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支大軍越走越近,雙方都能看清楚對方的面龐,在相距有百步遠時,兩軍的前鋒停住腳步,並壓住了陣腳。

吐蕃王望著腰挎雙鐸鞘的閣羅鳳,心裡邊多少有些膽怯,他深知那兩件神兵器的厲害。當初閣羅鳳只有一把鐸鞘,而另一把在南詔的一個大酋長手裡。

他派專使想重金將它買來,未料到那大酋長死活不賣;情急之下,他派兩個飛鳥使前去大酋處,企圖將那把鐸鞘偷來。

沒想到的是,鐸鞘沒偷來,那兩個飛鳥使也死於大酋長的衛兵們的刀下。這件事也被閣羅鳳得知,他怕那鐸鞘真落到吐蕃王手中,便找了個藉口,趁機殺了那個大酋長。不但將那鐸鞘奪到手,還把那大酋長所屬的土地和子民,還有軍隊奪到手。

聽到這訊息的吐蕃王氣得幾乎吐血,但也無可奈何,再想派人去偷來,那可是難上加難。因為南詔王宮的警衛可比大酋長住所的森嚴多了,別說是人,就是連只飛鳥也難以接近,最後他只好放棄了。

“閣王,別來無恙啊。”吐蕃王搶先向對方打招呼。他之所以客氣,是因為兩國現在還是聯盟關係,約定共同來對付大唐;但在聯盟期間,南詔也時時提防著吐蕃,怕吐蕃王乘機來吞併自己。

閣羅鳳看著吐蕃王假惺惺的樣子,恨不得一鐸鞘砍死他。但他望著吐蕃王后面黑壓壓的大軍,他便壓住了心頭怒火。

“不知吐王為何命兩個法王設下比武大會,並暗中設下伏兵,殘殺了那麼多江湖武林英雄。這還不算,兩個法王還幾次調眾多吐蕃武士來圍殺我南詔將士,希望吐王能給本王一個交待。”

吐蕃王見閣王竟敢用這種口氣對他說話,他當場氣壞了。身邊的大臣和將軍們連忙輕聲勸大王要壓住火。

原來這吐蕃與南詔聯盟,吐蕃只把南詔當成自己的小夥計,吐蕃王與大唐交戰時,時不時地讓南詔派大軍來助戰,並且讓南詔軍為前鋒,這明擺著是讓南詔將士為吐蕃賣命。

但就是這樣閣王也不敢與吐蕃王鬧翻,畢竟對方的軍隊要比自已多幾倍,而且兩國的領土相連,一旦吐蕃的大軍殺來,自已的軍隊是很難抵擋的。

就因為這些事兒,閣王也時刻提防著吐蕃,防止被他們利用,而得罪大唐,到頭來,弄的自已兩頭不是人。

吐蕃王強壓住自己心裡的怒氣解釋到:“這件事原是無量法王和崆峒法王兩人瞞著本王擅自作主而搞的,本王並不知情,本王也是剛剛得知這件事的。”

閣羅鳳心想:這般驚天動地的事情,他卻推說不知情,看來他並不想事情鬧大,我何不借坡下驢,也勉得與他動起刀兵,到時候自己反而不好收場。

於是他說:“既然吐王並不知道比武大會這件事,那我們各自收兵,再回去管教各自的屬下,吐王以為如何?”

吐蕃王冷笑說:“那當然好,不過既然雙方廝殺皆因那天遁神劍所引起,本王倒有了好奇心,好想親眼觀賞一下那把天遁神劍,不知閣王意下如何?”

閣羅鳳看了吐蕃王一眼,心知他不懷好意,但也不知如何回絕他,閣王低頭想了想,然後時吐蕃王說:“這件事本王無法張口,希望吐蕃王見諒。”

“哈哈,什麼無法張口,那個叫紅線的丫頭不是你南詔的小公主嗎?就是她奪到的天遁神劍,你閣王要她拿出神劍來一看,難道她敢拒絕嗎?”

