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章總共腦的弘曆嗖地抬頭:“哪些宮裡東西會不足啊?”

李玉佝僂著身子說道:“皇上,宮裡拜高踩低的人多了,內務府辦事,一向都是盡著得寵的主子們來。其他的……難免短些。若是碰上誰失寵了,那就顧不上了。”

(章總道:“他倒是比純嬪聰明些,不替如懿的名字和封號,弘曆自然不會生氣。”)

但“沒得寵的”“其他的”“失寵了”這些話,一聽就是在點延禧宮裡那位嫻妃娘娘。

章總又道:“宮裡這些拜高踩低的,真是討厭,他們這樣亂來一通,豈不是把後宮的秩序都搞亂了?再不得寵,也是主子,憑能讓內務府這幫奴才欺負?”

白臉道:“您是寶親王,從小就得寵,自然不明白那些不得寵的有什麼苦處。人家被磋磨,那可是各方面都來。”

章總撇撇嘴:“朕不懂,這個弘曆還不懂嗎?你不是說,他是李金桂生的,從小被扔在園子裡回不了宮?底下人怎麼磋磨人,他應該特別懂才是。他既然知道,怎麼還能讓內務府搞這些花樣,不去管?”

白臉道:“也許是不敢去管呢?”

“行了,你就別開玩笑了,朕看啊就是寫這本子的人給忘了。”章總道。

……

“若是碰上誰失寵了,那就顧不上了。”李玉有意無意地提起那位無名之人。

弘曆道:“你倒是實誠。”

李玉笑了一聲:“奴才也是在奴才堆裡混出來的,見慣了失勢的人被欺負。無論宮女太監,就連嬪妃們也都一樣。”

弘曆飛快地眨了幾下眼睛:“一夕得寵,最後被皇帝拋諸腦後,視為羞恥的女子,最為淒涼。”

(章總:“他是又想起李金桂了吧?”)

李玉忙說:“白頭宮女最淒涼。”

“是啊。”弘曆終於說出了她的名字,平靜地開口道,“所以如懿,會體會那人的處境,明白朕的心情,才會向朕提出那樣的提議。”

(章總要是有髮髻,早就已經煩得扯散了:“你真能替她考慮!她當初逼你向太后低頭,認下太后為生母,否決李金桂的存在時,有沒有替你考慮過?你欠她嗎?你欠她什麼?”)

真不明白!

章總不明白,李玉這個太監卻明白得很。

他張口就說:“許是因為……景仁宮也是如此遭遇,嫻妃娘娘,由此及彼。”

(章總:“的娘娘!景仁宮的娘娘!你們還要說幾次景仁宮!”)

他本來都不想挑字了,結果隔了這麼多劇情,又來一回!

弘曆則很平靜,他是如懿傳裡的人物,聽慣了用宮殿稱呼一個后妃的說法,因此不以為然。他只淡淡地吩咐道:“李玉啊,明兒一早,朕去慈寧宮請安。”

李玉面露笑容,難掩喜色:“嗻!”

(章總:“他高興什麼?弘曆去慈寧宮,是要替這個太監辦什麼事嗎?”)

結合上下文,章總一下子就明白了弘曆的目的。很明顯,弘曆已經回心轉意,決定接受如懿的慫恿,冒著巨大的風險去求見太后,向她提出追封李金桂的請求——但這跟李玉有什麼關係?如懿求弘曆,那是生日宴私下的談話,李玉當時和王欽都守在外頭,什麼都沒聽見。

除非,如懿把這個秘密告訴惢心,惢心又告訴李玉。

李玉知道這是讓弘曆與如懿和好的關鍵,見他願意低頭,才心滿意足。

可是,這是事關皇上身世的秘密,如懿怎麼管不住她的狗嘴呢?惢心怎麼也管不住她的狗嘴呢?如懿怎麼管不住惢心的狗嘴呢?她怎麼只管阿箬不管惢心呢?總不會是罵高晞月比傳播皇上的私隱更加嚴重吧?

那就只能是這個原因:那天晚上如懿之所以訓斥阿箬,真的是因為嫉妒阿箬炫耀了她阿瑪在外頭做官有功績,吊打瞭如懿阿瑪這個廢物,女兒想替親爹報仇。

章總道:“原以為她不至於如此陰暗,沒想到……哼,朕已經看透這個女人了。也是可惜,弘曆現在還沒有機會能識破她的真面目。”

延禧宮,一如往常的平靜。

惢心抱著一疊衣服進來:“主兒,這一季的衣裳首飾,內務府都沒置辦,咱們就用以前這些舊的吧。”

(章總:“延禧宮沒第二張桌子了?”)

又、又、又把這麼多衣服一氣全抱出來,堆疊在桌子上,居然連首飾盒都拿出來擺著了!如懿還坐在桌子前頭,彷彿在配合著奴婢清點自已的存貨。

但該說不說的,惢心翻出來這些舊衣服,一件件都十分鮮亮,遠比如懿入宮得寵時穿的那些老太妃服飾清新得多。

三寶喜氣洋洋叫著如懿從外頭跑了進來:“主兒!主兒——主兒,奴才剛才在外頭長街上碰到李玉,他正要去傳旨呢!”

如懿淡然道:“什麼事?”

三寶彎著腰說:“皇上稟明瞭太后,要替先帝留下的太妃們加以封賞。”

(章總:“延禧宮這個太監也知道?”)

(白臉:“啊?他怎麼了?”)

(章總:“皇上要給皇帝留下的太妃們加以封賞,他樂什麼?他和其他太妃很熟嗎?除非他知道這些人要追封,跟自已主子有關,弘曆原諒她了。惢心告訴李玉已經夠過分了,怎麼連三寶也說啊?”)

(白臉:“也許不是惢心說的,是李玉告訴三寶的。”)

(章總:“李玉說的就不過分嗎?”)

皇上的私隱,這幫人天天在嘴裡嚼啊?

章總氣得一個倒仰,兩腿搗騰空氣,發了半天的無名火。

白臉安慰他:“這些人嚼的是弘曆,又不是您,弘曆是李金桂生的,您的親生母親是熹妃,本就挨不著您啊。”

……

電視機裡的人聽到這訊息可高興多了。

管它秘密流傳了幾個宮呢,弘曆回心轉意,她要發達了!

如懿欣然起身,走到三寶面前催促道:“說仔細些。”

三寶那興奮的神情忽然消失了,轉變為常見的從容笑意:“皇上從太廟回來後,傷感得很,今日去給太后請安,皇上便說,未曾好好盡孝道,太后寬慰了皇上幾句,皇上便說,要以天下養太后,又增加了壽康宮太妃、太嬪們的月銀份例。另外,皇上還想追封先帝已故的嬪妃,一律遷往妃陵,與先帝做伴。”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殺殺殺,殺出個黎明

暴雨中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