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天司第二卷時間餘孽第四百五十八章刺客大夏。

哦不,是大秦。

時值五月,豔陽如火,懸於穹頂,整個大秦疆域都被籠罩在這股可怕的炙熱之中。

戶部上報的各處江湖枯竭的奏章已經堆積如山,秧苗枯死、草木絕跡,各個州郡皆生靈塗炭。

坊間傳聞是武王大逆不道,弒君登基帶來的業報,但文宮武廟中卻傳來了祖神的神諭,言說此乃天地浩劫,是由北魏王庭倒行逆施所致。

祖神旨意素來是高於皇權的。

秦桓得了這番話,朝廷上下雖然對其頗有微詞,卻終究不敢多言半句。

而後秦桓大手一揮,便在全國境內開始了徵兵,揚言要替天行道,收復北魏,以平天地之怒。

大秦境內早已民不聊生,為尋出路也好,亦或者真的相信了祖神的旨意也罷,大秦境內青壯對於武王的調令顯得格外情緒高漲,短短几個月便促成了百萬大軍,直逼龍疆城。

而似乎北魏那邊也收到了同樣的旨意,神將魏通另立了新帝,帶著百萬大軍同樣打著替天行道的幌子,陳兵龍疆城外。

轉眼一年過去,雙方打得難捨難分,龍疆城就宛如一頭洪荒巨獸,盤臥在那裡,張開了自己的血盆大口,等待著鮮美的血肉,一撮又一撮的自己送入他的嘴中。

這場仗已經打了足足一年,兩邊投入的戰鬥人員已經接近五百萬人……

要知道這只是前方作戰計程車兵,供給如此大的人員調動的後勤,需要調配的人員更是海量到難以計數。

並且雙方都似乎鐵了心要在龍疆城決一勝負,朝廷每日下放的徵兵調令,也一日多出一日。

從一開始的三境武夫標準,下調到二境,直到現在,哪怕只有一境也會被拉著前往前線。

在最初對戰爭勝利的狂熱過去之後,陷入泥沼的大秦百姓開始牴觸這無休止的戰爭,各地叛亂四起,放眼望去,整個大秦境內,戰火四起,餓殍遍野,比起十二年前那場暴亂,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那位如今已是大夏皇帝的秦桓,對於這些並不在意,反倒每日跟隨在那位趙念霜的身旁,遊山玩水,一派沉溺於溫柔鄉的架勢。

“大人,求求你放過我爺爺吧,他都已經六十三歲了,早年還受過傷,去了龍疆城不僅幫不上忙,還要給大人們添亂……”

“我爹已經死在那裡了,我不能……”

一座到處都是枯死的草木的村落前,一位年紀十一二歲的小女孩,伸手拉著一位甲士的手,跪在地上大聲的哭喊著。

身旁一位病懨懨的老者,雙手與雙腳都被捆著沉重的鎖鏈,一邊咳嗽,一邊恐懼的看著周圍的眾人。

他看上去已經虛弱到了極點,別說去龍疆城上陣殺敵,就是能不能長途跋涉活著去到龍疆城,都是未知之數。

但即便如此,依然逃不過徵兵官的搜查,被強拉著進入了徵兵名單——這要是沒辦法的事情,龍疆城的血戰打了一年多,耗費的人力財力數不勝數,但卻始終沒有個結果。

加上年前的雪災與年後的旱災,各地的食物吃緊,已經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

可即便如此,朝廷卻並無半點收斂的意思,依然不留餘力的到處徵兵,於是乎尚有餘力的地界為了反抗自己去龍疆城拼命,可朝廷卻不管他們家中妻小,任由她們餓死的命運,各地叛亂四起。

他們寧願戰死在自己的家中,也不願意去龍疆城白白送命。

而剩下的那些沒有反抗的地界,要麼太靠近王都,要麼就是如此眼前的村落一般,村中早無有戰力的青壯,只剩下孤兒寡母、老弱病殘,只能任由朝廷宰割。

老人的模樣孱弱,身下的少女哭得梨花帶雨,但徵兵官卻並無半點憐惜的意思。

他頗為不耐煩的伸出腳,猛地一踹,將那並無半點修為在身的少女足足踹開一丈遠,同時嘴裡罵道:“老子管你年紀多大,他有二境修為,那就應該去龍疆城,為大秦奮勇作戰!”

