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大手一揮,身後一萬多名士兵如潮水,向著遠方進發。他們身著厚重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兵器,步伐整齊有力,氣勢磅礴。

曹操站在彭城之外的高處,遠遠地望著這支遠去的軍隊,心中暗自思量是否應該追擊。他深知戰爭的勝負往往取決於一瞬間的決策,但此刻卻感到無比猶豫。

這時,郭嘉走到曹操身旁,輕聲說道:\"主公,如果您認為能夠一舉取得勝利,那麼我們便可追擊;倘若沒有十足把握,不妨暫且退守,精心整頓軍備與領土,待來年再戰。\"

曹操眉頭緊皺,陷入了沉思之中。追吧,或許能夠擊潰張遠的軍隊並攻佔彭城;但若失敗,則可能損失慘重。不追呢,如此良機實在可惜。這個抉擇關係到未來十年的命運走向,由不得他不慎重對待。

時光悄然流逝,每一秒都顯得格外漫長。然而實際上,短短三秒鐘後,曹操便毅然作出了決定——追擊!不僅要追,還要全力以赴!

他目光堅定地看著前方,彷彿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隨著一聲令下,曹軍如狂風驟雨般向張遠軍席捲而去……

若真要究其緣由,恐怕只有曹操自已心裡清楚,那便是他敏銳的直覺告訴他:此次若不能攻克彭城,日後恐再無良機!

這種強烈的預感如同一股無形的力量,驅使著曹操去奮力一搏。

不僅如此,此時此刻,曹操心中還暗藏著一個更為大膽的念頭——欲將張遠與呂布這兩大勁敵一併剷除!

此等雄心壯志,實在令人咋舌。毫無疑問,曹操的野心已然昭然若揭。

曹軍再次整軍出發,如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氣勢磅礴地向著張遠軍追擊而去。其中,騎兵部隊更是風馳電掣,速度極快。而在夏侯淵這位猛將的率領下,他們猶如離弦之箭,愈發迅猛。

曹操深知夏侯淵與張遠之間的深仇大恨,於是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他派遣夏侯淵統領全軍所有的騎兵,共計八千人。這八千鐵騎無疑是一股令人無法小覷的強大力量,他們奔騰如雷,威震四方。

相比之下,步兵隊伍則顯得規模更為龐大,足有三萬之眾。儘管經歷了多次激烈戰鬥,損失慘重,但曹操依然能夠集結起如此眾多的兵力,可見其軍事才能和統率能力之卓越。這些士兵們步伐堅定,軍紀嚴明,展現出頑強的鬥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

……

張遠緊緊地盯著手中後軍送來的緊急情報,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不安。他深知後軍此刻正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而那支兇猛的騎兵已經將他們死死纏住,眼看著後軍即將崩潰瓦解。

張遠深吸一口氣,緩緩抬起頭,目光投向遠方的呂布軍隊。他不禁暗自嘆息一聲,目前的形勢十分嚴峻,與曹操這一戰已無法避免。然而,要想戰勝強大的曹操並非易事,必須全力以赴,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此時此刻,張遠心中也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只能放棄追擊呂布。儘管心有不甘,但現實擺在眼前,若不集中精力應對曹操,後果不堪設想。

面對如此強敵,張遠不敢有絲毫怠慢。他深知這場戰鬥的殘酷性和重要性,只有拼盡全力才有一線生機。畢竟自已這邊僅有一萬兵力,而對方則擁有四倍於已的大軍,更不用說敵軍還配備了精銳的騎兵部隊。

張遠當機立斷,下達命令,要求麾下三千名最精銳的戰士全力出擊,務必擊潰糾纏後軍的敵騎。這是一場生死攸關的較量,每一名士兵都肩負著至關重要的使命。只有徹底消滅這些騎兵,才能解除後顧之憂,為接下來與曹操的正面交鋒創造有利條件。

就在此時此刻,敵方的步兵尚未與他們的騎兵會合!這無疑是個絕佳的契機!

而後方軍隊迅速轉變陣形成為前鋒部隊,三千名戰士穩穩地站立著,但這樣做所付出的代價卻是慘遭屠戮。

然而,這三千名精銳就像一把鋒利無比的刀刃一般,毅然決然地展開了對敵方騎兵的無情收割。他們毫不畏懼死亡,奮勇殺敵,每一次揮劍都帶著無盡的殺意,讓敵人聞風喪膽。

曹軍的騎兵們滿臉驚懼之色,他們實在想不通,眼前這些敵方的步兵究竟為何如此兇猛悍勇。

只見夏侯淵手持長刀與一名敵軍精銳展開激戰,但令人驚訝的是,身經百戰的夏侯淵竟然漸漸落入下風,被對方逼得連連後退。

雙方纏鬥許久之後,夏侯淵終於抓住機會揮出致命一擊,方才將那名強敵斬殺於馬下。

然而待到他重新掌控戰局時,卻驚愕地發現已方軍隊早已兵敗如山倒,甚至已被敵人徹底擊穿陣線。

夏侯淵心知此刻必須下令撤軍,若再不撤退恐怕將會引發災難性後果。

畢竟這些騎兵可都是曹操麾下的嫡系家底,絕不能在此次戰役中盡數折損殆盡。

\"撤退!\" 夏侯淵當機立斷喊道。

隨著他一聲令下,曹軍騎兵紛紛調轉馬頭開始後撤。

精銳們追殺了一陣子後,有幾個比較機靈計程車兵便轉頭去追擊夏侯淵了。

這時,張遠匆匆趕來,喝止了那些繼續追趕的精銳,並命令他們停下腳步,開始統計這次戰鬥中的傷亡情況,同時做好與曹操決一死戰的準備。

沒過多久,傷亡數字就被統計出來了:已方損失了整整三百名精銳!然而據粗略估計,敵方竟然折損了將近五千名騎兵!

聽到這個報告,張遠的目光投向遠方。只見在視野的盡頭處,曹軍正洶湧而來。

他們的騎兵如一陣狂風般衝入了本方陣營之中。除此之外,其他具體戰況張遠已經無法看清。

此刻,張遠心中充滿了疑惑和糾結。他實在拿不準接下來究竟是要與曹操正面交鋒一場,還是曹操會選擇主動撤退。

畢竟,曹操既然已經追到了這裡,又怎會輕易退縮呢?但至於曹操真正的想法,恐怕連張遠自已也難以揣測。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可口的玻璃渣

西子貓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