此時閣王發現吐蕃王臉上露出一絲殺氣,而且他的身旁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一個僧人,那僧人的一身黑袍尤其顯眼。閣王細看後,心裡邊不由得一驚,他認出來,那僧人就是吐蕃國最厲害的黑袍尊者,有人又稱呼他為黑袍尊主,此人更喜歡後一個稱呼。

此人現身可不是個好事,因為閣王知道黑袍尊主是兩個法王的師父,三十多年來一直在吐蕃雪山秘洞中隱居修煉,從不輕易現身。他不知道那黑袍尊主的武功練到什麼程度,但他曾目睹過尊主三十年的超凡武功,那時就達到了令人恐懼的程度。

“她雖是南詔的小公主,但她如今是大唐武林中人,本王無法去命令她。”

“閣羅鳳,你倒推脫的乾淨,本王身後是十萬鐵騎,給那丫頭這麼大的面子,難道還不夠嗎?快讓那丫頭將寶劍拿出來一觀。”吐蕃王發出了恐嚇,其實他身後的人馬只有五萬,而且還算不上是什麼鐵騎。

還未等閣王答話,那黑袍尊主己有些不耐煩了,他飛身從馬背上跳下。

“大王,不必跟他費話,待老僧將他擒來,不怕那丫頭不現身。”說話間他已移到離閣羅鳳有二十步遠的地方,雙方的人誰也沒看清楚那黑袍尊主是怎麼移動過來的。

就連閣羅鳳也暗暗吃驚,心想這黑袍尊者三十年未見,武功竟能達到如此驚人的地步,真是不可思議,看來自己得小心為是,以防遭到他的暗算。

“閣羅鳳,還認得老僧嗎?”黑袍尊者一臉的連鬢鬍鬚,又黑又長的眉毛,目露兇光。

“啊,原來是大名頂頂的黑袍尊者,閣羅鳳豈能不知。”他謙卑地回答。原來這黑袍尊者在三十年前就赫赫有名,他的武功威震從天山到洱海的所有地區,就連後起的天下武林十大至尊也都很敬佩他,而且知道十大至尊中的兩個法王還是他的徒弟。

其實黑袍尊者不但想得那天遁神劍,也想奪到那閣羅鳳手裡的一雙鐸鞘,他早就知道那對神兵器是南詔的鎮國之寶,但他並不知道吐蕃王也想得天遁神劍和雙鐸鞘。

“既然還認識老僧,你還不乖乖地下馬投降,老僧可饒你不死。”那黑袍尊者的年紀雖己近七旬,但聲如洪鐘,可見其內力極其深厚。

“哈哈,黑袍老和尚休得狂妄,認得本王手中的雙鐸鞘嗎?”說著閣羅鳳雙手揮動了一下雙鐸鞘,他想以此震懾一下對方,那一對鐸鞘在陽光的對映下發出黑幽幽的毫光。

“哼,在老僧眼裡,那不過是一對燒火棍,小輩還敢拿出來在本尊主面前耍弄。閣羅鳳,休得再胡言亂語,先吃本尊主一掌。”

說時遲,那時快,話音未落,那黑袍尊者施展超級輕功,瞬間兒來到閣羅鳳的馬前,一掌朝他的胸前打去,閣羅鳳見勢不妙,忙用雙鐸鞘來阻擋對方的手掌。

黑袍尊者見雙鐸鞘伸過來,忙將手掌轉移方向,反手一掌打在馬頭上,那馬頭當場被擊碎,馬匹頓時轟然倒下。閣王見勢不妙,施輕功飛身從馬背上跳下。

他還沒得及還手,那黑袍尊者的掌風便如狂風巨浪般朝閣王身體衝擊而來,那威力強大的掌風撞擊在他的胸前,他站立不穩,連連後退了幾步,才勉強停下。

“好樣的,能挺住我黑袍尊主掌風的,天底下沒有幾人。可是接下來,你可要小心了,你如果不想死在本尊主的掌下,可速速退下,我黑袍尊主便手下留情。你可退下,再讓那個丫頭出來見本尊主,並獻上那天遁神劍,我便饒了你們所有人。”

