顯繼位,成為大唐第四任帝王,史稱唐中宗。尊稱天后武則天為皇太后,政事完全交由皇太后處決。

光宅元年(684年)正月,李顯妻子韋氏做了皇后,她父親韋玄貞從普州參軍晉升為豫州刺史。

李顯想讓韋玄貞做門下侍中(宰相),又想授予乳母之子五品官。裴炎據理力爭,李顯怒了:“我是天子,就是把全天下都交給韋玄貞又有什麼不可!何況一個侍中!”

裴炎不敢吭聲,忙去回稟太后。武則天笑了,她正愁沒抓到李顯把柄,李顯卻自已送上門了,而且理由還給的這麼光明正大!

二月初六,太后在乾元殿召集百官;令裴炎、劉禕之,羽林將軍程務挺、張虔勖率軍進宮,宣佈太后命令,廢中宗李顯為廬陵王,並將他扶下殿堂。

中宗不服的問:“我有什麼罪?”

太后冷笑著說:“你要把大唐交給韋玄貞,還敢說無罪!”

二月初七,武則天詔令她第四個兒子豫王李旦即位,史稱唐睿宗。政事完全由她一手操辦,把李旦安置於側殿,不許他有任何干涉。

二月初八,廢皇太孫李重照為庶人,冊立李旦長子李成器為皇太子;令83歲的老臣劉仁軌擔任西京留守,把韋玄貞流放欽州(今廣西欽州)。

太后專門寫信給劉仁軌,囑託他:“當年漢朝把關中交給蕭何,如今我把這裡託付給您。”

劉仁軌請求退休,並用漢朝呂后一事暗諷武則天早日歸還政務。這話如果從朝廷其他高官口中說出,也許當即就會落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但武則天不僅沒怪罪劉仁軌,反而派侄子武承嗣攜詔前往慰問,稱:“我因皇帝守喪暫且代理政務,煩勞您這麼遠仍來勸諫,提起呂后遭到後世嘲笑,兒子呂祿、呂產為禍漢朝這事。您說得非常好,我既感愧疚,又深覺安慰。您的忠貞節操始終不渝,勁直作風古今難比。您是對先朝有恩的功臣,朝廷內外誰不仰慕。願您以匡扶天下為懷,不要請求告退。”

從這封詔書中,我們可以看出武則天的為人。她並不是對誰都下狠手,她針對的只是那些敢於覬覦她權力的豪門望族,而對起於寒微、背景乾淨、於國有用的忠良,只要你不與她對抗,她不會輕易加害。

劉仁軌出身貧寒,在朝中沒有任何關係,年過六旬才憑藉白江口一役榮升宰輔。他所勸諫的話,是實實在在為國著想,而非另有他謀。類似於劉仁軌的,還有狄仁傑。武則天對他也極為尊重,就是後來酷吏專行誣告成風,武則天也沒讓她手下觸碰狄仁傑一根指頭。

二月初九,太后派左金吾將軍丘神勣前往巴州,逼迫前太子李賢自殺。然後歸罪丘神勣,象徵性的處理了一下,不久又讓他官復原職。

二月十二日,太后駕臨武成殿,皇帝率百官呈獻尊號。此後,太后在紫宸殿上搭設淺紫色簾帳處辦國政。

至此,從上元二年(675年)至光宅元年(684年)的十九年裡,武則天先後廢掉三個兒子,手段之狠辣、行事之果決,讓人瞠目結舌!

即便手握軍政大權,她仍不滿足。透過這些年的實踐,她發現自已可以做得很好,甚至不比丈夫差。那麼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做個讓萬人景仰、令眾生膜拜的女皇!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壽命的我,還有空間和系統

閭丘從筠

劍道通天?那是你沒遇到我

yu安霖

鄉野神農有靈田

農家陳少

驚!系統讓我攻略病嬌竹馬

鹹蛋黃味的程汁

粉藍色太陽

虛崽嘉嘉

重生後,我成為天地的寵人

江沫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