“軍爺,不要……老朽去就是了……”一旁的老人見自己的孫女遭受這樣的重擊頓時心急如焚,他也顧不得自己身軀上的孱弱,就要上前哭訴。

那小女孩也在這時爬起身子,嘴角有鮮血溢位,也不知是受了傷難以起身,還是因為認清了自己無論再說什麼都無法改變眼前的一切,她呆坐在原地,因為長期營養不良而飢黃的臉上淚珠不停流淌。

“軍爺,老頭子保證這一路上乖乖聽話,你把我這徵兵的軍糧留給我孫女吧,老頭子是活不成了,求求你們給我孫女一條活路……”老人再次言道,這麼一長段的話,對於他而言消耗極大,嘴裡猛地發出一陣劇烈的咳嗽聲。

“為國效忠,是本分,你躲躲藏藏,想要逃避兵役,已經是觸犯了刑法,不想著將功贖罪,你還想要糧?”那甲士卻冷笑一聲這樣反問道。

老人聞言臉上的神情頓時變得焦急了起來,他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言道:“軍爺,我看過皇榜,每個前往龍疆城計程車卒家裡都可得到兩旦米作為獎賞,這可是我的賣命錢,這你們也要貪墨嗎?”

“貪墨?我們為了找你,你知道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算起來,我們不僅不該給你,你還得倒欠我們不少,這我都不和你計較,你還敢跟我講律法?既然如此,老子也不客氣了,來人把那個小女孩給我綁了,賣去西城,看看能不能彌補這臭老頭耗費的人力物力!”那甲士冷笑一聲,如此言道、

此話一出,幾位甲士冷笑著就朝著不遠處的小女孩走去,那老人頓時臉色大變,趕忙悽聲言道:“軍爺,我錯了,老朽錯了,放過我孫女吧!她才十二歲,她才十二歲啊!”

老人顧不得身上沉重的枷鎖,在那時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拉著那甲士的褲腿大聲的哀求道。

但那甲士卻像是被激起了某種兇性,對於老人的哀求視而不見,反倒獰笑著看著那因為諸多甲士的靠近,而一臉驚恐的少女。

“老大,你別說,這小妮子長得還挺俊,要不……”其中一位甲士忽然轉頭看向為首之人,一臉猥瑣笑容的問道。

“老三,這種沒長開的花骨朵,你也看得上?”為首之人聞言,如此譏諷道,但卻並無太多反感——如今的大秦風聲鶴泣,別說這些尋常百姓,就是他們這些,在尋常人看來作威作福的軍爺們其實也是朝不保夕。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有十來個忠於自己的人馬,是難得的事情,同時也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礎,他們將他當做老大,當然不是因為被他的人格魅力折服,這一點,他很清楚。

他得滿足他們的一些要求,他們才會為自己賣命。

所以,那為首的甲士並不會去約束自己的手下,只是言道:“小心些,別弄壞了就行,還有時間不算早,我們得快些,新來的那位大人聽說相當嚴苛,別被他抓住了馬腳,到時候給我穿小鞋!”

名為老三的男子聞言咧嘴一笑,說道:“老大放心,我很快的。”

他說罷這話,轉頭看向那癱坐在地上一臉恐懼的少女,他的眼中泛起扭曲且興奮的光芒,他開始朝著少女走去,同時解下自己的褲腰帶……

他已經有些急不可耐的想要享用這道美食,而少女的哭喊,以及身旁老人的哀求,絲毫不會喚醒他泯滅的良知,反倒會成為他最好助興之物。

……

不遠處的房頂上,鄭鈴音皺著眉頭看著眼前這一幕。

她已經在這裡看了有一會時間了。

雖然對於如今大秦的世道早就有所瞭解,她自己也不是什麼古道熱腸亦或者幻想著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良善之人,但眼前這一幕還是讓她有些不適。

果然……

徵兵官的事情並不適合自己。

但奈何自己的父親卻花費了大量的財力,將自己塞到了這裡來。

倒不是因為這個差事是什麼肥缺,只是因為相比於在後方徵兵,在前方的龍疆城廝殺,那可是真的會隨時要命的勾當。

哪怕是鄭鈴音這樣的已經摸到八境門檻的天才妖孽,隕落的可能也是極大的。

一切都變了。

自從一年多前褚青霄召來域外邪神,引動天劫,致使天懸山崩塌後,整個世界也都在那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武王弒君登基,天降災厄,大夏……不,是大秦境內民不聊生。

然後就是接連不斷的戰爭……

平心而論,鄭鈴音絲毫感覺不到這場戰爭的意義在哪裡。

雖然朝廷的口號喊得響亮,說是要蕩平北魏,收復失地,可戰略上毫無建樹,只是想要憑著人海戰術不斷朝著龍疆城運送甲士,這麼打下去,北魏能不能投降鄭鈴音不知道,但大秦境內倒是離十室九空相去不遠了。