“黑袍老賊,本王念你是前輩,恭敬於你,你卻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看招!”閣羅鳳說著便揮動一對鐸鞘朝對方打去。

黑袍尊者眼看著雙鐸鞘噼頭打過來,他深知那雙鐸鞘的威力,所以不敢揮掌硬接;他施展輕功躲過對方的攻擊後,便從身後取出自家的獨門神兵器:摩尼如意輪。

這個如意輪比無量法王的八鋒輪寶要輕許多,但卻比它大一圈,成扁平狀,握在手中就是兵器,飛出去就是威力無比的暗器。

黑袍尊者的摩尼如意輪雖然重量比八鋒輪寶要輕,但威力巨大,而且用起來得心應手,飛出去如利箭一般,並且能馬上飛回到主人手中。而且兩支如意輪交替飛來飛去,速度如流星一般,讓對方很難防住。

那摩尼如意輪的一圈邊緣有十八個尖刃,鋒利無比,就是人身披掛的鐵甲也能被輕易地削開,更別說人身披掛的牛皮盔甲。

閣王的雙鐸鞘閃著黑幽幽的寒光朝對方打去,但都被黑袍尊者的如意輪架住,而且那號稱神兵器的雙鐸鞘竟然砍不壞那摩尼如意輪。原來對方的如意輪也是用天鐵打造而成的,堅硬無比,所以很少有兵器能傷得了它。

兩人你來我往大戰有五十多個回合,那閣王漸漸落了下風,原來閣王的武功與兩個法王不相上下,但與黑袍尊者相比,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兩支摩尼如意輪圍著閣羅鳳飛旋著,讓他有些眼花繚亂,有幾次他身上的鐵甲差一點兒被如意輪上的尖刃劃開。他不但要防如意輪的攻擊,而且還要防備黑袍尊者掌風的襲擊。

此時的閣羅鳳己處下風,手持雙鐸鞘卻不能接近對方,他被對方的兩支如意輪不斷地攻擊,雙鐸鞘只能抵擋那兩支如意輪,卻不能近身攻擊黑袍尊者。

在後面觀戰的閣陂大師也早己認出那老僧就是吐蕃的黑袍尊者,他的名聲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威震吐蕃和南詔,武功無人能敵,並且還有兩個名列天下十大武林至尊的徒弟:無量法王和崆峒法王。

當閣陂見老僧出戰而變了臉色時,身邊的曇雲師太忙問到:“那個老和尚是何許人也?大師為何看見他臉色好像都變了,閣王會有麻煩嗎?”

“師太也許有所不知,這老和尚就是吐蕃國赫赫有名的黑袍尊者,他可是武林中的絕頂高手,那無量和崆峒就是他的兩個徒弟,他己隱居有三十多年,不知為何此時出現?”

“老尼三十年前也聽說過此人,只是他久未出世,所以便以為他己不在人世了呢。”

此時閣陂見王兄的處境有些不妙,兩人仍在廝殺,他怕再遲一會兒,王兄難免不被對方的如意輪所傷。想到這裡,他手持黃龍劍駕輕功飛身來到黑袍尊者的身後。

“黑袍老賊,休得猖狂,吃老衲一劍。”

黃龍劍如閃電般刺向黑袍尊者,正在運功掌控自己兩支如意輪的黑袍尊者,其實早己發現一個黑影飛向自己的身後,正想騰出手來應付身後的不速之客時,忽覺得一道寒氣直奔他脖頸而來。他暗叫一聲:“不好!”便施展輕功瞬間兒躲開後面的襲擊。

閣陂見自已那勢在必得的一劍竟被對方輕巧地躲過,他緊接著一連十幾劍刺向黑袍尊者,但都被對方用如意輪抵擋住。

黑袍尊者此時定睛望去,見對方一身僧人裝束,又自稱“老衲”,便認出他就是南詔國師,閣羅鳳的王弟閣陂大師。

“原來是閣陂老和尚,哈哈,南詔武功最高的國師,武功也不過如此,你不配與本尊主交手,還是找我徒弟無量法王玩耍去吧。”