這種感覺就像是,武王也好,朝廷也罷,似乎都並沒有真正想要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而只是想要這場戰爭能夠繼續打下去。

大概她的父親鄭景同也嗅到了其中的不尋常,才會想盡辦法,將自己的女兒從前線調離。

而就在前方戰事如火如荼之時,那位秦桓卻跟著趙念霜,在大秦境內四處遊山玩水,先是去了劍嶽城,而後又到了東邊的臨淵之海,每次一去都盤桓數月,並且將城中大多數百姓趕走,只帶著親兵居住在那裡,也不知道到底做了些什麼。

鄭鈴音隱隱覺察到事情有些不尋常,就像是有什麼大事要發生一般。

自己的父親顯然也知道了些什麼,臨行前可謂憂心忡忡,一直囑咐她就待在中原,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要前往龍疆城。

這讓鄭鈴音的心頭愈發的不安,但無論把她怎麼問自己的父親對此都是閉口不談,鄭鈴音也沒有辦法,只能暫時來到這遠離龍疆城的南疆之地。

她想到這裡,收起了自己腦海中紛擾的思緒,目光再次看向前方,這時那位被稱作老三的甲士已經解開了褲腰帶,在女孩的驚呼聲中,就要欺身壓上去。

鄭鈴音將這一幕看在眼裡,眉頭一皺,調笑道:“老三?你這怎麼不動了?總不能還沒提槍上馬,這麼一會就完事了吧?”

周圍的同伴聞言,也在這時紛紛發出一陣鬨笑。

可他們的笑聲很快就戛然而止。

只見那老三的脖子處忽然發出一聲輕響——一種皮革被利器劃開的聲音。

然後,他的頭顱就在這時,從他的脖子上滑落,伴隨著炙熱的鮮血也在這時噴湧而出。

在那少女的尖叫聲中,他的身軀亦轟然倒地。

這一切發生的太過突然,以至於在場的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愣神許久。

而就在這時,他們的身後卻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

眾人紛紛回頭,只見一位少女正邁步走來,她的背後有一柄劍刃在懸於頭頂,上面正有鮮血不斷從劍身上滴落。

顯然,她就是殺死老三的罪魁禍首。

為首的甲士見狀,心頭一驚,不可避免的泛起怒火,但這樣的怒火卻又很快消弭——少女的劍空懸與半空中,這樣的手段起碼得五境以上的強者才可以做到。

而單憑這一點,少女的戰力就已經超出他們太多……

“我是新任的徵兵官,鄭鈴音,誰可以給我解釋一下,剛剛你們在做什麼?”而還不待那為首的官兵壓下心頭的恐懼,這時鄭鈴音的聲音忽然傳來。

那甲士聞言一愣,旋即趕忙跪下了身子:“屬下隆城第三徵兵隊隊長,鹿玉晉,見過大人!”

“早就接到了大人要來就任的訊息,但訊息上說大人要晚些時候才到,所以我們想著過會再去迎接大人,為你接風洗塵,沒成想大人來得這麼早……”

“早?若是再晚一些,不就看不到你們的這處好戲了?”鄭鈴音聞言眯著眼睛問道。

名為鹿玉晉的小隊長頓時臉色難看,他低著的額頭上此刻以及汗跡密佈:“大人恕罪,是小的御下不嚴,還請大人責罰……”

“你豈止是餘下不嚴,你身為大秦的將士,不想著保家衛國,反倒在這裡為難起尋常百姓,縱容手下欺男霸女,抓這樣的老弱充數,也難怪我大秦在龍疆城戰事始終沒有進展,而且還敢苛刻朝廷賞賜給士卒的軍糧,這些罪加在一起,足以讓你們幾個人頭落地了吧?”鄭鈴音冷笑著說道,雙眸之中此刻已然是殺機湧動。

鹿玉晉見狀心頭愈發惶恐,他聞言趕忙言道:“大人,小的確實縱容屬下行兇,但苛刻軍糧之事,實在是有難言之隱……”

“實不相瞞,朝廷雖然頒佈了皇榜,說要贈與從軍之人每戶兩旦米,但這些糧食,從半年前就從來沒有運到過我們手裡,我們哪裡來的糧食發給他們?至於抓老弱病殘,那也是沒有辦法,大人不信可以去看看這隆城四周的三十多號村莊,哪裡還有一個青壯年待著?要麼逃難,要麼早就被抓走了……剩下的就只是這些老弱病殘。”

“朝廷又下達了死命令,讓我們每月都得徵夠足夠數量的兵源,若是沒有,就得殺我們謝罪,我們有合適沒有辦法……”

鹿玉晉的話,讓鄭鈴音的眉頭一皺。

她雖然在來之前,也聽聞過一些關於大秦後方民不聊生的傳聞,但卻沒有想到事態已經惡劣到了這般地步。

“胡說!朝廷怎麼可能這樣……”暗以為對方是在故意誇大其詞,試圖為自己乞命的鄭鈴音頓時面色不善的朝著那鹿玉晉怒斥道。

鹿玉晉的身子瑟瑟發抖,將頭埋得更低了一些,整個人幾乎已經趴在了地上,但嘴裡卻言道:“小的所言句句屬實,大人剛來上任尚且不明白我們的難處,等當差幾日,自然就會知道小的所言的真假。”

鹿玉晉這番話倒是說得言辭懇切,鄭鈴音一時間也有些分不清對方的話裡到底有幾分是真幾分是假。

她沉默了下來,先是看了看瑟瑟發抖的眾多甲士,又看了看那驚魂未定的少女,以及身負鐵索的老人,當然在不遠處,還有一對甲士也站在那處,他們的身旁還押解著約莫十來人的隊伍,幾乎清一色的全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中間穿插著幾個看上去才十三四歲的男孩……

那些應該就是鹿玉晉等人今日徵兵的成果。

難道大秦真的已經到了這般山窮水盡的地步?

可為什麼已經這樣了,這場仗還要接著打下去?

這些困惑在這時,不可避免的泛上了鄭鈴音的心頭,她對自從天懸山崩塌後,這大秦境內發生的一系列的事情愈發感到迷茫。

就好像自從那天之後,這個大秦都瘋了一般,或者說,是那位曾經的武王殿下瘋了,然後他將這個大秦都拖拽著一同進入了這毀滅的深淵……

鄭鈴音低著頭暗暗思忖著這一切。

可就在她想得入迷的檔口,背後卻忽然傳來一股寒意。

鄭鈴音的心頭一凜,已入八境的她感知極為敏銳,在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身後的襲殺,她頭頂的劍刃無需她催動便發出一聲輕顫,層層劍意自那劍身上鋪散開來,自主朝著身後的偷襲著湧去,為鄭鈴音抵擋這次襲殺。

要知道一年多前的天懸山大戰,讓瑤光劍池中諸多靈劍王劍甚至大部分天罡神劍都盡數消弭,如今鄭鈴音手中這把星羅劍已經是這天下所餘不多的天罡神劍,其威能自不必言說。

哪怕沒有劍主出手催動,自主激發的劍意也已經極為浩大,足以讓大多數六境以下的武者飲恨當場。

可這一次,星羅劍激發的劍意衝擊在那襲殺之人的劍刃上,卻只是讓對方的身形一滯,旋即退出數步,卻並未受到太大的傷害,反倒立於原地,目光冷峻的盯著鄭鈴音。

“嗯?”鄭鈴音也感覺到了這一點,她的眉頭一皺,眸中浮出異色。

這一年來,龍疆城大戰不歇,加上有祖神的箴言賜下,大秦境內修為高深者幾乎都被調往了龍疆城,剩下的不願前往之人,也都選擇隱姓埋名,深居簡出。整個大秦境內幾乎很少看見活躍的高境武夫。

而剛剛這一番接觸,對方能在星羅劍的劍意下全身而退,並且並未受到傷勢,就連氣息也穩定如常,可見對方修為高深,起碼是六境以上的強者,這樣的武者,在如今的大秦境內可並不多見了。

鄭鈴音擁有八境修為,又有天罡神劍護體,就是九境強者,她也有全身而退的資本,自然不會因為對方表現出來的實力而感到害怕與驚恐,她只是不免有些好奇,這是從哪裡竄出來的高手,又為何會襲擊她?

抱著這樣的念頭,她不由得抬頭看向來者。

是位女子。

年紀二十三四,模樣俏美,身著黑甲,眉宇間帶著煞氣。

而在看清對方模樣的剎那,鄭鈴音不由得一愣,臉上浮出驚訝之色:“是你?”

她認得對方。

雖然眼前女子渾身的氣息與當初所見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前眼前之人始終以溫婉恬靜的模樣出現,而現在,她卻渾身殺氣凌冽,顯然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她也經歷不少。

但她容貌卻並無什麼變化,只是渾身的氣息更加凝練與陰冷。

鄭鈴音想著之前看過的資料,很快便記起了眼前之人的姓名,她低聲言道。

“你是跟在褚青霄身邊的那個……薛三娘!”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荒野綜藝直播被毛絨絨飼養

弦三千

鐵雪雲煙

龐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