“王弟,不必與老賊費話,待我們兄弟倆合手除掉他,以絕南詔一大後患。”閣羅鳳此時見王弟來助陣,忙大聲招呼著閣陂。

此話正中閣陂之意,他知道只憑一人之力定會敗於黑袍尊者之手,只有兩人聯手來對付他,才有可能打敗他,因為兩人都瞭解這黑袍尊者的厲害。

“黑袍老賊,看劍。”閣陂不待對方出手,便施展出自家的黃龍劍法;只見那寶劍真如一條龍似的,盤旋著、翻飛著,瞬間兒無數道劍光將黑袍尊者罩住。

一旁的閣羅鳳見王弟已動手,便也揮動一對鐸鞘殺上前來。雖遭兩大高手夾攻,但黑袍尊者並不驚慌,他揮動手裡的兩支摩尼如意輪將對方的招式一一化解。

畢竟已隱居三十多年,他不知南詔兩兄弟的武功到底如何,所以他也不敢輕易攻擊兩兄弟。三人戰了有三十多個回合後,黑袍尊者見兩人的武功與自己的兩個徒弟相差無幾,他的心裡這才有了數,接下來他要施展自己的絕世武功將兩人拿下。

黑袍尊者獨創有兩大絕世武功:一個是那兩支摩尼如意輪,兩支如意輪確如其名,不但得心應手,而且隨心所欲,收放自如;另一個就是他的雪山神龍掌。

先前一見面就對閣羅鳳所施的掌法,就是雪山神龍掌。此掌法威力無比,其發出的掌風就能輕易地將人打死打傷;如要一掌打在人身上,就是內功深厚的人也會一掌斃命,就是僥倖不死,也是個半殘之人。

他用兩支如意輪將兩兄弟的招式化解後,便施輕功後移兩丈遠,然後一甩手將兩支如意輪發出去;如意輪如流星一般分別朝兩人飛來,那如意輪上的一排排尖刃閃著黑光,併發出瘮人的鳴叫聲。

閣王和閣陂兩人不知道這飛過來的怪異兵器有多厲害,只能揮動手中的兵器將它奮力撥開,可剛剛撥開,一眨眼工夫,那如意輪又飛了回來,再一次繞著兩個人轉圈。

兩個人真是不敢有半點兒疏忽,只能全神貫注地來對付那兩個如意輪,他們心裡清楚,如稍有不慎,被如意輪的排排尖刃所削到,那後果不是被削得皮開肉綻;就是被削掉腦袋。

三人又廝殺了三十多個回合後,閣王和閣陂也各自奮起神威,全力對付黑袍尊者。閣王的雙鐸鞘此時也發出了無數道黑幽幽的毫光,那毫光直射向黑袍尊者,他突然感到身上皮肉有些刺痛,知道這是對方的雙鐸鞘發出的罡氣所造成。

他不敢再輕視閣王的雙鐸鞘,因為在三十多年前他就曾見識過這兩件神兵器的威力,只是從不曾與這兩件神兵器比拼過。

從前,在吐蕃與南詔的兩軍廝殺中,閣羅鳳曾用雙鐸鞘殺死過吐蕃的幾員大將和幾個吐蕃高階武士。所以在後來,吐蕃軍中一提到閣王的雙鐸鞘,無人不驚慌失色。

閣陂大師的黃龍劍此時也大發威力,兄弟兩人珠連璧合配合默契,將黑袍尊者殺得手忙腳亂,一時處於下風。

但他畢竟是吐蕃國內第一高手,兩個法王的師父,他豈能敗給兩個後輩之手。想到這些,他便奮起神威將兩兄弟擊退,並穩住了局勢。

這時他離兄弟倆兒都有兩丈多遠,而閣王和閣陂兩人根本就沒有看清黑袍尊者是什麼時候竄出去的。兩人暗暗吃驚,心想這黑袍老賊的輕功果然是神鬼莫測,登峰造極呀。

還未等兩人醒過神來,對方的兩支摩尼如意輪便呼嘯著朝兩人飛過來,這一次的力道要比先前大多了。兩個人忙要躲閃時,兩支如意輪便己飛到身前,“刷”的一聲,剎那間,兩人分別躲開了如意輪的襲擊,但兩人還是被如意輪的尖刃刮傷。

只見閣王的肩頭,閣陂的左臂都被如意輪劃傷,雖只傷了皮肉,但鮮血還是滲透了衣袍。就在兩人驚魂未定時,那兩支如意輪又呼嘯著轉了回來,再一次攻擊他們。

吐蕃王和幾個大臣將軍見黑袍尊者佔了上風,便大聲叫起好來。他們身後的幾萬將士見大王和大臣將軍們都叫起好來,便也齊聲地為黑袍尊者吶喊助威。

幾萬大軍的吶喊聲如山呼海嘯一般,震撼了對面的兩萬南詔將士,他們完全被對方的巨大的聲浪所震憾,甚至有些士兵開始發抖了。

紅線他們在兩萬將士的背後,耳邊也傳來了驚天動地的吶喊聲。此時曇雲師太正在給她療傷,師太知道紅線的傷勢並無大礙,只是內力消耗的太多,所以身體極其虛弱,只要自己運內功將自身的真氣輸入到她體內,她便恢復體力。

曇雲深知:紅線是他們和南詔將士的唯一希望,只有她能對付那個黑袍尊者,因為只有紅線會用天遁神劍,並會天遁劍法,兩樣只用一樣就能擊敗黑袍尊者,從而拯救他們這兩萬多人。因為他們這些人,如果無人抵擋住黑袍尊者,那吐蕃的幾萬鐵騎就會潮水般地湧過去,並將他們吞沒在那潮水中。

“師父,前邊是誰和那個黑袍僧人廝殺呢?”紅線有些擔心地問。

“先是閣王和那黑袍過招,但那黑袍太厲害,所以閣陂大師也上去助陣,現在是他們兄弟倆在和黑袍廝殺,看來那黑袍實在是難對付,可惜你的內力還沒有完全恢復。”

“徒兒的內力差不多恢復八成了,師父,我看你的內力消耗的太多,你不要再給我療傷輸氣了,你的真氣輸出的太多,徒兒實在是不忍心,師父,你快停止吧。”紅線看不到身後,只感覺到師太的手掌在顫抖,但師太的兩個掌心仍緊緊地按在她的後背上。

她感覺到一股股熱流從後背不斷地輸入到自己的體內,她感到自已的內力在不斷地增強,渾身也充滿了無窮的力量。

“師父,你快停下吧,徒兒的內力己完全恢復了。”她回頭真情地告訴師父。

曇雲師太終於收回了兩手,她精疲力盡地癱倒在地上。這下可把眾人嚇壞了,他們連忙過來呼喚著師太,紅線聽到聲音也嚇了一跳,忙轉過身來看師父臉上的神色。

“我沒事,只是身體有些太疲勞了,我躺著歇一會兒就會的。”師太安慰著大夥。只有紅線心裡明白:這是師太把自己體內的真氣都輸入給她了,所以才搞成這樣的。

“師父,你在這裡好好靜養,前邊有什麼事,紅線自會去助他們一臂之力的。”紅線忘不了安慰曇雲師太,此時妙玄過來將曇雲師太扶到一個土坡上歇息。

紅線伸展一下雙臂,感覺到自己的內力己恢復過來,足以上陣去與對方廝殺。可是現在他對那個黑袍尊者毫不瞭解,只是聽閣陂大師說過此人乃是吐蕃武林第一高手,是一代宗師級的人物,又是兩個法王的師父。

她現在有些擔心陣前的廝殺,不知閣王和閣陂大師兩人是否能抵擋住對方。這時候她聽到對面的吐蕃大軍裡傳來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緊接著南詔的將士們都開始吶喊起來,顯然是要回應吐蕃那邊的挑釁,另外也是給自家人吶喊助威,以壯聲勢。

紅線又看看自家那夥人,發現他們都不在,大概都去前邊看熱鬧去了,看來前方的廝殺一定很激烈,她再呆不住了,決定到前面去看看。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成為修仙者

崎一人